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九垸來客

對於長孫無忌要去拜訪孫享福,長孫淳是持保留意見的,在他看來,孫享福已經是一個被皇帝厭棄之人,長孫無忌與孫享福來往過密,只會讓皇帝連他也跟着一起厭惡。

所以,開口道,“現在是非常時刻,孫正明遭陛下所厭,您還是”

“呵呵呵,誰告訴你陛下厭惡正明瞭?若陛下是那種心胸狹隘之輩,能有我大唐如今這番局面麼?陛下的主張也好,正明的主張也罷,他們的出發點,都是爲了咱們大唐好,只是,他們在做事情的先後上面,暫時存在分歧,沒有統一意見而已。

真正要說陛下對於正明的感官,我覺得,應該是‘佩服’。

以正明之智,他不可能不知道抗旨殺王浩的後果,可是,官爵,年入千萬貫的產業,他說捨棄就捨棄了,古往今來,你見過誰肯爲不相干的百姓,承受這麼大的損失?”

長孫無忌是李世民身邊最親近的大臣,他說李世民是‘佩服’,那肯定就是佩服了,長孫淳沒有什麼不服氣的,不過他還是想到了自己到荊州之後看到的一些問題,繼續道,“那,如何平息周邊各縣百姓的怨氣,使地方穩定下來,您可得好好問問他。”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道,“這是自然,等我見過各州主官,攤派完後續的建設任務之後,再說吧!”

將一百多個攤位全都看了一遍,長孫無忌心中頓時有了底,他的智慧水平,不是長孫淳這樣的年輕人能比的,對於商業發展,他已經有了自己的一些領悟,他認爲,這些小吃攤,就像是長安的商業廣場一樣,是可以在其它地方複製推廣的,自己只要引導百姓跟着九垸縣學習,整個大唐,至少可以造就十幾個像九垸縣這麼富裕的縣出來。

畢竟,洞庭湖區,整個被孫享福勘察過一邊,方圓八百里之地,都可以納入垸田建設範圍的地方,以一個兩千五百多平方公里的大湖爲中心,再向四周擴大八百里,這得多大的地方?

至少比五十個九垸縣還大,在明清時期,這裡的垸田建造趨於大成的時候,可是有五百多個垸,九垸縣,只是其中不算最大的九個而已。

想到這裡,他對此次的荊州之行,可是有了較大的把握,去衙署,安排各項工作,自是不提。

九垸縣,孫享福終於可以在寬敞的教室裡教授百姓們一些知識了,入冬後,雖然由於各鎮的產業鋪開,大量的人手被派出去幹活了,但前來聽講的學習的人,卻只多不少,除了本縣的百姓以外,鄰縣的,甚至江陵,江夏等州城,都有人專門過來聽孫享福講課,民學對於這些周邊趕來的百姓,也是從不拒絕,你要你遵守次序,安心聽講就行。

“今天跟大家講的,是紅菜薹的種植,收割,與烹調,大家都知道,紅菜薹,是咱們荊州地區,在冬季可以上餐桌的主要青菜之一,這種菜無懼霜打風雪,即便是皇宮大內,它也是冬季的主要貢品蔬菜。

然而,作爲紅菜薹原產地,咱們產出的菜,卻並不夠讓全國人民食用的,這可不是咱們種的不夠多,而是因爲傳統的種植方法不得當,使得菜薹莖葉長的不茂盛,收割方法不得當,使本可多輪收割的高產作物,一兩輪收割之後,苗物就死掉了。”

野史記載,這紅菜薹出名,還與尉遲恭那個吃貨有關,後世江湖上著名的那句‘寶塔鎮河妖’也是出於這個典故之中。

不過,那都是野史,當不得真,孫享福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由於紅菜薹的整個莖葉都可以食用,所以,百姓收割的時候,大多不願意浪費,在成長的初期,就割的太厲害,這就導致了後面主根莖要生長起來,需要的肥力和水分非常大,兩輪這麼深割之後,一株苗基本也就死了。

孫享福從定襄回來,正值九月,是種植紅菜薹的時節,一,二,三號大垸的菜地裡,現在都用了他糾正過的方式種植,即,種植前要先徹底的殺死土壤裡面的蟲子,即便是多用些生石灰,也要做到消毒。

然之後,製作苗牀育苗,到了十月初的時候,再用生石灰整好田地土壤,下足夠量的有機肥之後,再移植,而且,後續追肥,直接用糞水,這玩意非常吃肥,根本不用擔心會有燒根燒苗的情況出現。

現在,各大垸的紅菜薹都長的非常茂盛,莖葉,像炸開了的枝蔓一般,一大棵一大棵的,孫享福今天講課,是挖了幾大棵過來做實例的,看的其它各院的百姓,是心馳神往。

“大家看到了,這是我們一號,二號,三號院各村的菜地裡,種出來的紅菜薹苗,夠大吧!比以往一株苗,要大三倍左右,而只要大家按照我所教授的收割方法收割,每一輪收割之後,以糞水追肥,那麼,它將可以一直收割到明年,產量,至少是原先的十倍以上。”

十倍是什麼概念,老百姓們根本不懂,他們只知道,如果自家地裡,也種出這樣的菜薹,還可以一直收割的話,那麼,這菜苗,它就像一顆搖錢樹一般了。

因爲,十月過後,北方開始落雪,綠葉子菜的價格飛漲,碼頭上,來收菜薹的商販,都是以兩文錢一斤以上的價格收購,反正到了冬季,青菜一路運到北方,也不怕壞,到了長安,渭南等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的時候,這菜價可就不是兩三文錢一斤起了,至少是五文錢一斤起賣,品相好的,賣給酒樓,十文錢一斤,都有人要。

所以,聽到孫享福講到這裡的時候,大家都激動了。

只見孫享福拿起了一把剪刀,像給花樹修枝一樣,專剪那些帶着小花苞的莖葉,並非是齊根剪斷,而剪一大部分,留一個樁在那,然後,他又指了指被他剪出來的那個莖樁道,“大家看見沒有,留出這差不多三成的主莖在苗物上面,在大葉之下剪斷,只要收割完馬上追肥,很快,剪斷的位置,就又會長出兩個,或者三個小枝來,慢慢長的跟之前的主莖葉一樣粗,這幾顆,就是我之前剪過的。”

孫享福在一個沒有剪過的苗物上收割完之後,又指着一棵已經收割過一次的苗物道,“這樣收割的話,咱們收穫到的菜薹,都是上段最鮮嫩的,炒食起來口感也好,還能讓這株成苗,繼續茂密的生長下去,不會像以往那樣,收割兩輪之後就會死掉,只要及時追肥,一年收割十幾輪,都是沒有問題的,今年一二三號院的種植的三千畝紅菜薹,僅僅收割了一個月左右,除去自家食用的,還向外銷售了超過兩百多萬斤,一直持續收割到明年的話,那麼,至少可以向外銷售超過八百萬斤,那可是一千六百萬錢,一萬六千貫吶。”

三千畝菜地,除了供自家食用,還能創造畝產值超過五貫的利潤,這可是能與早前幾年在長安種植的哈密瓜,棉花相比了高產經濟作物了。

而且,孫享福這是說的保守數據,青菜這個東西,你如果按重量算產量,那真是很不好算的,一畝紅菜薹,你每天都去掐長好的菜薹,幾個月下來,別說像後世的萬斤起步,起碼五六千斤是有的,因爲一畝地可以種三千多株紅菜薹,每天每株就算只掐一條,三千多棵,那也是三千多條,至少重達好幾十斤,持續一個月下來,就是一兩千斤,四個月下來,那至少就是五六千斤,三千畝,那可是一千幾百萬斤的產量,孫享福直接少說了近一半。

要知道,後世有菜農一畝紅菜薹一個冬季出了將近兩萬斤菜心的,這東西,可是有肥有水就能長,最好伺候的蔬菜。

和大家算完這個數,孫享福直接就聽到了滿教室,過千個百姓粗重的呼吸聲,因爲大家都看到了之前被孫享福收割過的主幹莖上,長出了三四條小莖葉,看樣子,要不了多久,又能長成,這要是一個冬季都這麼長,那得收多少?而自家要是多種幾畝的話,還了得?

看到大家這個表情,孫享福呵呵一笑道,“現在,大家知道農業技術的重要性了吧!它能夠放大你們的產出,讓你們賺到更高的收益,所以啊!你們要用心學習,還要盡力的,將這些技術傳授給不知道的人,讓大家都能夠富裕起來。

今年已經種下的紅菜薹,只要收割按照我教的方法來,及時追肥,產量也會翻幾倍,大家一定要給沒來聽講的人們都宣傳宣傳。

好了,今天的種植課,就講到這裡,下面,是烹調課,稍後,我還請了我美麗的夫人,來給你們上舞蹈課,我可不是顯擺我夫人漂亮,是因爲冬天了,大家要多活動身體,才能更加健康,可不能吃飽了飯,盡窩在被窩裡長肉了,太胖了可是容易生病的”

民學教師的氛圍每天都是這麼輕鬆且熱烈,很多人,都已經把來這裡聽課,當成了每天必須要做的大事情,因爲,每天他們都能有那種頓悟了一般的進步,而且,他們也會像孫享福所說的那樣,將聽到的知識,向外傳播了出去,讓九垸縣,在整個山南道地區,像一個發光體一般,照耀着所有人的成長。

當然,這個發光體,也會吸引很多外來客,王旭,就是九垸縣今天來的一個大客人,他不光是自己來了,還帶來了近百個家族的代表,等到孫享福夫婦從民學教室出來的時候,他已經拉開了馬車的車簾,恭請孫享福上車。

“正明兄似乎很喜歡現在的狀態啊!”

“所以,你寧可在外面吹冷風,也不進去打攪我是吧!”孫享福說着,也沒矯情,一腳踏上了王旭的車駕,又轉頭朝虞秀兒道,“你們先回去吧!我今晚去吃大戶,拖家帶口的就不好了。”

王旭聞言莞爾,朝虞秀兒施了一禮之後,才登車起行,馬車直奔縣城內現在唯一可以招待上百位豪客的一間酒樓,當然,這也是九垸商會的產業,名字就叫九垸大酒樓。

“正明兄似乎對我的到來,一點意外都沒有。”

“趙公沿着長江慢悠悠的走,都已經到了江陵,你們,我覺得早就應該來了纔是。”

“看來,正明兄,也不是完全不理會天下大事的嘛!”王旭聞言,有些喜色道。

“不是,我沒打算管什麼天下大事,以我現在的身份,也管不了什麼事,恰好我們九垸縣做生意的小販們,在江陵碼頭見到而已。”

王旭搖了搖頭笑道,“這可就不像正明兄你的風格了,這天下百姓都還未富起來呢!你又怎會安心終老在一個小縣。”

“怎麼地,你今天來找我,難道是談讓天下百姓富裕起來的事情?”孫享福有些意外的看向王旭道,這傢伙現在,已經不像前幾年那般滿臉銳氣,直來直往了,話語間,居然還有那麼點成竹在胸的味道在裡面。

王旭點了點頭道,“那是自然,論到這生髮之道,在這世上,能讓我王旭親自登門請教的,也只有正明兄你了。”

孫享福對於王旭的自負,給了一白眼,又問道,“那後邊那些人怎麼回事?”

“他們,不過是一些跟風之徒罷了,甚至,我也只是個跟風之徒,真正能給這個世界指引風向的,只有正明兄你。”

聽王旭這麼客氣,孫享福擺了擺手道,“可別這麼誇我,我就只是九垸小縣的一個草民而已,給你們這些大戶推銷推銷我們九垸縣的特產才正理。”

縣城不大,從民學教室到九垸大酒樓也不過是一兩裡地的事情,說話間,就已經到地方了,孫享福並不去看王旭期盼的眼神,就直接起身下了馬車。

這個世界的風向,可不是那麼好掌握的,搞的不好,就會出現一副生靈塗炭的景象。

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287章 宴會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81章 大進項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451章 誤會第547章 進展第520章 到定襄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26章 用計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734章 宣撫第十章 賞錢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717章 到遼東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64章 驚變第711章 誣告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82章 談心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73章 開賽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666章 書畫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450章 效果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11章 誣告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734章 宣撫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37章 五年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177章 王旭
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17章 不太真實的伏擊戰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287章 宴會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508章 鉅額集資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81章 大進項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451章 誤會第547章 進展第520章 到定襄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195章 關中景象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126章 用計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79章 李世民的智慧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734章 宣撫第十章 賞錢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717章 到遼東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64章 驚變第711章 誣告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82章 談心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二十一章 皇家農莊第435章 任務艱鉅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73章 開賽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666章 書畫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735章 給吐蕃人民的禮物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450章 效果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11章 誣告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734章 宣撫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737章 五年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177章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