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

“陛下,不可!”見李道宗如此說,長孫無忌快步上來,奏道:“天子親征,不可冒險僥倖,臣以爲,我軍必應先取遼東城、安市城、建安城,待消滅了遼東這些城池所有高麗的高麗軍隊後,方可再攻擊平壤,若直趨平壤,則建安、安市等諸城高麗大軍必將跟吾後,我方有腹背受敵之憂,我軍集全部人馬也不到十萬,而幾路高麗大軍有數十萬,此乃陛下親征,若萬一有失,那如何是好?”

吏部尚書楊師道也馬上表示了與長孫無忌相同的意見:“陛下,臣也認爲不可,高麗人在其本土作戰,各種物資補給來得容易,而我軍雖然取得了遼東諸城的糧草,只是這一帶物資運輸不方便,我軍所需的一些火炮炮彈等物都無法及時送達,若我大軍長驅直擊平壤,糧草供應如何保證?若戰事進展不利,在高麗大軍的優勢兵力合擊下失勢,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契苾何力看了看沉默不語的李世績,忍不住站了出來說道:“陛下,臣以爲副大總管此講可行!兵貴神速,高麗人的大軍都趨遼東而來,平壤一帶必定空虛,臣覺得我們直擊平壤,可避實擊虛,加快戰事的進程!”契苾何力說着加重了語氣,繼續道:“我大軍在遼東與高麗人作戰,同樣遠離我方腹地,若是長久在遼東與高麗人糾纏,那時日必定久長,勢必失去攻擊平壤的機會,若諸位覺得陛下親率大軍進擊平壤風險過大,可以分兵進擊,以一部圍攻遼東諸城,一部快速挺進高麗內地,直擊平壤…”

“陛下,何力將軍所言極是,若覺得大軍全部進入高麗腹地不妥,可以以大部攻擊遼東諸城,一部突襲平壤,高麗人措人不及,我軍的攻擊行動也有可能成功!”李道宗說着上前一步,正視着李世民道,“陛下,臣願領五千士卒,進擊平壤!”

“陛下,臣也願領軍進擊平壤!”契苾何力、執失思力,還有阿史那社爾、牛進達、程名振等諸將都先後站出來,表示願意領一部軍士,突襲平壤。

聽到諸將的這般請求,一直盯着沙盤看的李世民卻是一副猶豫不決的樣子,看了看同樣猶豫臉色,欲言又止的李世績,下不了決心。

依李世民作戰的風格,李道宗所說的這個計謀,正是他一路行來多次想到的,若是他在當皇帝前,領兵作戰時候,會毫不猶豫地採取此策,並親自領軍直擊平壤,只是如今當了皇帝,率領人員數並不多的軍隊作戰,還有張亮的違令,都使他顧慮頗多,更讓李世民下不了決心的是,前朝隋帝楊廣第一次出征高麗的慘敗情景。

大業八年,楊廣親率近百萬大軍,水陸並進,進至平壤城近,只是被高麗人詐降之計所惑,在薩水渡河時遭遇高麗人突襲,死傷慘重,另一路從海路進軍的來護兒及周尚法所領的大軍,直抵平壤城下,來護兒率四萬大軍攻擊平壤,但被高麗人使計打敗,損失慘重,最終無功而返。

前車之鑑,再加上張亮大軍並沒依原先的命令進平壤,還有我大軍已經在遼東以非常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這些原因都使得以往用兵喜歡出奇兵的李世民,聽到李道宗所提之講,長孫無忌勸阻後,下不了決心。

李世民正猶豫間,長孫無忌又說道:“陛下,萬不可分兵出擊平壤啊!前朝出征高麗之敗,我們不可重蹈其覆撤,必當慎之又慎。我軍兵力不到十萬,不及前朝幾次出征高麗之半數,若再分兵,各部勢力更弱,更容易遭到高麗人的打擊,臣等一死無怨,陛下乃九五之尊,萬一有什麼差池,那如何是好?陛下要三思啊!”

“陛下,臣覺得需要再三思慮,方可做決定!”一旁的尉遲恭憋了半天,也蹦出這樣一句話來。

這時,帳外卻有傳報聲響起,尉遲恭聞聲出帳去,問詢情況。

很快尉遲恭就轉身回帳來,用非常驚喜的聲音對李世民報告道:“陛下,熊津道傳來消息,我軍大捷!”

“什麼!?”剛剛還滿心鬱悶的李世民,似換了個人似得,一下子跳了起來,從尉遲恭手中搶過送來的厚厚一疊戰報,迫不急待地打了開來看。

熊津道的戰報是從海路傳來的,因傳遞不方便,前後幾份戰報一道送達遼東。

衆臣也停止了剛纔了爭論,齊都看着越來越高興的皇帝,每人都想知道熊津道戰況如何了。

李世民快速地翻看了一遍手中的戰報後,哈哈大笑幾聲,衝口而出道:“哈哈哈!這小子,還真沒讓朕失望!”

說着李世民又再看一遍這些戰報,邊看還一邊說了起來:“熊津道水師將士,在熊津江口一舉將百濟與倭國聯軍水師殲滅大部,計毀敵戰船八百餘艘,殺敵三萬餘,我水師僅傷幾十條船隻,幾百人傷亡…”

“大軍進至熊津城,以半日時間攻下熊津城,再轉而攻擊泗沘城,泗沘城也很快被攻破,扶余義慈出城逃亡被我大軍抓獲,扶余隆獻城投降…哈哈哈!”李世民把手中的戰報交給一旁的李世績,再次大笑道,“熊津道諸將士,從城山出海,只不過二十幾日時間,就將百濟平定,此等戰績,足可彪炳史冊,我大唐有如此善戰之將,朕還有什麼可憂慮的!”

“陛下,百濟平定了!?”聽李世民如此說,一旁搶不到戰報的李道宗和契苾何力,幾乎異口同聲地問道。

百濟國都被攻破,百濟王被擒獲,在他們心目中,百濟國就已經被征服了。

“是的!”李世民用力地點點頭,有些手舞足蹈般地說道,“扶余隆願意聽從我大唐的調遣,舉國請降,熊津道諸軍正往周留、加林、道薩等百濟境內還駐有重兵,及有倭兵一道守衛的城池進發,準備與新羅軍隊一道,佔領並控制百濟境內的大部地方後,即揮師北上,直取平壤,與我遼東道與平壤道大軍一道,攻滅高麗!”

“陛下,百濟既已經平定,那熊津道李大總管所領大軍不日即可揮師北上,攻擊高麗諸城,劍指平壤,所以臣更加認爲,我大軍應遣一部,突襲平壤城,與熊津道將士一道,南北夾擊,攻陷平壤,那遼東諸城的高麗守軍,都會聞風而降,這樣也可使我軍付出的代價更小一些!”李道宗再次大聲地說出自己的請求,“請陛下假臣以五千兵馬,直擊平壤,或者,我大軍棄安市諸城不顧,揮師東進,再南下,攻破平壤!”

“陛下,臣願意與副大總管一道,率軍進擊平壤!”契苾何力也再次站出來,表示對李道宗的支持。

“陛下,不可啊!”李道宗信心滿懷說完後,長孫無忌再次站出來說道,“我熊津道將士雖然已經攻破熊津城與泗沘城,然百濟境內還有許多地方有反抗,不可能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舉大軍北進,而且熊津道將士可以得到新羅軍隊的配合,如今更有扶余隆的協作,若是進軍平壤不利,可以退回到百濟境內或者新羅境內,若我軍直進平壤,萬一不利,往何處退?即使分兵出擊,人數少無法對平壤構成有效的威脅,區區數千兵馬,能否抵達平壤近都是未知數,若是分兵數量多,陛下身邊護衛的軍士必然少去,萬一生變,如何保護陛下的安全!”

“長孫司空,本將想問你,如今張大總管之平壤道大軍大部沒有按計劃抵達平壤近,若我軍先攻取遼東諸城,再揮師南下,必定不能在熊津道將士進軍平壤時候抵達,如此就錯過了南北夾擊的機會,若我北面無大軍威脅平壤,高麗人可以再集結大軍阻擊熊津道的我軍攻擊,連續征戰的我熊津道將士,萬一進展不利,那又如何是好?”李道宗寒着臉,用手指着長孫無忌的臉,憤怒地說道。

李道宗自請命,以五千士卒直擊平壤,少了五千士卒對於我大軍來說,並沒有根本性的軍力缺失,想不到長孫無忌還是一力阻止。李道宗知道皇帝猶豫是爲了什麼,那是怕突襲的軍隊遭不測,而給這場已經大勝的戰役帶來點不和諧的東西,而長孫無忌則完全是不一樣的想法。

李道宗還有一點不明白的是,爲何作爲主帥的李世績直到現在還沒有表態。

“副大總管此言差矣,在下只是擔心陛下的安全受到威脅,若是陛下有個差池,你我都擔當不起!”長孫無忌似不理會李道宗的指責,輕飄飄地說道,“熊津道將士作戰勇敢,幾日內即取了熊津城與泗沘城,想必攻取平壤也一定不在話下,而且還有新羅軍隊的支持,及扶余隆的協助…”

聽了剛剛李道宗後面所說的話,正在沉思的李世民,聽到長孫無忌這般話,不禁心生怒意,以非常冷的目光瞪了一眼長孫無忌,欲言又止。

長孫無忌被嚇了一跳,不敢再說什麼。

這時已經看罷戰報的李世績開口說話:“陛下,臣覺得,進擊平壤與否,或者分不分兵,還是待攻取了遼東城再議爲好,遼東城有守軍數萬,還有與建安城,再加上來援的高麗大軍還有二十餘萬人,若我軍無法有效擊敗這幾部軍隊,攻取遼東,那進擊平壤實是有風險!”

聽李世績如此說,李世民似很是意外地愣了一下,又是一副有所悟的樣子,“李大總管此說有理,會續的攻擊行動如何展開,還是待取了遼東城,擊敗這十五萬高麗援軍後再議!”

一旁希望李世績支持進擊平壤的李道宗,還有契苾何力等人,聽了李世績這般說,還有皇帝的最終表態後,臉上露出一副失望的表情…

第45章 龍涎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3章 三月三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76章 千刀血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82章 夷男被殺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14章 出征時刻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2章 論理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71章 完勝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3章 初次進宮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32章 比武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6章 《出塞曲》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48章 大事也第93章 勸和第173章 復職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51章 夠味吧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71章 朝會第29章 解惑第59章 路途艱辛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47章 會師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62章 只能成功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97章 回家了第154章 踏上征途
第45章 龍涎第177章 抵泗沘城下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44章 齊王李佑謀反第3章 三月三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76章 千刀血第57章 一邊倒的戰鬥第33章 口服心更服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82章 夷男被殺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14章 出征時刻第52章 雙河之戰第22章 論理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58章 凱旋儀式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71章 完勝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127章 鬆州之戰(一)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3章 初次進宮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32章 比武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6章 《出塞曲》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48章 大事也第93章 勸和第173章 復職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51章 夠味吧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71章 朝會第29章 解惑第59章 路途艱辛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30章 鬆州之戰(四)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222章 泉蓋蘇文被殺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199章 高延壽的決定第47章 會師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62章 只能成功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28章 李恪又回京了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97章 回家了第154章 踏上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