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人人如龍

大唐所有的基礎建設,都在快速的加強,製造,生產,運輸的效率,也越來越高,各個行業,涌現出來的人才,自然也是越來越多。

從李世民武德九年登基,到貞觀十一年,差不多快十二年時間了,這個時間跨度,在這個時代,差不多就是一代人,後世,開放政策實行,我國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讓整個國家改天換地,實現了從貧窮落後,到現代化工業的轉變。

那個時候,我們有很多可以向外國學習的捷徑可走。而現在,則是全部需要憑藉自己的研究摸索推進,慢了不知道幾個層次。

所以,雖然在這個時期人看來,大唐的變化,已經相當的不可思議了,但在孫享福這樣的後世人看來,還有太多太多的不足。

二月的時候,孫享福在收到了文工團員以及各種慰問物資已經全部集結完畢,孫享福便帶着虞秀兒,李香蝶,姚紅袖三女,以及這段時間在家裡謀劃好的全全盤計劃書,啓程上路。

而這個時候,在西域諸國收了一圈賬的馬周,也終於回到了碎葉城。

“陛下,臣已經按照計劃,與各國達成了新的還款協議,最多三個月,他們就會咱們所需要的物資,源源不斷的向這裡,以及怛羅斯城運送過來。”碎葉城的政務大廳之中,馬周向李世民彙報道。

“馬愛卿辛苦了。”

李世民滿意的點頭讚了一句,又道“接下來,咱們要組織所有人,完成春耕,使安西大都護府境內,今秋的糧食貯備更加充足。

在入冬之時,開始生產建築材料,並開啓周邊各個臣服王國的領土併入,朕要要在所有新併入我大唐的領土內,第一時間修建快速可達的公路,完成戰略地區城池的修建,擴張到什麼地方,就修建到什麼地方。”

“臣等領命。”

兩百多萬西域諸國的青壯,修完了從碎葉城通往關中的水泥路之後,李世民一點也沒有解散他們的意思,大量的水泥,磚瓦,碎石,還有運送這些物資的大車,不停的在收集,燒製。

整個組織管理能力,和效率,就是在這樣不斷的工作中,磨合鍛煉出來的,誰叫大唐有這樣的財力,可以供養這麼多專業從事這樣的工作的人呢。

長安城,李承乾的兒子李恆,成功的學會了一支簡單的舞蹈,並且給李承乾表演一遍,爲此,李承乾非常的高興,所以,答應了李恆,帶他去宮外的遊樂場玩耍。

其實,在後宮裡,就有專門的嬉樂園,有完全不少於宮外幾個商業廣場的兒童玩樂設施,甚至還更加先進,多樣。

可是李恆卻更加喜歡去宮外的遊樂場玩,因爲,那邊的小朋友更多,人山人海的熱鬧景象,他更喜歡。

於是,這對父子,穿着一身便裝,帶了三五個護衛,便上了街。

沒錯,當今的監國太子出門,並不需要什麼依仗,也不需要大隊的護衛開道,清空現場。

現在,根本沒有人會想要去刺殺他,甚至,都不會因爲圍觀他,而造成公共場所的圍堵,或者不便。

他已經將親民路線走到了極致,經常可以在長安街頭看到他。或者在路邊的攤位上吃小吃,聽食客們講些民間趣事。

或者,詢問運送自家的產出,到城內販賣的百姓,收成怎麼樣,有沒有什麼困難需要解決。

一些市井小民,對於國家的未來發展,有什麼建議之類的,他都會認真傾聽,還會不定期的,下到各個行業,去看他們的工作過程,產出效率等。

李恆,正是因爲跟着他出來跑了幾次,才喜歡上了出宮遊玩這件事情。

而李承乾,現在依然記得自己小的時候,被限制在宮內學習的痛苦場景。

他不希望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兒子也要再度承受一遍,而且,他也已經證明了,那樣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

作爲一個國家的儲君,未來的掌舵人,他就應該對民間各行各業,瞭如指掌,對於百姓的生活狀態,生活需求,市場的物價情況等等,瞭如指掌。

今天,他就遇到了一件小事。

關中,乃至全國範圍內的糧食價格,開始上漲了,雖然每鬥只是往上波動了一文錢,但是,一石,那就是十文錢的價格,平均到每個種糧的家庭,那就不少了。

因爲,大多數以種田爲生的家庭,一般都會種五十畝以上,以現在的平均產量,種一季,每戶也能有兩百多石的餘糧,這一算下來,可就是兩貫多錢的差距。

三四年了,糧食價格終於出現了波動,而且是上漲,這對於農門百姓來說,算是一件大喜事,然後,百姓們就開始打聽,糧食爲什麼上漲了。

對,就是打聽,要是擱十年前,百姓們絕對沒有這樣的嗜好,這些東西,根本不是他們能左右的了的。

現在卻不同了,別說糧食價格有波動,就是蔬菜,雞蛋價格臨時有些什麼小幅度波動,他們都會打聽清楚,這是爲什麼,自家的雞蛋,蔬菜,這個時候出手,合不合適。

這就是民間的一種進步,他們懂得看市場了,算的清楚數字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知道爲什麼了,也就是說,他們逐漸在脫離被別人掌控的愚民時代。

“太子殿下,草民想向您打聽個事,西邊的政策,還會繼續下去嗎?”遊樂場旁邊供大人休息的座椅區,一個穿着棉衣長袖長褲的壯漢,同樣是帶着自己家裡的三個娃來這裡玩耍的,看到了李承乾之後,他靠過來,微微拱手行了一個禮道。

別看這漢子穿的很體面,但是,從他拱起的手指上厚厚的繭子,李承乾一眼就看出了他不過是個長安城周邊的一個農夫,當然,從一個普通農夫,也能夠穿的週週正正的棉衣,皮靴,進城來玩耍,就可以看出,大唐民間的經濟水平到了什麼程度了。

李承乾習以爲常的微笑擡手示意他免禮,道,“你爲什麼要問這個問題?”

那漢子笑了笑道,“草民聽民學課上的司農官說,咱們大唐的糧食之所以出現上漲,是因爲朝廷在西邊的一系列大工程,過來向您打聽,就是想知道,糧食價格會不會繼續漲下去,如果繼續漲,草民今年就辛苦些,回去之後,再找村上要幾畝地,種上糧食,反正今年也還來的急搶種,這樣,到了秋收的時候,收入也多一些。”

李承乾饒有興趣的看向這個壯漢道,“田種的多了,人就辛苦了,根據自身能力的實際情況種植就好,你可不能要錢不要命啊!”

聞言,那漢子略微有些害羞道,“草民之前已經有了三個娃,去年又納了兩個胡姬小妾,今年下季,還要再多出來兩個娃要養,多掙一點,才能夠一大家子花用,受點累沒什麼,反正現在有牛,有板車,幹農活也不太累,家裡幾個女人,都能幫上些忙,應該不礙事。”

聞言,李承乾臉上笑容一展道,“你倒是好福氣,不過,糧食價格漲了,你的收入自然也就會增加,少要幾畝地,種的太多會累壞人。”

聽李承乾這話的意思,那漢子立馬就懂了,這就是說,西邊的政策會繼續下去,糧食價格還會繼續漲,拱手彎腰給李承乾道了個謝之後,喜滋滋的走開了。

他喜悅,李承乾又何嘗不喜悅,這或許就是孫享福此前在信中跟他提到的,人人如龍的景象吧!當所有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思考,都知道怎麼樣能更好的時候,大唐的根基就算真正的穩固了。

當然,就從這點小事,李承乾又看到了一些別的問題,那就是大唐的人口快速增長,人口結構中,小孩的數量太多了,通常,兩三個大人,要養活照顧四五個小孩,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產生力,或許,應該想辦法解決了。

在李恆小朋友玩累了,跟他一起回宮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到了一個雛形,那就是像開設一個和這個遊樂場一樣,專門供不夠年齡入學的小孩玩耍,或者做簡單益智遊戲的場所,讓專人來集中照顧那些小孩,大人只需要每天早上將孩子送來,晚上接回去,這就不影響他們種田,或者工作了。

他不知道,他的這樣的想法,赫然就是後世幼兒園的一種雛形,所以,當他請教孫享福的信件,發到雲南之後,孫享福想都沒想,就投了贊同票,並且,誇獎了李承乾這種發現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的思路很好,要繼續將其發揚等等。

於是,在朝廷上稍微議論了一下,就通過了這個方案,之後,大唐的各大城池,又會多一些新的建築了,那便是幼兒園。

二月下旬,開始步入雪域高原的宣撫團隊,終於感受到了高原的美麗,以及傳說中的高原反應是多麼難受。

那種從腦袋裡面,往外疼痛的感覺,比傷風感冒還要難受的多,後世由於汽車,火車,飛機,都有比較先進的供暖,供氧設備,大家一般還不怎麼覺得,大多時候到了需要停下來站點,海拔也就不高了。

但這個時期不同,大家不僅只能純靠自己的呼吸系統來補充氧氣,還要進行騎馬,騎駱駝,或者走路的體力運動,在這種缺氧的狀態下,做着比較消耗氧氣的劇烈運動,是在後世坐在舒服的車子裡,完全不能比擬的。

而真正走上了這條路,孫享福才更加明白,歷史上薛仁貴爲什麼會在大非川一敗塗地了,即便是再強壯的中原地區士兵,到了這裡,也會喪失七成以上的戰鬥力。

甚至,都不用打,就會有人不斷的病倒,死亡,影響軍心,在這種情況下,不敗纔是怪事。

也幸好大唐用非戰的手段,收編了這裡,否則,真不知道要填多少人命在這裡。

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25章 審訊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72 人才缺乏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116章 李香蝶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706章 開武舉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733章 到吐蕃第725章 嚇尿了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165章 忽悠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381章 各種忙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365章 戰報來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50章 效果第414章 談妥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131章 去交趾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175章 唐奉義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41章 運作第111章 起航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469章 自救
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九十四章 孫享福的目的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636章 家族改革頭號先鋒第125章 審訊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312章 一臉還比一臉黑第372 人才缺乏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116章 李香蝶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四十八章 成親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706章 開武舉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64章 日新月異的技術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733章 到吐蕃第725章 嚇尿了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165章 忽悠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381章 各種忙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三十一章 經營思想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365章 戰報來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450章 效果第414章 談妥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131章 去交趾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175章 唐奉義第一百章 回村子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41章 運作第111章 起航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469章 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