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一戰功成

餘額不足

次日軍議,李靖便不給衆將反對的機會,直接下達了突襲頡利陰山大營的命令,張公瑾與唐儉也是兒女親家,本想着再勸幾句,卻被李靖嚴厲的目光給硬生生的瞪了回去。

“諸位,自太上皇太原起兵始,便被突厥橫加欺侮,或稱臣,或納貢,於突厥處,我大唐靡費甚多,不一而足,武德九年間,頡利無信,更是兵臨我大唐國度,威逼聖駕,當今聖上爲江山社稷故,唯有委曲求全,使人傾盡府庫,方使頡利退軍,今歲,突厥又襲我綏州,擄我子民,此誠爲我輩軍人之大恥,今我王師封聖命,揮軍北伐,弔民伐罪,大勝頡利與定襄,使突厥望風逃竄,此乃天授良機,若不取,待他日頡利恢復元氣,必將報復,衆將聽令!”

張公瑾本來都打消了勸阻的念頭,但是心中也是猶豫不定,終於還是忍不住起身道:“大將軍!北伐突厥乃是國策,末將不敢多言,然如今聖上既然已遣唐儉,安修仁前往頡利處宣慰,這個時候大將軍如執意要突襲頡利陰山大營,一來恐怕有違聖命,二來唐大人安慰如何保障,他日恐怕聖上要有所怪罪!”

李靖聞言怒道:“昨日本帥便已然明言,究竟是我大唐的社稷天下重要,還是豫章公主的公爹重要,此次但凡有事,我李靖自然一力承擔,你也不用拿聖上來壓我!”

李靖說完,當即開始下令:“李世績!”

李世績是李靖決定的堅定支持者,聞令連忙起身,單膝跪地,大聲道:“末將在!”

“本帥命你暫代行軍大總管之職,統帶大軍繼後。”

雖然沒能拿到統兵突襲頡利大營的將令,心中不免失望,但軍令已下,李世績還是慨然領命。

接着李靖又下令,着蘇定方,尉遲恭等諸路副將各自統領本部精騎,共計萬名,準備二十日的口糧,當晚出發,向鐵山疾馳。

等到衆將散去之後,李靖對留下來的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便隨李世績大軍隨後進發。”

李承乾不曾親臨戰陣,也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聞言也不反對,道:“既如此,孤也領命!戰陣兇險,還請大將軍多多保重!”

對於李承乾,李靖通過這些時日的觀察,也能看出些端倪,發現李承乾並不像坊間傳言中那般懦弱,雖然生在帝王之家,自小錦衣玉食,難免少了幾分豪邁之氣,然卻也是個有擔當的好男兒,不禁便看重了幾分。

接着李靖又看了眼侍立在李承乾身後的杜睿,道:“前次突襲頡利定襄大營,你也曾親臨沙場,不過你畢竟是太子殿下身邊的人,本帥不好強令,只問你可有膽量隨軍夜襲頡利陰山大營!”

李承乾在場,杜睿也不好擅自做主,只得看向了李承乾,李承乾見狀笑道:“承明!既然大將軍如此看重你,你便同去好了,只是千萬要小心在意,照顧好自己!”

杜睿聞言,這才拱手道:“杜睿領命!”

當晚李靖便統帥精騎萬人,並諸將趁着夜色開拔,每人佩帶雙馬,馬歇人不歇,立爭用最快的速度趕到頡利陰山大營,一戰而成全功。

大軍行進還未到五里,天上便下起了大雪,李靖看着天色,心中不禁一陣感慨,他有預感,這場大戰之後,他恐怕就再也沒有出征的機會了,雖然如今天下依然還未平靜,但是在他之後,大唐名將輩出,以後恐怕就是李世績,侯君集等人的天下了,便是那杜睿,以他的天分,以當今聖上的英明,恐怕也不至於明珠蒙塵,早晚是要統兵作戰的,如今這最後的一次遠征,李靖不想錯過,本來那天聽了杜睿的話,他也知道自己的功勞已經很大了,大到了很容易讓人猜忌的地步,他也確實到了該讓位的時候了,只是一生統兵作戰,都是在平定內亂,如今這籌謀了數年的北伐,纔是他夢寐以求的,但此一戰,別無所求。

正想着,突然有探馬回報,前面遭遇了突厥營帳千餘,李靖立刻就作出了判斷,知道那應該是之前被打散的突厥人,還沒來得及到陰山與頡利匯合。

李靖想明白了此處,當即催促着大軍前進,將那些突厥人紛紛驅趕着,朝頡利的陰山大營方向而去,若實在平時,雖然只有幾千人,但以突厥人的悍勇,肯定要和唐軍拼殺一場,但是定襄大捷,突厥人早已喪膽,見唐軍殺來,只顧着逃命,哪裡還想得到抵抗。

再說頡利那邊,他見唐使前來撫慰,自以爲得計,必定安然無事,再加上今夜天降大雪,所以便未加戒備。

李靖大軍趕到陰山時,見突厥大營防備鬆懈,便派偏將蘇定方率200騎兵爲前鋒,在大雪的掩護下銜枚疾進,至頡利牙帳七裡才被發現。

頡利這時也發現了情況有些不對,連忙起身讓人聚攏人馬,但爲時已晚,這些時日來,突厥兵馬,連日奔波,早已疲憊不堪,如今好不容易眼見合議就要達成,那裡還顧得上防備,聽到喊殺聲時,頓時一陣大亂,有的士兵甚至未穿衣甲便跑了出來,結果妄送了性命。

李靖見突厥大營已亂,抽劍在手,大聲喝道:“男兒建功立業就在此時,衆將隨我衝啊!”

這天大的功勞就擺在眼前,此時衆將也顧不上其他的了,只要能生擒頡利,便是大功一件,封侯拜相也不在話下,見李靖軍令已下,忙招呼着人馬,朝頡利大營衝了過去。

杜睿此刻也是熱血沸騰,解決了頡利,大唐的邊患便徹底清除了,此後纔有能力去經營西域,開拓疆土,一想到開啓盛唐自己也有份參與,杜睿也顧不得其他,挺槍催馬,便衝了過去。

衆將引兵衝入頡利大營一陣衝殺,最早衝進來的蘇定方長驅直入之下,已然到了頡利的汗帳之前,頡利見狀忙使人抵抗,自己帶着幾個親隨乘千里馬向西逃去。

突厥軍揹着突如其來的襲擊,殺得瞬間潰散,被殲萬餘人,被俘男女10餘萬。唐儉、安修仁也趁亂脫險而歸。

頡利在陰山被擊敗後,帶人倉皇由雲中向西逃竄,意圖投奔吐谷渾國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國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將大多叛逃,其子疊羅施也與他走散。

不久,頡利身邊就只剩下數十騎兵,眼看着就要逃入吐谷渾的地界,卻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一番激戰後,唐將張寶相將頡利可汗擒獲。

至此北伐功成,杜睿在這場北伐當中並未表現出太多的才華,他自家也知道,此次征戰不過是自家經驗的積累,西域還有那麼多國家,北面還有契丹,東面還有高句麗,他也不擔心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而且正如李靖說的那樣,他這般年紀,若是就鋒芒的話,也未必是什麼好事。

PS:北伐之戰,小弟寫得很簡單,畢竟北伐不是杜睿的舞臺,他只要能參與進去就OK了!好了!小弟的第一卷就快要接近尾聲了,本書的第一卷有很多地方都借鑑了《貞觀長歌》的故事,接下來本書將徹底脫離《貞觀長歌》,請大家繼續支持,小弟先謝謝了!

第25章 征服伴隨殺戮第27章 邊塞烽煙第23章 瘋狂高陽第5章 離情別緒第36章 約法三章第33章 石堡城第18章 事敗第28章 一觸即發第46章 明照萬里第八章第三十三章第57章 趁機發難第101章 海第26章 願做一閒人第29章 陳三事第70章 談判第五十六章第十七章第15章 室利佛逝第十五章第5章 公主們第九章第十五章第77章 陰損第17章 密議第七十八章第38章 草木皆兵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五十九章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10章 侯府壽宴第66章 回朝第20章 北疆有事第63章 再生事端第56章 兵權第35章 再添事端第73章 大食國滅第2章 長安消息第20章 北疆有事第4章 心機第4章 留書第15章 古非洲第2章 堅船利炮第34章 全功第二十章第24章 喋血城頭第56章 越俎代庖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1章 四方雲動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70章 各有算計第28章 賜婚第75章 私塾先生第十五章第18章 畜生何異第五十五章第6章 牽動四方第37章 繼續進軍(上)第60章 媚娘心思第4章 財政預算爲哪般?第13章 皇帝第9章 意外來客第77章 生子當如杜承明第13章 富家翁第53章 鬥智第九章第41章 會師漢江第35章 有教無類第8章 局第五章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41章 會師漢江第46章 明照萬里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六十章第11章 消弭於無形第33章 應對第三章第93章 宴前挑釁第30章 正氣歌第三十八章第14章 懲治第64章 大唐利益第二十四章第69章 何所求?第48章 情深義重第1章 東海揚波第73章 一戰功成第二十三章第38章 草木皆兵第二十五章第19章 驚天第四十六章第35章 寧海小道第17章 太宗教子第103章 棄子
第25章 征服伴隨殺戮第27章 邊塞烽煙第23章 瘋狂高陽第5章 離情別緒第36章 約法三章第33章 石堡城第18章 事敗第28章 一觸即發第46章 明照萬里第八章第三十三章第57章 趁機發難第101章 海第26章 願做一閒人第29章 陳三事第70章 談判第五十六章第十七章第15章 室利佛逝第十五章第5章 公主們第九章第十五章第77章 陰損第17章 密議第七十八章第38章 草木皆兵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五十九章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10章 侯府壽宴第66章 回朝第20章 北疆有事第63章 再生事端第56章 兵權第35章 再添事端第73章 大食國滅第2章 長安消息第20章 北疆有事第4章 心機第4章 留書第15章 古非洲第2章 堅船利炮第34章 全功第二十章第24章 喋血城頭第56章 越俎代庖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1章 四方雲動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70章 各有算計第28章 賜婚第75章 私塾先生第十五章第18章 畜生何異第五十五章第6章 牽動四方第37章 繼續進軍(上)第60章 媚娘心思第4章 財政預算爲哪般?第13章 皇帝第9章 意外來客第77章 生子當如杜承明第13章 富家翁第53章 鬥智第九章第41章 會師漢江第35章 有教無類第8章 局第五章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41章 會師漢江第46章 明照萬里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六十章第11章 消弭於無形第33章 應對第三章第93章 宴前挑釁第30章 正氣歌第三十八章第14章 懲治第64章 大唐利益第二十四章第69章 何所求?第48章 情深義重第1章 東海揚波第73章 一戰功成第二十三章第38章 草木皆兵第二十五章第19章 驚天第四十六章第35章 寧海小道第17章 太宗教子第103章 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