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回家真好

賞後。心情並不太好的李業詡。跟着李靖回到原先輒一一剛進了書房,就迫不急待地問李靖道:“祖父,您說,皇上到底是何意思?”

這出征快一年發生的事兒還挺多,連李靖都由代國公被轉封爲衛國公了。

這就和後世李業詡所記着的一樣,李衛公名至所歸了。

“你說呢?”回來路上,一路都是沉思着的李靖,坐下後反問李業詡道。

“祖父。孫兒覺得,皇上這樣做。是有想早一步進行軍制改革的打算,但肯定還有其他目的”。一路上李業詡雖也想了不少,但終是想不出所以然來,心裡所有的想法,還是出兩儀殿前的那一點,“皇上是否故意要給孫兒樹立諸多的對手,讓衆臣將矛頭對着我?”

“老夫也是如此想,皇上這樣做,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你都將成爲衆矢之的。”李靖長嘆一聲,又似戲髏道。“老夫近花甲之年才得以任兵部尚書之職,你小子倒好。這麼一丁點年紀”

“祖知”李業詡想到不到李靖還有心思調侃!

“好了。不說笑了,如今朝中和軍中適全任此職者多的去了。李道宗、李世劫、李大亮、段志玄,等等,資歷是你永遠也無法及的,軍功也不在你之下”李靖臉上有憂色,“老夫想的,皇上如此做,有幾種可能,一是以你這次立下的戰功,還有老夫的名聲,把你當槍使,去對付朝中那些反對的大臣,還有世家,強力推行軍制改革的事,若能取得成果,那是最好的事,如改制不成功,則是你之過,可以趁機治你罪,或者打壓你一陣;二是,皇上也看出了你做事的風格,認定的事會堅持到底,這樣就會與朝中那些反對的勢力長期處於衝突中,使你各方面受到制約,使得一些大臣們對你心生怨恨,降低你的影響力。朝中某方面的力量則可取個平衡,這是皇上最樂意看到的事;再者,是皇上想讓你在這次軍制改革中進一步得到磨練,各方面成熟起來。以待進一步的重用,若是這樣,皇上定會再讓你與太子親近,這從目前看來可能是最好的結果了!”

李靖在回程的路上已經與李業詡說過了。太子這段時間的表現很是不錯,沒有與李泰明着較量。到了年中,李世民也似終於醒悟,吩咐待李泰主持的《括地誌》編撰完畢後,也得到封地上去,也就是說,李承乾重新得到了李世民的認可。

“祖父分析的很有道理,孫兒想會不會這三種可能都摻雜在其中?”李業詡聽了李靖的話,仔細地想了一下。再問道。

“當然有可能,皇上駐人之道,連老夫也無法看清,如今事已至此,也只有把這些事兒做好再說小軍制改革的事非常小可,必須慎之又慎,溫彥博前期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你把他整理的那些資料都取過來,再做一些改進即可,只是無論如何,這事你都要把它做好,做成,並且做到不與朝中大臣產生大的矛盾,這是難度非常高的活,但必須要如此做到!”李靖憂心仲仲,他知道皇帝給自己祖孫倆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你要多與房相與侯尚書商議,他們比你更受皇上器重!”

李靖有話沒說出來,那就是李業詡太鋒芒畢露了,小小年紀風頭蓋過了諸多征戰多年的老將,像程咬金、秦瓊等有微詞了。特別在這次出征吐蕃的戰役中,完全有代替侯君集指揮作戰的樣子,幸好侯君集並沒表現的太介意。但說不介意那是不可能的,關鍵還是要與侯君集處理好關係。房玄齡倒好相處些,與李靖也是世交,對李業詡也是很欣賞,並因李世民干涉兩家的婚姻心裡總有一些疚意。

“是,祖父,孫兒明白,到時也肯定要祖父多多指點。許多事兒孫兒是一無所知”李業詡道,“孫兒只是在特衛軍中待了幾年,其他諸軍的事務都不清楚!”李業詡對兵部是如何運作的,各侍郎要做什麼事兒,其他官員如何管理,更別說各地府兵的具體情況,知道的很少,幸好李靖也當了幾年的兵部尚書,帶兵的時間更長,這些事可以向李靖這個當祖父的多多請教。

“翼兒,你要常在皇上面前訴苦,說你對兵部的事無法掌握,要皇上另任一人來當兵部尚書職。老夫覺得皇上會同意的”李靖皺皺眉說道,“你可以強烈地推舉一人”

“李世助!?李業詡衝口說出了這位名將的大名。

“是的,如今李道宗還領刑部尚書職,朝中其他諸將,戰功與謀略出衆者,當數李世勳了”李靖見李業詡明白過來,臉色已經稍稍的轉好,“若有他來領尚書職,那諸事都好辦了!”

“孫兒明白!”李靖如此說。李業詡心內有了主意,應該想盡一切辦法把燙手山芋扔到別人手上纔好,李世勤這個在

威望的人物。環真是個最佳的人選

只是想不明白李世民爲何不任命李世劫來領兵部尚書這個職。

“定蘇和你那舅兄,此次領了特衛將軍職,以後軍中之事你可以少操一些心了,程兒也晉職爲中郎將。可以讓他發揮一下所長,在軍中樹立威信。還有,你要儘快把其他幾個部門,特別是情報院的職辭了,你出去這半年多的時間。都是運作正常,你可以向皇上提議另任一人了!”李業詡身兼數職,且都是要害部門,這是李靖最擔心的事兒。

“是!”李業詡應道,他想着李世民既然叫他暫時負責兵部的事,那情報院的職應該會同意他辭去的。

“你先回府吧,回京這麼幾天了,都沒回去,妻兒都在掛念了,待明日再一道過來,我們老少一起樂樂,也算爲你立下如此戰功的慶賀!”李靖終於露出了笑容。示意李業詡回自己府上去。

“那孫兒告退”李業詡作了禮,退出了李靖的書房。

這次戰事的經過,在回種的路上都已經和李靖交流過了,李靖也仔細地分析過,更多的是讚賞,到後來也沒再說什麼了,只是吩咐李業詡不要以一個模式作戰,奇兵最忌就是沒有變化。

李業詡出了李靖的房,去和已經在前廳等候多時的父母,還有妹李標聊了會話兒。

李業詡在回京後當天晚上就回府了,此時正趕回軍營接受兵部派人的封賞。

李業詡從衛國公府出來後,與等候着的衆親衛一道往自己的府上快步而去,老遠就看到自己府門口站着一大堆的人在等着,大小參差不齊。妻兒們都迎了出來。

一向堅強的鄭燕,看到李業詡帶着一羣人走過來,早已經淚流滿面了,迎了上來,而一旁的小月,則是失聲痛哭了,只是不見雲兒這丫頭。

“爹爹,爹爹,你上哪兒去了,都這麼久纔回來”一羣稚嫩的聲音參差不齊地響起,李業詡的幾個兒子爭先恐後地往李業詡身上撲來,把想迎過去的鄭燕都擋在了後面。

小子太多,都抱不過來,李業詡只得蹲下身子,把撲過來的這些子們都擁在懷裡。

“徵兒,衡兒。微兒。衍兒小爹爹回來了,有沒有想爹爹?”看着這麼多的家人,特別是這幾個可愛的小子們,李業詡心內也涌上滿腔的柔情,逐個地親了他們一下。

“有,我們和娘一樣,天天在想,在算着爹爹什麼時候回家來”已經長得頗高的李徵搶在幾個弟弟面前,老氣橫秋地說道,並湊到李業詡耳邊說道,“爹爹,我告訴你個小秘密,娘和二孃,三娘常偷偷地在哭,徵兒可是都從來沒哭過!”說完挺直胸脯,一副很自傲的神色。

李業詡颳了一下李徵的鼻子。又挨個摸過小子們的頭,這才擡頭看了眼在抹眼睛的鄭燕,報以一個溫柔的笑容,再站起身。對衆小子們說,“我們都進府吧,你們帶路,看看誰跑得快!”

“好咧,我跑的最快”一羣小子大喊着,轉身就往府內跑去。

李徵跑的最快。最小的李衍落在了最後面。不甘心地大喊着哭了起來,跑在前面的李徵停了下來,伸手來拉弟弟。

看到此情景,剛剛還在抹眼淚的鄭燕和小月也破涕爲笑。“燕兒,小月,年被,我回來了”李業詡看着邊上熱切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妻妾,還有下人們,幹言萬語,也只化作這麼輕輕的一句話。

“我們在家裡提着心過了快一年,唉。這味兒真不好受”鄭燕有些強顏歡笑,“好了,你終於回來了,一切都安心了!”說着趕到李業詡身邊,替他解去身上的鎧甲,“但願以後不要再給你解這身征衣就好了!”

李業詡聽着心裡也嘆了口氣小不再出徵。可能嗎?但願平日裡能有多些時間在家裡就滿意了。

“少爺,快進府吧,酒席都擺好了,就等着您!”管家李年也是眼睛溼潤,上前一步說道。

“對,我們都進去,在這裡惹人笑話!”李業詡率先往前走,衆子們已經在前廳門口停下來,大聲地在喊。叫李業詡快些過去。

踏進府裡,李業詡還真一下子有些不太適應,半年多的高原征戰,天天緊張的奔波和戰事,回京後又是諸多事兒處理,如今終於回到自己的府中,不有繁瑣的事兒,身心都變得很是輕鬆。

李業詡看着身側含情脈脈看着自己的鄭燕,還有一直在抹眼淚的小月,那些蹦着跳着的小子們,覺得鐵馬金戈的生活中,若少了這樣的溫情,那取得再多的戰功都是不完美的。

回家的感覺真好,

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38章 再次進宮第56章 遭遇馬賊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65章 特衛第60章 歸來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23章 很多意外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38章 再次進宮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71章 心跡第72章 凱旋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38章 再次進宮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8章 計策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49章 過年了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10章 吾兒李徵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151章 夠味吧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76章 大婚第46章 好馬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4章 出征時刻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56章 意外的事第31章 丫頭雲兒第8章 凱旋之師第53章 青海道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67章 遭遇伏擊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9章 新事物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37章 血戰赤海(五)
第196章 夜半時分,金勝曼單獨來訪第38章 再次進宮第56章 遭遇馬賊第142章 長安,我回來了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65章 特衛第60章 歸來第62章 只能成功第157章 上了李恪的當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23章 很多意外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38章 再次進宮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171章 心跡第72章 凱旋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38章 再次進宮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8章 計策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49章 過年了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10章 吾兒李徵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151章 夠味吧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119章 河曲之戰(中)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76章 大婚第46章 好馬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43章 凌煙閣功臣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4章 出征時刻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56章 意外的事第31章 丫頭雲兒第8章 凱旋之師第53章 青海道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67章 遭遇伏擊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9章 新事物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122章 伏擊戰(上)第178章 看望美人兒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177章 怡香院的特殊客人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63章 大義的契苾何力第37章 血戰赤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