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貴客來訪

杜睿在醉仙樓偶遇太宗皇帝,卻在太宗面前大肆抨擊朝廷引以爲強軍之本的府兵制度,雖說這些話,將來總歸是要說的,但是以杜睿目前的年紀,身份,說這些話,還是有些僭越了,未免會給人一種狂悖的感覺。

不過杜睿這人倒也拿得起,放得下,既然說都說了,覆水難收,想來以太宗的肚量,也不會和他一個頑童計較,放下心中事,將寶釵喚醒,囑咐她先去睡。

“少爺!奴婢還是留下侍候吧!”寶釵低頭,偷眼看着杜睿,輕聲道。

杜睿一笑,道:“不用了,我也沒什麼大事,還累得你跟着睡不好,去給我倒杯水來,你便去睡吧!現在也不覺得困了,我去書房看看書。” щщщ▲ ttκǎ n▲ c o

寶釵雖然和杜睿相處日短,卻也知道自家主人的性子,說出的話,絕對不會再更改,聞言去給杜睿倒了杯水,服侍着杜睿喝下去,便告退了。

杜睿起身下牀,也不去書房了,隨手拿起一本書,腦子裡想着事,也看不大進去,不知不覺坐在椅子上便睡着了。

次日清晨起身,杜睿經常鍛鍊,倒也不覺得身上痠疼,出門照例在院子裡練武,杜平生早便到了,在一旁跟着杜睿練了起來,杜睿也不時的指點一二。

“平生!昨日是何人送我回來的!?”杜睿一邊擦着汗,一邊隨口問道。

杜平生答道:“聽我爺爺說,是個大鬍子的中年漢子,只說是奉他們家主人之命,將少爺放下,他便走了!”

杜睿聞言,知道是昨天跟在太宗身邊的那個侍衛,也不多問,擦了汗便去前廳用了飯,之後陪着馬氏幾女聊了會兒家常話,倒也其樂融融。

正聊着,杜貴快步走了進來,對着杜睿躬身稟道:“少爺!門外來了一個少年,說是要見公子!”

杜睿一愣,他知道自己的前身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什麼朋友,雖然也曾去弘文館就讀,但因爲庶子的身份,卻也沒人願意和他親近,會有什麼人找上門來呢?

“來人多大年紀,什麼裝束?”

杜貴回道:“十一二歲的年紀,衣着甚至華貴,長得倒是儀表堂堂,身邊還帶着兩個護衛,想來不是一般人家的公子!”

杜睿想了想,也沒有頭緒,又不好讓人家在外面久等,便道:“還是請進來吧!”

見有客到,馬氏等幾女起身便去了後宅,時間不長,杜貴便引着一個白色圓領袍衫的少年走了進來,杜睿一見這少年的長相,心裡便是一驚。

之前太宗皇帝沒認出來,但是這個少年,杜睿一眼就認出來了,正是當初在杜如晦的靈堂之上,隨太宗皇帝一起來拜祭的當朝太子,一國儲君李承乾。

心中雖然已經有了計較,杜睿的臉上卻不動聲色,見來人已經走入前廳,禮貌式的站了起來,微微拱手一禮:“這位公子,有禮了!”

李承乾今日本來是抱着比試的心思,想要向太宗證明自己並不比他欣賞的那個少年差,所以一大早便帶着東宮侍衛出了東宮。

但是見到杜睿的一瞬間,李承乾還是不禁被眼前這個少年的風采心折。杜睿雖然年紀不大,在萊國公府之時也不受重視,但卻生就了一副好皮囊。

便是處衆人中,也似珠玉在瓦石間。那是怎樣一張清秀而親和的容貌,俊美的臉龐,長長的睫毛在眼睛下方打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白皙的皮膚,一雙彷彿可以望穿前世今生所有哀愁的耀眼黑眸,笑起來如彎月,肅然時若寒星。直挺的鼻樑脣色緋然,側臉的輪廓如刀削一般棱角分明卻又不失柔美是讓人心動。一身白衣更加的襯托出他的身材的挺拔,應該是多年習武的原因,雖然身子看起來單薄,但是卻不脆弱。

李承乾也是對着杜睿一禮,道:“閣下便是杜公子嗎?”

杜睿點頭道:“正是在下,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杜睿已然存了心思,如果對方不願說出真名的話,他也樂得裝糊塗,至少見面不用跪倒行禮,如果對方挑明瞭身份,他自然也就要行君臣大禮了。

李承乾皺眉,微微思索了片刻,道:“在下姓~~~~秦,名中山,杜公子便叫我秦公子就行了。”

杜睿聞言,心中一笑,沒想到太宗父子化名的時候,居然連編出來的姓氏都一樣,估計也是因爲太宗皇帝登基之前,曾被封秦王有關。

兩人寒暄了兩句,分賓主落座,杜睿命寶釵煮了茶,道:“不知秦公子,今日過府,有何見教?”

李承乾心中雖然不忿太宗對杜睿的評價那麼高,但是今日來,卻也沒存着什麼壞心思,非但如此,他也想要見識一下,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竟然能讓他那個皇帝父親如此欣賞。今日見了,單單是杜睿過人的風采,就讓李承乾也自愧不如,他雖然是天家血脈,但也不過是中人之姿。

Www_тт kān_¢O

昨日在聽了杜睿的名字之後,李承乾便派人去調查了一番,這長安城裡的風吹草動自然瞞不過天家的耳目,對於杜睿,除了他就是那名滿長安的醉長安的始作俑者之外,李承乾可以說是一清二楚。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單單是這份詩才,李承乾想來,便是他那個自詡才高八斗的四弟李泰,估計也要自愧不如。他也是個少年人,胸中自然有着一腔熱血,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何等豪邁,昨日在得了這首詞之後,他對杜睿的興趣不禁更大了。

想着,李承乾笑道:“在下初到長安,聽聞了杜公子的才名,便冒昧來訪,還請杜公子見諒!”

杜睿心中一笑,道:“哦!秦公子也好詩文!?”

李承乾道:“卻也談不上喜好,只是略懂而已,比不得杜公子高才!”

杜睿笑道:“詩詞不過小道,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方面或許有益,然於治國,卻無半分用處,我輩讀書人,當以輔佐君王,治國安邦爲己任,卻不可沉迷於詩詞論賦,若如此,則偏頗了!”

李承乾聞言,忙道:“那杜公子以爲什麼纔是治國安邦的大道呢!”

杜睿沉吟片刻道:“欲知大道,必先爲史。要掌握大道,必須首先研究蘊含着社會發展“大道”的歷史。上起三皇五帝,至今發展的諸多道中,最大者當推治國安邦之道。因此,凡欲治國安邦者,首先必須研究歷代爲政者的治國之道,特別是治國安邦中的經驗和教訓,作爲自己治國安邦的借鑑。以銅爲鑑可正衣冠,以古爲鑑可知興衰,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所謂上承中華先哲,下啓當代精英,此爲治國安邦之真諦。”

李承乾聞言大喜,深以爲是,道:“杜公子所言甚是精闢,不知於當前突厥而言,杜公子何以教我!?”

杜睿心道,正戲來了,前世讀史書的時候,對這位大唐第二位被廢的太子,所記載的多爲驕奢淫.逸,不思進取,今日一看,杜睿覺得史書所記載的也不盡然,至少今日李承乾在他面前所表現出來的便是虛心求教的君子之風。

杜睿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識,改造這個本就註定將要輝煌一時的大唐帝國,眼前的這個少年又是一國儲君,如果能循循善誘,將李承乾導入正途的話,大唐王朝未必就不能在這個少年的手中,達到輝煌的頂峰。

日後大唐之所以政局混亂,起因便是玄武門之變,雖說立儲當擇賢者,然對一個封建制度下的大帝國而言,儲位的安穩,也代表着政局的平穩,太宗弒兄殺弟種下的因,其後人也是深受其累,此後李承乾被廢,李重俊被殺,東宮之位幾番動搖,直到武后臨朝,鬧得便是大唐的公主們都要來攙上一腳,過一過女皇帝的癮頭,最終將這個老大帝國折騰的風雨飄搖。

杜睿既然到了這個年代,存了要改變歷史的心思,或許如何幫着穩固李承乾的儲位,便是他要達成的第一個目的了!

PS:求推薦!求收藏!

第35章 離亂人,富貴狗第37章 各懷心思第72章 歸來第4章 天草降臨第68章 首戰第46章 炎炎夏日第五十九章第44章 大刀闊斧第66章 葉齊德第39章 騎兵出擊第53章 三戰而下第七十六章第4章 憫農第17章 參奏第31章 突襲第12章 澳洲道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83章 紛紛攘攘第35章 再添事端第四十六章第21章 太宗震怒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9章 劉仁軌第42章 戰戰兢兢第26章 怒極攻心第五十八章第50章 戰事再起第5章 離情別緒第69章 二世祖第64章 搜府第41章 揚我國威第37章 韋塞克斯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56章 兵權第69章 科舉第16章 燧發槍第22章 心有所屬第9章 劉仁軌第50章 戰事再起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63章 再生事端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責任第23章 詔書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五十四章第52章 亂局第四十六章第69章 先聲奪人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2章 長安消息第十九章第33章 柳暗花明第19章 事後餘波第34章 孔孟無用第51章 密謀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1章 我們回家了第50章 連雲堡第4章 褚公遂良第三十七章第八章第62章 希臘火第二十四章第31章 突襲第二章第29章 瑪雅第74章 豎儒蜂起壯士死第9章 意外來客第二十二章第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53章 繪圖凌煙閣第20章 滿載而去第十八章第31章 四方雲動第二十四章第十九章第10章 第一桶金第六十章第2章 失孤第65章 大海戰續第7章 田賦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18章 事敗第15章 李貓第三十章第6章 黃雀在後第20章 鬆贊老布第45章 多事之秋第十章第44章 大刀闊斧第35章 喋血孤城第18章 畜生何異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第35章 離亂人,富貴狗第37章 各懷心思第72章 歸來第4章 天草降臨第68章 首戰第46章 炎炎夏日第五十九章第44章 大刀闊斧第66章 葉齊德第39章 騎兵出擊第53章 三戰而下第七十六章第4章 憫農第17章 參奏第31章 突襲第12章 澳洲道第69章 杜克明生的好兒子第83章 紛紛攘攘第35章 再添事端第四十六章第21章 太宗震怒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73章 所謂西天極樂第二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9章 劉仁軌第42章 戰戰兢兢第26章 怒極攻心第五十八章第50章 戰事再起第5章 離情別緒第69章 二世祖第64章 搜府第41章 揚我國威第37章 韋塞克斯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56章 兵權第69章 科舉第16章 燧發槍第22章 心有所屬第9章 劉仁軌第50章 戰事再起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63章 再生事端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責任第23章 詔書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五十四章第52章 亂局第四十六章第69章 先聲奪人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2章 長安消息第十九章第33章 柳暗花明第19章 事後餘波第34章 孔孟無用第51章 密謀第63章 皇室豪放女第1章 我們回家了第50章 連雲堡第4章 褚公遂良第三十七章第八章第62章 希臘火第二十四章第31章 突襲第二章第29章 瑪雅第74章 豎儒蜂起壯士死第9章 意外來客第二十二章第3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53章 繪圖凌煙閣第20章 滿載而去第十八章第31章 四方雲動第二十四章第十九章第10章 第一桶金第六十章第2章 失孤第65章 大海戰續第7章 田賦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五章第18章 事敗第15章 李貓第三十章第6章 黃雀在後第20章 鬆贊老布第45章 多事之秋第十章第44章 大刀闊斧第35章 喋血孤城第18章 畜生何異第十二章第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