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踏上征途

十月中,兵部正式發佈出征高麗、百濟的各道行軍部下諸軍組成的軍令。

遼東道行軍部下的大軍,主要由第三衛軍大部,第五衛軍一部,第八衛軍一部,計有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二十一、二十二、三十六、三十七共九個近衛師約六萬五千人,加上營、幽兩都督府兵馬近兩萬,計八萬餘人,再加上契丹、奚、靺鞨僕從軍一部,總兵力有近十萬,從遼東以陸路攻擊高麗。

平壤道行軍部下的大軍,由第二衛軍一部,第五衛軍一部,水師一部,計有第九、十、二十三、二十四近衛師約三萬人,再加上水師約一萬人,共計四萬餘人,從萊州泛海趨平壤。

熊津道行軍部下的大軍,由第一衛軍大部,第二衛軍一部,再加水師一部,計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共七個近衛師五萬人,再有水師將士約兩萬五千人,共計七萬餘人,從成山出海,往東南方向,進擊熊津江一帶,突破百濟的防守後,直接攻擊其都城泗沘。

此次軍力的配置上,熊津道下所轄的是大唐軍中最精銳的第一衛軍諸近衛師,因此次出征主要的作戰方式是攻城戰,各近衛師近半自出徵薛延陀回來後招募的軍士,在這兩年內,主要習的都是攻城、陸戰之道。

只是在西北的騎戰中所向披靡的第一衛軍將士們,在攻城戰中表現如何,那是所有人拭目以待的。

此次配屬給熊津道行軍部下的火炮也是最多,這也是李業詡極力爭取的,軍器監這幾年動用了大部的力量,以他們所能達到最快的速度生產製作火炮,但也製作了不到一千門,那些試驗合格的全部都隨軍出征了,一半多配置在熊津道行軍部下。

李業詡向李世民請求,要他屬下的軍隊配置數量最多的火炮,至少要三百門以上,以使能快速攻取百濟,並在滅了百濟後,可以有能力往北馳援遼東道與平壤道諸軍征服勢力最強大的高麗。李業詡這獅子大開口般的要求,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同意,還再給他加了一百門,達到四百門。這四百餘門火炮,有兩百多門是裝在戰船上的,作爲水師的攻擊武器,其餘作陸戰用。

李業詡在想象着,如今這樣冷兵器時代,攻城時候,有如此多威力巨大的火炮攻擊敵方船隻及據守的城池,爆炸所造成的破壞力和對敵方人員心理上的打擊力,一定會是驚人的!

如今的運輸還是很落後,這重量不輕的火炮,運輸還是個大難題,也因此在大軍開拔之前,所有的火炮都先一步啓程,運往萊州、遼東一線。那些口徑較小的火炮都往萊州及城山一帶,將作爲戰船的火力配置,安置在戰船上,以作攻擊敵艦之用。稍大一些的,將以陸路運至遼東或者以戰船運送,作爲後續攻擊時攻城之用。

用船運輸,往平壤及熊津江方向,比用車馬運輸往遼東方向要便捷的多,陸路上的運輸,難度要大得多——

十月二十五日,皇帝御駕親征的儀式在太極殿舉行。

代皇帝監國的太子李承乾,留守長安的司空房玄齡、尚書右僕射高士廉、侍中劉洎、守中書令馬周、左衛大將軍李大亮等留鎮長安的重臣,及所有已經回京的皇子,其他親王、郡王,各三品以上散官,都到太極殿,參加皇帝親征儀式。

李世民一身戎裝,率領各領軍將領先行纂嚴之禮,然後祭祀昊天上帝,宜於社,造於廟,皇帝及其他出徵的將領還有參加儀式的朝臣們,都聽令於侍中及中書令所號之禮儀。

太極殿內的儀式完成後,一行人再通過已經戒嚴的朱雀大街,來到明德門外,兵部已建軍神及軍旗牌位於明德門外,陳甲冑、弓矢於神位之側,植矟於其後,還有全套的太牢祭品。

一身戎裝的李世民率領諸位出征的高級將領,祭天、祭地、告廟,以牲血祭塗戰旗、戰鼓,再是軷祭,告慰行軍將要經過的山川之神和海神,以求天佑我大唐軍隊。

在這個最講究禮儀的時代,無論哪次大軍出征,所行的禮都是非常的嚴格,李業詡這個對現在禮儀一知半解的出征主帥,也只得機械地跟在李世民後面,和其他人一樣行着相同的禮。

大半天下來,儀式終於結束了,冬日雖然寒冷,但身着戎裝的李業詡,卻是有汗水出來了。

在數萬將士的歡呼聲中,皇帝李世民粗着喉嚨向將士們訓話:“…高麗泉蓋蘇文弒主虐民,情何可忍,百濟王助紂爲虐,違我大唐上國之意,侵我蕃國,我大唐忍無可忍,誓將所有敢與我大唐爲敵者掃除…爲我中國報子弟之仇,大唐萬勝!”

在將士們迴應“大唐萬勝”那驚震天地的吼聲中,李世民滿意地結束了今天的表演。

接着兵部尚書李世績,宣佈了兵部的軍令,全軍出發,水陸並進,經洛陽,奔赴遼東。

李世民和諸將站在高高的祭臺上,看着最先行進的遼東道行軍部下將士一部,在牛進達的率領下,先一部開拔。

站在李世民邊上的太子李承乾見大軍將踏上征程,哽咽着對李世民說道:“父皇,只恨兒臣不能替父皇征伐四方,甚是慚愧,”說着,潸然淚下。

李世民道見此情景,微皺着眉頭道:“太子豈可如此女兒之態,朕今留你鎮守兩京,加上俊彥賢才輔佐,正是想讓天下人認識你的風度才能。治理國家最重要的在於進賢才摒棄小人,賞賜善舉懲罰惡行,大公無私,你應當努力做到這些,有什麼好悲泣的?”

“是,父皇,兒臣只是想着要好長時間見不到父皇,一些事兒不能躬身請教,想着傷悲!”李承乾忙收住了淚容,挺直身子,聲音也變了,“父皇也請放心,兒臣在父皇所留的諸位大臣輔佐下,一定會把一切國事處理好,不讓父皇分心!”

“如此即好!”李世民見李承乾如此說,面色才稍緩了些,再道:“此次朕遣大軍出擊高麗、百濟,民間百姓趨之,朕已經收到諸多州府所奏,許多府兵及民間子弟沒有被登入東征部隊的名簿中,他們自願以私人裝備從軍,動輒千多人,都說:‘我們不求得到官府的封賞,只願爲陛下效忠,戰死遼東!’如此得民心之舉,朕還有何慮!”

“父皇所行之道,都是得天下民心者,兒臣知道,父皇親征,此戰我朝定是能大獲全勝,待父皇凱旋之時,兒臣將集全城百姓,迎父皇於長安城外!”李承乾恭身應道。

李世民擺手道:“如此倒不必,朕不願有太多的擾民,此次朕行住所供之費,需減大半,以作表率!你也要注意這些!”

“父皇體恤民生,兒臣自愧不如!”李承乾再次作禮應道。

這時作爲李世民的左一馬軍總管的左羽林衛大將軍尉遲恭行至面前稟報道:“陛下,時辰已到,請陛下襬駕東行!”

“好!”李世民翻身上了馬,對着身後看戲一般看着他和太子一唱一和的諸將揮手大喝道,“隨朕出發!”

“喏!”諸將齊聲應道,也跟着上了馬。

在李世民御隊前行後,各將都往各自的行軍陣列中跟去。

因爲今天是皇帝的親征儀式,觀看熱鬧的百姓還有那些送行的各將家人們,都被羽林衛的將士們隔在大老遠,無法走近。

策馬往自己所領的大軍一部而去的李業詡,也只能遠遠地對着送行人羣中,自己府中家人們所站的那一處地方揮揮手,表示了自己的致意。

卻見李業詡手勢過處,那片略顯模糊的家人所站地方,迴應了無數雙的手,只是看不到各人的姿勢,聽不到他們所喊的聲音。

李業詡飛跑着來到李業嗣所領的第一近衛師將士隊列前,正準備命令將士們分道開拔,卻見領頭的李業嗣大聲地喊道:“祖父…!大哥…祖父過來了!”

李業詡一回身,看到李靖正大步地往這邊過來,身側還有一身皇子裝束的李恪。

今日李靖不顧家人有勸阻,一意要來參加出征儀式,只是李業詡作爲一行軍道的主帥,一直跟隨在皇帝李世民後面,甚至都沒什麼機會跟李靖打上招呼。皇帝下令開拔,李業詡也只得回到自己所部前,準備令參加出征儀式的第一近衛師將士們出發,卻沒想到李靖會跑到大軍的隊列前,李恪這個皇子也會跟過來。

“祖父!”李業詡忙從馬上跳了下來,和李業嗣一道,飛跑到李靖面前,單膝跪地,行了大禮,李恪不敢當此禮,退到一邊。

李靖含笑看着這兩個寶貝孫兒,以手托起兩人的胳膊道:“老夫今日本不想來,但放心不下你們兩個小子,還是來看看你們!”

“祖父,孫兒倆這就去了,”李業詡站起身,挺直身子對李靖道,“請祖父放心,我們一定要遵照您的吩咐行事…”

“如此即好!你們去吧,有老夫在,府上一切你們儘可放心!”李靖退後一步,對李業詡和李業嗣揮揮手。

“是,祖父!”李業詡和李業嗣齊齊地向李靖行了一個莊重的軍禮。

“全體都有,行禮致敬!”李業詡後面指揮第一團的薛仁貴大聲地命令道。

隨着薛仁貴的命令,第一團的士兵整齊地向李靖這位大唐的軍神致敬,接着第一近衛師的其他將士,也都向李靖致以敬意。

李靖也顫歪歪地舉起手還禮,一邊的李恪也忙舉手行禮。

李業詡跳上馬,這纔對一邊滿臉落寂的李恪抱拳施禮,“吳王殿下,末將去也!”

“一路保重,恪在長安等着你們的好消息!”李恪抱拳還禮道。

“禮畢!全體都有,上馬,出發!”李業詡親自下令。

“喏!!”將士陣上暴發出排山倒海的聲音,蓋過了那些嘈雜的馬蹄聲。

所有將士都翻身上馬,從幾個方向,往東南方出發!

第61章 緊急事件第9章 戰神李靖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3章 李靖請命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73章 佔地之計第76章 大婚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75章 復職第52章 鎮兵之將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4章 倭軍不堪一擊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64章 初經人事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32章 比武第15章 回府(下)第39章 伏俟城外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62章 只能成功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268章 託孤?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4章 游泳訓練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58章 凱旋儀式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1章 陽春白雪第40章 伏俟城內第52章 過年雜事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16章 如何戰?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4章 不速之客第32章 比武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58章 出海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76章 太子的事第22章 剖析第10章 開始募兵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76章 大婚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
第61章 緊急事件第9章 戰神李靖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3章 李靖請命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73章 佔地之計第76章 大婚第83章 薛延陀汗國覆滅已成定局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75章 復職第52章 鎮兵之將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4章 倭軍不堪一擊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64章 初經人事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69章 薛延陀人的奇怪戰法第32章 比武第15章 回府(下)第39章 伏俟城外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00章 吐蕃人的新舉動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62章 只能成功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268章 託孤?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4章 游泳訓練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58章 凱旋儀式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80章 不得其解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1章 陽春白雪第40章 伏俟城內第52章 過年雜事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16章 如何戰?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4章 不速之客第32章 比武第152章 此人是誰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53章 軍隊整體戰鬥力要提高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58章 出海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76章 太子的事第22章 剖析第10章 開始募兵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76章 大婚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