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

而且,醫學院不僅僅是個醫學教學機構,它還是善陽最大的醫院,這些傷兵會被安排在學院左側建好的病房住下,之後,會由老師帶着學生,分批次的給他們講解如何做後續醫療處理,也就是說,這些傷兵會成爲了第一批用於臨牀教學的實例。

孫享福在得知,通過了基礎醫學考試的成人醫師的數量高達八百二十七人之後,非常的開心。

這些成人醫師,已經有較強的醫學基礎,原本就是在全國各地行醫的,教他們的時間成本會更少,或許只需要一兩年以後,他們中間絕大部分人都可以畢業回到當地開醫院,甚至有留在醫學院任教的實力。

叮囑了李淳風,讓他協助孫思邈做好醫學院的管理和教學事務後,孫享福匆匆回到了都護府衙門,他已經得報,追趕那些伏兵的席君買返城了,貌似收穫不大,李世民這時或許已經和大臣們商量出了對此事的處置辦法。

衙堂之上,李靖等諸衛大將軍俱在,文臣中,卻只有房玄齡在,孫享福與李世民見禮之後,便問道,“陛下,據席君買的回報,這些人,雖然是着高句麗人的打扮,卻並非高句麗人,您打算怎麼處置?”

“呵呵,現在,不是高句麗人,也是高句麗人了,朕已經下令,將席君買俘獲到的人全部斬首,並且不准他們泄露半點消息。”李世民意味難明的一笑道。

孫享福卻是很快的明白了他的意思,道,“陛下是想要坐實高句麗意圖刺殺室韋靺鞨等部首領的罪名,逼這些部落投靠我大唐麼?”

“此乃房卿之計也。”

聞言,孫享福向房玄齡拱手讚道,“房相此計高也。”

房玄齡擺手謙虛道,“區區小計,不足掛齒,不過,最終能不能成功,還得看明天的閱兵儀式震不震的住場,後續的話,也需要你安北大都護府出大力。”

“出大力?”

李世民看了看孫享福的表情,再度笑道,“呵呵,錢財的問題,對你來說,不過是小事一樁吧!”

聞言,孫享福有些鬱悶的道,“那個,涉及到錢的事情,其實都有不是小事,您該不會是讓安北大都護府出資,支持室韋靺鞨等部,向高句麗開戰吧!”

李世民搖了搖頭道,“開戰倒不至於,既然知道高句麗要亂了,也不能只是咱們大唐一家佔便宜,讓室韋和靺鞨等部一起佔便宜纔好。”

不得不說,李世民和房玄齡這個構想很好,如果室韋部和靺鞨部之後投靠了大唐的話,他們佔便宜,也就是大唐佔便宜,等他們從高句麗再啃下一塊肉來,勢必會讓高句麗更加虛弱,這樣,頂多一兩年,大唐征伐高句麗的條件便能成熟了。

然而,事情卻未必是那麼簡單,孫享福在心裡面琢磨了一下又道,“陛下,此計雖好,卻需要補充,楊廣三徵高句麗,之所以會失敗,不僅僅是因爲高句麗的軍事有多強大,還因爲他們有新羅,百濟,扶余等國爲盟友,一打起來,戰場往往會四面開花,甚至波及到我大唐本土,陛下欲征服高句麗,還要做好斬去它那些蔓藤枝幹的準備。”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嗯,你說的這些,確實在理,藥師方纔也向朕建言,不處理好新羅,百濟,扶餘國的問題,不可輕啓與高句麗的戰端。

是故,朕欲派劉弘基,張亮引水陸兩軍,前往山東地界,構建防禦工事,一旦朕發動,他們則會進兵新羅百濟等國,牽制住他們,不許他們給高句麗援助。”

“陛下有考慮就好,不過,從王浩輕易的能在安北大都護府地界,組織八百餘騎襲擊各部首領,就可以看出,咱們北地的一些短板,或者說與中原地區的不同。

咱們這裡的地域太寬廣,人口和城市不密集,想做到全面防禦太難了。

是以,在善陽周邊的衛星城市沒有發展起來之前,善陽都不算穩固,不宜發動大戰。

因爲,敵人只需要發動幾千人馬,就能對善陽展開突襲,未必打的下城池,但肯定能夠對周邊產業造成巨大的衝擊,使善陽的經濟建設毀於一旦。

所以,臣以爲,對高句麗發動戰爭的時間,應該定在兩年以後,甚至三年以後,最好積蓄出一舉將東邊幾國盡滅的實力之後,再發動爲宜。”

東邊幾國的土地,在漢朝時期,就被設立州郡統治。而楊廣下大力氣征伐高句麗,除了因爲他們冒犯邊界,對隋朝不恭順之外,未必沒有收腹失地,建立功勳的意思。

李世民也沒比楊廣好多少,他同樣是渴望建立功勳,來掩蓋自己得位不正的一些負面影響,但他吸取了楊廣的一些教訓,在孫享福的勸說之下,他又更加覺得,應該穩妥行事的好,是故,點了點頭道,“正明所言有理,高句麗的事情,咱們還是得一步步的來,明天的閱兵儀式,便是第一步,諸卿可以議一議,如何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

議題被定了下來,不是馬上打仗,孫享福就安心了不少,至於李世民所說的效果最大化,其實在他接到要舉行閱兵儀式的信件之後,就一直在準備,作爲一個在後世人,每隔幾年就會在電視熒幕上看一次大閱兵的孫享福,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如何把一場儀式辦的好看呢!

這幾天蘇定方一直沒有露面,就是在籌備孫享福所交待的事情,尤其是有孫享福從李承乾的太子六率衛裡借來的樂工加入之後,整個場面規格提升了一倍不止,這可是上千樂工,雖然他們的身份現在是太子六率的兵,但在李承乾的東宮當兵,學習一兩樣樂器,唱幾首歌,幾乎是必備技能。

入夜,孫享福結束了長達兩個多時辰的討論,打馬來到了北城門外,此刻,蘇定方以及他屬下的兵將,還有一些民夫,正在忙碌。

看了看漫天的星斗,孫享福頓時心情不錯,明天會有個好天氣,那麼場面就不會太糟糕。

“蘇將軍,準備的怎麼樣了?”

“都督請放心,明天天亮之前,所有的看臺會搭好,樂師的位置已經安排好,到時候一演奏起來,看臺位置的百姓,一定會被震懾到的。”

所謂的看臺,便是用夯實的硬土壘就的樓梯坎子,第一排用木柵欄做了一層防護,最後排有竹架作爲護欄。

屆時,百姓們可以在這一條長達數百米的多層階梯上,分高矮,站立,觀看城牆城上的皇帝,以及從城牆下隔開的十幾丈寬的道路上列陣而過的士兵。

爲了讓看臺上的百姓們感受到一股洶涌的強軍氣勢,孫享福命人在看臺周邊架設了數百張大鼓,屆時,數百張大鼓的鼓點一起敲擊起來,定然能讓看臺上的百姓心臟都跟着鼓點的節奏挑動。

大唐軍中的鼓手,對於《男兒當自強》的曲調不可謂不熟悉,孫享福將其編成多種樂曲協奏的樂曲,再加上軍士一些大吼聲之後烘托氣氛之後,氣勢強勁的一般人都抵抗不住,明天上午,這個以鼓爲主樂器的演奏,將是閱兵儀式的開場曲幕。

而爲了展示大唐的軍力,孫享福還決定將自己保衛善陽的壓箱寶貝都拉出來亮一亮相,安北軍的軍械庫裡,那些由各大作坊打造出來的新式軍械,也到了向全民展示的時候了,誰叫這次閱兵有逼迫室韋,靺鞨等部向大唐稱臣的政治任務呢!

所以,明天的閱兵儀式,除了軍隊接受檢閱部分之外,還有演武的環節,衆多的靶子,草人之類的東西,蘇定方都準備了不少。

在各個方面巡查了一遍,確定無誤之後,孫享福纔來到軍營,此時,秦瓊,尉遲恭,侯君集,段志炫,獨孤謀等各衛的大將軍也在忙碌安排佈置。

由於此次來善陽是走遠路,所以,李世民帶過來的五萬兵馬,全部都是騎兵,加上善陽差不多三萬騎兵,以及西邊程咬金屬下的兩萬騎兵,大唐常備騎兵編制,竟然已經超過了十萬,這比歷史上這個時期的大唐,強了好幾倍。

騎兵,通常是一衛兵馬裡面最精銳的戰兵,而且,能被選中,帶到善陽來的,又是精中之精,是以,孫享福並不擔心他們的精神面貌問題,再好也沒有了。

幾位將軍連夜開會交待,主要是因爲這次閱兵沒有經過彩排,而且,還有演武環節,害怕出了錯漏,需要在預設的環節再三叮囑。

孫享福的安北軍駐紮在城外,他來城內大營,其實是來睡覺的,卻被散會的秦瓊抓了個壯丁,由於他的身體原因,李世民已經好幾年沒讓他上戰場了,那麼,左武衛也基本跟着他閒了下來,馮智戴當了左武衛將軍之後,幫助秦瓊管理日常訓練,一刻也沒敢放鬆,練的很勤,可再勤奮,沒有仗打,也是枉然。

每個大將軍屬下的部將都有建功立業,升官發財的需求,聚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會把請戰的事情掛在嘴邊,秦瓊自己本身就是好戰份子,自然也不想一直那麼閒下去,是以,他想在這次閱兵儀式上,讓李世民有眼前一亮的感覺,讓他下次有戰事的時候,點左武衛出征。

只消秦瓊說了個開頭,孫享福其實就知道了他的意思,大唐的尚武之風很盛,不讓這些軍人打仗,就是切斷了他們晉升的空間,這確實是一個問題。

來自於後世的孫享福,太知道保持軍隊戰力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重要了。拳頭大才是硬道理嘛!想要周邊的國家聽你的話,保持軍事第一,是必備要素。

但保持軍事第一,並非是要不斷的打仗,雖然打仗確實是練兵最好的方式,可現在大唐的人口基數太小,不支持這種練兵方式。

而且,孫享福自己主張的是發展經濟,以非戰爭手段,將周邊的國家吸納融合。

那麼,眼下,他就必須要給武將們找些事做了,最好是讓他們能夠即保持戰力,還能夠露臉,升官發財的項目。

開動腦筋思索的孫享福突然想到了自己剛纔巡視場地的時候,看到那些看臺的場景,太像後世的某種盛會了。

沒錯,就是運動會。

既然把大家都聚集到善陽來了,而且,善陽的場地,氣候條件又允許,爲何,不在善陽舉行一場大唐全軍比武大會呢!這得多吸引全國人民的眼球啊!而且,妥妥的能爲善陽創造經濟利益呀!

最關鍵的是,這種競爭,能夠大大的刺激各衛士兵的訓練熱情,因爲,只要你弓箭射的好,馬騎的好,牀弩運用的好,拳腳功夫練的好,馬戰功夫練的好,等等等等,都有可能獲得一個揚名立萬,受世人矚目的機會,如果在加上鉅額的獎金的話,相信這場盛會一定比讀書人碰到科舉,還令武人興奮。

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457章 大買賣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64章 入城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31章 去交趾第400章 再對質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21章 又上朝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139章 見韋李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70章 走場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26章 用計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十一章 買船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421章 又上朝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270章 戲劇院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176章 風雪路第116章 李香蝶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149章 歸來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133章 種稻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146章 制海鹽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74章 房謀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70章 走場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69章 私聊
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六十一章 菜美酒香第457章 大買賣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564章 入城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631章 制度出臺第131章 去交趾第400章 再對質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421章 又上朝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662章 調整種植結構第655章 思考和擔憂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139章 見韋李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692章 擴張的引子第570章 走場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110章 經營之道第126章 用計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十一章 買船第622章 九垸縣的吏治第421章 又上朝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270章 戲劇院第646章 找上門來的麻煩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一百零三章 回村種菜第505章 板正李泰第575章 屈突詮來訪第185章 去除枷鎖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170章 農門建立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176章 風雪路第116章 李香蝶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548章 金錢概念和價值觀第754章 到伊鐵爾第149章 歸來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133章 種稻第218章 救援馬邑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339章 嘗試的重要性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146章 制海鹽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474章 房謀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70章 走場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498章 劉永的當官經歷第八十章 偏執的李淳風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269章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