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嚇尿了

只有松贊干布這種沒有見過高科技的人,纔會相信,一百門,炮管長達一丈多,重達兩千多斤的銅鑄大炮,是用來做試驗的新武器。一秒記住【 ..】,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有了火藥,有了極高的冶煉水平,以及孫享福在研究方向上的指引,和不限量的材料,人力,用來做鑄炮試驗,這個根本就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東西,很快就成型量產了。

有錢就是超能力,有錢就能爲所欲爲,這是後世被驗證過了的理論,所以,敗在資本手上的每一個人,都是死得其所。

窮,就是原罪。

這些銅鑄炮,其實已經不是大唐現在最好的選擇了,馬賽早就在好幾年前,就研究出了很多種堅韌性足以做當做炮管的合金金屬,大唐完全可以選擇成本更低的,用來量產這種新式武器。

之所以用銅,還是因爲它的穩定性比較好,不那麼容易炸膛,而且,熔點只有一千度左右,比鋼要低五百度左右,鑄造起來簡單省事,可調控性強。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大唐不差錢,有省事好用的,多費點錢也值當。

而之所以要把它造這麼大,則是因爲李世民看過了最初的火炮模型之後,覺得它的殺傷力還是不夠震撼,威力不能達到碾壓敵軍。

反正現在大唐有可以輕易的運送兩千多斤重的炮管的滾珠軸承,橡膠輪胎大車。

所以,炮管加粗,加長之後,它的射程,比十五世紀明朝大量裝備軍用的‘無敵大將軍炮’要高六七成,裝五百顆鋼珠的散彈,射程依然能達到將近一百米,有效殺傷,也在七十米以上。

畢竟,他的整體質量,比‘無敵大將軍炮’強一倍以上,炮管的厚度增加了之後,火藥量可以裝的更多,炮管的長度增加,則使得它的射程也增加了。

如果以四十五度角裝單個的鉛彈,那就打更遠了,只要砸到人,那都是有效殺傷,目前爲止,射程差不多與明末的紅夷大炮相當,有效射程達到了將近五百米,最大射程一千五百米。

畢竟,這個炮的整體質量也差不多與紅夷大炮相當,而到清朝早期的時候,經過滑膛改造的紅夷大炮,有效射程就達到了一千五百米,最大射程達到了兩千五百米。西洋量產用於軍事的炮,更是分口徑和炮管長度不同,達到了最大八千米,六千米和四千米的三種射程。

而且,人家射程達到八千米的炮,炮管也才一丈長而已,可見,武器研究院的研究改進任務,還十分艱鉅,從鑄炮,到火藥配比,都需要很大的改進。

最開始見到這些大炮的時候,松贊干布還以爲這是一種新式的攻城車,畢竟,長達一丈多的銅鑄炮管,在他看來,用來撞擊城門就很不錯。

所以,他並不理解,爲什麼所有操控這些東西的唐軍,會帶上一個大大的棉質耳罩。

“報告陛下,靶物架設完畢,是否開始炮擊試驗。”禁衛軍大統領獨孤謀全身穿着作戰服,見李世民入場之後,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聲若洪鐘道。

“開始試驗。”

李世民下了命令,內侍王得用立即將一個耳罩,以及一副望遠鏡用托盤端到了李世民面前,其它朝臣也有。

當然,松贊干布是沒有的,王得用看到他的時候,只是用了一副意外的表情,然之後,松贊干布,也不好意思找王得用要了。

畢竟,他是個沒有經過李世民同意,跟着大臣的人流隊伍混進來的人。

他現在,只是慶幸王得用沒有趕他走,卻沒注意到,李世民和朝臣們拿到了耳罩和望遠鏡之後,雖然是在往排成長排的跑陣中央走,但整個人羣,卻是與那些一排排整齊排列的炮管拉開了幾步距離。

然之後,松贊干布看到了剛纔向李世民彙報的獨孤謀揮動了旗幟,下一刻,他就聞到了煙火的味道,再下一刻,它發覺自己的大腦整個開始轟鳴起來了,耳朵裡傳來的刺痛,讓他本能的開始捂起了耳朵,可是,聲浪帶動空氣的震動,讓他的胸腔感覺悶了一口氣,心臟的跳動,急速加快。

“轟,轟,轟······”

一百門炮,交替開火,獨孤謀揮紅旗,士兵們裝散彈,獨孤謀揮黑旗,士兵門裝鉛彈,每揮一輪旗,炮彈都會準時發射,而相應的靶物,也會在下一刻中彈。

李世民和一干大臣們,在炮陣後面,相對較高的地方,尋找煙霧不是那麼濃霧的角度,觀看着炮彈打到靶物上的效果,看的是連連點頭,沒有人注意到,已經被恐怖的轟響聲震的坐倒在地的松贊干布,褲襠已經溼了。

這完全是嚇尿的。

不僅僅是因爲火炮的聲音,還因爲,他看到了幾十米外,那些木人,土牆,在炮彈的轟擊下摧枯拉朽的倒塌碎成渣的一些場景。

一刻鐘後,李世民終於揚手停止了炮擊,它領着大臣們撓有興趣的朝靶物方向走去,而等整個場地安靜下來之後,松贊干布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狀態有些不對,從地上爬了起來的同時,用自己長袍的下襬,遮住了褲襠的位置,只是,地面上那一攤溼溼的東西,他無法抹去,尷尬的看了看四周,發現沒有人注意他,便快速的遠離了這裡。

他倒是個狠人,被震的耳朵一直在打鳴,卻還是沒有死心,跟着人流,蹦蹦跳跳,邁着很不自然的步子,走入了靶物,然之後,他才真實的感受到了這些火炮的威力。

那些木樁子釘的靶子上面,全部是密密麻麻被鋼珠打成的洞洞,甚至,許多鋼珠,還深深的鑲嵌在了木頭之中,如果站在這裡的是血肉之軀的人,松贊干布不敢往下想下去,一個人如果被打成全身是洞洞的畫面,只要想想,就會頭皮發麻。

然之後,相比於這些近處被打的滿是洞洞的樁子,遠處,更遠處,那些直接被轟成碎土的磚瓦房屋,就更加給他帶來它震撼了,從他現在所在的位置,看炮陣的方向,已經很模糊了,然而,那些圓球炮彈,卻是擊碎了一層層磚土牆,房樑,將一切破碎。

一種恐懼的感覺,從這一刻起,在松贊干布的身體裡生成,幻想到的一些畫面,在他腦海裡揮之不去。

他上位之後精心建造的邏些城,在這樣一輪炮火的轟擊下,將會和眼前的這些廢墟一樣,成爲碎片麼?

他現在整個人都感覺不好了,原來,大唐是真的可以輕易的摧毀他們吐蕃,是真的不在乎他臣不臣服。

“嗯,不錯,只是十輪,就將目標全部摧毀到這種程度,即便是厚實的城牆,只怕也低檔不了它的轟擊,更加別說什麼血肉之軀了。”李世民十分滿意的點了點頭道。

他轉身往回走的時候,頓時便看到了被吊在最後的松贊干布,有些意外的道,“你怎麼也在這?”

“呃,這個,皇帝陛下,我覺得,我們還可以談談。”被所有人的目光注視着,褲襠溼溼的松贊干布感覺很尷尬,先前,他在大唐羣臣面前據理力爭的風度氣勢,已經完全沒有了,說話時,大家都感覺到了他的底氣十分不足,這就是武力絕對碾壓起到的效果。

“是嗎?你決定要按照我大唐朝廷制定的規則,向我大唐臣服了?”李世民依舊龍行虎步的從靶區往外一邊走,一邊道。

他這種看都懶得多看松贊干布一眼的強大氣場,把松贊干布身體裡最後的一點君王氣度都碾壓的粉碎了。

“是,是的吧!”

聽到松贊干布這個不太堅定的回答,李世民只是轉過身,露了半張臉朝他道,“相信,吐蕃的後世百姓,會感激你今天做的這個英明決定的。”

說罷,他便再度龍行虎步的向靶場外面走去,而松贊干布的左右兩側,房玄齡,侯君集,段志炫,馮智戴等一干大臣們,也紛紛帶着些許笑意,從他的左右兩側走過,在松贊干布看來,他們這些笑容,多少有點趾高氣昂的姿態。

“吧嗒。”

他的肩旁被人拍了拍,這是長孫無忌從孫享福哪裡學來的習慣,孫享福就好拍人肩膀。

當松贊干布轉過頭的時候,看到的,是用一隻手,虛捂着鼻子的長孫衝。

“松贊干布,按照規矩,你現在應該行大禮謝恩的,不過,陛下現在已經走遠了,就免了,但是,我得提醒你一句,陛下給你一個臣服大唐的機會,是莫大的恩賜,你應該得到的,陛下自然會封賞給你,至於陛下沒有封賞給你的,你也千萬不要亂想。”說着,長孫衝也快步的拉開了與松贊干布的距離,因爲,以牛羊肉爲主食的松贊干布,撒出來的尿,有股很難聞的騷味。

“那個,我能問一下,這件事,之後我要與誰商談?”松贊干布感覺自己今天把一輩子的臉都丟盡了,但還是不忘說正事道。

“在我們大唐朝廷,禮部主管外交,在禮部旗下,有一個專門負責管理番邦臣服事務的新衙門,叫理番署,你把吐蕃的地理圖冊,所轄城池,部落,子民的數量,以及向我大唐乞求臣服的奏表,交給理番署,他們會安排接下來所有交接事宜的,包括你最終將得到的封賞,都是以他們勘定的貢獻爲準。

目前來說,你吐蕃,是陛下第一個批准併入我大唐的番邦王國,待遇應該會從優,有什麼不明白的,你隨時都可以去問署衙官員,不過,我勸你還是先回去洗漱一番,換一身衣服之後,再去找他們。”

“理番署?一個五品的衙署?難道我吐蕃一個人口百萬,疆域方圓數千裡的王國,臣服大唐,只需要和一個大唐五品的朝臣就能商談決定麼?”松贊干布費解道。

已經與松贊干布拉開了十多米距離的長孫衝回頭淡淡的道,“看看人口一千五百萬的波斯王朝,和天竺王朝對我大唐有多恭順,你心裡應該就平衡了。”

聽長孫衝這麼說,松贊干布張了張嘴,硬是沒有發出聲音。

波斯薩珊王朝和天竺戒日王朝,現在對大唐可不是恭順的像小貓一樣麼,以嶺南船隊的運量,如果一直保持現在這樣的節奏運下去,真不知道他們的王朝還能撐幾年。

因爲,波斯人在幫李泰弄天竺人,大食人在幫李泰弄波斯人,沒辦法,誰叫波士的人口不少,國防很弱呢!

現在,他們只能祈求李泰在源頭上停止下來。

因爲,很多他們本國子民,爲了來大唐,竟然主動願意被人抓去販賣,他們手上有可靠消息,去大唐做奴隸勞工,也比他們在本國飢一餐飽一餐強,不被別人集中販賣過去,他們只憑自己,可能沒有能力走到大唐。

猜你喜歡:

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30章 計策第368章 定計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400章 再對質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340章 談條件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717章 到遼東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12章 驚覺第238章 都來了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16章 李香蝶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155章 合作第146章 制海鹽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67章 受邀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47章 進展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146章 制海鹽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三十章 面聖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694章 提點舍龍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365章 戰報來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179章 互坑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12章 到洛陽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338章 返城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75章 唐奉義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400章 再對質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706章 開武舉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11章 戰略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
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296章 準備春耕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30章 計策第368章 定計第331章 種花椰菜第400章 再對質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128章 輕鬆獲勝第340章 談條件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717章 到遼東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212章 驚覺第238章 都來了第190章 旱災來了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16章 李香蝶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155章 合作第146章 制海鹽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267章 受邀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47章 進展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146章 制海鹽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47章 全部都爭起來第134章 對嶺南的暢想第三十章 面聖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694章 提點舍龍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365章 戰報來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460章 到處都是大生意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63章 善陽的冬天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179章 互坑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517章 趕上了好時候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12章 到洛陽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315章 喝茶吃餅第304章 機會來的不是時候第338章 返城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764章 啓程歸家第318章 如何處理糾紛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661章 點化李恪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175章 唐奉義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400章 再對質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706章 開武舉第四章 做魚籠子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211章 戰略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