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

突厥人的情勢急轉直下,如何活着回到草原,成了他們現在唯一的目的。

九月二十五,頡利派出阿史那思摩爲使,與唐軍議和,誰料李世民根本沒有見他,只是讓房玄齡給他帶了一句話。

“頡利如果能活着走出玉門關外,我大唐不介意納他爲臣,封他可汗之位。”

說說的很硬氣,所以阿史那思摩被震出了內傷,他返程的時候,天空居然飄起了白雪。

“寒冬已至,渭河難渡,可汗,現在只能走,不惜一切的走,只要能夠回到草原,一切都還有機會。”

阿史那思摩聲淚俱下的建議頡利終於接受了,於是,尉遲老貨又有事情幹了,而自從和張公瑾的水師匯合之後,孫享福這個檢校的行軍司馬也對軍隊沒什麼用了,所以李世民乾脆把他給撤掉了。

“給玉門關的知程節傳一道軍令,讓他不要殺太多人,放頡利北歸吧!”

李世民忍痛下了一道聖旨之後,就帶着大軍返回長安城貓冬了。

頡利現在不能死,留他一條命,能夠很好的牽制即將壯大的突利,也爲大唐積蓄遠征實力爭取時間,可是他雖然不能死,但他的東西卻可以搶,十五萬大軍,你起碼得留下三五七萬的吧!百萬牛羊,你至少得留下個一半吧!

所以,後面的戰爭,尉遲恭和張公瑾都是在幹搶劫的事情,而從鬆州調兵到玉門關斷頡利後路的程咬金,則是幹着守株待兔的事情。

回到長安之後,李世民的心情大好,連帶着,覺得太子李承乾的歌都動聽了幾分,於是,大賞羣臣,貓冬時節,長安城又開始颳起了一陣大吃大喝風。

孫享福手上的魚貨終於可以高價出手了,三斤以上的鱗片魚,價格全部漲到了三十文一斤,東西兩市的魚貨鋪子,一天居然就銷出去了三萬斤,看着賬目上的數字,長孫皇后的眼睛都笑的看不見了,下旨給孫享福官升兩級,以後大家再也不用叫他下牧監丞了,直接叫下牧監就行,這可是一日流水幾百貫的生意,基本沒有什麼成本,可比醉仙樓的純利都高出了許多。

孫享福回到長安第一件事就是接收自己的宅邸,這是皇帝所賜,秦瓊親自操辦,規格堪比國公府邸的大宅,直用了小半天,孫享福纔將各房各院以及宅內的花園逛了一圈,暗歎,當皇帝的走狗真他麼好,這樣的宅子在後世,一百個孫享福的收入加起來也買不起。

府邸中有丫鬟僕役數十人,管事的全是秦府老人,德叔直接被秦瓊派過來給孫享福當了管家,一應修繕,清掃工作也在德叔的主持下全部搞定,孫享福拎包就能入住。

安排房間的時候孫享福給席君買留了個小院,另外,他還準備招一些練家子,到時候由席君買訓練成府裡的護衛。

府上的賬房有漁業司送來的分成銀子,雖然只有三成歸孫享福,但發放了屬下一應的俸祿之後,這個月還能剩下一千多貫,但是現在他府裡養的人多了,開支也大,孫享福不敢全部拿出來亂花,帶了價值小二十貫的金葉子後,便和德叔一起出了門,他們今日要到虞府拜訪。

“德叔,我如今算不算大戶人家了?”

“呃,應該,還不算吧!”

“什麼叫‘還不算吧’?”

“底子太薄了,老爺算是勳貴圈裡比較窮的了,但秦府的賬房,至少幾萬貫還是拿的出來的,更別說庫房裡的萬匹絹,幾萬石糧,以及一些金銀器皿,就這,也只能勉強算的上大戶。”

“哦對,忘了我是在京城了,這裡權貴多如狗啊!應該回幸福村裝逼的。”

孫享福本來還想得意一下的,現在卻是知道了自己跟那些大戶人家的真正差距,以秦瓊的身家,都未必比的上一個長安二三流的世家家裡有錢,更加別說他這個連秦瓊家產零頭都沒有的小嘍囉。

認清了現實之後,孫享福又問道,“那虞家算不算大戶人家?”

“應該算吧!虞家世代爲官,家底應該不比秦府薄,只是這一代官位還不顯而已。”德叔如實答道。不過他說的也只是現在,後邊虞家兩父子,可都是授了銀青光祿大夫銜的。

“那去虞府,我該送什麼禮物纔不失禮呢?”孫享福繼續問道。

“文房四寶,書畫典籍,虞家獨愛,長安皆知。”德叔想都沒想就答道。

聞言,孫享福便讓車伕先將車子趕到了東市。

“咦,又有白疊子賣了,德叔,讓老闆全部派人送到府上去,以後有貨了,也都拉到府上去,咱們照價收。”

“呃,咱們府上要那麼多白疊子幹嘛?”

“有大用,放心,這裡花費的,明年會加倍賺回來。”

德叔詫異,不過也就是幾十貫錢的東西,他是在秦府當了好幾年差的人,倒不在意這點小錢,收就收吧!

可到了專營文房四寶的店面,兩人都開始心疼錢了,這個世界還是文人最有錢,最花得錢,孫享福帶的價值二十貫的金葉子,頂多也就能買一套中檔次的文房四寶,頂級的,光狼毫,一支就要價十貫,硯臺更是上不封頂,百貫千貫的都有。

“德叔,咱送字畫吧!”

孫享福這麼說了一句,卻被那掌櫃的鄙視了,連筆墨紙硯都買不起,還想買字畫,要知道,這個時期的文人是不願意出售自己的墨寶的,尤其是名家,所以,名家字畫跟後世一樣,動輒幾十上百萬錢,還經常買不到真跡。

“德叔,咱自己寫吧!”

看了那些字畫的標價,孫享福敗退了,本來以爲自己就要做土豪了,原來卻還只是個diao絲。

買了幾張好紙,直接借用店家的頂級筆墨,孫享福閉目沉思了一會,就提筆寫道: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放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爲探看。

寫完,孫享福自己看了看,還不錯,基本將自己的功力全部發揮出來了,水平在後世差不多能與街頭寫對聯的藝人相比,但新奇的是他的字體,如果將這宋體字看成他獨有的字體的話,那這首詩和這幅字的意義就大了。

“行了,好字不寫第二篇,就這副吧!”

德叔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只覺得孫享福這字看的很舒服,便謝過了店家,掏錢給這副字做了邊軸,卷好後與孫享福一同上了馬車,往虞府而去。

名貼和禮物獻上,很快,虞府的中門便大開,孫享福現在不過從六品下的官階,隔虞昶的從五品下還差三級呢!倒不值得虞府開中門,只是他的身份是虞府未來的姑爺,而這個婚事,還是皇帝親提,這就不得不隆重對待了。

“小子孫享福,拜見虞大人。”

孫享福端正的給虞昶行了個禮,虞昶將其虛扶起來之後才道,“孫下牧,無需行此大禮,快快進屋說話。”

按說老泰山見小婿,姿態自然是要端一端的,但孫享福的禮物規格太高了,一首足可傳世的詩加首本墨寶,這玩意拿到平民家裡就是擦屁股的紙,但在虞家,那就是傳家寶一般的東西,誰叫虞家父子唯一的愛好就是書法,就這一會,孫享福的佳作都已經被老爺子虞世南霸佔,正在書房臨摹。

孫享福被引進了客廳之中,不一會,就有丫鬟僕役上了美酒和菜餚,孫享福來的也正巧,挑在了飯點。

“小子本一山野粗鄙之輩,蒙陛下擡愛,幸得爲官,前番重陽登高偶得一詞獻與陛下,被虞姑娘唱作絕響,陛下大喜,賜我等鴛鴦白玉佩各一枚,今番突厥扣邊,小子應召出征,薄有微功,陛下便賞了小子一處宅子,和一道賜婚的旨意,小子家中父母雙亡,無有長輩,這婚該怎麼結,還請大人做主。”

今天吃飯肯定不是主題,李世民都說過了,等孫享福回長安了就給他賜婚,自然是君無戲言的,早間,兩家就都收到了聖旨,天作之合,擇日完婚。

而且,一般被聖旨賜婚的女人都會封個誥命,虞秀兒成婚之後,就是個正六品的誥命身份,一點也不比孫享福的品級低,而且看樣子,以後還會給她升格,明擺着想讓孫享福做妻管嚴。

“你如果只是有些生髮上的才能,或只是些許戰功,又如何當得陛下這番厚愛,別忘了那曲轅犁。”

虞昶見孫享福態度謙卑,反而覺得親近了些,也不再稱呼孫享福的官職,直接用你道。

虞昶這麼說,孫享福纔想起這茬,如今突厥大敗,李世民向全天下證明了他的才能,聲望日高,便不需要隱隱藏藏,趁着天冷,百姓工匠無事可幹,便下旨工部也大肆打造麴轅犁,虞昶便是工部員外郎,自然是知道了曲轅犁的出處,以及它將給朝廷,給天下百姓帶來的好處。

唐初百姓的耕種能力是比較低下的,拿之前的幸福村做對比就可以知曉,整個種植體系裡面,耕作爲第一環,而且最耗體力的一環,是制約大唐農業發展的第一大因素,在耕上面革了新,倍數的提高了效率,對於完全不缺土地的大唐來說,就等於倍數的增加了農作物產量。

此功之大,足可封爵,但孫享福是李世民家臣,按例這份榮耀就屬於皇家了,再封爵的話,就會讓孫享福變成朝臣,李世民不願意他成爲朝臣,不封,別人也不能說什麼,就像大戶人家的家奴一樣,放不放良,別人說了不算,家主不許,就是不許。

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451章 誤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755章 過黑海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470章 夜襲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467章 鏖戰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481章 大進項第131章 去交趾第561章 錯失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584章 九垸縣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693章 去雲南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130章 計策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70章 戲劇院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60章 抓生產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421章 又上朝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714章 航海人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149章 歸來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
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六十八章 在戰鬥中晉級第六十五章 暴風雨來了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451章 誤會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755章 過黑海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712章 宦官制度改革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744章 被點亮宋小魚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六十章 皇帝駕到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470章 夜襲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467章 鏖戰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481章 大進項第131章 去交趾第561章 錯失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23章 又見祿東贊第584章 九垸縣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693章 去雲南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130章 計策第384章 又是一場好宴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70章 戲劇院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42章 去戲劇院第624章 民間的改革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60章 抓生產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421章 又上朝第220章 馬邑防守戰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187章 孫府迎客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408章 經濟制裁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714章 航海人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149章 歸來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