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

李業詡不敢問李世民爲何要儘快回長安,只得把自己這段時間所想的,都說了出來:“陛下,臣覺得還是依安西、安北所治一般,在這片地上設大都護府,委任一大都護暫時掌管事務,並將被俘的高麗軍士及部分民衆,內遷入我大唐內地,加以同化,並遷一部我內地子民至遼東及平壤附近,加強的漢人的力量,如此幾年或者幾十年以後,這一片土地即是我大唐的領地!”

這是李業詡在出戰前與李世民接交流過的意見,但如今這個半島上情況還比較複雜,除了已經被征服的原高麗、百濟外,還有一個不算小的新羅還單獨立國,必須得對新羅制定一個計劃,將其歸於我大唐治下,使得這片土地上不再生亂,併成爲我大唐牢固的領地。

除了這些,還有另外特殊的事,那就是半島上的戰事雖然暫時可以告一個段落,但來年出征倭國的事,必須要制定周密的計劃的,而出征倭國的大軍肯定是從熊津大都督府境內,或者從離倭國更近的新羅境內出發,渡海作戰的。由誰領軍,統領多少人馬,征服倭國後如何治理,原來高麗、百濟境內所有叛亂都平息後,事務如何處理,這些都是李世民都要考慮的,也是李業詡這段時間以來想得很多的。

李世民似知道李業詡話還沒說完,也沒開口詢問,等着李業詡繼續往下說。

李業詡繼續說道:“陛下,如今遼東戰事也將結束,對高麗、百濟的軍事打擊也告一個段落,接下來只要我留駐一部分軍力,威壓各處,平定那些零散的叛亂即可,高麗、百濟遭我如此打擊,短時間內不可能再有大規模的反叛發生,接下來主要對付的是新羅…”

李業詡接着把他先前所知,再接下來金勝曼告訴他的事,一併全部都講給了李世民聽,待將新羅國內的情況都講了,再把自己所想的也說了出來:“陛下,新羅王金勝曼被羣臣推上位,因其過於年輕,沒有處理國事的經驗,且新羅國內權勢都落在金春秋、金庾信、閼川三人身上,這三人中只有閼川是支持金勝曼的,但也不排除閼川只是想謀取權勢而支持金勝曼,以期得到我大唐認可的,所以臣覺得,陛下應將此三人召至長安爲官,讓金勝曼無人可以依仗,臣看金勝曼並不是一個能料理國事的人,若國內無人可以主政,臣覺得這位新羅女王很可能會自請內附…”

李業詡也即把他在戰船上與金勝曼講的一些事說給了李世民聽,但只講了一部分,保留了很多,當然金勝曼發燒,李業詡用簡單的物理降溫方式爲其退燒的事,還有金勝曼似對自己有意的事略過不提,省得這位喜歡打探人家八卦事的皇帝揪着不放,自找沒趣。

讓李業詡意外的是,李世民聽了這番話後,臉上還是露出了戲謔之色,剛剛一臉嚴肅的神情也沒了,壓低聲音道:“聽賢侄如此說,朕倒覺得你對這位新上位的新羅女王影響力頗大!”

“陛下,新羅王可能是看了軍戰力出衆,因此心生懼意,再加上新羅先王金德曼的暴斃,讓她害怕,纔對臣聽服的,也想得到大唐對她的支持!”李業詡有些冒汗的感覺,這皇帝一定從什麼地方看出不對來了。

“賢侄,你莫慌,”見李業詡如此,李世民似乎很得意,嘿嘿笑了兩下道,“朕看那金勝曼姿色不錯,這段時間來你對她有特別的關愛,那朕也是可以理解的…”

“陛下,臣可從來沒有如此想過,”李業詡大驚,這皇帝竟然如此說,只是看李世民笑上笑嘻嘻的神色,一副戲謔的表情,這才稍稍的放了心。

李世民依然帶着玩味的笑,看着李業詡道:“賢侄外表長得俊,文才武功俱是不凡,自古美人愛英雄,一個姑娘家與你長時間接觸,不對你這般人物動情纔怪呢,連朕的女…”李世民說着把後半句話嚥了,瞪了李業詡一眼,臉上表情有些豐富,只是很快就隱沒了,又恢復了戲謔的樣子,再次壓低聲音,還把頭湊近李業詡面前,悄悄地說道,“朕看新羅王是對你有一番情意…”

“陛下,”李業詡很是尷尬,“臣家中已經有數位妻妾了,實不敢想這些事兒!”

君臣兩人間好像是在討論什麼男人間的風流韻事一般,完全不像是討論國事,李業詡心裡也有些鄙夷這位這把年紀還抱着八卦心裡的皇帝。

聽李業詡這麼說,李世民卻似一下子有了什麼主意一般,一副恍然的樣子,瞅了李業詡幾眼,臉上露出高深莫測的笑容,直把李業詡看得發毛。

“賢侄,朕聽從你的主意,在戰事平息後,即委以金春秋、金庾信、閼川以官職,讓他們到長安任職,朕希望金勝曼能自請除國,請求內附,過兩天朕會與她商談一番!”李世民說這些話的時候已經換了一副嚴肅的表情。

“陛下,臣覺得我大軍可以以將出徵倭國爲由,駐重兵於新羅境內,進一步威壓新羅,這樣萬一新羅國內有事,那也可以做出反應!”李業詡又提議道。

新羅一直聽服於大唐,若強行除其國,肯定會引起新羅國內不少人的反對,若是新羅王自願請求除國內附,那意義可是完全的不一樣了,金春秋、金庾信、閼川這三人被委以高官,到長安任職的話,那新羅國內已經沒有強勢人物,若此時我大軍進駐新羅,在其國都金城也駐以重兵的話,那一段時間後,新羅局勢必定完全被我控制,失去權臣支持的金勝曼,唯有我大唐令是從的份了。

讓金春秋、金庾信、閼川到長安任職,這三人很可能都是不願意的,但皇帝與我十數萬大軍都在平壤,同樣身處平壤的這新羅國內三大重臣沒有選擇的自由和餘地,想必金勝曼也是不會反對的。

“唔,新羅的事朕會再考慮一番,”李世民對李業詡如此一番說話,也很是贊同,又問道,“此番倭國竟然敢派兵援助百濟,並與我大軍打了幾場戰,朕甚惱之,明年一定要將倭國也征服!”

“陛下,倭人自不量力,妄想在熊津江口將我大軍全殲,只是我水師船高炮猛,倭人是自送死,但倭人的狼子野心可見一斑,他們是想取代我大唐,控制遼東地…”

“正是如此,這口氣,朕是不可忍,”李世民臉上騰起一些殺氣,但一下就沒了,“賢侄,你在熊津呆的時間長了,對這一帶情況熟悉,我大軍如何出征倭國,你也與朕說說!”

“是,陛下!”李業詡站起身,走到掛在帳中的地圖前,指着半島南面那片地及倭國道,“陛下,從地勢上來講,從新羅南部出海,攻擊倭國,那是距離最近的,臣以爲,我大軍在這一帶戰事結束後,即集大軍南下,在入冬前抵達金城到金海京一帶駐防,待來年春後,趁着北風,可征伐倭國!我大軍儘快進入新羅境內,如此可使我軍在冬天時候做好出徵前準備,並可在我大軍駐紮新羅境內時,將新羅的事也處理好…”

李業詡只從地圖上看,就知道金海京即是後世的釜山,那是一個非常好的港口,征伐小日本那片地方,從釜山附近出發是最近的,海峽中間的那個對馬島還可以做休整。

李世民也站起了身,走到地圖前,順着李業詡的手勢看着。

李世民看了會,又沉思了片刻,點頭道:“言之有理!”

李業詡指着地圖繼續說道:“陛下,此是對馬國,對馬國人口不多,但一直聽令於倭王,臣覺得,我大軍可以先一步佔領對馬國,作爲我大軍的中間休整地。金海京離對馬國只有一百五十里餘地,我順風快船一天即可抵達,據我們所探的情報,島上面並沒有倭人的駐軍,只有一些當地百姓,不過萬餘人,及打魚的漁民,佔之應該非常的簡單。待佔領對馬國後,我水師戰船即可從此處進倭內海,直抵其京師,倭水師大部在百濟時候已經被我殲滅,臨時徵召的戰力肯定不強,據臣所觀察,在百濟境內與我遭遇的倭國軍隊,戰力非常的低下,與高麗、百濟軍隊都想去甚遠,臣認爲,擊滅倭國應該難度不大…”

“而且,據臣在熊津時收到的最新情報,倭國內生亂,掌握國內勢力的蘇我氏家族被滅,倭王皇極被廢黜,其他大臣擁立名爲輕的一個王子爲‘孝德天皇’,倭王孝德與另一位王子不合,不得不遷都至難波,難波在靠近海處,我大軍在這一片海區登陸,可以直接對難波發動攻擊!只是近段時間沒有新的情報送來,臣不知倭國內最近情況如何了…”

難波即後來的大阪,位於海邊,對於我渡海作戰的大軍來說,只要安全抵達難波外海,那攻破難波並非難事,更不要說現在倭國內生亂,國力大減,正是攻取的最佳時候!

“聽你一番說,朕明白了,如何攻取倭國,朕會再思考一番,過幾日朕會有詔命下達!”對李業詡如此一番說辭,李世民並沒立即表態什麼。

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41章 玩的過火?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59章 回家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56章 意外的事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78章 異常情況第37章 利器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77章 訪客衆多第60章 歸來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49章 過年了第2章 重生第9章 有後了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6章 長安西市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52章 鎮兵之將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2章 論理第8章 琴瑟之合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39章 壽辰(下)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4章 不速之客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36章 收留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82章 李業嗣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章 拍板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40章 伏俟城內第41章 玩的過火?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
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2章 不一樣的訓練(上)第47章 大舉攻擊第158章 不收入房中第41章 玩的過火?第261章 李世民親自來探望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30章 朕看好你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59章 回家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135章 武才人的馴馬之道第56章 意外的事第57章 一切都很完美第78章 異常情況第37章 利器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77章 訪客衆多第60章 歸來第162章 熊津江口之戰(下)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49章 過年了第2章 重生第9章 有後了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6章 長安西市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52章 鎮兵之將第147章 安北有亂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22章 論理第8章 琴瑟之合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39章 壽辰(下)第49章 慕容順被殺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4章 不速之客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156章 老搭檔又到一塊了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八十五章 各部都來歸附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36章 收留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20章 初探終南山第247章 攻佔飛鳥城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82章 李業嗣第28章 李恪母子第112章 軍歌--《大唐軍魂》(上)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3章 不一樣的訓練(下)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37章 不可思議的第一戰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4章 拍板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第40章 伏俟城內第41章 玩的過火?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41章 準備班師第5章 平康坊頭牌紅姑的身價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