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君子之道續

大唐極品閒人

看着杜睿在面前侃侃而談,大講君子之道,李承乾怔怔瞧着,問道:“那依賢弟所講,於當今朝堂之上,唯君子可用?”

杜睿聞言,笑道:“卻也不盡然!”

李承乾更是迷惑不解,忙問道:“賢弟方纔所言,大是推崇君子之道,而今爲何又如此說,愚兄魯鈍,請賢弟賜教!”

杜睿道:“君子重義,而小人重義,兄長不見如今朝堂之上,那些煌煌大言仁義之道者,於治國處,可有何建樹?如我大唐君臣皆重義而輕利,又如何北闕突厥,以血渭橋之恥?”

李承乾聞言,更是不解其意,追問道:“那依賢弟之意,朝堂之上豈不是應該重用那些重利的小人了嗎?賢弟莫要再爲難愚兄了,快將話講明!”

杜睿見李承乾焦急的樣子,笑道:“一國之中,首推君子,而於朝堂之上,則首推能臣,能臣重義,乃是國家大義,亦重利,乃是國家大利,我大唐朝堂之上,如房相,長孫大人皆可稱之爲能臣,此輩方是我大唐柱石之臣,其餘如孔穎達,虞世南,封德彝等輩,教化萬民則可,如若依他們所言治國,非出大亂子不可!”

李承乾思慮片刻道:“賢弟所言,聞所未聞,如封德彝大人乃兩朝重臣,當世大儒,賢弟對他的評價,未免偏頗了吧!”

杜睿見李承乾居然還如此推崇封德彝,不禁心中苦笑,因爲在歷史記載當中,正是這個鐵桿兒的蜀王李恪派將李承乾推到了羅藝軍中做人質,而這位老先生一生所追求的也不過是能讓隋帝的血脈登上龍椅,於治國處,唯好大言而已。

想着便說道:“兄長既然說道儒生,可知所謂儒生也分君子小人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楊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

Wшw▪ ttKan▪ ¢〇

李承乾聞言,不禁皺眉,倒不是覺得杜睿所言荒唐,只是有好些地方不甚明瞭,看看午時將近,也不在杜府用飯,便起身告辭回宮去了。

承慶殿內,李承乾回到宮中,便將杜睿所言一字不差的對着太宗講了。

“那杜睿真的如此說!”太宗聽完了,杜睿對封德彝的評價之後,也是臉色微變。

李承乾見狀,道:“杜睿確實如此說,不過兒臣還請父皇息怒,杜睿畢竟年幼識淺,還請父皇不要怪罪!”

太宗微微一笑,嘆道:“哪有什麼好怪罪的,杜睿說的好啊!筆下雖有千言,而胸中實無一策。用在封德彝的身上,倒也貼切,如今朝堂之上,世家豪門子弟林立,而真正有能耐的人呢!朕便是想要封他做個兵部侍郎,那些人也要說三道四,左一個祖制,右一個祖制的,吵得朕耳根都不清淨,那杜睿雖然年幼,卻也看得通透。”

太宗所說的那個人便是以前李承乾還是中山郡王的時候,王府內的長史範興,爲人忠義,且頗有智計,只是出身卑下,不過是個放馬的奴隸,太宗皇帝幾次想要起復,卻都被朝中以封德彝爲首的守舊派給擋了回去,對此太宗也是無奈。

李承乾見太宗不欲責備杜睿,心中也是歡喜,忙道:“父皇!兒臣在杜睿府上還帶回來了一副字!”

太宗也是個喜好書法的人,聞言笑道:“哦!杜睿此子允文允武,朕且看看他的書法如何!”

李承乾聞言,便將從杜睿府上帶回來的那篇《愛蓮說》拿了出來,送到了太宗的書案前,兩父子將書卷展開,太宗皇帝一看,不禁大爲驚訝,他一生最爲喜好的就是王羲之的字和蔡邕所創的飛白體,如今士人的喜好也大多如此,而杜睿這篇字卻大不相同,清逸古雅,風韻獨具,在筆墨的運用上追求先熟後生的效果,拙中帶秀,太宗一見,便大爲欣喜。

看過了字,太宗方纔去看杜睿所寫的這篇賦,一看之下,心中也是感佩不已,將書卷放下,輕撫李承乾的後背道:“承乾能與此子爲友,大是造化,此子品行高潔,胸中又有溝壑,確實爲百年難遇的奇才,承乾當好生敬愛,虛心求教,於你當大有裨益!”

李承乾聞言,也是大爲贊同,這些日子和杜睿交往下來,他也對杜睿十分敬佩,不但文采飛揚,武藝出衆,而且在治國之道上也頗多建樹,李承乾也感覺獲益良多。

“只是承明似乎不惜名祿,性子未免淡薄了些!”

太宗點頭道:“朕想他恐怕早就已經猜到了你的身份,只是一直沒有點破,這個小滑頭確實憊懶了些,如果你們乍一見面,他便道破了你的身份,朕怎麼樣也要封他個東宮的太子賓客!好吧!如今此子也確實年幼了些,既然他不願點破你的身份,你便與他交往下去吧!”

“是誰讓父皇如此掛心!?”

隨着一陣似百靈鳥般的甜美聲音,一個宮裝少女緩步走了進來,太宗父子一見,全都笑了起來,來的是太宗十四女安康公主,母親是太宗寵妃淑妃,武德九年早逝,被長孫皇后收養,因此安康公主雖然不是太宗的嫡女,卻備受寵愛。

太宗見安康公主來了,頓時喜笑顏開,儼然一副慈父的模樣,在李承乾的攙扶下站起來,迎向了安康公主,笑着說:“安康!快到父皇這裡來!”

安康公主此時不過七歲,笑嘻嘻的撲到了太宗的懷裡,揪着太宗的鬍子,笑道:“父皇方纔和太子哥哥在說誰,又是品行高潔,又是胸有溝壑的,我方纔在外面都聽到了。”

太宗笑道:“安康什麼時候添了這偷聽的習慣,這可不好!”

雖然嘴上說着不好,但是臉上卻是笑意盎然,顯然太宗對這個小女兒當真是喜歡到了骨子裡。

安康公主看了看太宗,有看了看李承乾,道:“父皇不說,那太子哥哥你告訴我,究竟是誰這麼有趣,讓父皇和太子哥哥都這麼誇獎他?”

李承乾也很喜歡這個天真爛漫的妹妹,便笑着說:“那可是個了不得的人,就連父皇都說他是咱們這大唐第一的少年郎!”

安康公主一聽,頓時更感興趣了,詫異的問道:“大唐第一的少年郎,那豈不是比父皇還要厲害!”

太宗聽着安康公主孩子氣的話,不禁大笑,將安康公主抱了起來,笑道:“要是父皇還是個少年郎,就一定比他還厲害!”

PS:公主一號,我還是想定成安康公主,因爲《貞觀之治》裡面張瀾瀾給我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除了《大唐歌飛》裡沈傲君飾演的高陽公主之外,我覺得張瀾瀾就是所有版本當中大唐公主裡面最漂亮的一個了。

第66章 回朝第二十五章第55章 武氏受難第4章 西行漫記第五十四章第38章 事急第42章 自不量力第六十章第17章 參奏第8章 奢侈品消費稅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4章 特權第45章 倭人來犯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5章 喋血孤城第20章 頭疼第十五章第五章第12章 皇后省親第25章 處罰第4章 特權第7章 田賦第74章 自賣自身第9章 西方局勢第48章 初見丕平第101章 海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64章 搜府第13章 囑託第9章 這不是戰爭第45章 世家之道第69章 先聲奪人第二十五章第68章 隱情第2章 長安消息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35章 有教無類第十二章第39章 神兵天降第6章 黃雀在後第24章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53章 尤里烏斯一世第47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9章 疑懼第2章 長安消息第8章 不想起名第18章 下來受死第2章 長安消息第3章 西方人在東方第93章 宴前挑釁第15章 貴人第9章 訪客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8章 不想起名第23章 踏青第2章 長安消息第三十四章第三章第五十一章第5章 大食消息第57章 太子掌軍第58章 慈不掌兵第57章 趁機發難第8章 局第15章 是非功過第62章 希臘火第49章 魏王李泰第七章第五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28章 賜婚第29章 非我族類第48章 情深義重第33章 柳暗花明第53章 鬥智第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12章 消失?第36章 約法三章第五十一章第1章 大計劃第55章 三戰而下第五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18章 貴客來訪第58章 騷亂第五十九章第53章 三戰而下第53章 三戰而下第21章 把妹第六十七章第42章 風起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43章 焚書坑儒第五十五章第83章 紛紛攘攘第五章第六十二章第1章 重生
第66章 回朝第二十五章第55章 武氏受難第4章 西行漫記第五十四章第38章 事急第42章 自不量力第六十章第17章 參奏第8章 奢侈品消費稅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4章 特權第45章 倭人來犯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35章 喋血孤城第20章 頭疼第十五章第五章第12章 皇后省親第25章 處罰第4章 特權第7章 田賦第74章 自賣自身第9章 西方局勢第48章 初見丕平第101章 海第33章 官紳一體納糧第64章 搜府第13章 囑託第9章 這不是戰爭第45章 世家之道第69章 先聲奪人第二十五章第68章 隱情第2章 長安消息第73章 願做杜陵一農夫第35章 有教無類第十二章第39章 神兵天降第6章 黃雀在後第24章 貪心不足蛇吞象第53章 尤里烏斯一世第47章 你要戰,我便戰第9章 疑懼第2章 長安消息第8章 不想起名第18章 下來受死第2章 長安消息第3章 西方人在東方第93章 宴前挑釁第15章 貴人第9章 訪客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8章 不想起名第23章 踏青第2章 長安消息第三十四章第三章第五十一章第5章 大食消息第57章 太子掌軍第58章 慈不掌兵第57章 趁機發難第8章 局第15章 是非功過第62章 希臘火第49章 魏王李泰第七章第五十六章第七十六章第五十五章第28章 賜婚第29章 非我族類第48章 情深義重第33章 柳暗花明第53章 鬥智第十四章第四十五章第12章 消失?第36章 約法三章第五十一章第1章 大計劃第55章 三戰而下第五十一章第六十八章第18章 貴客來訪第58章 騷亂第五十九章第53章 三戰而下第53章 三戰而下第21章 把妹第六十七章第42章 風起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43章 焚書坑儒第五十五章第83章 紛紛攘攘第五章第六十二章第1章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