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

貞觀二十一年二月初八,李世民下詔,接受李業詡辭去兵部尚書、大唐軍事學院祭酒、太子左衛率職的請求,但仍保留太子少師,爲嘉其功,另賞賜金銀、帛若干,並令宮中太醫爲其診病。

同時令兵部侍郎崔敦禮行守兵部尚書職,另一名侍郎韓瑗領檢校大唐軍事學院祭酒職。

從李業詡被李世民任命爲兵部尚書,纔不過短短的一個多月,李業詡就請辭此職,雖然說朝臣們都清楚,李業詡是因病辭職的,但這麼快的速度,還是讓許多人心生猜疑。

一些相熟的人想到李業詡府中探望,但李府大門緊閉,不接待來訪者,讓想來探望的人都吃了個閉門羹。

皇帝的詔命送到李業詡府上,想着李業詡剛剛得到的這份榮耀轉眼間就沒了,再加上又患病着,不知情況的府中妻妾們更是愁雲一片,只有李業詡暗自得意,終於又成功地矇騙了李世民一回。

在接到皇帝同意自己請辭的要求後,李業詡心情大好,在派人告知李靖的同時,也把所有的妻妾們,包括到府中來探望的金勝曼來一道叫來,到院中賞花品詩。

已經是初春季節,天氣晴好,雖然因爲這一個天氣過於寒冷,使得百花都推遲了開放時間,但院子裡栽種的許多臘梅和梅花都已經開放,臘梅正是花盛時候,整個府上都是清香的味道。

今日是旬休時候, 上學的孩子們也都放假在府裡,衆妻妾還有十來位大小兒女們都在院中,還有數量不少的下人們,孩子們歡快的叫聲不時響起來,顯得很是熱鬧。

金勝曼也是第一次看到李業詡所有的子女,看着大小不一的孩子們在院子裡散歡的情景,心裡有些不是味兒,對她而言,李業詡已經有數位妻妾,還有這麼多的子女,壓力不是一般的大,作爲平妻的她,也一定要給李業詡生一些子女,不然就沒有了地位,要被人瞧不起的。

還有李業詡的幾位兒女都已經挺大了,特別是李徵,與金勝曼都相差不了幾歲,站在一塊都似姐妹一般,這樣金勝曼有些不自然,她也怕李業詡先前的這些子女對她不友好,進而對她以後生出來的子女也不友好,畢竟她還是府中人眼中的外邦人,就如當初曼蘇一樣,要過了很久才最終被府裡面的人真心接受。

看着金勝曼有些神不守舍地坐着,站在一邊的金善敏心裡更加的緊張,她知道金勝曼心裡很是擔憂,作爲侍女的她,心裡更是沒有底,雖然說李業詡已經明確和金勝曼說了,至多就允她進府內,成爲李業詡的妾室,其他金勝曼的侍女,都只作爲服侍的下人進府,李業詡不會將她們收作妾室的。這份殊榮來之不易,但金善敏心裡放心的同時,又是有着非常多的擔憂,一些擔憂與金勝曼相同,另外的,是作爲妾室的金善敏,地位是不同與金勝曼相比的,她還是怕李業詡的其他妻妾欺侮她。

金善敏知道,剛進府的金勝曼,是保護不了她的,唯一的依靠,那就是得到李業詡的垂青,最好能儘快給李業詡生個一子半女的,這樣纔有依仗的資本。她也是希望着李業詡能早日將她寵幸,將她收入房中,置了身份。只是讓金善敏失望的是,因爲李業詡的生病,使得原定的婚期不得不推遲,而在成婚前,李業詡基本不可能也眷顧到她,這也使得金善敏時刻擔心着。在沒成爲李業詡的女人前,一切都還是變數,讓金善敏安不了心。

金善敏這些日子隨金勝曼進府探望李業詡,也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說錯什麼話,做錯什麼事,惹下禍來,因此事事都是以金勝曼眼色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

主僕兩人心事重重,與其他妻妾們歡愉的樣子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李業詡也是感覺到了,也特意坐到金勝曼邊上去,和這主僕兩人聊幾句話,這舉動讓金勝曼主僕心裡感覺到甜滋滋的。

一番嬉鬧後,鄭燕對顏如冰使了個眼色,顏如冰會意,款款地走到李業詡身邊,笑着說道:“郎君!今日我們姐妹幾個都在,小子丫頭們也都在,你就爲我們作一首詩,讓妾身們開開眼界,如何?”

因除了李業詡外,在府上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停靠的顏如冰,原本擔心再有美人兒娶進府李業詡會冷落了她,也曾暗自裡掉淚,但在李業詡回府後,對她的恩澤也不一般,並將她在李業詡出征時候所作的所有的詩文都看了一遍,對她也大大稱讚了幾番,牀弟間也是特別的恩寵,這讓顏如冰釋然,今日也搶在其他姐妹們面前,站出來向李業詡提要求。

聽顏如冰如此提議,其他妻妾們也跟着起鬨,要李業詡爲她們作一詩,以作爲這兩年來沒有陪伴在她們身邊的懲罰,一些稍大點的兒子女兒們也跟着嚷嚷着,要聽聽自己父親所作的好詩,很懂事地一直站在李業詡身邊的李徵,也馬上準備好筆墨,等李業詡吟出詩來時,即記下來。

有那種趕鴨子上架感覺的李業詡,被逼無奈,只得搜腸刮肚地想着能應眼前景的詩,卻怎麼也想不起來,有些下不了臺的感覺,看着一直用一雙妙眼注視着自己的顏如冰,李業詡也很是頭痛,當年與顏如冰相識時候,正是送了一首詩給她,也是寫梅的,今日肯定不能糊弄了。

急中生智還真不假,李業詡想到了一首,當下看着面前院子裡的池子,還有池邊的梅花,徐徐吟道:“衆芳搖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隨着李業詡詩口吟出口,邊上的李徵飛快地寫着,只不過李業詡有些忘記了這詩的下半闕,正停頓間,從院外飛跑進來一人,卻是親衛李成,李成用帶着驚慌的聲音道:“老爺,夫人,皇上來了…”

李業詡聽了大吃一驚,怎麼也鬧不明白李世民爲何要到府上來,還不使人事先通報,當下連聲地說道:“你們都散了,趕快迎接…”

李業詡來不及換衣服,即吩咐李成扶着自己,快步往外跑去,這皇帝搞什麼東西,也不使人來告知聲,不只破壞了自己和家人溫馨的場面,還搞得自己很狼狽。

李業詡還沒跑到府門口,李世民領着一大票人已經進府來了。

今日的李世民是一身平常裝束,所帶的人也只是一些普通富家家僕穿着的侍衛,這般打扮還真的不像正式來視察的樣子。

李業詡一副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趕忙上去行禮。

“賢侄,朕今日閒着無事,偶來興致,想着你還臥病在牀,因此想來看看!”李世民一邊說着,一邊盯着李業詡的臉看,“怎麼?身子還沒好?”

“陛下,臣已經多日未起身了,今日天氣好,在牀上也躺不住了,就和妻兒們到院裡曬太陽,賞花吟詩,不知陛下駕臨,就趕快跑過來了,”李業詡很老實,又很恭敬地說道,“臣迎接來遲,罪該萬死!”

“哦!?你是在怪朕沒事先通知你了?朕這些日子忙於朝事,你倒好,可以在府裡曬太陽,”李世民有些憤憤,不過看到李業詡一直在喘着粗氣的樣子,眼中又露出隱隱的微笑。

“陛下,臣一定儘早養好身子,爲陛下做事!”李業詡只得順着李世民的意思說!

李世民這是第一次來到李業詡的府上,對於如今這個時代來說,皇帝能親臨大臣的府上,這也是一種非常高的禮遇,李業詡在感到驚異的同時,也有一些榮幸。

“朕想來看看你身子恢復瞭如何了,也有一些事要與你說,怕你累着,所以也就親自上門來拜訪你了!”李世民嘿嘿笑着說道,言語中有一些調侃,“只是累得你跑成這樣,還真有些於心不忍!”

“陛下光臨寒舍,臣等不敢擔,陛下若有事,使人傳喚一聲即可,臣即使不能行走,也會使人擡着來見陛下的!”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也咧着嘴巴打諢。

“臭小子,還會順着杆子爬了!”李世民有些被噎着,笑罵着道,舉步往前走。

“陛下,臣不敢,”李業詡也忙在前邊領着,看今日李世民心情不錯,李業詡也鬆了口氣。

君臣兩人說笑着,已經來到前廳,分主客就坐,當然李世民坐上位。

其他不相干的人都已經散去,前廳外面都有便裝的皇宮侍衛守着。

李世民隨口問着李業詡的病情,一邊打量了一番前廳的情況,似想到什麼,問李業詡道:“今日你們賞花做詩,可作得了什麼好詩,與朕瞧瞧!”

“陛下,臣剛剛作了半首,還是由犬子書寫的,臣使人喚來,將那半首詩拿過來,讓皇上過目!”李業詡恭敬地說道。

“不必了,朕隨你去書房看吧,看着你把餘下的那半首寫完!”李世民卻阻止了李業詡喚人的舉動,同時站起了身。

“是,陛下,”李業詡只得應令,跟着李世民站起身,在前面領路,往書房而去,他也知道今日李世民有重要事與他說,到書房續詩只是個藉口。

李業詡也即吩咐李徵,將剛剛寫的那半首詩拿到書房過來…

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67章 出征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8章 計策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43章 再次得手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8章 琴瑟之合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72章 凱旋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46章 取高昌城第78章 異常情況第79章 出征平叛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39章 壽辰(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3章 三月三第76章 大婚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5章 回府(下)第76章 千刀血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76章 太子的事第42章 善後事宜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26章 決定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70章 攻擊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86章 有驚喜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98章 溫情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32章 這是迷底?第79章 出征平叛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1章 陽春白雪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75章 復職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8章 琴瑟之合第96章 太子監國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0章 吾兒李徵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55章 再抵鄯州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
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67章 出征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8章 計策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43章 再次得手第43章 再次得手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8章 琴瑟之合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72章 凱旋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46章 取高昌城第78章 異常情況第79章 出征平叛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39章 壽辰(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3章 三月三第76章 大婚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5章 回府(下)第76章 千刀血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76章 太子的事第42章 善後事宜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26章 決定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70章 攻擊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86章 有驚喜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98章 溫情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32章 這是迷底?第79章 出征平叛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09章 歡迎你再次來到長安第11章 陽春白雪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153章 又見皇后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75章 復職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8章 琴瑟之合第96章 太子監國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0章 吾兒李徵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55章 再抵鄯州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