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

“諸位愛卿,關於安北道行軍大總管李翼與回紇人勾結之事,如今已經查明真相…”坐在太極殿上首的李世民,看着殿下的羣臣說道。

今日是朝會日,皇帝李世民所說的第一件事,即是有關李業詡被告與回紇人有勾結的事,對此衆臣們並沒太多的意外,數個朝會日沒出現在太極殿內的李業詡,今日也被宣召進來,公佈調查結果那是情理之中。

聽李世民如此講,太極殿內也是鴉雀無聲,所有的朝臣們幾乎都豎着耳朵聽皇帝會如何處置這件事。

站在武將班列中的李業詡也同樣目不斜視地看着前面,聽李世民說。

“此番由太子帶人,經過近月的探查,問詢了千餘名將士,最終查明這只是軍中幾名不服主帥管事的軍士散佈出的流言…”李世民還是面無表情地說着,眼光數次掠過李業詡的身上,只是沒任何異樣的感情流露。

李世民說着,示意站在殿首文武官員前列的太子李承乾宣讀詳細的調查經過。

站在殿下的李承乾應聲站出來宣讀報告。

聽了李承乾的宣讀,衆臣這才明白,原來太子花了不少的精力,動用很多人員,問詢了大量隨李業詡出征的部下,並對李業詡所記錄的戰事詳細經過都細查了一遍,沒有任何能證明李業詡與回紇人有勾結的證據。最後經過一番仔細的問詢,並得到幾名軍士的舉報,最終確定是幾名曾受李業詡處罰的第十三近衛師中下級軍官,在酒醉後散佈的流言。

聽了李承乾的話,李業詡怎麼也想不起來,他什麼時候親自處罰過第十三近衛師的中下級軍官,而且李承乾沒當衆說這幾名軍官的姓名,讓李業詡好一陣不舒服,這事,李承乾在當日到府上來告知調查結果時候也沒說過的。

李業詡想着,李承乾應該發現了什麼,但沒和他說而已。

皇帝既然認可了這樣的結果,自己的部下又沒有進一步的情況探報來,李業詡也無法做出還擊。

想到這,李業詡瞄了一眼另一邊的長孫無忌,但這老狐狸沒有任何表情。

“父皇,兒臣請奏,要給立下大功的李大將軍重賞,並嚴懲散佈流言的那幾名軍官,一同責罰第十三近衛師的將軍,再將此事詔告天下!”李承乾宣讀完後,對李世民作了一禮,奏道。

“陛下,臣贊同太子所說的,事情既然已經查清楚了,那對立下大功的領軍主帥,必須要給予獎賞,以鼓士氣,以平軍中將士的不滿,”聽了李承乾所說的後,特進魏徵也跟着站出來說話。

“陛下,臣附議,一定要給予重賞,”房玄齡也跟着站了出來。

“正是如此,有功當賞,有過當罰,如今查明李愛卿並無過,朕定有重賞,”李世民從御座上站起了身,準備宣佈對李業詡的獎賞。

“陛下,臣御軍不嚴,以致使部下生怨,散步這樣的流言,這也是大罪,還請陛下治罪!”李業詡卻先一步出列,請李世民治罪。

“此不是你所犯之罪,”李世民搖搖手,示意李業詡不必自責,“朕會責罰領軍的近衛師將軍…”

聽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只得歸列不語。

“陛下,李大將軍年紀輕輕,已經身居高位,實在不宜再委以重職,不然定會使其心生驕意,目中無人,有違陛下所盼,”出乎李業詡的意外,中書侍郎岑文本站出來奏道。

李業詡聽了一愣,想不明白岑文本此話是何意。

“陛下,岑侍郎此話不對,有功即賞,有過即罰,此乃可以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如何能說不宜再委以重職?況且李大將軍已經快近而立之年了,”左僕射房玄齡站出來反駁。

“房卿所言有理,朕也覺得如此,”李世民點頭同意,“宣旨…”

李世民宣佈的獎賞還是有些出乎李業詡的意外,轉李業詡爵位爲櫟陽郡公,加真食邑八百戶,賞絹五千匹,黃金五十斤,仍領正三品職的兵部侍郎、特衛大將軍職,同時授以李業詡從二品的鎮軍大將軍銜,並全面掌管大唐軍事學院的建設,具體職務待過些時日再宣佈。

這樣的封賞讓李業詡稍稍的鬆了口氣,還好沒給自己弄個國公的爵位,不然真有些擔當不起,還不到三十歲的年齡,就委以國公,還真的是對李靖近六十才得以國公爵的諷刺。

鎮軍大將軍職只是個武散職,有些類似後世的軍銜一樣,這個任命是對李業詡軍功的最好表示,讓李業詡也滿意。

李業詡也知道,當初李世民委以蘇定芳檢校特衛大將軍職的任命,就是準備以蘇定芳掌特衛軍,自己如今雖然還領這個特衛大將軍職,但軍務已經不太需要他去掌管了,在後面的時間內,大多精力將花在軍事學院上,特衛軍將由蘇定芳掌管,只是不知道李世民會委以自己軍事學院的什麼職。

這樣的結果,還是讓李業詡挺滿意的,不實際領兵,正是可以消除一些人人忌恨,也可以讓自己輕鬆下來,待軍事學院走上正軌後,就可以有悠閒的日子過了。

這樣的封賞,與朝臣們所想的重賞還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大多的朝臣們都覺得,皇帝會委以李業詡更高的職位,並授以國公爵,以立下的戰功計,即使授以國公爵,並不爲過。但皇帝宣佈的封賞,無論爵位,還是職務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許多人對還未建成的軍事學院並沒太多的概念,也不知道掌管軍事學院的影響力。

對李世民如此的封賞,朝中並沒有出來反對,朝會後,幾乎所有的人都對李業詡表示祝賀,連長孫無忌也是如此,並對聽信傳言,中傷李業詡的行爲表示歉意…

此次李業詡受到的這個遲到的封賞,讓府裡上下都喜出望外,妻妾們都對李業詡表示了祝賀,府裡的下人們也都在李年的帶領下,向李業詡表示的恭喜,下人們也自是得到鄭燕的分賞。

對李業詡的食邑轉到離長安近的櫟陽,鄭燕也是很高興,但更高興的還是對於新增的這八百戶食邑,還有那麼多的絹和黃金,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財產,鄭燕都有些笑得合不攏嘴。

“郎君,看來以後我們不置產業,這日子都可以過得好了,”鄭燕喜滋滋地對李業詡說道。

“這些事你看着辦吧,爲夫不管!”李業詡嘆了口氣,看着守財奴一般樂顛顛的鄭燕,有些無話可說的感覺。

不過也可以理解,李業詡自己又不管事兒,掌握府中幾百號人一切開支的鄭燕,若不把一切都打理好,那還真有可能維持不下去,出現生活拮据的現象,額外增加一筆財富,當然是高興的。

李業詡在吩咐好府裡的事後,也和鄭燕說了聲,去李靖府中,他要把今日朝中發生的事,告訴李靖。

對於李業詡的來訪,李靖並沒什麼意外。

“翼兒,坐,”李靖指着一旁的胡凳,對施了禮的李業詡道。

“祖父,您還在寫東西?要注意身體喲,”李業詡探頭看了看李靖書桌上的東西,滿懷關切地問道。

“老夫身體還不差,累不着,只是寫一些有關初級行軍面陣的講義,”李靖整理了一下寫好的紙箋,對李業詡笑着說道,“再過一些時日,軍事學院組建完成,老夫不去上一些課,皇上都不答應的,呵呵!所以老夫得早做些準備,省得到時忙亂,老了,不中用了…”李靖有些自嘲地說道。

“祖父您身子還壯實着,怎麼能說老了!”李業詡看着李靖道。

自李業詡和李業嗣回來後,李靖的氣色也比以前好看多了,臉上也時常露出笑意,讓一直爲李靖擔心的李德謇夫婦放了大半的心。李業詡想着,自己和李業嗣這兩位孫兒回來,對李靖心理上的安慰還是挺大的。

“好了,不說這個了,人總是要老的,老夫只希望能多看你們幾年,”李靖示意李業詡再坐近些,“與老夫說說今日朝中發生的事…皇上給了你什麼封賞!”

“是,祖父,” 李業詡應道,把今日李業詡對他的封賞詳細地說了一遍。

“哦,這結果還不錯,老夫放心了!”李靖滿意地點點頭,又奇怪地看看李業詡,“皇上爲何加你這麼多的食邑,還有賞賜如此多的錢物?”

“祖父,孫兒當日在宮內與皇上說過幾句!”李業詡訕訕地說道,接着把當日與李世民所說的都告訴了李靖。

“哈哈,你小子,膽子還真大,敢向皇上討賞賜,”李靖忍不住大笑兩聲,有些滿意地說道,“皇上按你的請求給予封賞,正是對你的進一步信任…看來,再過一些日子,你的特衛大將軍職也會除去,不實際領兵,皇上對你的忌諱也會少一些,朝中一些有心思的大臣,也會轉移注意力,這是大好事…”

“祖父,孫兒有一事不明白…”李業詡看了一下很高興的李靖道。

“是不是想問岑文本爲何如此說?”李靖眯着眼看了眼李業詡道。

“正是,”李業詡老老實實地回答。

“岑文本前些日子到老夫府裡來拜訪過,是老夫授予他此意的,只是想不到他會說的這麼直接!”

“孫兒明白了…”

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32章 比武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40章 受到攻擊?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43章 再次得手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4章 拍板第61章 緊急事件第46章 火藥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55章 抵達幷州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51章 如何善後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5章 回府(下)第60章 潛規則?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75章 封賞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26章 決定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95章 刻石記功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92章 酒後亂性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34章 轉移陣地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58章 連根拔除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68章 分兵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7章 鄭氏兄妹第8章 凱旋之師第2章 重生第25章 顯神威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60章 歸來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3章 三月三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76章 大婚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40章 伏俟城內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
第208章 黑齒常之被俘第32章 比武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40章 受到攻擊?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69章 佈置任務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43章 再次得手第43章 新的作戰手段第4章 拍板第61章 緊急事件第46章 火藥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2章 未來的名將蘇定芳第55章 抵達幷州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51章 如何善後第67章 接下來要征伐的目標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5章 回府(下)第60章 潛規則?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75章 封賞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26章 決定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95章 刻石記功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85章 準備與新羅王會合第92章 酒後亂性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34章 轉移陣地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58章 連根拔除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68章 分兵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7章 鄭氏兄妹第8章 凱旋之師第2章 重生第25章 顯神威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2章 這是誣告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60章 歸來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160章 千萬不能賜婚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3章 三月三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76章 大婚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58章 永不言放棄的漢人後代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232章 安東大都護府的設立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40章 伏俟城內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45章 伊列道行軍大總管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