楔子

大唐貞觀三年的八月,天氣仍是十分炎熱,只在夜晚時分,才能感到涼意如水。

長安宮外,一列一列的御林軍神情肅穆,沿路把守着入宮要道。

月光之下,一匹駿馬遠遠趕來,馬上之人似已來不及下馬通報,手中舉着一面玉牌,高聲嘶喊着:“西北捷報!捷報!讓開!”

守門的衛士剛收起長戟向兩旁岔開,便覺得那信差縱馬“呼”的一下向前衝出十數尺,直向皇宮內奔去。

規則的馬蹄聲踏碎了禁宮的寧靜,直到唐太宗平日理政的御便殿前那騎馬之人才猛的一勒。

這馬匹一路狂奔,本已筋疲力盡,忽然被勒住,頓時前蹄高舉,一陣長嘶之後倒斃。

那人躍下馬來急忙向殿內跑去,被兩個當值的太監攔下,那人正要發怒,卻聽裡面一個沉穩中卻透着激動的男聲道:“讓他進來!”

兩個太監急忙閃開,那人進入門裡立刻跪下磕頭道:“吾皇萬歲!”

受拜之人站在龍書案後,一襲黃色團龍袍,三綹長鬚,面色十分沉穩,眼中卻透露出急切的神色。

此人正是唐太宗李世民,中原戰事雖已結束,但西北邊境卻不穩定,特別是**厥一直都是大唐的心腹之患,他每日每夜都在焦急的盼望着捷報傳來。

李世民重新坐回龍椅之上,沉聲道:“快講!”

專差道:“代國公大破突厥,斬首萬餘級,俘虜十萬,逃亡的頡利被生擒,已在押往長安的途中!”

李世民眼神一亮,興奮道:“藥師果然不負朕所望!”

專差又道:“唐儉大人、安修仁將軍聯名有密摺送上!”說罷從胸口掏出一封書信頂在頭上。

旁邊的太監快步將書信呈上,李世民一愣,將信件迅速拆開,抽出信瓤仔細看了起來,他的目光慢慢掃到了信尾,眉頭也越皺越深,握着信的手也越來越緊,似乎要將這信件揉搓成一個紙團一般。

半晌,李世民才擺了擺手道:“你下去吧,替朕帶來這般捷報,朕稍後自有封賞!”

專差叩頭謝恩而去,李世民重又將那信件展開,上面清清楚楚的寫着:“啓奏陛下,微臣二人探知虯髯客在代國公李靖軍中,據密探探知,虯髯客現爲東南海千里之外扶餘國國主。代國公手握兵權,與之交好,陛下不可不防。臣 唐儉,安修仁 叩。”

“他回來了,可惜……”

御便殿中燈火通明,李世民的臉上卻似乎籠罩着着一團陰影,眼神時而銳利時而黯淡。

思慮半晌,李世民才招了招手,一個太監躬身快步走近,李世民沉聲道:“傳,鴻臚寺少卿。”

此時,代國公府上李靖的書齋中,一個美豔的宮裝麗人正對着房門處的一名男子,神情驚喜交加。

她正是代國公夫人紅拂,她的眼中已然漾出了一片淚光,道:“三哥!這些年……你好麼?你爲什麼這麼多年都沒給我和藥師寄來隻言片語?只叫我們在這裡日夜想着你、牽掛着你!”

那男子器宇不凡,臉上一片虯髯,霸氣十足,但面對這宮裝麗人眼神中卻透出了少有的溫柔之意,正是紅拂口中她和藥師的三哥,當年棄中原而走的虯髯客!

虯髯客嘆了一聲道:“一妹,我們這不是見面了嗎?你也知道,我其實心比天高,當日遠離中原,若是不闖出點局面怎麼有面目回來?可喜天助我成功,叫我在東南海外有了個小小的局面……”

說罷,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塊四方的印章遞給了紅拂,紅拂凝目看去,見印章上面刻着兩種字體:一種如符籙一般,完全不認識,一種則是用大篆雕刻的“扶餘國主”四字。

“三哥,你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志願,我真爲你高興。以你的智慧和才能,治理那裡的子民也不在話下吧?這次你回中原會待多久?剛聽說藥師打了勝仗,等他回來了叫他同皇上告假,我們一起陪你到處轉轉!”

“一妹。”虯髯客沉靜的聲音打破了紅拂的興奮,“三哥這次回中土主要是爲了看望你們。藥師在攻打突厥,恰好我又聽到一些突厥假裝求和,欲對藥師不利的消息,所以在來這裡之前先去了西北軍中。”

他停頓了一下又道:“恐怕早已有人察覺,密報給了李世民,我待不了多久的,這幾日便要離去了!”

話音剛落,便聽門外有人稟報:“夫人,鴻臚寺徐少卿來拜!”

紅拂臉色頓時一變,虯髯客笑道:“沒想到李世民這般敏銳,這麼快便派人來了,一妹莫要擔心,讓他進來吧!”

紅拂點了點頭,高聲道:“有請鴻臚寺少卿。”

徐少卿低頭躬身而進,神情甚是恭敬,手中捧着一張明黃的禮單道:“皇上聽聞扶餘國主來此,謹命微臣備薄禮一份,望請扶餘國主笑納,另外在宮中還備有酒宴,皇上道,和國主是布衣之交,多年來甚是想念,還望前往敘敘舊情。”

虯髯客沉吟了片刻,方擡頭直視徐少卿道:“常人還共患難易,共富貴難,何況我和你國皇帝現在都不是布衣,各爲一國之君,不便相見。”

徐少卿見他一口回絕,面露爲難之色,又小心翼翼陪笑道:“既是如此,在下豈敢勉強國主,請問國主今夜……下榻何處?國主遠道而來,我大唐總要盡些地主之宜,若是有什麼閃失,豈不失了兩國情分?”

紅拂眉毛一擡,沉聲道:“徐少卿此話怎講?”

虯髯客站起身來,略帶着些憂慮和不捨的看了紅拂一會兒,才道:“你回去對你們皇帝稟報,就說我即刻登程離開,從此不再踏入中原半步!”

徐少卿道:“這……在下自然不能強留國主,在下會將國主的意思回稟皇上。”說完又是極恭敬的一揖,拜別而去。

紅拂卻已經面色蒼白,道:“三哥!你……怎麼又要走?”話音剛落,兩行淚水已是滾滾而下。

虯髯客見她落淚,動容道:“一妹,我何嘗不想和你們歡聚幾日?你看看,我纔到長安,李世民就差人到了這裡。我若不走,他總歸不能心安!伴君如伴虎,他猜忌我倒沒什麼,若是猜忌藥師,你們隨時就會大禍臨頭!”

紅拂道:“藥師是皇上的開國功臣,他不會如此無情。”

虯髯客搖頭道:“一妹,人是會變的。當初我把大好河山拱手相讓,現在我不過是重遊故國,李世民就立刻派人試探,他對我這個讓了江山的都疑心至此,何況藥師只不過是替他立過些戰馬功勞,如何能保證永不受猜忌?”

聞言紅拂雙目圓睜,卻也是啞口無言,虯髯客又安慰道:“況且我和他又如何相見,各爲國君,他是大唐皇帝,自然不會參我,我國雖小,卻也不願拜他!”

紅拂點了點頭,展顏一笑道:“三哥,是我剛纔任性了,哥哥向來心性高傲,我也不願你受這樣的氣,我即刻派人連夜通知藥師,送你回去!”

東海之濱,一艘大船停泊岸邊,旗杆之上有人不停遠望,見三匹駿馬慢慢從遠處趕來,旗手立刻高喊了幾聲,揮動手中的令旗,片刻十數個大漢跳下船來,跪地迎接來人。

來的三人正是虯髯客和李靖夫婦,紅拂雙目微紅,十分不捨,虯髯客和李靖仍是縱聲談笑,面上卻掩不住傷感之色。

海風四起,亂濤拍岸,三人來到船前縱身下馬,那些個漢子一陣高呼。虯髯客見李靖二人面露疑惑,笑道:“他們都是我的侍衛,剛纔說的是扶餘國話,意思是躬迎國主。”

李靖笑道:“三哥能在言語不通的化外之地另起爐竈,恐怕皇上也沒有這個本事!”

紅拂道:“你提他作甚?掃興之至!三哥,你何日再回來?”

虯髯客道:“一妹,那晚我對徐少卿說的話不是應付,從此我會恪守承諾,不會再踏入中原半步。說到此處,他面色一暗,傷感道:“今日一別,只怕夢裡才能相見……”

虯髯客回頭看着李靖,從懷中掏出一塊玉盤,這玉盤是兩塊玉佩卡在一起,虯髯客輕輕一掰,將一塊遞過去道:“藥師,這是昔年愚兄遊歷天下偶然所得,你我各執一半,若是思念,便看看這玉佩,聊慰相思之苦。”

說罷頓足一蹬,飛身上船,那些漢子也跟隨而上,俱是十分高興,又是一陣吶喊。

大船的風帆漸漸揚起,紅拂忽向上前幾步,仰面喊道:“三哥,三哥!

虯髯客神情平靜了許多,緩聲道:“一妹,你還有什麼話說麼?”

紅拂此刻已淚流滿面,揮手喊道:“三哥,你要多多保重……我永遠都會在這裡惦念你,三哥,你不要忘了一妹……”

虯髯客此時再也無法控制,兩行眼淚簌簌而下,大聲道:“一妹,藥師,我們三人一見如故,雖然不是親生,卻勝似親生,這份情誼又豈是這山川河海所能攔阻?天涯咫尺,我們兄妹之情永不能斷!”說罷手臂毅然揮落。

船上的漢子見他令下,一起發力將巨帆拉滿,駕馭着大船緩緩向海中駛去。

紅拂癡癡的望着海上越來越遠的船影,抽泣不已。李靖從後面慢慢環住她瘦削的肩膀,將那半面玉佩放置在她手上,慢慢舉起,對着極高遠的晴空望去。

那玉佩甚少花紋,密密麻麻刻着若干篆字:

綠草萋萋,水漫汀洲;十載相伴,八月別離;

楊花飛舞,胡不語;長守黃泉,心如石。

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三回 煙焰空落第十八回 脈亂經奇 恐負衆意盛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五回 捺袖梨淚盈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二十六回 愁懷滿眼一江秋第五回 遊曳不改色第五回 捺袖梨淚盈第四十二回 凝思百難論沙場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三回 煙焰空落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二十八回 入塞第十二回 悄隱難離別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三十回 三尺血飛濺第一回 將軍令第三十回 憶少年行復悠悠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三十九回 濤聲平 畫中佳色麗第三十回 憶少年行復悠悠第十二回 悄隱難離別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四回 妙手換容形第三十回 三尺血飛濺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四十七回 身陷泥淖何言清第二十六回 且雲塵世貪戀第三十六回 鬥百花第四十四回 旁人感念是舊傷第二十九回 絕決道義擔鐵肩第三十五回 假做真亦假 運自來時第七回 雲霧斂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六回 煙消雲散憶舊桃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十四回 美人香茶夜驚變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第二十二回 迭變莫予毒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靜第二十三回 尚念至親徒留恨第四十六回 暗裡鸚音惑釋第二十二回 雖揭奸邪心難悅第六回 迴護意同行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二十一回 滿庭霜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靜第四十二回 青衫溼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二十四回 二賊醜戲九曲前第八回 小院殘陽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十二回 巧釋因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爲滋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五回 王孫信第四十二回 風雷雨驟 嬌容名花 似有相識第八回 君不悟第四十六回 破字令第十六回 獨憶月華潔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無意窺瀅瀅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九回 幽徑偶有得第十二回 月門幽靜聞花間第三十七回 拋卻情絲只言志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三十六回 丹心報聖朝第三十七回 拋卻情絲只言志第三十二回 脈絡難通醫難治第九回 解連環
第三十八回 醉蓬萊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三回 煙焰空落第十八回 脈亂經奇 恐負衆意盛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五回 捺袖梨淚盈第一回 寒塘憶隻影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二十六回 愁懷滿眼一江秋第五回 遊曳不改色第五回 捺袖梨淚盈第四十二回 凝思百難論沙場第十回 定心言不多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三十一回 踏莎行第三回 煙焰空落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四十二回 斥語傷黃衫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二十八回 一令傳約問故緣第十一回 長相思第二十八回 入塞第十二回 悄隱難離別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三十回 三尺血飛濺第一回 將軍令第三十回 憶少年行復悠悠第九回 簾幕堆煙衣鬢遠第二十一回 浩淼山水葬青衫第三十九回 濤聲平 畫中佳色麗第三十回 憶少年行復悠悠第十二回 悄隱難離別第三十七回 一落索第四回 妙手換容形第三十回 三尺血飛濺第六回 舊日恩怨舊時恨第十七回 一去千里念煙波第四十七回 身陷泥淖何言清第二十六回 且雲塵世貪戀第三十六回 鬥百花第四十四回 旁人感念是舊傷第二十九回 絕決道義擔鐵肩第三十五回 假做真亦假 運自來時第七回 雲霧斂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六回 煙消雲散憶舊桃第二回 絕路聞響鈴第十四回 美人香茶夜驚變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第二十二回 迭變莫予毒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靜第二十三回 尚念至親徒留恨第四十六回 暗裡鸚音惑釋第二十二回 雖揭奸邪心難悅第六回 迴護意同行第四十一回 千里人未還第十一回 往事難釋終嘗苦第二十一回 滿庭霜第四十回 肝膽兩相照第十九回 燃香心欲靜第四十二回 青衫溼第二十五回 輕免干戈不可求第三十二回 黯自兩天涯第二十四回 二賊醜戲九曲前第八回 小院殘陽第四十八回 閒坐聞故緣第十一回 偶爲義第十二回 巧釋因第三十六回 洞中石露可爲滋第二十一回 牽絆本無故第三十七回 月醉荼蘼架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二十五回 陽關引第五回 王孫信第四十二回 風雷雨驟 嬌容名花 似有相識第八回 君不悟第四十六回 破字令第十六回 獨憶月華潔第四十五回 論烹鮮 詡讚辭第二回 且從少年行第十五回 巨船豪艇 無意窺瀅瀅第四十七回 蜂蝶舞 娓道往昔第九回 幽徑偶有得第十二回 月門幽靜聞花間第三十七回 拋卻情絲只言志第十二回 明月引第三十六回 丹心報聖朝第三十七回 拋卻情絲只言志第三十二回 脈絡難通醫難治第九回 解連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