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

見過李世民的第二天。李業詡即冒着嚴寒去巡視他所負責的幾處地方。

前些日子下的雪都沒化,所見的河上都結了冰,整個長安城內外都還是一副冰天雪地的樣子。

李業詡帶着一羣親衛先是來到特衛軍營。

特衛全軍如今都在休整,負傷的將士們在其他地方治療,士兵的訓練都停了,軍營內,除了一些值勤的軍士外,其他的人員都躲在營房內烤火取暖。

李業詡的到來出乎軍營內將士們的意外。

值班的郎將趙啓東和校尉薛仁貴,看到李業詡一行進來,都很是驚訝,欲集合全軍,接受李業詡的訓話,卻被李業詡止住了。

李業詡查看了營內的一番,詢問了一些事兒,見沒什麼特別的事兒,也就往軍器監的營地過去。

軍器監營地內,依然是戒備森嚴,沒有得到允許是無法進入的。

在大營門口值勤的是年中從其他軍衛中過來的軍士,當班的軍官也是原來左領軍衛中的一名校尉,並不認得李業詡,看到陌生面孔的李業詡一行過來。毫不客氣地把他們攔在了大門外,且一副如臨大敵的樣子,各哨樓軍士手中的弓箭都上了弦對準他們,喝令李業詡等人站在離大營外五十步處等候,再走近格殺勿論。

李業詡止住身邊那些義憤填膺的親衛們,在自報身份後,讓校尉進內通傳,率親衛在外面等候着。

一名軍士飛跑着進去通傳。

一會,從大營內飛奔出來兩人,當先的是閻立德,後面跟着的陳天寧,兩人一邊跑着一邊大聲地訓斥值勤的衛兵。

值勤衛兵這才放下手中的武器,打開大門,讓李業詡一行進了營內。

“見過李大匠,”閻立德擦了一下額頭,恭恭敬敬地對李業詡行了禮,“大匠,大家都以爲您年前不會來這時,這些軍士都是後來過來的,並不認識您,您也不事先傳個信兒,差點犯下大錯了,”雖然是大冬天,閻立德卻是一頭大汗地說道,他不敢想象萬一李業詡硬往裡闖,那會有什麼樣的事情發生。

接着一臉激動的陳天寧也過來施了禮問好。

那名值勤的校尉臉色也都被嚇白了,在李業詡自報名號後。他就知道自己犯下大錯了,被他們攔在外面的這個自稱是軍器監大匠的人,肯定不會是冒充的,卻也是硬着頭皮進去通報暫領大匠職的閻立德。

李業詡對此並不介意,在爲自己的大意行爲自責的同時,也表揚了一番守衛的軍士們盡忠職守。

守衛如此重要之地的哨衛們,就是要做到這樣忠於職守。

見李業詡沒責怪誰,所有人也放下心來,閻立德和陳天寧陪着李業詡進了營內。

雖是隆冬天氣,也快過年了,軍器監的營地內還是一副忙碌的景象,各坊內官員和工匠們都各司其職,在忙着自己的事兒。

“李大匠,我都好久沒見着你了,”見周圍沒什麼不相干的人了,陳天寧跳着來到李業詡身邊,一副走失的孩子看到親人的樣子。

李業詡看着陳天寧眼眶有些發紅,一副激動的樣子,也拍拍陳天寧的肩膀,表示自己的盡情。

這傢伙感情也太豐富了,都要哭鼻子了。

“閻少匠。天寧,監內近些時候一切可好?我都快一年未到這兒來了,”李業詡看着眼前兩人,又看看邊上的工作環境,“這一年來,各方面可有進展?”

“大匠,我和閻少匠一道,把火藥的配方又改進了,加入一些其他東西,新制的手雷威力也更大了,我和閻少匠一道已經在試製其他類型的炸藥,”陳天寧搶着說,待看到閻立德臉上有些不自然的神色,纔想到如今中間還有閻立德這個自己的頂頭上司,一些事兒要由他來說才合適,訕訕地退到一邊。

“正是,大匠,我們已經試驗了一些新方法,也有一些成就出來,火藥的威力大了許多,我們還按您的意思,研究那種黃火藥,只是還沒有成果出來,”閻立德接過陳天寧的話說道,“還有大匠所說那個能以炮發射出去的炸藥,彈藥有初步試製出來,但炮管卻還沒試製成功,不過也得到了很多經驗,我們還在繼續研究中!”

閻立德到軍器監也快一年了。也知道陳天寧這個小夥子的脾性,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雖然陳天寧在平日裡時常有不尊規矩,或者對他這個上司也口出狂言的時候,但同樣脾性的閻立德,對這些事兒也不介意,倒也是很喜歡陳天寧,兩人相處的倒挺不錯。

“好,你們要抓緊時間製作,這些是我所畫幾種火炮的圖樣,你們琢磨一下,待過些日子,我們再好好討論一下,”李業詡掏出一些這些日子畫出來的圖紙,交給閻立德,“還有一點,無論何時,要注意安全,絕對不能出現事故!”

彈藥的東西可不是鬧着玩的,萬一出點事情,什麼都玩完了!

“下官明白,”閻立德一副我辦事你放心的樣子,“我們已經依照大匠的吩咐。在附近山上挖了多個山洞存放製作完成的各種手雷和彈藥,每個山洞間隔距離都遠!”

軍器監生產和存放的坊都依着山而建,大部都在山洞裡,其他一些在房間裡的,牆壁也是用非常厚的條石所徹,就是爲了防止出現事故而引起連鎖反應,其他製作甲弩的作坊則又隔着一個山頭,距離很遠。

李業詡又問了一些其他東西的製作,看了看軍器監製作的作坊,即往情報院而去。

情報院內,卻只有吳朋一位主要的官員在。其他幾位都出去執行任務了。

在得到報告知道李業詡來後,吳朋飛跑着出來迎接李業詡。

“將軍,末將正有事要報告與您!”吳朋看到李業詡,凝重的神色下,也有些興奮。

“什麼事?”李業詡見吳朋說得如此慎重,忙問道。

“前些天收到的消息,吐蕃贊普棄宗弄贊率殘部已經回到邏些城,而祿東贊並未回到邏些,”吳朋把手中剛剛譯好的情報交給李業詡,“從伏俟城傳來的消息,祿東贊正率一個使團往長安而來!”

“什麼?!”李業詡大驚,吐蕃剛剛戰敗才幾個月,祿東贊竟然可以組織起一個使團到長安來,這速度可是驚人的,“前面的情報爲何沒有報告?”

李業詡回京後,收到過吳朋私下傳給他的情報,關於吐蕃的情報裡面只是報告了得到前方戰敗的消息,邏些城一片混亂,其國內的一些部落趁機反叛,羊同也陳兵與吐蕃交界地帶,伺機準備攻擊邏些城。

“將軍,前面那些消息都是幾個月前傳來的,後來天氣轉寒了,再沒有情報傳來,我們不清楚邏些城的最新情況,也發不出指令,這是發自伏俟城的情報,吐蕃使團已經抵達伏俟城了!”吳朋問道。

“天,如此嚴寒天氣,祿東贊已經到了伏俟城,我們卻沒有事先發現!” 李業詡心內的震撼無以言表,祿東贊想要做什麼?難道是到長安來稱臣請罪的嗎?不然不會冒着高原上如此嚴酷的環境和氣候,在冬日裡到長安來的。要知道,這樣的時候在高原上行進,生存的機率是很小的。

不過也是可以理解,遭此大敗的情況下,吐蕃這兩位最有勢力的人。也是怕唐軍趁機進入高原作戰,一舉滅了他們,而不顧將到來的嚴寒,就派出使團到長安來,以求提到李世民的寬恕。

跟隨着出征的那些情報人員在鬆州之戰結束後,大部也已經按戰前的安排,集結迴歸了,沒有及時傳回吐蕃殘部的消息。

這就是通訊手段落後,無法實時聯繫的後果,不然可以在半路上結果了祿東贊,不讓其到長安來,但已經進入青海境內了,並且向青海都護府表明了使團的身份,已經在李大亮部的監管下,不能再下手了。

“將軍…我們要採取什麼對策!”

“隨我進宮見皇上!”李業詡命令道,這樣的事,應該由李世民處理了。

――――――――――――

“李愛卿,又有什麼事兒發生了…”兩儀殿內,正烤着火看着奏摺的李世民驚奇地看着進來的李業詡。

“陛下,剛剛接到來自伏俟城的情報,祿東贊率一個使團抵達青海境內,”李業詡把譯好的情報交給李世民,“如今天氣嚴寒,青海之境都是大雪堆積,戰後我們的情報人員除少數一部分追着棄宗弄贊的殘部去了邏些,其他都歸隊了,沒有及時探聽到吐蕃人的情報,且有情報在寒冬裡也無法及時送達!”

“這個朕知道,朕不怪你們!”李世民是領兵打過仗的人,自是知道北方的冬天是什麼樣的,傳遞情報的這種小鳥基本無法長距離放飛,只是又皺眉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情報?爲何沒有青海的奏報送來?”

吐蕃派使團再來長安,並未出乎李世民的意外,但如此大事,沒有青海來的軍報,讓他意外。

李業詡示意邊上的吳朋作答,吳月說道:“陛下,這是五天前發自青海的消息,軍報按正常速度應該還要幾天才能到!”

“朕明白了,” 李世民看着吳朋點了下頭,又似自語道,“如此嚴冬,祿東贊這麼急來做什麼?”

“陛下,我們要採取如何對策?”李業詡再問道。

“祿東贊既已經入我境,那朕就讓他到長安來,朕倒要看看,他來做什麼!”李世民寒着臉說道。

其實李世民和李業詡都知道,祿東贊冒着如此嚴寒天氣來到長安,要做的事無非就是許多戰敗國一樣會做的,不外乎割地、賠錢、稱臣、納貢、內附之類的!

“陛下,臣明白!”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也只得應承…

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7章 較量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30章 朕看好你第6章 長安西市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5章 論道第23章 很多意外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60章 歸來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5章 回府(下)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7章 較量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章 即將開始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40章 伏俟城內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20章 廟會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71章 威嚇回紇人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5章 論道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37章 利器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4章 就一招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0章 吾兒李徵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章 重生
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5章 再次相遇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7章 較量第11章 訓練營成立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30章 朕看好你第6章 長安西市第202章 殲滅戰開始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5章 論道第23章 很多意外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45章 倭王宮內血流成河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60章 歸來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15章 回府(下)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15章 第一衛軍組建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46章 取高昌城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7章 較量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27章 拜訪房府第2章 即將開始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40章 伏俟城內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20章 廟會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71章 威嚇回紇人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5章 論道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37章 利器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87章 女王也要聽我的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4章 就一招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0章 吾兒李徵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章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