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

首先出聲請命的是李業詡。

此戰既然將百濟也列爲征服的對象,那與新羅聯軍,征服百濟,同時大量消耗新羅的力量,再南北夾擊,消滅高麗,將是最佳方案。李世民既然親征遼東,只可能從陸路往遼東,李業詡想單獨領一軍,不想與皇帝一道作戰,就只能在其他兩道上做選擇了,不然要跟在李世民身邊作戰,束手束腳的很是不爽,不若就選擇百濟方向攻擊爲好。

而且李業詡還有另一個想法,在平定這三國後,必將要出征倭國,出兵倭國最好的出兵地點,是從如今的百濟與新羅最南端的某地出發,那樣距離是最近的,而這樣,攻擊百濟的大軍將作爲攻擊倭國的主力部隊,李業詡想親手教訓一下那個讓他切齒痛恨的無恥小國。爲了這個原因,百濟方向的攻擊任務,必須要爭取到,以使能在下一步主領攻擊倭國的軍事行動。

“陛下,臣願率軍渡海出征百濟,”李業詡再次大喊了聲,眼巴巴地看着李世民。

“朕許!”李世民面露讚賞地說道。

“陛下,臣也願意領兵渡海作戰!”李世績、李道宗等也皆出聲相請。

“具體領兵作戰人員,幾天後朕自有詔命下達!”對其他諸將的請命,李世民並未當場表態。

衆臣散去,李世民單獨留下李業詡。

見李世民只留下自己,李業詡也知道,今日李世民將自己留下來,定是要重要的事交付,或者說是面授什麼機宜了。

李業詡想着已經有好長時間沒有與皇帝單獨交談了,特別是自長孫無忌被貶後,李世民似乎對他也疏淡了,讓李業詡覺得皇帝似乎知道一些事是他在那些策劃的。還有一個舉動讓李業詡也有些不安,那就是幾個月前,李世民將情報司郎中吳朋轉爲兵部司郎中,另令原吳朋的副手,一名叫高加的人任情報司郎中職。

雖然高加是吳朋一手培養和提拔的,情報司中也還有不少的人是李業詡安插在那裡的,但對於李業詡來說,吳朋的去職,使的他對情報司的直接影響力還是少了去。

“賢侄,坐!”李世民示意李業詡在一旁坐下,又轉身令近侍上酒菜,“快晌午了,朕肚子也餓了,賢侄你就陪朕在這裡用午膳吧!”

李世民雖是徵詢意見一般的言語,但口氣卻不容李業詡反對。

“是!陛下,”李業詡只得應令。皇帝今日對自己不一般,兩人這樣相對一道喝酒吃菜,已經有很多年沒有過了,李業詡也知道,李世民一直用這樣的手段,對委以重用的大臣表示親近,籠絡人心,今日看似也是如此。

轉眼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酒菜上來,熱氣騰騰中香味撲鼻而來,讓肚子有些餓的李業詡暗地裡直咽口水。

李世民替李業詡倒滿了酒,再把自己面前的酒杯也倒滿,舉起杯中酒對李業詡道:“賢侄,來,爲我們即將開始的征戰取得勝利,乾一杯!”

李世民說着,率先乾了杯中酒,又倒滿,李業詡也只得跟着幹了。

“賢侄,在前些年征戰中,你率軍所向披靡,平定了我大唐西北地域廣大的地方,此次出征百濟,朕也祝願你馬到成功,再爲國立功!來,我們再乾一杯!”李世民再舉杯道。

“多謝陛下給予的信任,臣一定不辱使命,率軍將百濟征服!”李業詡挺直胸膛,大聲地應道。

“此戰朕本就想以你爲出征百濟的統帥,”兩杯酒下肚,李世民似也變得隨和了,夾了一口菜放到嘴裡,大嚼着問李業詡道:“依賢侄看,此徵高麗與百濟,我們勝算有幾何?”

“陛下親征,將士士氣大受鼓舞,此戰我們大獲全勝,高麗與百濟被征服,那是肯定的事,”李業詡跟着李世民抿了一小口酒,繼續說道,“只要各方向諸軍依令行進,攻取各自目標,高麗與百濟烏合之衆,如何能抵擋我大唐精銳王師的攻擊…”

原來李世民早有這個打算,白費了自己剛纔的一番表演,李業詡憤憤然地想。

“唔!你與朕說說,攻擊高麗與百濟的關鍵!”李世民再爲李業詡斟滿了酒,問道。

“臣覺得,此次出征的關鍵即是海路取平壤及從熊津江登陸百濟地,若平壤被攻取,高麗自潰,若我大軍能成功登陸百濟地,那百濟軍定是阻擋不了我大軍的攻擊的,只要取得熊津城和泗沘城,百濟也將滅亡,”李業詡說的十分自信,大唐軍隊的戰力在這幾年的征戰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沒有一支力量能阻擋大唐軍隊的攻擊,即使是高麗這樣在歷史上曾讓楊廣三徵而不得,又讓原來歷史上的李世民飽含遺憾的地方,也一樣能將其攻下。就是因爲有他李業詡這個知道原來歷史的人,有依他所提出方法訓練出來的紀律嚴明的軍隊,還有不一般的戰略目光,這些是時下朝鮮半島上這幾個小國所不具備的。

朝鮮半島南北狹長,海路登陸,從敵腹背側攻擊,都能取非常好的戰績,李業詡最熟知的就是後世朝鮮戰爭中的仁川登陸,麥克阿瑟率老美軍隊搗老金的後腰,老金敗退,一泄千里。

只是李業詡也明白,這一戰後,歷史上將不再有朝鮮半島這樣的地名稱謂,也沒有什麼朝鮮的國名出現了,這些地方都將成爲大唐永久的領土。

“唔,與朕所想如出一轍!”李世民點頭稱道,又把杯中酒乾了。

李業詡趕緊拿起酒壺,替李世民斟滿酒,再說道:“陛下,遼東之地氣候比中原寒冷,依臣所想,可以令安北軍一部南下,加入作戰的行列中,他們對那一帶的地勢和氣候更爲熟悉!”

以安北軍命名的右武衛軍人數已經有近七萬人,經過幾年的適應性訓練,戰力已經非常不錯,就在不久前平定吐迷度與烏紇部的衝突時,契苾何力親率軍,以極小的代價就將烏紇部全部制服,沒有經起其他部落的連鎖反應。

“朕同意此計,讓安北軍一部南下,編入出征的大軍中!”李世民稍作考慮,即表示認可。

“陛下,臣敬你一杯,”李業詡舉起杯敬李世民,再小心翼翼地問道,“陛下,若取了百濟,如何處置新羅?”

高麗、百濟都滅了,這個半島上也不可能讓新羅一家獨大,必須要有解決的方法。

“此正是今日朕要與你說的!”見李業詡如此問,李世民臉上讚賞的味道更濃了,“若此戰後新羅軍力還強,你可尋機將其殲之,若其戰力大損,可以將其收編,出征時,朕會予你詔令,便宜行事!”

“是,陛下,”李業詡大喜,李世民這兩般說的不就是一個意思嗎,都是要將新羅也一併解決了的,還讓自己便宜行事。李業詡可是知道這個便宜行事命令的份量,那就是,領此旨的人,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只要不造反即可。

李世民繼續說道:“新羅王善德爲一女子,年才過三十許,其主要是依伊伐飡金春秋和伊尺飡金庾信兩人處理政事,若能將此兩人除去,以善德一女流之輩,自是無法控制其國,你可明白?”

“臣明白!”李業詡忙應道,李世民話都說到了這個份上,若是不明白,那還真是傻子了。

“朕期待着與你在戰場上會師!”李世民再舉起杯道,“到時,再與爾等諸將痛痛快快地喝上一次慶功酒!”

“陛下,肯定會有那麼一天的!”李業詡大聲地說道,猛地一口就把面前杯中酒喝乾了。

“還有倭國,此次竟然敢助百濟攻新羅,朕也是不可忍,”李世民口氣淡淡地說道,“前朝時候,倭國太子致信隋帝,信中以‘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爲稱,後遞呈的奏本中稱‘東皇帝敬白西皇帝,’讓人貽笑大方,倭王還不知羞,如今竟然稱已爲‘天皇’,如此未開化的國度,竟然敢如此狂妄。他是‘天皇’,朕是何?”

李業詡最怕的就是看到李世民這樣淡淡口氣論事,皇帝沒有什麼表情流露,以平淡口氣論事,往往是動殺機的時候,不過今日這樣論倭國事,卻是讓李業詡滿心的歡喜。李世民此番如此說,那倭國即註定了要遭受大唐軍隊的攻擊。

小日本鬼子,看來你們是在劫難逃了。

“陛下,倭人實是最可恨!必要將其擊滅!”李業詡也是憤憤然說道。

李世民依然沒表情地說道:“若倭人害怕,此番不敢與百濟聯軍攻擊我大軍,那對倭國用兵將師出無名,朕需要一個可以詔告天下,出兵倭國的理由,此也是你需要做的事,你可明白?”

“臣明白!”李業詡再次大聲地應道,這實在是簡單的事,也沒有比做這樣的事讓人更痛快的了。

“好!不,賢侄,我們再乾一杯,朕都好久沒這麼痛快地喝過酒了!”李世民再舉杯道。

李業詡也趕緊舉起杯:“陛下,臣也是!”——

貞觀十八年九月,李世民下發親征高麗詔:

“行師用兵,古之常道,取亂侮亡,先哲所貴。高麗莫離支泉蓋蘇文,弒逆其主,酷害其臣,竊據邊隅,肆其蜂蠆。朕以君臣之義,情何可忍…

…況今豐稔多年,家給人足,餘糧棲畝,積粟紅倉,雖足以爲兵儲,猶恐勞於轉運,故多驅牛羊,以充軍食。人無裹糧之費,衆有隨身之廩,如斯之事,豈不優於曩日?

加以躬先七萃,親決六奇,使攻無所守,戰無所拒,略言必勝之道,蓋有五焉:一曰以我大而擊其小;二曰以我順而討其逆;三曰以我安而乘其亂;四曰以我逸而敵其勞;五曰以我悅而當其怨。何憂不克?何慮不摧?可佈告元元,勿爲疑懼耳。”

千多字的親征高麗詔,在斥高麗權臣泉蓋蘇文的一大通罪行後,也說了如今大唐天下豐足,可以應付兵事,消滅泉蓋蘇文這樣的屑小之輩。

皇帝親征高麗詔下發後的第二天,朝廷也正式發佈出征高麗、百濟詔:

以兵部尚書、太子詹事、左衛率、英國公李世績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禮部尚書、江夏郡王李道宗爲副大總管,以右衛大將軍執失思力、右武衛大將軍契苾何力、右羽林軍大將軍阿史那社爾、右衛大將軍牛進達、左監門衛將軍阿史那彌射、營州都督張儉、右武衛將軍程名振、左衛將軍將作少匠姜行本、右衛將軍左黑達爲各分總管,率八萬將士,火炮兩百門,趨遼東。並令契丹蕃長於勾折、奚蕃長蘇支、燕州刺史李元正等,各率其衆,皆歸遼東道行軍部下指揮,一道征戰高麗。

復以鄖國公張亮爲刑部尚書,並以其爲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右羽林將軍常何、左領軍衛將軍左難當爲副大總管,左衛將軍李世南、左領軍衛將軍冉仁德、右領軍衛將軍劉英行、左監門衛將軍張文幹、右監門外將軍龐孝泰爲分總管,率兵四萬,戰船四百艘,火炮一百門,從海路直指平壤。

以太子少師、右衛率、大唐軍事學院祭酒李業詡爲熊津道行軍大總管,特衛大將軍蘇定芳、水師大將軍鄭仁泰爲副大總管,特衛將軍李業嗣、特衛將軍程處默、特衛將軍尉遲寶琳、左衛將軍上官懷仁、左衛將軍李子和、水師將軍劉仁軌等爲各分總管,將兵七萬,戰船五百艘,火炮四百門,渡海作戰,直指百濟都城泗沘。

李世民同時下詔令新羅善德王金德曼,盡舉國內之兵,協助唐軍攻擊百濟,並佐以糧草等物資援助,詔命以金德曼爲嵎夷道行軍總管,金春秋、金庾信爲副總管,受熊津道行軍大總管李業詡節度。

李世民同時命太子李承乾在他率軍親征時監國,留司空房玄齡守京師,輔佐太子,並令其可便宜行事,不得奏請;並以左衛大將軍、工部尚書李大亮副之,再以開府儀同三司高士廉代行太子太傅,與侍中劉洎、守中書令馬周、少詹事張行成、右庶子高季輔一同執掌機要事務,同輔佐太子。

司徒長孫無忌、中書令岑文本、吏部尚書楊師道與李世民同行,並命長孫無忌暫攝侍中職,楊師道暫代中書令,伴隨其御駕親征…

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1章 巧遇父親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0章 廟會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7章 大舉攻擊第73章 佔地之計第39章 壽辰(下)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章 邀約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61章 緊急事件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68章 分兵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82章 李業嗣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64章 回到軍中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21章 巧遇父親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36章 收留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60章 潛規則?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
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1章 巧遇父親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20章 廟會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7章 大舉攻擊第73章 佔地之計第39章 壽辰(下)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章 邀約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72章 這是誣告第234章 皇帝御駕回京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61章 緊急事件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68章 分兵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82章 李業嗣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64章 回到軍中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21章 巧遇父親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89章 準備班師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36章 收留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60章 潛規則?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