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

平世民的話說得義正言辭,諸多朝臣們都舒了口與,山以混出來指責祿東讚的人也都退了回去。

站在祿東贊邊上稍遠處的李業詡也鬆了口氣,想着李世民會不會就是因爲他這個穿越者的到來,才拒絕賜婚與那個現在被稱作棄宗弄贊的松贊干布。

李業詡不知道歷史上的成公主是何時嫁於棄宗弄贊的,他真後悔沒讀太多的歷史書,對這一段歷史不太明白,也就無法知道吐蕃人會不會再次來請婚,而最終使李世民被棄宗弄贊的執著感動,同意和親。

李業詡聽着李世民的話裡,並沒有完全拒絕和親,若棄宗弄贊真的願意稱臣納貢,那李世民這個皇帝難道就要實現自己的承諾,同意賜婚嗎?

但接下幕無論李世民會不會有同意和親的意思,李業詡希望能用自己的能力和對歷史的先知,阻止這一段被後人吹出來所謂促進民族融合的再史發生。

歷史上的成公主去吐蕃和親。帶去了大量代表當時先進生產力的東西,書籍和工匠,並親自指導吐蕃人如何耕種、釀造、製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的吐蕃的國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使得吐蕃成爲大唐最大的威脅。以致後來,大唐因內亂國力大降,而吐蕃國力大增,多次與唐兵戎相見,大唐諸多國土被吐蕃佔去,都城長安曾被吐蕃攻陷。無數漢人的鮮血表明,對於當時的華夏民族來講,她是個罪人。

當然,從另外一個層面乘講,這樣的罪行不該歸到一個女人頭上,作爲皇帝的李世民,同意對吐蕃的和親也是他最大的政策失誤。或許對於李世民來講,是想讓大唐的影響力播散到四方,想着以大唐的軍力,一個吐蕃根本沒能力構成威脅,李世民過於自信了,他無法預料到百年後的事。

李業詡卻知道歷史上李世民死後百年之後的事,他絕對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與歷史一樣發生。

大唐邊境的和平安定,不是靠女人去換取的,是要靠他們這些武將征戰換來的,靠自己練出來無敵的軍隊去保衛的。

那個所謂的成公主,你就在自己家裡歇着吧,趁早找個人嫁了。安心地生兒育女過日吧!

聽了李世民不可商量的語氣,祿東贊臉色有些發白。

“天可汗陛下,大唐與吐蕃本是相鄰的兩個國家,長期相安無事,多年來也並無戰事爭端,如何來稱臣納貢之說!”祿東讚語言還是保持着鎮靜,很是有禮地說道,“我贊普是慕大唐天朝上國的繁華,一心想與上國結親,希望兩國百年後仍能交好。此是兩國百姓的福氣!因此我們尊貴的贊普令本使帶着大量的珍貴禮物,以求天可汗陛下許婚,贊普願以婿禮尊大唐皇帝,並每年送上禮物,但並不是要稱臣納貢!”

祿東贊也說得挺堅決,只是額頭的上青筋都有些暴露出來了。

吐蕃的大政都是祿東贊與棄宗弄贊商議後決定的,更多時候棄宗弄贊還要聽從他祿東讚的意見,祿東贊和棄宗弄贊從來沒有想過要對大唐稱臣納貢,他對吐蕃數十萬大軍的戰力還是很自信的。

這些年來,吐蕃在平定其國內叛亂。征服周邊的部落時從未遇到過敵手,雖然與大唐軍隊沒有交過手。但其對大唐周邊的白蘭、党項諸羌都曾進行過征戰,也沒見大唐介入。雖然大唐軍隊滅了東尖火突厥和吐谷渾,但祿東贊自信,吐蕃那數十萬軍隊,戰力並不比大唐軍隊差。而且吐蕃高原之地,吐蕃人都長期生活在那裡,很是能適應高原的環境。即使冬天在高原上,只要不遇上極端惡劣的天氣,也基本沒事兒。

若大唐想與吐蕃開戰,沒經歷過高原戰事的大唐軍隊,是奈何不了吐蕃大軍的。

只是大唐國內太繁華了,讓棄宗弄贊和祿東贊無比羨慕,據祿東贊這兩次到長安的所見,邏些城與長安比。就像一個是貧民窟,一個是天堂。邏些城連些高大的建築都沒有,更別說如此輝煌宏大的宮殿了。而能創造這些成就的明與製造技術,正是棄宗弄贊和他祿東贊最急於想得到的。

李業詡只是站在一旁看着,用言語上與祿東贊對仗不是自己的專長。他在想的是祿東贊讓這麼一個勇武的吐蕃武士當副使,是否是再想與自己比試一番?

李業詡本不想開口,但對祿東贊這番話,朝官員竟然一下沒人出來反駁,他忍不住了。

確實,求和平,避免戰事,正是大唐朝諸多官員渴望的,特別是魏徵等這些在朝很影響力的重臣,聽祿東贊這番話還是說得挺在理的。

李業詡上前一步,質問祿東讚道:“吐蕃正使既然希望兩國間百年交好,那我想問一下,爲何此次正使率團出使長安,你們的,率領數十萬軍隊在後跟講,並伺機攻我大唐青海及典??他”這要如何解釋?”

李業詡此話一出,朝堂上一片譁然,大多的朝臣們並不敵情??聞聽到這樣的事兒,無不露出憤怒的神色。只有李世民沒有什麼表情,這是他授意李業詡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揭露出來的。

李業詡這話把祿東贊嚇得臉色發白。他一直以爲棄宗弄贊率領軍隊準備在大唐拒絕和親後,以武力威脅大唐皇帝同意賜婚,這事大唐朝堂無從知曉。

這是祿東贊和棄宗弄贊兩個人商量的事兒。這事兒很保密,吐蕃國內知道大軍出發真正目的的也沒幾人,他沒料到李業詡這位大唐武將竟然知道棄宗弄贊率軍跟進,並打算攻擊青海和其他州縣,難道贊普身邊有他們的奸細?

不,這不可能,吐蕃軍戶管理極嚴,根本不可能有軍士敢給大唐報信,那樣被查出來,同伍的人都將被誅殺,連家人都是如此,沒有人敢冒這個風險;而且這也是最高的機密。除了少數幾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大軍的最終行動目標;退一步講,即使有人知道機密,想通報給大唐,那也是沒法傳信的,高原之地,以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抵達大唐邊境,而且軍走了人,也是馬上就會被知道的。

唯一的可能,那就是大唐使團探知這個蔣息,想到這,祿東贊心裡一緊。

想一路而來的一些可疑之處。把這些跡象放大去看,大唐使團裡的諸多人都是挺可疑的,特別是那個正使馮德遐。

想到這,祿東贊看了看殿首的李世民,又看看身邊的李業詡,乾咳了兩聲,心裡一橫道:“天可汗陛下,李將軍,我們的贊普在每年天氣轉熱時候,都會帶着吐蕃大軍在高原上進行操練,並沒有想攻擊大唐邊境之說!”

“哦,是這樣,那棄宗弄贊到我大唐邊境來了,爲何不親自到長安來一趟?若他親自向聯求婚,或許聯會允他!”李世民冷着臉說道,也不稱棄宗弄贊爲贊普,而是直呼其名了。

“天可汗陛下,我們尊貴的贊普派遣身爲大論的本使來長安請婚,足見他的誠意,大唐皇帝一再地拒婚,那是對我們尊貴贊普的侮辱,若”

祿東贊說到這兒,停下了話語,用眼神示意了一下那名自進殿後站着不語,神色卻是鎮定的吐蕃副使尚結。

這個微小的動作卻沒李業詡捕捉到了,卻看尚結微微地點點頭。

尚結上前一步道,對李世民行了一禮道:“尊敬的天可汗陛下,我們尊貴的贊普如此誠心,派遣大論,不遠萬里之遙,幾番來長安,還帶來如此衆多的禮物。但天可汗陛下不但不爲贊普的誠心所動,還羞辱我們尊貴的贊普,作爲吐蕃的武士,本副使爲我們尊貴的贊普受到這樣的侮辱很是氣憤。在此也想告訴天可汗陛下,我贊普是吐蕃最尊貴的王者,有着上天賜於的神明,而他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若大唐皇帝一而再地拒絕贊普的請婚,贊普有話帶給大唐皇帝,到時將用武力來達到這個要求,贊普將親率我吐蕃百萬勇敢的武士,來長安迎娶公主”

這位吐蕃副使用硬邦邦的漢話說着。話還沒說完,朝堂上就羣情激昂,大臣們都用憤怒的口氣指責吐蕃人敢用武力威脅大唐皇帝,魏徵已經被氣得說不出話來,只是這些人說得都太斯了,讓李業詡有種秀才對兵說話的感覺。

“放肆”。站在祿東贊身邊的李業詡猛喝一聲道,“大膽的吐蕃狂徒敢用如此言行賊脅我大唐皇帝,若你們敢派大軍侵犯大唐,那定要你們有去無回!”

自大唐建立至今,還沒有哪個藩國敢在大唐的皇宮內對皇帝如此放言威脅過。

這是不能容忍的**裸挑釁。

坐在御座上的李世民臉色鐵青着,但還是忍着沒暴怒,站起了身,示意那些指責吐蕃人的朝臣們肅靜,走了下來,在祿東贊和尚結面前站定。一字一句地說道,“若棄宗弄贊敢如此,即使他派千萬狂妄的吐蕃莽漢來,聯也會讓這些人有來無回。聯還是那句話,要請婚,不許!”

這樣的場面讓祿東贊沒有料到。上次到泥婆羅,一樣的謀劃,尼婆羅國王被他和米桑布扎兩人一唱一和恐嚇了一番,還有邊境上那幾萬吐蕃雄兵,尼婆羅國王就被嚇得乖乖地同意了,將最鍾愛的赤尊公主許給了自己的贊普。

看着場面有些不可收拾,祿東贊上前一步,對李世民一禮道:“天可汗陛下,”

李世民卻轉身走了回去,猛喝一聲,“讓吐蕃使者回去休息!並限五日內,離開長安”

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9章 新事物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171章 心跡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22章 剖析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9章 戰神李靖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14章 回府(上)第71章 朝會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73章 閉門謝客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7章 機會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51章 如何善後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7章 鄭氏兄妹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60章 其樂融融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71章 完勝第58章 連根拔除第4章 拍板第76章 大婚第32章 出征在即第3章 三月三第62章 只能成功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8章 高山流水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53章 青海道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
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35章 血戰赤海(三)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9章 新事物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171章 心跡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22章 剖析第195章 朕要全殲這十五萬高麗人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52章 過年雜事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第64章 不能回家了(下)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163章 好戲開場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9章 戰神李靖第178章 戰與降,百濟高層的分歧第14章 回府(上)第71章 朝會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96章 特戰隊之功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73章 閉門謝客第266章 出征天竺,沒了李業詡兄弟倆的份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33章 有些曖昧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68章 李恪相邀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96章 長安,我又一次回來了第64章 回到軍中第17章 機會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31章 是喜是悲?第12章 誰可當主帥?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35章 特種訓練(上)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41章 慕容順歸降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0章 李恪告訴的秘密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2章 再次分兵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51章 如何善後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86章 新羅王是個絕色美人第7章 鄭氏兄妹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60章 其樂融融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71章 完勝第58章 連根拔除第4章 拍板第76章 大婚第32章 出征在即第3章 三月三第62章 只能成功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8章 高山流水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18章 我不允許任何人陷害你第53章 青海道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41章 曼蘇歸來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209章 放了黑齒常之第119章 大唐軍事學院祭酒第37章 血戰赤海(五)第133章 鬆州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