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君子之道

大唐極品閒人

自打那次李承乾過府之後,每三五日,李承乾便要到杜府來一次向杜睿請教,執禮甚恭,讓杜睿不禁一陣暴寒,一想到一國儲君,當朝太子,未來的君王每次來,都要向他躬身拜望,杜睿便是苦笑不已,最後在杜睿的堅持之下,兩個人開始以兄弟相稱。

隨着日漸熟稔,李承乾來得更加勤快了,有時天剛亮,李承乾便到了,看着杜睿教杜平生習武,見獵心喜之下,李承乾便也吵着要學,他隨時天家貴胄,卻不嬌揉造作,性子更是和杜睿相合,久而久之,兩人更成了密友。

每日裡,李承乾跟着杜睿習武論文,一同研習治國之道,李承乾也是大爲長進,太宗皇帝見了,也是欣喜不已,對於長子,他還是有着很深期待的,總想着自己手中的這個王朝,能在李承乾的手上繼續昌盛下去,所以一直以來,他對李承乾的要求都頗爲嚴格,於東宮教習的選擇上,也是破費腦筋,卻不想那些老夫子沒能將李承乾教導出來,倒是杜睿這個少年人,將李承乾逐步導入正途。

杜睿對於李承乾,也不是一味的言傳身教,講那些空洞的大道理,他只是不斷的用自身的一些行爲來引導李承乾,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而李承乾也是虛心,這點他倒是繼承了太宗皇帝虛懷若谷的性子,而且畢竟是太宗皇帝和長孫皇后的血脈,再加上從小就聰明伶俐,倒也悟性頗佳,時常還能舉一反三,讓杜睿也是欣喜。

這一日,李承乾又是早早便到了,這些時日他每日必到,杜貴得了杜睿的吩咐,對於李承乾到訪,也不用通報,這杜府之內,除卻後宅,其餘地方,李承乾暢通無阻。

“承明!承明!”

李承乾一邊朝着平日杜睿習武的庭院走,一邊喊着杜睿的表字,杜睿年幼,尚沒有到加冠的年紀,但杜如晦早逝,他又被杜構兄弟趕出了萊國公府,自是不會有人記得他加冠的事情,所以杜睿便給自己加了一個表字一一承明!言外之意,就是繼承杜克明,杜如晦雖然不是一個好父親,但卻是一個治國的良臣,杜睿給自己取這樣的表字,也有激勵自己的意思。

杜睿正指導杜平生習武,見李承乾到了,擦了把汗,笑道:“秦兄今日來的還是這般早!”

李承乾癢怒道:“怎的!?承明不歡迎爲兄!”

李承乾自幼便被當今太上皇養在身邊,對於那些堂兄弟,比自家的親兄弟還要熟悉的多,然而玄武門之後,那些堂兄弟一夜之間全都沒了,而重新回到父母身邊之後,對那些親兄弟有怎麼都親近不起來,到了如今他身爲東宮太子,更是成了那幾個兄弟的眼中釘,所以對於兄弟之情,長這麼大李承乾也沒能感受到多少,自打認識了杜睿之後,李承乾方纔感覺到了那種真摯的,無需防備的兄弟之情,所以更是倍加珍惜。

杜睿笑道:“哪能呢!兄長稍等便可,等小弟去換了衣服,再來相陪!”

杜睿簡單的洗漱了一下,換了乾淨衣物,待到了前廳之時,正看見李承乾站着看他前幾天寫的,昨日剛剛裝裱好的一副字,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不過如今距離周敦頤出生,還有數百年的時間,這原文作者,自然而言,便被安到了杜睿的身上。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武德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李承乾念着,突然轉身看了杜睿一眼,讚道:“承明賢弟果然好品性!”

杜睿也知道生在這個年代,如果想要聞名於世的話,他那個文學大盜是坐定了,聞言卻也不覺得怎麼樣,笑道:“兄長謬讚了。”

李承乾笑道:“賢弟既然這般喜歡蓮花,怎的這府中卻不見!”

杜睿聞言,知道李承乾是故意打趣他,便道:“愛戀,即愛君子之德也!”

李承乾聞言,心中不禁大爲感佩,轉頭又看着那副字,不禁奇道:“賢弟這副字,不知用的是什麼筆法,爲兄從未見過!”

杜睿這副字用的乃是明代董其昌的行書,雖然董其昌這個人的人品不值得恭維,但是無疑他在書法上的造詣,卻是任何人都不能抹殺的,尤其是他的行書,行雲流水,天生便帶着一種飄渺,清麗的氣息,再配上這篇《愛蓮說》,更是相得益彰。

李承乾見杜睿不說話,本能的認爲這種筆體是杜睿獨創的,不禁更是大驚,當朝的書法大家首推虞世南,其餘褚遂良,孔穎達諸輩也不過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風格,便獨成一家,而似杜睿這般,創造出一種全新的筆體,絕非易事。雖然杜睿幾次和他說過,詩書不過小道,但是見杜睿年紀輕輕,不但獨創出一種筆體,而且幾近大成,心中對杜睿,不禁更多了幾分看重。

“賢弟!爲兄有個不情之請!不知~~~~~~”

李承乾尚未說完,杜睿便知道他要做什麼了,揮手笑道:“拿去!”

李承乾見狀,不禁有些尷尬,畢竟是找人伸手要東西,他一個太子還真是有些張不了口,此時見杜睿這般大方,也訕訕的笑了。

將那捲行書收了,兩人分賓主落座。

“不知賢弟今日,何以教我!”這句話幾乎都快要成了李承乾在杜睿府上的口頭禪了。

杜睿想了想道:“既然兄長喜歡那篇《愛蓮說》,今日便說說着君子,君子之道!”

前幾日兩人所論,皆是治國安邦之道,李承乾不明白,今日杜睿爲何要與他談論什麼君子之道,但是見杜睿面色頗爲整肅,也來了興致,問道:“那依賢弟之見,什麼纔算是君子之道呢!?”

杜睿言道:“所謂君子之道,始於孔子。然孔子對於君子的論述,不僅限於‘君子’一詞,還包含了‘士’、‘仁者’、‘賢者’、‘大人’、‘成人’、‘聖人’等,都與‘君子’相關。如果將這些論述都包括進來,《論語》一書,所論最多的,無疑是關於君子的論述。君子可以說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君子以行仁、行義爲己任。當然君子也尚勇,但勇的前提必須是仁義。君子處事要恰到好處,要做到中庸,人並非天生就是君子,要成爲君子,必須加強修養。修養不僅包括內在精神的修養,還包括文、藝的培養。孔子講君子,主要是從道德品質上立論的。君子由原來意義上的有位之人,演變爲孔子心目中的具有理想人格之人。雖然孔子也講聖人,但是在孔子看來,聖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在孔子看來,君子的反面,即是小人。《論語》中君子、小人對舉者甚多。孔子將君子、小人對舉,是爲了通過對照,彰顯君子的品質。

孔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社會秩序處於混亂狀態。面對嚴重的社會危機,各家各派都在尋求醫治社會弊病的良方。道家以無爲而治爲救世之方,墨家以兼愛非攻爲平亂之術。以孔子爲代表的儒家則認爲,要維護社會秩序,必須恢復周王朝所建立的一整套禮儀規範,亦即‘復禮’。如何‘復禮’?孔子感到,單純採取強制性的手段,已經不能湊效。因爲當時諸侯割據,周天子的威儀已經喪失。於是孔子創造性地以‘仁’釋‘禮’,認爲‘禮’本是根源於人的仁愛之心,不過是人的仁愛之心的外在表現。‘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沒有‘仁’,當然不會有什麼‘禮’,要復興‘禮’,當從‘仁’字入手。如果說,‘禮’是孔子思想的出發點,那麼,‘仁’則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如何行仁?孔子認爲,行仁由己。‘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行仁是內於己而發於外的,是一種自覺的無任何外在強迫或利益驅動的行爲。就個體而言,如果一個人能夠在無外在強迫、無利益驅動下,自覺自願地實行‘仁’,那麼,這樣一個人,就是所謂的君子。就此而言,‘仁’是靠君子來落實的。孔子的仁論是要靠君子論來實現的,仁論必然要指向君子論。

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君子有四不:第一,君子不妄動,動必有道,第二,君子不徒語,語必有理,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義,第四,君子不虛行,行必有正。以小弟愚見,此所謂君子之道。”

今日杜睿之所以給李承乾講這些,爲的就是能通過這君子之論,規範李承乾的行爲,讓其真正能做到修身養性,但是一味的學習聖人之言,滿口仁義道德,是偏頗,而單是一味的學習治國之道,也是偏頗,杜睿可不想將李承乾教成一個滿腦子功利思想,卻忘了禮義廉恥的儲君,要是真的成了那樣的話,不單單是杜睿的失敗,估計太宗皇帝也饒不了他。

第4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51章 資治通鑑第9章 這不是戰爭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二十二章第35章 離亂人,富貴狗第五章第二十七章第70章 西陲隱患第65章 彈丸小國第9章 疑懼第25章 征服伴隨殺戮第62章 對奏第23章 新大陸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第12章 兄妹情深第49章 魏王李泰第72章 舞弊第77章 陰損第11章 爭論不休第19章 確有此事第8章 不想起名第69章 先聲奪人第五十章第16章 託孤第三十七章第62章 希臘火第11章 皇后出宮第19章 事後餘波第四十四章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33章 柳暗花明第57章 大唐之怒第五十六章第19章 父子之國第二十二章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3章 遠行歸來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10章 善後第五十三章第10章 善後第五十章第19章 確有此事第69章 二世祖第35章 再添事端第9章 西方局勢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17章 參奏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9章 劉仁軌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45章 飛渡第六章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17章 太宗教子第44章 大刀闊斧第41章 揚我國威第69章 二世祖第28章 賜婚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45章 倭人來犯第11章 大婚第35章 安市之戰第七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48章 罪惡源泉第四十六章第74章 自賣自身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0章 侯府壽宴第4章 心機第1章 大計劃第7章 大食消息續第17章 國喪第41章 敵襲第七十五章第62章 對奏第二十六章第17章 太宗教子第92章 情敵第四十九章第29章 羣氓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三十六章第95章 急症第3章 大唐武裝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章 東海揚波第13章 太子遇刺第52章 鞠智盛第40章 平壤第50章 不速之客第50章 嚴拒
第43章 實力決定一切第51章 資治通鑑第9章 這不是戰爭第40章 亞歷山大港第二十二章第35章 離亂人,富貴狗第五章第二十七章第70章 西陲隱患第65章 彈丸小國第9章 疑懼第25章 征服伴隨殺戮第62章 對奏第23章 新大陸第四十二章第二十七章第十六章第12章 兄妹情深第49章 魏王李泰第72章 舞弊第77章 陰損第11章 爭論不休第19章 確有此事第8章 不想起名第69章 先聲奪人第五十章第16章 託孤第三十七章第62章 希臘火第11章 皇后出宮第19章 事後餘波第四十四章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33章 柳暗花明第57章 大唐之怒第五十六章第19章 父子之國第二十二章第76章 事了拂衣去第3章 遠行歸來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10章 善後第五十三章第10章 善後第五十章第19章 確有此事第69章 二世祖第35章 再添事端第9章 西方局勢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三章第17章 參奏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9章 劉仁軌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45章 飛渡第六章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17章 太宗教子第44章 大刀闊斧第41章 揚我國威第69章 二世祖第28章 賜婚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45章 倭人來犯第11章 大婚第35章 安市之戰第七十八章第二十四章第七十三章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48章 罪惡源泉第四十六章第74章 自賣自身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0章 侯府壽宴第4章 心機第1章 大計劃第7章 大食消息續第17章 國喪第41章 敵襲第七十五章第62章 對奏第二十六章第17章 太宗教子第92章 情敵第四十九章第29章 羣氓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三十六章第95章 急症第3章 大唐武裝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1章 東海揚波第13章 太子遇刺第52章 鞠智盛第40章 平壤第50章 不速之客第50章 嚴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