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

涇陽,皇帝李世民的行宮。

往靈州一帶出發的李世民,率領一羣大臣剛剛抵達這兒。

此次李世民不顧衆臣的勸諫,擺駕往靈州,準備親自到靈州迎接凱旋的大軍,並官令李業詡將鐵勒諸部的頭人都帶至靈州,他要到接待這些處在漠北的諸部落頭領。

七月中,李世民令太子李承乾監國,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尚書右僕射高仕廉等輔助之,自己率領龐大的隊伍從長安出發,往靈州進發,身邊所帶的大臣有長孫無忌、尉遲恭、楊師道、馬周、褚遂良、岑文本等。

剛剛行了兩日,抵達涇陽行宮。

先前幾天,接到李業詡和李世績部送來的情報,這兩部都已經做好準備,即將對薛延陀人發動攻擊,大戰即將開始,李世民時刻關心着前方的戰事,吩咐近侍,若有將方戰報送來,即使是睡覺時候,也要把他喚醒。

按時間算,漠北道和安北道的戰事都已經進行的差不多,該有戰報傳回來的時候了。

抵達涇陽後,李世民顧不得休息,立即召集跟隨的大臣及將領們商議有關前方戰役的事情。

“陛下,臣覺得,李翼大總管率先將回紇部降服,有回紇數萬人相助,夷男即使事先偵知,也決不敢與我決戰,陛下不必擔慮,此戰我軍必勝無疑!”左羽林衛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恭率先說道。

因自己的兒子尉遲寶琳在出戰安西后,再次跟隨李業詡北征薛延陀,尉遲恭對戰事也是非常的關心,前方有情報送回來也都儘量向李世民探聽,也進行過多次的戰事分析,前些接到李業詡率部將回紇部降服的情報後,尉遲恭就大大地稱讚了一番。

“敬德所說頗是,此戰前朕也曾說,若各部落願降即撫,叛則剿,李翼還是執行的不錯,回紇人一向對我大唐示好,此次也不願意加入薛延陀侵犯我大唐的軍隊中,向西進,將回紇收服爲我所用,這是李翼立下的大功一件!”李世民臉上也滿是贊色地說道。

“陛下,就怕回紇不是真心歸降,關鍵時刻作亂!”長孫無忌在一旁不無擔心地說道,李業詡迅速地收服回紇人,讓長孫無忌嫉恨之際,也不得不敬佩,這小子夠狠,十餘萬的回紇人竟然給他包圍,並迫使他們投降爲其所用。

“陛下,臣覺得,李大總管既然能在回紇人不察間將其包圍,並剿滅其少數分的叛亂,並沒引起其他部落的效仿,回紇人肯定不敢作亂,若薛延陀被擊敗,其他更小的那些部落肯定會如回紇般歸附,所以臣覺得,陛下應該要考慮如何安置如回紇般這麼多人數的部落了…”中書侍郎岑文本奏道。

“如何處置漠北諸部,朕已經擬定的詔令,只待前方獲勝的戰報傳來,即可詔告天下!”李世民露出意氣奮發的表情來,非常的自信,也是用不容置疑的口氣說話,身邊的朝臣們都沒見到過。

“陛下,臣覺得,漠北之地,過於廣大,也無出產,將薛延陀人痛擊後,陛下應讓大軍班師,並分封部部落頭人,讓他們各自去相爭,如此能削弱各部落的力量,不會再對我北疆產生威脅,”黃門侍郎褚遂良還有些不知趣地奏道。

“朕說了,如何治理漠北,朕已經有了定議,你們不要再議!”李世民露出少有的咄咄逼人的樣子,對褚遂良說道,“朕現在只關心的是,兩路大軍何日擊敗薛延陀人,大軍所需如何才能快速地運送上去!”

接下來,李業詡即和諸位討論了有關軍事行動的問題,只是讓李世民遺憾的是,此行軍中武將不多,太多的武將都在前方征戰,讓李世民無法很過癮地討論關於這次戰事如何進行的話題,只有與尉遲恭可以討論一二。

李世民以涇陽只停留了一個晚上,也就立即啓程往北行進,五天後,抵邠州,所有隨行的大臣們都已經很是疲勞,他們都以爲李世民會在邠州休整,沒想到興致很高的皇帝卻只在邠州呆了一晚,直接往前行。

皇帝這次出巡行進的速度快的出奇,甚至嚴令地方官不得接待,夜間都只在城外紮營,最多時候一天行進近百里,比正常速度快了近一倍,皇帝這樣的舉動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從邠州出發,行進在邠州到涇州間,快到涇州了。連續的快速行進,這些年已經養尊處優的李世民也有些乏了,靠在御駕上小憩,心裡也在感慨多年未征戰,身子骨也不如前了。隨着馬車的顛簸,李世民眼皮子下下打架,終於撐不住,合上了眼,這時卻隱隱地聽到遠處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李世民一下子驚醒過來,忙坐直了身,揉了把眼睛,一把掀開御駕馬車的簾子問護衛在外面的尉遲恭道:“敬德,什麼事?是不是軍報…”

“陛下,好像是傳軍報的使者…”尉遲恭拿着望遠鏡看着遠處,只見幾騎飛速地往這邊過來,絲毫不顧及行進的天子御駕衛隊,而天子的御隊也都爲之讓道。

這樣的情景只有十萬火急的急報傳送纔會出現,“陛下,肯定是軍報傳來了,漠北的軍報…”尉遲恭大喜道。

那隊騎兵近了,在馬蹄聲中已經聽到了這些士兵的喊聲:“讓開!快讓開!前線軍報,緊急軍報,安北道行軍部緊急軍報…”

已經命令御駕停下的李世民不要侍衛相扶就跳下了馬車,與尉遲恭相視一笑,果然是漠北的軍報傳來了,也只有傳遞軍報的軍士纔敢對天子的衛隊如此大喊,只是出乎他們意外的是,傳來軍報的還是更遠一些的安北道行軍部,並不是距離較近的漠北道消息,難道是安北道首選展開攻擊行動?

這行傳報的人員有近五十騎,怪不得李世民在車駕裡就聽到了馬蹄聲,很快這隊人馬就飛奔到面前,尉遲恭帶領一隊羽林軍親自迎上上去。

領頭的一名郎將裝束的人飛快地跳下了馬,還打了個趔趄,差點撲倒地地,卻還是穩住了身子,對尉遲恭行了禮,“緊急軍報,大將軍,安北道緊急軍報,我軍大捷…”說着把懷中的軍報呈上過來。

在尉遲恭接過軍報的時候,這名郎將竟然一頭栽倒在地,而多匹軍馬也都口吐白沫了。

想必這些傳報的將士是以最快的速度奔來了,連驛站的馬匹都給他們跑虛脫了,人也累倒了。

自有其他人將這些傳報的軍士安置,尉遲恭趕緊拿着軍報跑回到李世民身邊,聽到剛纔這名郎將所說的大捷,尉遲恭也已經歡喜的手舞足蹈了,安北道的消息,那裡有他那個寶貝兒子,想必這次那個不聽話的小子肯定立下大功了。

同樣有些迫不急待的李世民已經迎上來幾步,一把從尉遲恭手中奪過裝軍報的包裹。

軍報竟是用包裹裝的,這也是第一次,裡面有好幾份軍報。

路途遙遠,漠北之地沒有驛站,這些軍報都是李業詡用特殊通道傳送回來的,肯定比驛站傳遞的速度高,但速度快慢不均,先後的幾份軍報一道送達也是正常的事。

李世民拆開,取出那用特殊紙張寫的軍報看了起來。

“哈!哈!哈!”李世民看了第一份軍報後,即大聲起來,“薛延陀牙帳被攻破,夷男被手下所殺,薛延陀部向我安北道行軍部主將投降…”

李世民看完,將軍報交給尉遲恭,又打開另一份軍報看了起來,那是奏報將夷男兒子頡利苾部全殲的消息,還有一份是關於那些歸附薛延陀的各部落爭先來請降的消息,裡面還附了以吐迷度爲首的各部酋長、俟斤及頭人們上給請求內附的奏摺。

“陛下,想不到戰事進展的如此順利,”尉遲恭從李世民手中先後接過幾份戰報,看了起來,“安北道諸軍攻擊真是神速!陛下,李翼大總管用兵如神啊…”

“這小子還真行,朕沒用錯人,哈哈哈!”李世民大笑起來,接着又似有些神傷,“戰事結束,朕要讓他們班師回朝,安北道諸軍征戰在外已經快兩年,朕也這麼久沒見李翼了,還真是想念…”

“陛下,待他們班師回長安,也肯定要年末了!”尉遲恭也在想他那個兒子尉遲寶琳,這麼久未見了,還真的想念,“陛下到靈州迎接凱旋的大軍,一定會更鼓舞將士的士氣的!”

“大軍取得如此勝利,朕也不枉靈州一行了,”李世民大笑着,又有些惋惜地說道,“夷男如此一個梟雄,竟然若個這樣的下場,悲乎!”又馬上對尉遲恭道:“傳令,立即加快速度,趕往涇州城,朕要在涇州休整,並向天下發布詔命!”

李世民興奮之餘,也立即傳令將這消滅通報給留守長安的太子李承乾,並將此消息詔告天下。

如此大勝的消息,薛延陀汗國覆滅,放眼大唐四周,再也沒有人敢對大唐進行挑釁,如何不讓李世民高興。

已經在御駕衛隊中傳開來的這消息,像一支強心劑一樣打在將士們的心中,原來已經疲憊不堪的將士們,立馬來了精神,整個天子的御隊狂奔至涇州才休息,比原定早一天抵達涇州城…

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71章 心跡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78章 異常情況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28章 李恪母子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49章 有佳人第47章 大舉攻擊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60章 其樂融融第76章 大婚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24章 一場鬧劇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47章 會師第86章 有驚喜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49章 有佳人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39章 伏俟城外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7章 較量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章 重生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98章 溫情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48章 新的佈署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39章 伏俟城外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5章 再次相遇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49章 有佳人第43章 再次得手第35章 玉門關分兵
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5章 給李恪的忠告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71章 心跡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78章 異常情況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28章 李恪母子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74章 要將兵法傳於後世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第25章 長孫無忌太討厭了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105章 不被接納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49章 有佳人第47章 大舉攻擊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60章 其樂融融第76章 大婚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145章 不過是一場鬧劇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24章 一場鬧劇第一百g一十八章 河曲之戰上第89章 吐蕃使者請婚第47章 會師第86章 有驚喜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69章 佈置任務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49章 有佳人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39章 伏俟城外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43章 到底誰更狠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7章 較量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章 重生第3章 我要一個人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38章 鬆州之戰(十二)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98章 溫情第163章 殺光小日本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48章 新的佈署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39章 伏俟城外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237章 願內附歸唐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15章 再次相遇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149章 有佳人第43章 再次得手第35章 玉門關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