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組建情報網

“翼兒,你與老夫說說這次戰役的經過,越細越好。”

“是,祖父…”

李靖書房裡,經過一天休息的李業詡,向李靖詳細地講述這次出征突厥的經過,包括李業詡策劃這次戰役的目的、對戰役所作的規劃、所部的安排、採取的行動、戰役的經過、善後等,李靖在一旁仔細的聽着,偶爾插話詢問。

比在宮裡對李世民講述的詳細的多,整個經過講了兩個多時辰,只講得李業詡口乾舌燥,李靖卻還是一副興致盎然的樣子。

“翼兒,看來你頗能領會老夫的用兵之道,此戰勝的如此輕鬆,當無意料之外…再說說你對這次戰役的總結,”李靖聽完滿臉含笑地稱讚道。

“多謝祖父誇獎,孫兒覺得這次戰役的勝利除了快速、出其不意的突擊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情報的蒐集,敵方的一舉一動盡在我方掌握之中,而我方的舉動,敵方卻絲毫不知,而且,把對方首腦斬殺,羣龍無首,破之,當易如反掌。”

“唔,你所偵探情報的手段,老夫也是自愧不如啊,”李靖毫不憫惜對李業詡的誇獎,“但你要記往,千萬不可得意忘形,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以後的作戰中你千萬不要抱着同一種方式,這樣很容易被對手所熟悉並找到破解手段。”

“是,祖父,”李業詡站起身,恭敬地行了禮,“孫兒定是不忘,孫兒還有一事想與祖父商量。”

“翼兒,是不是關於蒐集情報的事?”李靖眯了眯着,看着李業詡道。

“祖父,您怎麼知道?”李業詡吃了一驚,他正是想和李靖商量這個事情,還沒開口,李靖如何知道?

“作戰中如此有效的手段,你不提出來,老夫就不信,哈哈!”李靖大笑起來。

“孫兒正想與您商量這個事,這是孫兒回程時寫的一點關於這方面的情況,您先看看。”

“翼兒,這樣做纔對,你要記住,凡有大事得先與老夫商量,”李靖接過李業詡手中的手記,並不急於看,而是語重心長地說道,“昨日你在皇上面前所說的,如此重大事情,爲何不先與老夫相商?萬一與皇上所想的相左,遷怒與你,如何是好?”

“祖父,是孫兒得意忘形了,下次再不敢了,”李業詡恭敬着應道,也覺得有些被熱血衝暈了頭腦,這樣關於國家政策的事,當不能如此隨便地與皇帝說,惹怒那個大流氓,可不是鬧着玩的。

“你記住就好,”李靖有些沒辦法,這孫兒已經如此答應過幾次了,還是改不了。

------------------------------------

“藥師,賢侄,有何重要事情要向朕稟報?”皇城兩儀殿內,正在看奏摺的李世民一臉驚訝地看着眼前的李靖和李業詡。

這祖孫倆昨天剛剛接見過,今日又來求見,讓李世民有些意外。

“陛下,老臣聽了李翼關於此次戰役經過的講述,有個提議想與陛下言,”李靖恭恭敬敬地說道。打鐵要趁熱,李世民興致正好着,此時不建言還待何時?

“哦,坐下說,”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奏摺,指着邊上道。

“陛下,這次平定斛薛人的戰役,情報蒐集工作做的異常之好,當爲取勝的關鍵…因此,老臣提議,應該組建軍隊的情報網,打探敵對方的國情、軍情,將周邊情況,盡數掌握,此爲老臣所寫之奏議,”李靖把手中重新寫就的一份奏疏呈給李世民。

“哦,組建軍隊情報網,”李世民想了下,眼睛一亮,接過李靖的奏疏,快速地看了一遍。

“藥師,此是你的建議?還是業詡賢倒的提議,”李世民看完,頗爲玩味地看着李靖,又看看邊上不語的李業詡。

“當是瞞不過陛下的眼睛,此正是李翼所提之建議,臣聽了後再仔細思慮,覺得可行,也異常重要,因此就迫不急待地奏請陛下,組建爲大唐軍隊服務的情報網,”被李世民看出來,李靖並不意外。

“賢侄,既然是你提議,你得與朕說說,讓朕信服,”李世民聽了李靖所說的,心內已經大起波瀾,只是沒表現出來而已。

“陛下,這次作戰,我方詳細偵知敵方情報,敵方的行蹤、兵力配置、首腦人物等一應情況盡收我軍眼底,爲我們的攻擊行動提供了最有利的幫助,,此爲取勝之關鍵…若每場戰役,我們都能取得對手如此詳細的情報,那對取得戰爭的勝利,將起着異常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得有一個系統的組織結構和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李業詡娓娓而道,“以後我大唐對外征戰還會很多,必須得有一個專門刺探敵方情報的機構,因此,在軍隊內成立一個管理情報的機構,系統地訓練大批的間諜人員,安插入敵對方境內,組成網狀體系,隨時傳回各種情報,此爲當務之急。”

後世的各種著名的間諜機構太多了,不論是中央情報局,克格勃,國安局等,哪個不是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間諜?何爲間諜?是細作?斥候?”

“對,間諜,就是細作,就是潛伏在敵對方境內,刺探情報的人員。特戰隊當初在訓練時,就有刺探情報這方面的訓練,”汗,間諜這名稱太現代了?還是李世民不知道?

李業詡知道古代作戰時都有間諜之類刺探情報的人員,稱細作。但那些細作都不是經過系統訓練的專業間諜人員,一般情況下也是各自爲戰,大多隻是戰時纔派用場,沒有一個系統化的軍事情報機構來管理和運作。.

“嗯,這個…倒是有這方面的人士,只是…”李世民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若有所思道,“說說你的具體想法。”

“先建立一個機構,系統地訓練間諜人員,把間諜人員派往各敵對方境內,組建系統的情報網,並建立各自的快速聯絡通道,能在較短時間內傳回各種重要情報。戰爭時,最大限度地瞭解敵對方的軍情,如敵方重大決策、軍事行動、主帥將領、兵力配置、行軍路線、營地安置、糧草存放等情況;平時,隱蔽於敵境內,進行刺探情報、刺殺、破壞、散佈謠言等,可離間其部,甚至可扶植親我方勢力,從其內部分化、弱化敵方力量。”

李業詡看着眼前的李世民一臉認真地聽着,吞吞口水潤潤有些乾燥的喉嚨繼續說道,“當初在先前訓練特戰隊時,就把刺探情報當作一項重要的訓練科目,在各種情況下潛伏和刺探敵方情報,是隊員必須掌握的一項特種技能…”

自從李業詡到軍中後,就非常希望軍隊中有一個專門從事情報工作的機構,把周邊的敵情探聽清楚,爲以後的征戰提供重要幫助。李業詡說這些話也告訴李世民,他能訓練出一批優秀的間諜人員出來,並組建一個情報網。

“言之有理,以前我們在情報這方面確實未足夠重視。只是組建情報網非一朝一夕之事,這份奏疏我待會再細看,”李世民用希冀的眼神看着李業詡,“賢侄,訓練間諜人員,組建情報網的事。藥師,你先寫個詳細摺子呈上來,此等重大決策,朕也要好好考慮一下。”

“臣明白,”李靖和李業詡異口同聲地說道。

“賢侄啊,朕希望你抓緊訓練特衛,使之成爲我大唐最精銳的軍隊,今年新募集的兵員也將補充到特衛中,使之單獨成軍,朕到時會任命…一位特衛大將軍到軍中…但特衛的具體事宜依舊由你負責,”李世民猶豫一下說道。

“是,陛下,臣時刻牢記陛下的叮囑,定不會懈怠,”特衛單獨成軍,那不是要成爲大唐的第十七衛?會有誰來當特衛大將軍?誰來當特衛將軍呢?李業詡猜不出來,看看邊上的李靖,也是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沒有什麼表情。

“好了,你下去吧,三日後,朕要看到你們關於組建情報網的報告。”

“是,陛下,臣等告退。”

-------------------

三天後,李業詡把組建情報網的詳細報告交到李世民手裡。

李世民仔細地看完,沉思良久才說,“朕這幾天仔細思慮後決定,同意你的建議,訓練間諜,組建情報網的工作要馬上進行,就由你來訓練專業的間諜人員,同時組建情報網。”

李業詡暗笑,就等你皇帝的這句話了…但嘴上卻是推辭道,“陛下,微臣本應責無旁貸,只是臣年少,如今訓練特衛的事夠多了,再來訓練間諜,恐怕力不從心,不若交於他人。”

“不可,”沒等李業詡說完,李世民打斷了他的話,“這事朕必須交由你負責!”

“可是…”李業詡還想分辨,李世民卻擺擺手,示意他不要說。

“賢侄,你不是一直在說要報效國家,此即是你爲國盡力的時候,不可推託。這幾件事都由你一手操辦的,交於他人,朕不放心,”李世民嘴角露出一些稍帶玩味的笑容,“朕知道你怕別人說閒話,也知道你祖父所擔慮的,無妨,朕信任你…”

“多謝陛下信任,那臣不敢再推辭,當不負陛下的期望,完成此項任務。”

“賢侄,此事須更加秘密才行,就你我相知,你就不要對外人講起。哦…除了你那祖父外,但你給我記住,此機構只對朕負責,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插手,”李世民知道,李業詡的事定是不會瞞着李靖的,不讓李靖知道顯然不現實。但這事不能再有其他人插手,連李靖也不行,“朕同意按你摺子中所說的辦,會給你一份秘密任命,讓你當這個機構的主官,但不會對外公開,朕到時會委派幾名副手給你,也會選調一部人員過來,都是曾從事刺探情報工作的。”

“是,陛下!”

“這管理的機構要起個名,叫什麼好?”

“陛下,還是您來取個名吧。”

“這機構不能只查探軍事情報,其他情報也得打探,即是探聽特別的情報,那要不叫特別情報處?”

“特別情報處?特情處?”李業詡有些傻眼,這李世民不會是後世穿越而來的吧?!取上這麼一個頗有現代味道的機構名稱。

“嗯,特情處,這個簡稱好,朕給你一個特諭,你可憑此諭再選其他人,選好人員後先報於朕過目。”

“臣明白!”

“好了,你去準備吧!”

“是,臣告退!”

看着走出殿外的李業詡,李世民嘴角露出一絲異常得意的笑容…

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32章 這是迷底?第32章 出征在即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58章 出海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5章 顯神威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37章 利器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73章 復職第65章 驚喜事兒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23章 初次進宮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8章 高山流水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5章 論道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68章 分兵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16章 如何戰?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68章 託孤?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4章 蜀王李恪第26章 決定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6章 《出塞曲》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2章 意外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45章 龍涎第29章 解惑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38章 再次進宮第37章 利器第48章 新的佈署
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32章 這是迷底?第32章 出征在即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158章 出海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34章 不破突厥誓不還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25章 顯神威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37章 利器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73章 復職第65章 驚喜事兒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23章 初次進宮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8章 高山流水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5章 論道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68章 分兵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16章 如何戰?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68章 託孤?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4章 蜀王李恪第26章 決定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6章 《出塞曲》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2章 意外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3章 很多意外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45章 龍涎第29章 解惑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38章 再次進宮第37章 利器第48章 新的佈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