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再次分兵

第二天午後,青海湖邊的大火才漸漸地熄滅,放眼望去,滿地都是焦灰。

接到報告的李靖大軍也趕到庫山下,與李道宗和李業詡部會合。

李靖緊鎖着眉頭,吐谷渾人放火燒燬牧草,確實出乎他的意外。

在聽了李道宗和李業詡關於這次戰況的通報後,立即召集諸將,召開緊急軍事會議。

到會的將領基本與在鄯州相差無幾,只是少了負責後勤運輸的鄯州刺史李玄運,還有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

段志玄部已經奉李靖令,從鄯州出發,急速插往青海湖南大非川一線,以阻擊可能的吐谷渾人南逃。

李道彥部和高甑生部進展緩慢,讓李靖不得不改變作戰方案,也使正面攻擊的兵力少了一些。

李靖先是和諸將通報了庫山一戰的戰果,並稱讚了李道宗、契苾何力和李業詡部在此戰中作戰的勇猛,以極少的代價取得了些戰的勝利,並已經將戰報快馬送往長安。

通報完戰況,李靖看着帳下列隊的部將問道,“吐谷渾人庫山戰敗,燒燬牧草。依我方最新情報,吐谷渾人也被這場大火所阻,沒法撤離,慕容伏允的大部兵力,還在曼頭山和赤水一帶據險佈防。可能是希望這場大火能阻止我方的追擊,同時做好繼續往西或者往南逃遁的準備。在此本帥想問問諸位,有何看法?有何計策?”

上次軍事會議會,李靖已經告知李業詡,作爲帥者,決定重要行動的會議上,一定不能先說出自己的安排,而是要先充分聽取部下諸將後纔可,一則可以用部將的建議完善自己的決定,二則可避免部將因知道主帥的部署安排後不敢說出有用的建議來。

“大帥,如今青海邊大片的草場被焚燬,行軍途中戰馬將因沒有食物而疲瘦,我方士兵初到如此高地,都未曾適應下來。且吐谷渾人所居之地地形險峻,他們的戰力也不差,出乎我們的意外,庫山一戰,打得並不容易。而吐谷渾人遭庫山此戰打擊後,定會加強防備,我方奇襲也將失去可能。這種情況之下,不可再繼續深入,因此末將建議休整一段時間,最好等新草萌發之後,戰馬有了草料,我方士兵也得到休整適應。兵強馬壯之時,再出擊也不遲,”李道宗第一個站出來發表意見。

李道宗的觀點得到許多將領的贊同,薛氏兄弟首先站出來,表示支持此觀點,說沒有草場上的牧草,依我方所攜帶的草料,支持不了大軍多長時間。接着執思失力和契苾何力也支持這種觀點,這兩位草原上長大的胡將,把牧草看得很是重要。

馬無草料,餓得沒力氣跑了,在這廣闊的高原地帶,如何作戰?用步兵的兩條腳去追擊騎着青海驄的吐谷渾人,那太不現實了。

李靖雖然沒有什麼表情變化,但李業詡卻從他眼裡看出絲絲不快來。

這時,候君集站了出來,“大帥,末將有不同意見!”

“講!”

“末將不同意剛纔諸將的想法,吐谷渾人來去迅速,以往幾次戰役,我方纔回到鄯州,其已經追城下,正是吐谷渾人實力未受到重大打擊,所部仍能召集之故,因此,此時萬萬不能退兵。據我們所探知的情報,吐谷渾人此一敗之後,鼠逃鳥散,士氣低落,狼狽不堪,斥候亦絕,伏允與其部下意見也出現紛爭,取之易如拾芥,此時我們不乘勝追擊,必定要後悔的,”候君集慷慨激昂地說着,“若我方一直窮追不捨,定是出乎吐谷渾人的意外。出其不意而殲之乃上策,我軍士氣正旺,即使吐谷渾人逃到河源、柏海,我方也可一路追擊將其殲滅的。”

作爲出征大軍中的另一名副帥,候君集正鬱悶着,自吋大唐軍中除李靖外,他候君集也算是個數一數二的戰將,如今首戰李道宗所部取得如此成果,讓他心裡不是味兒,而且還是他候君集反對出戰的情況下取得的。

李業詡聽了候君集的一番話,心裡暗暗道,這纔像是候君集作爲一員虎將的真色。

只是你不知道,沒有對方的斥候,一是被大火所阻,再者有斥候也都被我們收拾了。

也奇怪這李道宗和候君集這兩員李靖的副帥,爲何總是持不同意見?

上次鄯州軍事會議時,候君集認爲敵方已經探知我方意圖,收縮後撤,我方已經失去出其不意的先機,不宜貿然深入作戰,李道宗卻是一力堅持以精騎快速突進,殲滅吐谷渾人的有生力量。

而如今,李道宗的想法發生了變化,建議軍隊後撤回到鄯州一帶休整,待牧草新長,牛馬壯肥,我軍休整完畢後再進擊,但候君集卻提議一鼓作氣,窮寇宜追。

這哥倆怎麼老是唱對臺戲?

這時李道宗再次站出來說道,如今吐谷渾人遭到我方重創,必然防守十分嚴密,我方沒多少機會可趁,正面攻擊傷亡一定很是慘重的,建言李靖不可冒進,待草長馬壯時再進擊;而候君集也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宜乘勝追擊,說着說着,兩人竟當堂在帥帳裡大吵起來。

李道宗指責候君集首功被他搶了,不服氣,所以想着自己立功,不顧將士的死活而要求追擊;而候君集說李道宗一戰雖然取勝了,但看到所處地勢的險要,膽也變小了,特別是看到那場大火後,更是害怕了,所以不敢進擊。

兩人一你言我一語,吵得面紅耳赤,青筋暴跳,李業詡看了看李靖,卻見他並沒什麼驚異的表情,一副挺有興致的樣子看着兩人吵架,還對李業詡眨眨眼,李業詡更是不明事理。諸將更是一副吃驚的樣子看着場上的李道宗和候君集在那裡鬥嘴,甚至還想動粗的樣子。

“夠了!討論軍事行動的會議,如此吵鬧,成何體統!”在兩人吵得口水都快噴到對方臉上時候,忍不妨傳來李靖的猛喝聲,把場上的諸將都嚇了一跳,吵得正熱鬧的李道宗和候君集也立馬停止了口水仗,嚥了嚥唾沫退了下來,末了還不服氣地相互瞪了一眼。

“還有誰有不同意見?”李靖環顧場上諸將再次問道。

Wшw ¤тт kдn ¤c ○

“大帥,末將有說法,”李業詡出列,向李靖行了一禮道。

“講…”

“吐谷渾人雖然放火燒燬牧草,使我方失去天然的草料補充,然我軍攜帶的草料暫時可補充一陣,日子已經是四月,天氣轉暖,新草萌發在即,只需十數日,或者數十日,即有新草萌出。而與我們一樣,吐谷渾人因這場大火,也是失去天然的草料來源。且他們剛遭此大敗,士氣低落,狀況並不比我方好上許多。吐谷渾人燒燬牧草,正說明我方庫山一戰的勝利,對其心理上的構成沉重打擊,妄想以此阻止我方的追擊。若我方停止追擊而退兵,那不是正中吐谷渾人的算計?”李業詡看着帳內的諸將娓娓而道,“庫山一戰,我方繳獲敵方大量牲畜及草料,都可補充于軍中,若再一戰,能殲其衆,獲其糧草牲畜,也可補充於我軍中,,而且,這場大火也只是燒燬了附近幾百裡的牧草…”

“另,據我方抱獲取的情報,吐谷渾人也因爲這場大火,困在曼頭山和牛心堆一帶,沒法撤離,此正好是給我軍聚殲敵方的時機,若吐谷渾人全線退卻,遠遁入磧,那追擊難度將大大地加強。我方初勝,士氣正旺,而敵方大敗,士氣低落,此正是一鼓作氣,乘勝追擊的時候。因此末將以爲,我方應該調整兵力,迅速追擊,在曼頭山和牛心堆一線吐谷渾人逃離前將其殲滅!”

李業詡說完,退回列中!

衆將聽了,都沉思起來。

“還有誰有不同的看法?”李靖再次問帳下諸將。

“大帥,末將支持李翼將軍的看法,宜乘勝追擊,不可退兵,末將願領兵追擊,”說話的是漢語純正的契苾何力。

李業詡看了一眼裝老成的突厥少年,這小子腦子和觀點轉的還挺快的,剛剛還喊着待牧草長出來後再作戰,轉眼間就要領兵追敵。

接着另一名突厥降將執思失力也支持起李業詡的觀點來。

李道宗沉吟了半晌,沒再繼續堅持自己的看法,也沒有人再發表不同的意見。

“沒人有意見了,那說說本帥的看法,前鋒李翼此觀點,甚合本帥意,我們要一鼓作氣,殲滅吐谷渾人,繼續攻擊,不可退兵,”李靖站起了身,繼續說道,“而且,我軍李大亮部和段志玄部已經分兵突進,堵截吐谷渾人西逃和南逃路線,若此時我們退兵,將置這兩路兵馬於何地?”

李靖站起身,走到地圖前,指着圖上標示的地點說道:“此處是曼頭山,這裡是牛心堆,這裡是樹墩城,這幾處還集結着吐谷渾的重兵,我們下一步首先要消滅的就是這幾處的敵人。若我方逐步攻擊,即使曼頭山一帶攻擊成功,那樹墩城方向的吐谷渾人必將逃跑,我們不能讓這種情況發生,因此,本帥決定:分兵追擊,不能讓吐谷渾人遠逃…”

最後李靖宣佈接下來的安排:大軍分南北兩路,南路軍由李道宗和候君集率領,以李道宗爲主將,候君集爲副,領兵三萬,沿樹墩城、積石山、河源方向搜索攻擊,殲滅大非川方向的吐谷渾人,與段志玄部會合,追殲可能的西逃之敵;北路由他李靖親自率領,率本部及薛氏兄弟、執思失力、契苾何力部,還有李業詡的特衛,共約四萬人,待消滅了曼頭山及牛心堆一線的吐谷渾人後,沿青海湖南岸,直插伏俟城方向,消滅並追擊往西北方向逃竄的吐谷渾人,並與李大亮部會合。

李道宗和候君集、段志玄所部,待完成任務後,過大非川至青海湖西南,與他所率的大軍會合。

第27章 共餐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4章 回府(上)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34章 轉移陣地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51章 夠味吧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25章 顯神威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26章 決定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16章 如何戰?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40章 伏俟城內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23章 初次進宮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55章 抵達幷州第75章 女助手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87章 一堆名將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82章 李業嗣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72章 這是誣告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51章 如何善後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38章 壽辰(中)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4章 出征時刻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8章 琴瑟之合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29章 解惑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73章 復職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78章 爲何如此
第27章 共餐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14章 回府(上)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34章 轉移陣地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51章 夠味吧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53章 慘烈的火屠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29章 西北風雲又起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25章 顯神威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90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上)第26章 決定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16章 如何戰?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40章 伏俟城內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23章 初次進宮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55章 抵達幷州第75章 女助手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87章 一堆名將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82章 李業嗣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72章 這是誣告第56章 意外的事第131章 鬆州之戰(五)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34章 喝酒鬧事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51章 如何善後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38章 壽辰(中)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4章 出征時刻第95章 刻石記功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8章 琴瑟之合第129章 長孫無忌爲何會如此?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29章 解惑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37章 高麗生亂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73章 復職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78章 爲何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