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皇后之慮

手業詡從兩儀殿內出來。想快速的穿過皇宮。以防被接知用李泰的人相請,卻還是被一名宮中的宦官攔住了。

“李將軍,皇后娘娘有請”那名宦官尖着嗓子說道,並伸手做出請的示意。

李業詡想着真如自己所擔心的,半路有人攔截。還好是皇后,不是太子或者魏王,也鬆了口氣,跟着這名宦官來到皇后所居的立政殿。

李業詡本來也想找個時候見見長孫皇后,想看看現在的皇后身體如何了。

立政殿內,已經長得頗高的晉王李治正與一個長得異常可愛的小女孩在一道玩耍,長孫皇后在一旁笑吟吟地注視着。

在宦官通報後,長孫皇后示意李業詡進殿,並站起身相迎。

“微臣參見皇后娘娘”小李業詡行一禮道。

“賢侄,免禮!本宮都好久沒見過到你了”長孫皇后笑吟吟地說道,“賢侄一直忙於軍中事務,這些年也是辛苦了,皇上常在本宮面前稱讚賢侄,說你是個大才,得你是他所幸。”

“多謝娘娘,臣微才,不敢當皇上和娘娘如此誇獎,臣本早想進宮來探望娘娘,只是諸事繁雜,常不的空閒,還望娘娘恕罪!也不知娘娘近段時間身體可否安好?,小李業詡說着擡起頭,看了看面前比他矮了一個多頭的長孫皇后道,讓他大是放心的是,長孫皇后氣色異常的不錯。面色紅潤,甚至都有些微胖了,說話間語氣平和,沒有了往常微微的喘氣聲。

李業詡想着,長孫皇后這些時候也肯定是按孫思邈和他所建議的那樣服藥及注意一些事兒,身體得以康復。如此看來,自己提供的藥方效果還是不錯的。

“本宮今日請賢侄過來,正是想表謝意。自服你所提供的藥方之藥後,氣疾之症也大爲緩和,去冬今春都沒什麼發作,身子也壯實多了。長孫皇后焉然一笑,“賢侄請坐,我們坐着說些話兒!”

長孫皇后又轉身對在吵鬧的李治與那小女孩道,“椎如,兄子,來見過李家哥哥!”

“見過李家哥哥”李治和被稱作兄子的小女孩嬉笑着跑過來向李業詡行禮道。

“不敢當晉王和公主如此稱呼”李業詡忙回禮道。

看眼前這個稱爲兄子的這位小女孩,長愕還真是可愛,能與長孫小皇后同居着的,李業詡想着應該就是歷史上那位異常短命,又深得李世民寵愛的晉陽公主李明達了。想着另一個常稱自己爲李家哥哥的高陽公主,也都好久沒見,不知現在長成什麼樣子了。

“笨如,你帶兔子去玩吧,母后要和李家哥哥聊些事兒”長孫皇后吩咐李治道。

“是,母后”。李治時着長孫皇后行了禮,又對李業詡行了禮,“李家哥哥稍坐,治去了”。

看李治彬彬有禮的樣子,李業詡想着,皇家兒郎家教不錯。除了那個李恪在自己面前沒什麼樣子外。其他所見的王子都是挺有禮貌的。

而晉陽公主李明達聽到可以出去玩,已經蹦跳着跑開了。

“不知今日娘娘召臣來有何事?”李業詡問道。長孫皇后既然把同住的李治和李明達都支開了,肯定有重要的事兒要與自己說,難道是關於太子和魏王的?

“賢侄定是有事兒要去辦,那我就不客套了。明達可能是甩我之故。自生下後即有與我相信的病症。今日想問賢侄,本我現在所服之藥。能否讓她也服用?”長孫皇后問道。

不知是否親近,長孫皇后連本宮都不用,用“我”自稱了。

“這個想必可以,不過臣覺得還是請孫道長來診治一下爲好,所用之藥方,都需要按體症因人而異。不可盲目照搬”。李業詡想着,長樂公主李麗質有這方面的病症,現在這個晉陽公主李明達也有相信的毛病,那肯定是遺傳至長孫皇后,而長孫皇后的病症也可能是傳自上一輩的。

這遺傳的疾病是最難根治的,若能控制病情的穩定那已經是不錯了。

看眼前的長孫皇后各方面都恢復的不錯,與當初病重時候相比那是判若兩人了,自己所提供的藥方還真是有效果。

不過想想也有可能,後世的人用了太多撫生素和其他方面的藥,一些致病菌,特別是這樣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對許多的藥都產生耐受性了。治療疾病的療效都打了折扣,如今沒有那麼多氾濫的用藥,這種藥下去,可能產生的效果更好。

“孫道長乃棄外之人,不太適合常進宮來,特別是像明達這樣的女孩,且孫道長常不知所蹤,不一定能找到他人,所以我還是想到問你!”長孫皇后微微地嘆了口氣,“麗質也有相似的病症,今冬和我一樣服藥,也是順一議果的與疾!症也沒什麼此日子她懷想找你問餉要注意的情況!”

“娘娘,長樂公主也已經爲人婦,身體狀況與娘娘較爲相似,而晉陽公主尚身體還未發育,大人與小孩用藥之道,定是不一樣的。大人可用之藥,不定能用在小孩身上,孫道長頗懂醫理,臣只是略知皮毛,公主千金之軀,臣怕出意外,不敢定如何用藥”李業詡嚇了一跳。長孫皇后還真相信自己這個連半拉子醫生都不是的人能治病,自己只是湊巧有這藥方而已。

“你所言如此也甚有道理,那還是讓皇上請孫道長過來診看一下爲好”。長孫皇后聽李業詡如此說,也點頭表示認可。

“如此病症,定是從小醫治爲好,若能斷根,那是再好不過的事兒。所以臣覺得還是讓道長儘快來診看爲好!”

“賢侄上心了,我此番身體的以康復,全託賢侄之藥方,麗質與明達也希望能控制病症,到時再一併謝過賢侄”長孫皇后笑笑,接着皺皺眉,“我也知道麗質的心思小隻是

“皇后”李業詡大急,生怕長孫皇后又說出什麼長樂公主喜歡他的話兒來。

“好了,不說這咋。”長孫小皇后也停住了這話題,卻接着說“乾兒經過你一番指教,大有長進,也不似前般那樣不懂事了,讓本宮甚是寬心,只是如今”。長孫皇后再嘆了口氣,看着面前垂着眼的李業詡,繼續說道,“如今與青雀間,都有些矛盾起了!”

“娘娘,太子與魏王都是異常聰慧之人,想必只是年少氣盛,彼此不服而已,過些日子定是沒事兒了”李業詡一聽頭都大了,長孫皇后果然說此事,想着千萬不要再讓自己去東宮指教李承乾就好。

這段時間也曾聽李承乾與李泰間怨氣頗重,李泰在廣招文士方面的人。據說還要編撰一本書;而李承乾對此深感威脅,也在廣拉人於已下。李業詡想着自己身居如今的職位,且又有些名氣,這兩人肯定是會來拉的,這是個很難處理的問題。

也想不到,長孫皇后還在,兄弟兩人就鬧出如此的矛盾來。

“若是如此就好了,本宮想着皇上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只是希望不要讓太子寒了心即可”小長孫皇后說着,臉上滿是擔憂之色。

“太子與魏王俱是陛下與娘娘之子,想必娘娘對他們應是很瞭解,太子與魏王若有紛爭,唯有娘娘可以解這個結”李業詡怕長孫皇后交給自己很難辦的事兒,忙如此說道,且口氣有些不容置疑。

長孫皇后聽了李業詡的話,呆呆地看着李業詡想了一會,才幽幽地說道,“也許真的只有本宮能解了!本宮本還想着讓你多與太子親近一些”。

“娘娘,近段時間臣忙於吐蕃的事兒,沒有太多空閒時間,且以往臣也只是與太子聊些平常事兒。並沒指教什麼!”

“這個本宮自是知道,太子也與本宮說起過。你所懂之事,勝過朝中大多人,與太子如此之說,也讓太子明白了許多的事理兒,既然皇上有大事兒交由你去辦,那就待過些時日再說吧”長孫皇后頓了頓才說道,“作爲他們的母親,本宮不希望出現骨肉相殘的情景,因此希望太子不要被這事兒所惑,能擺正自己的心態,不至於做出什麼錯事來!太子以後要繼承皇位的”。說這話時候,語氣已經有些異樣!

從長孫皇后的口氣中,李業詡也聽出,她是更疼愛李承乾一些,希望李承乾能不爲李世民如今的舉動所誤解。

和歷史不一樣的,長孫皇后如今身體尚好,這些皇子當中誰能最後繼位,還真不知道。

“多謝娘娘理解臣的苦衷,待吐蕃事兒解決了,臣一定會去和太子聊些話兒”皇后既然讓自己過些時日再去指教李承乾,也讓李業詡鬆了口氣。吐蕃大軍很可能往大唐邊境來,那接下來戰爭很快就會打響。自己上戰場打仗去了,就是很長一段時間,再順勢奏請李世民,讓自己在那邊鎮邊,諸多事兒就可以躲過去。

只是苦了家中的妻兒!

“賢侄既然如此說,那本宮先謝過了。聽說你年前網添了一子,本宮都忘記了送一份禮,當加倍補上!你去吧”。長孫皇后臉上有些強笑的味道。

李業詡忙謝恩告退出了皇宮。一路想着,若長孫皇后能勸服李世民。不要對李泰過於寵愛,那李承乾和李泰之間的矛盾或許不會進一步激化。

能勸服李世民,調和李承乾和李泰關係的,也唯有長孫皇后了!B!~!

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59章 回家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6章 《出塞曲》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0章 吾兒李徵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52章 過年雜事第60章 其樂融融第36章 特種訓練(下)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2章 重生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37章 利器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33章 皇帝巡視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58章 連根拔除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38章 再次進宮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97章 回家了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79章 出征平叛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34章 轉移陣地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79章 出征平叛第65章 特衛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34章 喝酒鬧事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6章 成爲軍人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39章 伏俟城外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4章 蜀王李恪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4章 回府(上)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71章 完勝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
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59章 回家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16章 《出塞曲》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94章 太上皇駕崩第10章 吾兒李徵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52章 過年雜事第60章 其樂融融第36章 特種訓練(下)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2章 重生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219章 金勝曼所講述的新羅國內情況第37章 利器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33章 皇帝巡視第50章 吐谷渾殘部的叛亂第58章 連根拔除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38章 再次進宮第93章 怎麼會這樣?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51章 元旦朝會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97章 回家了第28章 大戰牛心堆(中)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79章 出征平叛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46章 李佑叛亂的後果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34章 轉移陣地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39章 伏俟城外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79章 出征平叛第65章 特衛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34章 喝酒鬧事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6章 成爲軍人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39章 伏俟城外第31章 重兵出擊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4章 蜀王李恪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4章 回府(上)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71章 完勝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203章 伏兵四起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