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爭辯

餘額不足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這闋《臨江仙》,便是太宗看了也是愛不釋手,居然也稱讚道:“這個少年好大的胸襟。”

杜睿每日講《三國演義》給府中人解悶,寶釵也算是給自己找了一份差事,每日杜睿說書的時候,她就搬着一副桌椅在旁錄寫,杜睿又交給她標點符號,讓人看得更加詳實明瞭。

這些文稿又經過李承乾傳到了宮中,太宗對《三國演義》也甚是喜愛,他是個馬上皇帝,隋末之時,也曾東征西討,可以說大唐的天下都是他打下來的,《三國演義》之中描寫的那些關於戰爭的橋段,特別是那些計謀,更是讓他大爲叫好。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太宗都如此喜愛,那些大臣們自然也不敢怠慢,也託着關係,或從在東宮當值的子侄輩那裡將《三國演義》抄錄了回去。

這樣一來,標點符號自然也就流傳了出去,杜睿當初交給寶釵這些符號,不過是爲了讓人看得更明白一些,可是卻萬萬沒想到,這些小把戲居然也能引得天下震動。

雖然這種標點符號還只是出現在杜睿的《三國演義》之中,可是任何人都能看得出來,這些符號一旦被加到那些經義之中,會產生多大的效果,那些苦澀難懂的經義,會一下子就變得明朗易懂起來。

讀書人高興了,可那些老儒則產生了擔擾,因爲一旦有了這種符號,將所有經義註解一遍,那還了得,這時候的老儒最喜歡的就是尋章摘句的樂趣,而且根據各個版本的不同,居然還像武俠小說之中一樣,分出了許多派別,有什麼公羊派,和谷粱派,彼此之間常常因爲聖人的一句話,該如何理解大打出手,要是一切文章都被斷句了,那他們的權威何在?

於是以蕭瑀,孔穎達,于志寧等大儒紛紛站出來對這本《三國演義》發動了攻擊,甚至在太宗面前彈劾《三國演義》的作者膽大妄爲,胡亂篡改歷史,是大逆不道。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杜睿雖然爲人低調,但還是漸漸的有人知道了,《三國演義》的原作者就是杜睿,而且還和太子過從甚密,於是乎,彈劾的矛頭便直指了杜睿。

太宗也看出了他們內心深處想些什麼,看着那些大臣的奏本也是哭笑不得。

長孫無忌作爲太子黨的中間人物,自然見不得別人欺侮他的隊友,站出來爲杜睿了頭,他向這些老儒問道:“這本《三國演義》是誰寫的?”

這不是廢話!這些老臣一翻白眼,杜睿那麼大的名氣,誰能不知道,更何況他們來找麻煩,自然是事先看過的,還能不知道是誰寫的。

長孫無忌又說道:“人家自己寫書,在上面願意寫什麼,就寫什麼,與你等何干?!”

那些老臣聞言,頓時啞口無言,對啊!人家在自己作品鬼畫符,這是人家的自由,他們彈劾杜睿這個確實有點兒站不住腳。

他們剛要說話,太宗卻向他們說:“這件事就別要再爭了,你們也用這個符號把弘文館裡四書五經全都重新註解一遍,此事天下人自有公論!”

既然皇帝發話了,這些老儒們還能說什麼,只能乖乖領命了。

這時權萬紀又出班言道:“聖上!雖說這標點符號是他自家事,然這杜睿所著卻混淆視聽,製造僞史,臣也看過這本《三國演義》,其中共出現的一百五十二處錯誤。魏代漢乃是正統,可這杜睿卻在《三國演義》當中說蜀是正統,這種明顯的錯誤,豈是一個讀書人所犯的。現在《三國演義》流傳天下,萬民皆爭相讀閱,要是人人都相信這個杜家小兒的說法,如此一來,豈不是亂了嗎?”

權萬紀雖然沒有明着彈劾杜睿,可處處針對杜睿,比彈劾還要厲害。原本權萬紀對這本小兒之作倒也不大上心,但是自從知道了杜睿和太子李承乾過從甚密之後,就坐不住了,不管是誰,只要是挺李承乾的,那就是他的敵人,於是便急不可耐的跳了出來。

太宗聽了也沒有辦法,但他對權萬紀的話,卻不能不慎重,古代人可對歷史極爲甚重,無論每一個朝代都有史官專門記載歷史,就連皇帝本人也無權翻看史官究竟寫的什麼,當然他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當初玄武門之變,他讓史官不要記錄,但是人家史官根本就沒鳥他,太宗也是無可奈何。

真的要說皇帝篡改歷史的,恐怕就只有滿清這朵奇葩了!

長孫無忌再次站了出來,道:“這本小說已經說明了是演義,既然是演義也就是虛構的,況且這本《三國演義》裡宣揚的就是忠君思想,難道忠君也是錯誤的嗎?”

權萬紀不服道:“漢朝滅亡乃是漢末外戚當政,宦官專權造成當時民不聊生,才引起黃巾之亂,魏代漢,乃是天道使然,陛下應當以史爲鑑,勤政愛民。可杜睿小兒用了一句忠君,便妄圖將事實真相隱蓋,如此膽大妄爲,難道還不該懲罰嗎?”

長孫無忌駁道:“這本小說開篇序言中已經講明瞭,以史實爲基礎,虛構一些有趣的故事,杜睿醜化曹操是應當的,當時曹操手掌大權,不行伊尹、霍光之事,圖謀不詭,雖魏代漢成爲正統,這種行爲本就是不值得讚揚。且看歷史結局如何,隨後三國爭霸,司馬炎又學習曹操,以晉代魏,這邊是報應使然,杜睿所書,便是讓人忠君愛國,斥責那些心懷謀逆之人,有何不可!而權大人卻口口聲聲,魏代漢是天道使然,豈不是在鼓勵這種叛逆的行爲,其心可誅。”

太宗聽着也是一陣頭疼,看向房玄齡問道:“玄齡啊,你對這件事該如何看?”

房玄齡走出來說:“啓稟聖上,以臣看就如杜睿所說,這只是一篇小說,供人民茶餘飯後娛樂消遣而已,權大人如此言語,確實有些言過其實了,何苦跟一個少年郎斤斤計較!”

權萬紀聞言,頓時一張臉變成了豬肝色,房玄齡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居然將他說成了一個以大欺小,厚顏無恥之人,這讓他如何不惱,可是卻又無法反駁,只能咬着牙,將房玄齡恨在了心裡。

朝堂之上吵的如何,全都經由李承乾傳到了杜睿的耳中,杜睿對此也只是一笑置之,並不怎麼在意,歷來朝堂之上,本就黨政不斷,那些大臣明着是在攻擊他,事實上卻是在打壓李承乾。

杜睿對那些攻訐一向不理不問,也不自辯,每日裡照例說着《三國演義》,給全家人解悶,杜睿之所以講《三國演義》,而不是小孩子更喜歡的《西遊記》,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杜睿已然認定了要竭力輔佐寬厚仁慈,有長君之風的李承乾,而這《三國演義》,其實便是說給李承乾聽的。

《三國演義》作爲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的小說,以描寫戰爭爲主,反映了蜀、魏、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分爲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

在廣闊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成功刻畫了近四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周瑜、關羽、張飛、等等人物形象膾炙人口,主要人物被稱爲“三絕”的分別是:“奸絕”——曹操,“智絕”——諸葛亮,“義絕”——關羽。不以敵我敘述方式對待各方的歷史描述,便是對後世,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其間更是將兵法三十六計匯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虛實相間,主實重虛,古今兼顧,批古判今。一段故事,敘說兩朝的情,一個人物,兼具兩朝的性。

宣揚仁、義、道、德、禮、信、忠、貞、孝、廉、善、美、真,貶低驕、奢、淫、佚、假、醜、惡。

杜睿也正是在這敘述之間,對李承乾進行潛移默化,如果讓太宗知道了的話,肯定會大爲感動,感激杜睿的玲瓏心思,大概所謂的寓教於樂,杜睿也能堪稱鼻祖了。

第13章 抉擇第29章 羣氓第60章 滿則溢第25章 鴻篇鉅著第34章 瑪雅奸第1章 永徽八年第19章 悲劇承乾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82章 琉璃非玻璃第二十六章第57章 何懼武氏第71章 戰戰兢兢的倭國第63章 夜襲第10章 善後第11章 消弭於無形第64章 大軍出,天下動第十九章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85章 殲滅頑敵第45章 達者爲師第17章 國喪第16章 暗戰第二十八章第33章 應對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十八章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十八章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5章 安市之戰第4章 天草降臨第二十三章第58章 慈不掌兵第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44章 利奧三世第7章 田賦第17章 國喪第43章 定計第十四章第27章 契丹窘迫第三十四章第71章 密談第五十六章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65章 大獲全勝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17章 國喪第二十三章第81章 杜府十二釵第27章 契丹窘迫第78章 質疑權威第52章 諫太宗十思疏第49章 魏王李泰第13章 皇帝第十八章第4章 留書第二章第40章 平壤第28章 佈局第14章 怒第4章 憫農第89章 我的小小未婚妻第五十一章第39章 譁變第44章 利奧三世第28章 賜婚第20章 滿載而去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0章 進諫與否第9章 西方局勢第24章 澳大利亞第7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47章 故人第6章 集 思廣益第53章 解放奴隸第二十八章第18章 貴客來訪第十八章第5章 兄妹情深第68章 奧斯曼?伊本?阿凡第77章 收得佳徒第44章 勇猛無敵第63章 一觸即發第41章 會師漢江第二十二章第17章 太宗震怒第52章 鞠智盛第六章第38章 朕挺你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六十章第88章 你是皇十四女?第三章第70章 各有算計第11章 爭論不休第47章 你讓朕爲難了!第51章 資治通鑑第七章
第13章 抉擇第29章 羣氓第60章 滿則溢第25章 鴻篇鉅著第34章 瑪雅奸第1章 永徽八年第19章 悲劇承乾第56章 防患於未然第82章 琉璃非玻璃第二十六章第57章 何懼武氏第71章 戰戰兢兢的倭國第63章 夜襲第10章 善後第11章 消弭於無形第64章 大軍出,天下動第十九章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85章 殲滅頑敵第45章 達者爲師第17章 國喪第16章 暗戰第二十八章第33章 應對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十八章第22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三十八章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5章 安市之戰第4章 天草降臨第二十三章第58章 慈不掌兵第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六十八章第44章 利奧三世第7章 田賦第17章 國喪第43章 定計第十四章第27章 契丹窘迫第三十四章第71章 密談第五十六章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65章 大獲全勝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17章 國喪第二十三章第81章 杜府十二釵第27章 契丹窘迫第78章 質疑權威第52章 諫太宗十思疏第49章 魏王李泰第13章 皇帝第十八章第4章 留書第二章第40章 平壤第28章 佈局第14章 怒第4章 憫農第89章 我的小小未婚妻第五十一章第39章 譁變第44章 利奧三世第28章 賜婚第20章 滿載而去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60章 進諫與否第9章 西方局勢第24章 澳大利亞第7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47章 故人第6章 集 思廣益第53章 解放奴隸第二十八章第18章 貴客來訪第十八章第5章 兄妹情深第68章 奧斯曼?伊本?阿凡第77章 收得佳徒第44章 勇猛無敵第63章 一觸即發第41章 會師漢江第二十二章第17章 太宗震怒第52章 鞠智盛第六章第38章 朕挺你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六十章第88章 你是皇十四女?第三章第70章 各有算計第11章 爭論不休第47章 你讓朕爲難了!第51章 資治通鑑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