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鞠智盛

磧口邊,唐軍大營,一些軍士正忙着埋鍋造飯,回頭看看遠處那荒涼的沙漠,軍事們的表情很明顯的流露出了一絲畏懼的神色。

想想過去那幾天的經歷,這些久在中原的兵士們心中滿是對沙漠的畏懼,“地無水草,冬風凍寒,夏風如焚,風之所吹,行人多死”,這些文字恐怕是最能體現沙漠可怕的了。

“二牛哥!下次便是去闖閻王殿,我也不去闖那沙漠了!幾十裡地,連棵草都見不到,明明是冬天,可裡面白天熱的嚇人,晚上有能把人給凍死,那是什麼鬼地方。”一個年輕的兵士對着身邊一箇中年兵士發着牢騷。

那個中年兵士就是他口中的二牛哥,大名便喚作曾二牛,曾跟隨大軍參加了北伐,大大小小也立了一些功勞,被提升爲夥長,不過軍置改革之後,他的職位也跟着變了,成了大唐軍旅之中一名最基層的班長,和他一起出來打水的這個年輕兵士就是他班裡的新兵楊春。

“小春子!你發什麼牢騷,那高昌王殺了咱大唐的人,聖上發了脾氣,你不是總跟我們唸叨那個‘主辱臣死’啥的,聖上都被那個高昌王給欺負了,咱們這些當兵的哪能不來給聖上出氣,別說是走走沙漠,要是真的閻王惹得聖上不高興了,就算是刀山火海,咱也得去闖!”

楊春嘿嘿笑了幾聲,他家中小富,也曾讀過幾本書,後來北伐大盛,他一時頭腦發熱,便應徵入伍,憑藉着不錯的身手,被選入了飛虎軍。

“二牛哥!你說的總是對!不過要我說,這次還多虧了杜將軍,要不是杜將軍領着咱們走這沙漠,能不能出來都還兩說呢!進沙漠之前我可聽人說了,這大漠萬里無人煙,要是不熟悉裡面的地形氣候,進的去,出不來,死都找不着屍首,還是咱杜將軍厲害,他說往哪裡走,哪裡就有那個綠洲,二牛哥!你說,杜將軍咋就知道那麼多呢!?”

楊春說着不禁滿臉的崇拜之情,和他一樣,五千軍士心中沒有一個不佩服杜睿的,這時候當兵的人,思想也都很簡單,和他們講保家衛國,那完全就是扯淡,與其說那些大道理,還不如平時和將士們同甘共苦,無論什麼時候,都讓將士們儘可能活下來,來得實在。

曾二牛得意的笑了一聲,說:“還用你說,杜將軍可不是凡人,告訴你,當年杜將軍可是被人乘坐文魁星下凡呢!後來又跟隨大將軍北伐,你小子是沒看見,當時咱就曾跟着杜將軍,蘇將軍一起突襲頡利的大營,杜將軍那杆槍使得,那才叫出神入化。”

楊春聽着,眼神中一陣嚮往,道:“杜將軍真的那麼厲害,那豈不是文武雙全了!”

曾二牛道:“那還用說,依咱看,那滿朝文武,杜將軍當屬第一能人!”

兩個人正說着,突然看到一對人馬奔入了大營,當中還有幾個穿着打扮明顯不似中土的中年人被夾在中間。

馬蹄濺起的塵土將河裡的水攪得一陣渾濁,楊春不滿的小聲咒罵了幾句:“也不知那麼急去幹什麼,天殺的胚子,還要勞動小爺重新打水!”

曾二牛喝道:“小春子!你也少廢話,快快打了水回去,吃了飯就睡覺,今晚可能就要動了!”

楊春也知道曾二牛所說的動了是什麼意思,也顧不得抱怨,飛快的打了水,提着水囊朝營地裡跑去,惹得曾二牛在身後一陣笑罵。

杜睿的帥帳之內,一個哨探正在稟明信報。

杜睿聽了,揮手道:“好!你先下去歇息吧!”

等哨探下去了之後,杜睿對身邊的蘇麟道:“鞠文泰遣使來此,想必是知道了我大軍到此,前來請罪,依你等之見,該當如何?”

蘇麟道:“鞠文泰既然前來請罪,這等大事非我等可以自專,當稟明聖上。”

杜睿聞言,不禁一陣搖頭,這蘇麟雖然家學淵源,弓馬嫺熟,但是性子卻過於謹小慎微,可以爲將,卻難以爲帥。

杜睿笑道:“依你之見,我等大軍駐紮在此,遣人回去呈報聖上決斷!若是聖上不加怪罪,我等便班師回朝!?”

一旁的秦束聽了,不滿道:“哪有這麼便宜的事,他鞠文泰擅殺我大唐子民,這個仇不可不報,不然的話,日後但有異族作亂,欺凌我天朝上國,事後只需遣人入朝請罪,便可高枕無憂,那我大唐顏面何存!杜將軍!將在外君明有所不受,那鞠文泰雖然驚懼請罪,但如何就能抵消他冒犯我大唐尊嚴的罪過,依末將之見,可斬其來使,發兵滅了他這個小小的高昌國!”

杜睿聞言,暗暗點頭,果然不愧是門神的後代,就是不同凡響,相較而言,蘇麟就差了很多,不過這也不能怪蘇麟,畢竟兩國如今尚未交兵,高昌來使,這可是國之大事,以杜睿現在的職位確實不能越權。

不過他此次前來,乃是摸透了太宗的心思,這個入主西域的好機會,太宗是絕對不會錯過的,別說鞠文泰事急纔來請罪,就算是早些,也無濟於事。

“來人!將高昌來使帶上來!”

杜睿發令,早有賬外的親兵將高仲等人帶進了帥帳,杜睿看了看來人,爲首的一副亞洲白人的長相,想來就是那高仲,高昌人多爲羌氐人的後裔,屬於亞洲白種人,在後世已經絕種了,杜睿也只是從一些晉代的史料當中,瞭解過一二。

“來使通名!”杜睿高坐在帥位上,一副倨傲的神情看着高仲。

高仲心中雖惱恨杜睿無禮,卻也不敢發作,拱手道:“下官高昌國兵馬曹正高仲!”

杜睿就好像沒聽見一樣,接着道:“此來所謂何事!?”

高仲原本還想着打打官腔,問問杜睿無故引大兵前來,是何道理,但是看杜睿的神情,雖然俊秀,但明顯不是和耍官腔的,只好硬着頭皮,坦白了來意:“前日我國軍士冒犯了大唐,致使上皇震怒,我家大王也是悔恨不已,特命本官前來謝罪!”

杜睿見這個白人一副漢人的做派,顯然是漢化徹底了,但是這個高仲既然是代表鞠文泰來請罪,一不將肇事者交出來,二不言明賠償一事,分明是想要空手套白狼,耍無賴。

想着,杜睿冷笑道:“你既然來請罪,殺我大唐子民之人,可曾帶來!”

高仲臨行之時,也曾勸鞠文泰將肇事者交給唐軍,但是鞠文泰不知道發什麼昏,就是不答應,高仲也知道,殺大唐商旅的正是鞠文泰寵妃的哥哥,可是這都什麼時候了,居然還護着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混賬傢伙。

“將軍!我高昌國對大唐一向恭順,我王視大唐皇帝陛下,如敬仰父親一般,此次小小誤會,錯雖在我,招惹了大唐皇帝陛下的怒火,但本官聽聞大唐皇帝陛下胸懷最是寬廣,便是對待戰敗投降的突厥人也恩遇有加,想來我王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下人犯了一點小錯,大唐皇帝陛下是能夠原諒的!”

杜睿聞言,不禁一陣大笑,鄙視着高仲道:“似你言,本將軍現在就將你的腦袋砍下來,然後再給你放在脖子上,對你說上一聲抱歉,那麼以高大人的雅量,想來也不會和本將軍一般見識了!”

高仲聞言一愣,見杜睿滿臉殺意,嚇得兩股戰戰,道:“這~~~~~~這如何能同日而語,腦袋被砍下來,如何還能按得上去,大唐皇帝胸懷天下,我高昌王曾在貞觀七年入朝拜見,得了皇帝陛下的冊封,說起來,高昌也是大唐的屬國,高昌的子民也是大唐皇帝的子民,本官料想大唐皇帝陛下定然不願意看到自己的臣民被擅殺的!還請將軍派人將本官送至長安,讓本官代我王親自向大唐皇帝陛下謝罪!”

杜睿聽着高仲的一番狡辯,心中不禁動怒,冷笑道:“你高昌人是人,我大唐的子民難道就不是人嗎?可以由得你們肆意殺害!告訴你,回去帶話給鞠文泰,本將軍此來,就是要爲我大唐子民討個公道,你殺了我大唐的百姓,本將軍就屠了你的城,膽敢明犯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

杜睿這番話說出來,帳內的衆多將領,就連蘇麟也是羣情激奮,紛紛站起來,手按腰刀,只等杜睿一聲令下,便將這些高昌使臣斬殺乾淨。

高仲被嚇得面無人色,知道此來無功,只求能保住性命離開,忙道:“將軍所言,本~~~~下官一定帶到,一定帶到。”

杜睿聞言冷哼了一聲,道:“本將軍看,就不必了,來人,將此獠推出斬首祭旗,他的腦袋讓副使帶回去!”

高仲聞言大驚失色,忙道:“將軍!兩國交鋒,不斬來使!”

蘇麟也跟着勸道:“將軍!若是斬殺此人,恐有礙大唐名聲!”

杜睿道:“名聲!我今天帶你們來這裡,就是爲了找回大唐的名聲,大唐的子民都被這些狼心狗行之徒肆意殺害,哪裡還有什麼名聲,只有將此輩誅殺殆盡,才能戲耍我大唐的恥辱,來人!推下去!斬!”

一個斬字落地,早有兵士撲了進來,將高仲擒住,拖出去,一聲慘叫,不多時,便有人託着一顆人頭走了進來。

杜睿看向了那幾個副使:“你等拿着此獠的頭顱回去,告訴鞠文泰,讓他洗乾淨了脖子等着,本將軍說得話,你等可記牢了!”

那幾個副使早就被嚇得魂飛魄散,忙不迭的點頭,他們此刻那裡還顧得上已經身死的高仲,只求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得了杜睿的話,提上高仲的人頭,慌不擇路的逃了。

一旁的杜平生見一向好脾氣,溫文爾雅的杜睿突然之間就變得殺伐果斷,頃刻之間就讓高昌來使的人頭落地,也不禁暗暗咋舌。

高昌王宮內,鞠文泰等人正在焦急的等着,下面的姚戈面色蒼白,無精打采,顯然是對鞠文泰徹底的失望了。

這是一個內侍進來稟報,言稱遣使回來了。

鞠文泰連忙讓人進來,但是卻不見高仲,心中不由得一陣詫異,道:“高仲在哪裡?高仲怎麼沒來?”

一個副使戰戰兢兢的說:“高大人讓那個唐人將軍給~~~~~~給殺了!”

鞠文泰聞言大驚:“什麼?被殺了!?兩國將兵不斬來使,那人~~~~~那人怎敢如此!”

副使道:“那唐人將軍根本蠻不講理,根本不容高大人分說,就讓人將高大人殺了,還讓下官~~~~~下官帶回來一句話!”

一旁的鞠智盛道:“什麼話!?”

副使戰戰兢兢,猶豫了半天才道:“他讓大王洗乾淨了脖子等着他,他要爲被殺的唐國百姓報仇!”

“啊!”

鞠文泰聞言一聲驚叫,緊跟着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仰頭倒在了地上,鞠智盛見了,連忙上前攙扶,但走過去一看才知道,他的這位父王居然被活生生的嚇死了。

鞠智盛也是悲從中來,一陣大哭,一旁的姚戈也跟着哭了一陣,便上前將鞠智盛攙扶起來,隨後命人安排好鞠文泰的屍身。

“世子殿下,此時不是悲哭的時候,大王駕崩,過不可一日無君,還請殿下早早登基,先應對了此刻的危局。”

鞠智盛此刻也是六神無主,大唐戰意甚濃,講和無路,打又打不過,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

“大宰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

姚戈道:“派人將亞都,赤勒厄等人擒拿,送交唐營,再盡起府庫,結好唐軍主帥,只要他大營我國能遣使到長安請罪,此事就還有轉機!”

如果鞠文泰此時還活着的話,如果鞠智盛還不是高昌王的話,這樣的建議,鞠智盛也能對鞠文泰提出來,但是此刻情況不同了,鞠文泰一死,鞠智盛就成了高昌這個小國的王,此時姚戈對他提出這個意見,他卻泛起了思量。

“大宰大人!難道真的要如此方能解救高昌國嗎?”

姚戈一愣,立刻就明白了鞠智盛的意思,說起來也真是有趣,鞠智盛父子登基之前都是英明神武,但是登記之後,時間一長,就會變得貪財好利,這幾乎已經成了鞠氏的慣例,只是沒想到鞠智盛改變的更快而已。

“殿下!此時不是猶豫的時候了,大唐的軍馬就要兵臨城下,社稷危在旦夕,只要能保住高昌國的江山,金銀財寶又算得什麼!”

鞠智盛剛纔也是利令智昏,此時被姚戈一提醒,他纔想起了高昌國此時的處境,忙道:“既然如此,我應允了就是,只是這出使之人,大宰大人有何建議?”

姚戈想了想,本來他就是最好的人選,位置足夠了,又是漢人,可是對方那個將軍似乎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又對異族很有成見,要是枉送了性命可就不值得了,而且鞠智盛爲了擔心自己投誠,也不會答應。

“中行柯洛會能言善辯,可當此值!”

鞠智盛思慮了一番,也覺得柯洛會能夠勝任,便派內侍前去宣召柯洛會進宮,然後又安排人昭告高昌城,鞠文泰的死訊。

很快高昌朝廷上下的文武官員便全倒了,當初帶人襲擊大唐商旅的亞都也在其中,鞠智盛將所有人等召集在一處,先是由大宰姚戈宣佈了先王鞠文泰駕崩的消息。

在場的衆文武聞言皆是大吃一驚,接着姚戈又簡單的說了一下唐軍兵臨城下的消息,朝堂之上更是亂作了一團,這些人雖然不像鞠文泰一樣到過長安,可是卻也知道大唐強盛若何,相對於高昌來說,如今的大唐簡直就是一個無法撼動的巨無霸。

還沒等衆人反應過來,鞠智盛突然下旨:“將亞都給寡人抓起來!”

鞠智盛很快就進入了角色,他知道想要讓大唐平息怒火,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此刻也只能死馬當作活馬醫了,亞都作爲襲擊大唐商旅的主謀,大唐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亞都大吃一驚,還沒等他反抗,就被殿前武士給按到在地,口中大聲疾呼:“無罪!我無罪!爲何要抓我!”

鞠智盛怒道:“皆是你這廝,鼓動先王,劫掠大唐商旅,才惹惱了唐皇,如今寡人要將你押赴唐營,向大唐皇帝請罪!”

亞都咬牙切齒的掙扎道:“我是封了先王的旨意,我無罪,無罪!”

鞠智盛也懶得和他磨牙,一擺手道:“壓下去!”

亞都被人押了下去,等待他的是什麼,所有人都能想到,有道是兔死狐悲,亞都的今天,很有可能就是他們的明天,說起來亞都封了鞠文泰的命令,還真不是主謀,卻被鞠文泰毫不猶豫的犧牲了,天知道,亞都可是高昌國爲數不多知兵的將領,衆文武此時也是噤若寒蟬,誰也不知道接下來這位剛剛登基的大王又要做什麼。

第72章 各方反應第71章 大決戰(下)第32章 廷議第17章 太宗教子第75章 登陸倭島第70章 碩鼠第69章 先聲奪人第51章 井底之蛙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十六章第十章第3章 西方人在東方第60章 捷報傳來第六十六章第74章 自賣自身第46章 英雄還是罪人第85章 太宗的憂慮第36章 天下洶洶第72章 各方反應第43章 定計第57章 趁機發難第八章第14章 李義府第四十九章第8章 局第二十二章第13章 太子遇刺第32章 各懷鬼胎第五章第14章 李義府第70章 大決戰(上)第二十四章第6章 忠僕第二十九章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64章 大唐利益第4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30章 土著問題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45章 世家之道第8章 不想起名第70章 蘇烈第19章 驚天第45章 達者爲師第4章 心機第56章 越俎代庖第73章 一戰功成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二章第15章 李貓第57章 趁機發難第28章 賜婚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16章 機會第30章 土著問題第44章 平息第4章 褚公遂良第五十四章第6章 汝南公主第52章 亂局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17章 密議第58章 大義滅親第35章 離亂人,富貴狗第70章 碩鼠第9章 劉仁軌第10章 密謀第38章 日不落帝國第34章 孔孟無用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17章 參奏第26章 閉門謝客第十八章第23章 公理和強權第37章 各懷心思第53章 解放奴隸第33章 石堡城第79章 因材施教第65章 教訓淫僧第2章 洗牌(下)第70章 大決戰(上)第六十章第42章 三條妙計第5章 大食消息第54章 三站而下第13章 孤女第69章 二世祖第4章 財政預算爲哪般?第63章 再生事端第六章第78章 上元佳節第65章 大海戰續第二十六章第13章 囑託第十七章第65章 一路向西第17章 太宗駕崩第66章 封賞第17章 密議
第72章 各方反應第71章 大決戰(下)第32章 廷議第17章 太宗教子第75章 登陸倭島第70章 碩鼠第69章 先聲奪人第51章 井底之蛙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十六章第十章第3章 西方人在東方第60章 捷報傳來第六十六章第74章 自賣自身第46章 英雄還是罪人第85章 太宗的憂慮第36章 天下洶洶第72章 各方反應第43章 定計第57章 趁機發難第八章第14章 李義府第四十九章第8章 局第二十二章第13章 太子遇刺第32章 各懷鬼胎第五章第14章 李義府第70章 大決戰(上)第二十四章第6章 忠僕第二十九章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64章 大唐利益第4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30章 土著問題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45章 世家之道第8章 不想起名第70章 蘇烈第19章 驚天第45章 達者爲師第4章 心機第56章 越俎代庖第73章 一戰功成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五十二章第15章 李貓第57章 趁機發難第28章 賜婚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16章 機會第30章 土著問題第44章 平息第4章 褚公遂良第五十四章第6章 汝南公主第52章 亂局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17章 密議第58章 大義滅親第35章 離亂人,富貴狗第70章 碩鼠第9章 劉仁軌第10章 密謀第38章 日不落帝國第34章 孔孟無用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17章 參奏第26章 閉門謝客第十八章第23章 公理和強權第37章 各懷心思第53章 解放奴隸第33章 石堡城第79章 因材施教第65章 教訓淫僧第2章 洗牌(下)第70章 大決戰(上)第六十章第42章 三條妙計第5章 大食消息第54章 三站而下第13章 孤女第69章 二世祖第4章 財政預算爲哪般?第63章 再生事端第六章第78章 上元佳節第65章 大海戰續第二十六章第13章 囑託第十七章第65章 一路向西第17章 太宗駕崩第66章 封賞第17章 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