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

“叩見皇帝陛下,”兩儀殿內,被宣召進來的婆閏和曼蘇齊刷刷地對李世民行了大禮。

“兩位免禮!”李世民示意兄妹兩人在一旁坐下。

被太極宮如此宏大的宮殿及面前李世民氣勢所迫的婆閏和曼蘇,有些手足無措地依着李世民的話坐了下來,但還是緊繃着身子,端正坐姿,不敢放鬆,他們不知道今日皇帝召見他們有何事。

其他歸附的胡人頭領們,一些已經陸續離開了長安,帶着皇帝所賞賜的禮物回到安北,行使他們的職責,其他一些人也準備離開,唯有回紇使團成員,被鴻臚寺的官員告知暫時不能離開。

事到臨頭婆閏和曼蘇才知道是皇帝親自召見他們,對於這個其他頭人們沒有享受到過的榮耀,讓兄妹兩人很是意外和驚喜。

“曼蘇,”李世民直呼其名道,“朕聽聞李翼大將軍所講,你在征戰薛延陀人的戰役中立下了戰功,朕忙於朝事,都把這事疏忽了,沒有對你獎賞!”

“皇帝陛下,曼…小女子不敢言功,也不敢得到皇帝陛下的獎賞!”聽李世民如此說,曼蘇更是緊張,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低着頭紅着臉說道。

“有功當賞,此乃定製,”李世民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看着眼前的曼蘇道,“朕想讓你留在長安,不知你是否願意!”

“願意…”曼蘇衝口而出道,待反應過來時,又覺得不妥,忙看看邊上的婆閏,面對婆閏那同樣傻眼的樣子,只得轉過頭,又想了一下,“不,皇帝陛下,小女子還應該回到安北去,我哥哥將回安北,我也要回去,我的親人們都在那裡…”

“若朕將你許婚,嫁於朝中高官,你在長安還會沒有親人嗎?”看到曼蘇如此一副窘態,李世民有些想笑。

“啊…”曼蘇驚訝地張大着嘴巴,也不顧禮儀,不可置信地直盯着皇帝看。

一旁的婆閏也有些被嚇着了,忙站起了身,“陛下,這…曼蘇只幼生長在漠北草原上,對漢禮和漢俗…都不太知曉,如果…如果嫁入漢人官員家裡,怕鬧出笑話來…而且…而且,我父親又在安北…”婆閏結結巴巴地說道。

皇帝所說的這事出乎他們的意外,兄妹兩人根本沒想到皇帝會做出如此的決定,讓他們反應和商量的餘地都沒有。

“曼蘇,朕將封你爲樂河縣主,並有食邑和財物獎賞,以表你所立下的戰功,並將你許以兵部侍郎李翼爲平妻,”李世民恢復了嚴肅的面孔,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道,“朕已經將此消息傳報給你們的父親了…”

“皇帝陛下…這…”幸福來得太突然了,讓曼蘇一陣眩暈,只覺得原先所擔慮的一切,都不存在了,皇帝口中說出來的事,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了,自己將成爲那與皇帝一樣高高在上的李業詡的妻子。

“多謝皇帝陛下賜婚,”婆閏到底比曼蘇年長,也經歷過許多事,稍稍的忙亂後也冷靜下來,對李世民作禮道,“陛下,只是無論按回紇禮儀,還是漢禮,女子在出嫁前,都要告知與父母,並盡孝禮…所以臣想,我們還是要先回到安北,待將皇帝陛下賜婚的喜訊告知父母親後,備一些嫁禮,這樣妹妹纔可以出嫁…”

婆閏也知道,大唐皇帝作出的決定是沒有人能夠改變的,如今父親吐迷度也不在長安,具體如何迴應皇帝的賜婚,還應由父親來決定爲好。

不過婆閏也是大喜,想着妹妹終於有了好歸處,而且皇帝如此的決定,那也表明認可了他和父親在回紇部落的主導地位,烏紇如何相爭?

“此話說的也在理,那你們先回一趟安北,待盡了禮節再送你護送你妹妹到長安,”李世民對婆閏說道,“過幾天,朕會將此事詔告天下的…”

“是,陛下,多謝陛下聖恩!”婆閏拉着傻呆呆站在那裡沒有什麼反應的曼蘇一道向李世民行禮謝恩。

“冰兒,爲夫寫了一首軍歌,你瞧瞧如何?”李業詡把寫就的一張詩箋交給顏如冰。

“什麼?軍歌?”顏如冰有些疑惑地接過來。

這些日子李業詡三天兩頭地往外跑,陪妻兒們的時間也不多了,這讓前些日子大部時間能看到李業詡的顏如冰有些失落。

顏如冰在李業詡出征期間寫了許多的小詩類,以訴相思之情,本想待時候,私下給李業詡看看,兩人間相互討論。只是剛過了正月,李業詡又忙了,沒得空閒,而且府中人多,兩人單獨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只有晚上一些時間,而每每這個時候,李業詡都忙着用各種方法研究和探索顏如冰的身體,都懶得看其他東西。

顏如冰面子也薄,不敢當着其他人的面拿出那些凝着自己所有感情的詩,怕被人笑話。

今日看到李業詡要與自己討論詩歌方面的東西,而且還是軍歌,讓顏如冰來了興趣。

顏如冰看到李業詡交給她的是寫在箋上的一道詩,但並不是嚴格律體的詩,詩名爲“軍歌--《大唐軍魂》”,看了幾遍,輕輕地吟念出來:

男兒生世間,焉能守家成;

護國皆有責,守土誰無份?

寶刀攜出徵,從軍淨胡塵;

最好沙場死,何惜七尺身!

班歌起北風,旌旗漫作錦;

劍氣衝南鬥,鐵騎催戰雲;

淨掃西北虜,鏖戰四海濱;

黃沙穿金甲,百戰成英名!

莽莽我長城,出入任馳騁;

天威卷黃河,萬里盡漢歌;

浩氣蕩崑崙,大地播英聲;

要使天下同沐中國風!

熱血與忠誠,鑄大唐軍魂!

顏如冰唸了一遍,稍停了下,閉着眼口味了一番,再又唸了一遍,聲音變得響亮,語氣也有些激昂。

“翼郎,你這詩寫得很有氣勢,也只有你,能寫出這般氣勢的詩來!”顏如冰眼中有星星在冒。自己這位在剛剛結束的對安西及安北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夫君,心中的那份報國志躍然紙上,真的非同一般。

顏如冰知道,李業詡所寫的那《出塞》和《從軍行》,在軍中和民間流傳,“不教胡馬度陰山”,“不破樓蘭誓不還”的豪氣,已經讓許多熱血男兒立志從軍,也有不少的文人儒士爲博取軍功而棄筆從戎,若這首更加激昂的軍歌在軍中和民間傳唱,那不知又會有多少男兒立下從軍報國志。

“冰兒,爲夫想讓你爲這軍歌譜一曲,曲調一定要激昂!”李業詡一隻手將顏如冰摟在懷裡,一隻手撫着面前這張俏麗的臉,微笑着說道,“我要讓這首詩,成爲我大唐軍隊的軍歌,在軍中廣泛傳唱開來,激勵我大唐將士殺敵立功,保家衛國!”

李業詡又拿出另外一張詩箋,那是盜用李白的《胡無人》,“這首詩你也看看,這是爲夫在轉戰安北時候,在居延海近寫的,只是爲夫覺得這《胡無人》拿來作軍歌不太適合…”

Wшw¸TTkan¸C ○ “這《胡無人》確實有些霸氣,如今有衆多歸附的胡將在朝爲官,妾身也如此覺得,不能在軍中廣泛傳唱,不然要讓那些胡族將士生怨,”顏如冰看了幾遍這首《胡無人》後,也表示對李業詡剛纔的話認同。

“你就將這兩詩都作曲吧,到時交由皇上定奪好了!冰兒,你要用你全部的精力來作啊…”李業詡說的有些嚴肅。

“翼郎將這麼重要的事交給妾身,妾身如何敢擔待!”顏如冰臉微微的有些漲紅,她可從來沒想過自己這樣一個女子,能爲大唐軍隊的軍歌作曲。

顏如冰的胸部急促地起伏着,呼吸急促,心跳也加快,腦中微微的有些眩暈,若真的由自己爲這軍歌譜由,那到時大唐軍隊所有的將士都會記着她,顏如冰,一個弱女子,與她的夫君一道,創作了大唐軍隊的軍歌,從而名留青史。

對一個從青樓出來的女子來說,這是何等榮幸的事?

“冰兒,我知道你能行,”李業詡捏了一下顏如冰那微微有些漲紅的嬌嫩臉蛋,“你都可以把《出塞曲》寫的那些慷慨激昂,這次再寫,肯定會比以前好!”

顏如冰把李業詡作惡的手拍到一邊,滿臉喜悅的神色說道,“那妾身試試,不過你要指導我喲!”說着眼波流轉,滿是靈動的神色。

李業詡知道顏如冰已經有了想法,“等你作好曲,我再抽一些人,讓你教他們排舞,就以這詞曲爲範本,排出一場氣勢磅礴的軍舞來,可以在軍中舞演,若有重大節日,或者大軍出征凱旋,可以作爲表演的曲舞,以鼓士氣!”

李業詡甚至想着,這舞要排的比爲李世民創作的,由《秦王破陣樂》改編的《七德舞》還要有氣勢。

“那妾身就先去試試!”顏如冰拿着李業詡給的詩箋,臉上一副躍躍欲試的表情,“我還要讓姐姐也過目一下,翼郎,你也要出主意喲,一些不好的地方你也要指出來…”

“冰兒,你什麼時候作出來,爲夫都會第一時間來聽,”李業詡笑嘻嘻地說道,趁顏如冰走神思慮間,一把把她抱了起來,在臉上親了一口,並轉了幾圈,“美人兒,爲夫愛死你了,今晚就讓你侍寢…”

“翼郎,快放我下來,一會讓人看見,要羞死了…”顏如冰掙扎着逃開,啐了一口,滿臉通紅,怕李業詡再使壞招,快步出了門,末了還不忘回頭對李業詡拋了個勾魂的媚眼。

李業詡作勢要追過去,顏如冰嚇得提着裙襬,快步小跑着逃走了…

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8章 計策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22章 意外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6章 《出塞曲》第55章 再抵鄯州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42章 善後事宜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41章 玩的過火?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39章 壽辰(下)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6章 成爲軍人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5章 復職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75章 女助手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5章 論道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37章 利器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8章 高山流水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25章 顯神威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75章 封賞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22章 論理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
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8章 計策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22章 意外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6章 《出塞曲》第55章 再抵鄯州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42章 善後事宜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52章 過年雜事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41章 玩的過火?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39章 壽辰(下)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6章 成爲軍人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58章 凱旋儀式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70章 攻佔新城、卑沙城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75章 復職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75章 女助手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144章 皇帝的理由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5章 論道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37章 利器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56章 意外的事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8章 高山流水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216章 你可以自請除國第25章 顯神威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75章 封賞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22章 論理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