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

第285章 新科舉的題目

翌日下朝。

“岳父大人且慢。”

李林甫準備去中書門下堂的時候,李瑄叫住太常少卿姜度。

不論是文武百官,還是李林甫,都發現此情況。

李瑄納姜度的女兒爲妾。

然姜度與李林甫的關係,幾乎是穿一條褲子。

姜氏皆以李林甫馬首是瞻。

李林甫還在推動姜皎最小的兒子姜慶初娶公主的事情。

當初姜皎得寵的時候,小兒子姜慶初生下來沒多久,李隆基就說將來要讓他娶公主。

可是後來姜皎“泄密禁中”,被趕出長安,姜慶初淪落十幾年,李隆基早把自己當年的承諾忘到九霄雲外去了。

李林甫多次在李隆基面前提起這事,但李隆基一直推脫說沒有合適的公主。顯然想要反悔。

李林甫是何等聰明,他自然也意識到這一點。

不過李林甫還在爲姜度的弟弟努力前途。

他在等哪個公主守寡,這樣李隆基一定鬆口,將守寡的公主嫁給姜慶初。

可見他對姜氏的仁至義盡。

將姜月瑤嫁給李瑄,不論他輸贏,姜氏保全是一定的。

在李林甫的心裡,對李瑄又愛又恨,但有的時候,又不得不佩服李瑄。

因爲李瑄重情義,從幾年前靈翠樓救婢女就能看出,爲李瑄之妾或許並不會很差。

“李相……”

身居朝堂末尾,好幾年沒在朝堂說話的姜度見到李瑄呼喚後,趕緊向李瑄一拜。

李瑄納她女兒爲妾,其實他並不算李瑄的“岳父”。

作爲隨便送人、拋棄,不受法律保護的妾室的父親,哪有“岳父”的待遇啊!

所以李瑄突然這麼稱呼他,讓姜度心中奇怪。

姜月瑤嫁給李瑄,並非姜度的本心。畢竟姜氏也是士族,女兒被納妾,哪怕是天水郡王、宰相的李瑄,也覺得臉面無光。

姜度自然無法領悟李林甫的意思。李林甫這麼要求,姜度不敢去拒絕。

他已經決定沉心靜氣,面對李瑄時一如往常,不把李瑄當成自己女兒的男人。

姜度感激李林甫能在姜皎出事的時候,幫助姜家東山再起。

無論如何,也不會背叛李林甫。

“岳父大人,下朝以後,就不要稱呼職務了。叫我七郎即可,我們的關係,是如此的親密。”

李瑄拉住姜度的手,似乎姜度真是李瑄的岳父一樣。

“李相,下官怎敢呢?您要有什麼吩咐,只管說,下官一定全心全力去完成!”

姜度佯裝不知這層關係,依舊將李瑄當宰相。

由於表兄李林甫被李瑄整得失去權勢,他心裡一直敵視李瑄。

只是可憐她的寶貝女兒,淪爲妾室。昨晚過得如何呢?

他又沒法去問。

“岳父大人見外了。過幾日將岳母一起叫到天水王府,我一家人舉行小宴。”

李瑄拉着姜度,向興慶宮外而去。

姜度想掙脫,又無法掙脫。只能和李瑄一樣的步伐。

不過他特意回頭看一眼老表李林甫,露出無辜的眼神。

彷彿在告訴李林甫:迫不的已,心在表兄!

“怎麼敢去相公府上叨擾呢?”

口頭上,姜度依舊在拒絕。

“安興坊距離道政坊又不遠,過幾天休假的時候,我派車去接岳父和岳母。”

李瑄用不容拒絕的語氣說道。

話到這個份上,姜度想拒絕都難了。

他在心裡懷疑李瑄的意圖。

難道李瑄想要拉攏他?

他不過是一個太常少卿,憑藉父輩萌蔭,靠着李林甫的關係,在朝堂上是“擊笏”的透明人,就像楊銛和楊錡一樣。

在官職上,他還遠遠不如楊錡和楊銛。

地位上更是天差地別,楊錡和楊銛能入興慶宮,與聖人一起宴樂。

他只有等到大宴的時候,纔有幸望一眼龍池。

“岳父大人,據說太常寺的太醫衆多,且不少精通古藥典籍。現在濟生堂正在建設,陳祭酒已經開始着手招收醫童,並聯系其他名醫,但前期的人手還差許多。我希望太醫們能在濟生堂兼任老師,岳父覺得如何呢?”

李瑄向姜度說道。

太常寺掌禮樂、郊廟、社稷之事,總郊社、太樂、鼓吹、太醫、太卜、廩犧、諸祠廟等署。

事實上,大唐不止太醫署。

還有尚藥局,藥藏局這樣的醫療部門。

太醫署是類似於濟生堂這種培養醫者的學院。

只是太醫署輸送人才的對象是尚藥局,也就是真正爲皇帝服務的“御醫”。

太醫署明確設立醫師、針師、按摩師、咒禁師四科,每科都由博士來教學,而太醫署內的主藥、藥童則負責藥材方面事宜。

太醫署有太醫署令兩人,從七品下,太醫丞兩人,醫監四人,同爲從八品下,醫正八人,從九品下。其他的醫師有五十多人,各種學生數百人。

長安附近還建立了藥園,種植藥草,培養奇珍,同時藥園師可以在藥園中,給藥園生傳授藥草知識。

李瑄會向李隆基申請幾名尚藥局的御醫去濟生堂執教。

至於藥藏局,是專門服務太子的。李瑄會直接從藥藏局調一些侍醫。

相比於民間醫生,李瑄更傾向於宮廷。

經過了解,李瑄知道宮廷醫者水平極高,規整且系統。

諸司對製藥有明確的規定,合藥時要按照一君三臣九佐的不同分量入藥,製成湯、丸、膏、散之用。

太常寺會經常檢查藥材,如果有變質腐爛的,就不能再用。

朝廷對御醫的管理制度也很苛刻,《唐律》中明確規定,製作御藥如果跟處方不相符,包括藥量不符、合成方法不對、服藥說明書寫錯誤等,依律可處以絞刑。如果分揀藥物時出錯,也要受到一年徒刑的懲罰。

在這種制度下出現的學生,才更容易守規矩。

濟生堂是走向民間,以醫德爲先,爲醫要宅心仁厚。

患者以性命相托,自當要竭盡全力,不能有絲毫馬虎。

李瑄也制定關於濟生堂的制度,防止醫師有“教會徒弟餓死師父”的念想,以教導徒弟的水平,來決定對御醫的晉升。

醫生可以穿紫袍,李瑄相信會讓許多御醫心動。

“回相公,只要中書門下堂同意,太常寺定當遵從。”

姜度向李瑄回答道。他表示自己全憑宰相們定奪。

也暗示要由首席宰相李林甫簽訂。

“那就沒問題了,右相一定會用執政事筆簽上自己的名字。”

李瑄笑着點頭道。

也表明政事堂他說得算,李林甫必須簽字,也不可能因這點小事鬧。

姜度只是乾笑一聲,暗罵李瑄玩弄權術。

“岳父大人,女婿和表兄哪個更親近一些?”

李瑄見姜度不說話,突然問姜度這個問題。

姜度依舊沉默,難以回答。

照道理是女婿親近的,但是李瑄算他的女婿嗎?

“月底的時候,我會去接岳父和岳母到天水王府赴宴。”

李瑄不再追問,而是又重複一遍之前所說:“岳父大人記得給我選一批優秀的太醫。”

“下官遵命!”

如釋重負的姜度向李瑄領命。

不一會兒,兩人就走出興慶門,李瑄竟然親自將姜度送在馬車上。

這讓姜度摸不着頭腦,他終於明白,李瑄還要去中書門下堂,這是專門送他出來。

就因爲太醫這樣的小事嗎?

以李瑄的身份和權勢,完全可以直接吩咐,沒必要親自過問。

帶着忐忑,姜度乘坐馬車離開。

李瑄在興慶宮門口與幾名臣子聊一會後,面色一正,回興慶宮,前往中書門下堂。

李隆基難得來一趟中書門下堂。

“七郎,今年能科舉準備得如何?”

李隆基問李瑄。

今年的戊子科定在九月一日,距離科舉也只剩下一個月時間。

每年科舉是李隆基少有關心的事情。

“回聖人,臣已經想好考題。謄錄文吏也全部準備好。”

以往的科舉以禮部侍郎爲考官,今年則以宰相李瑄爲主考官,並重立科舉糊名制度,增謄錄制度。

李瑄讓親信上官青負責謄錄文吏的招收、培訓。

旨在科舉的時候派上用場。

“今年科舉的題目爲何?”

李隆基饒有興致地問。

“臣《觀書有感》,作一詩。請萬千學子作感。”

“此詩爲: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請出關於新法的策論。”

“其三,將在《九章算術》選三題,由學子解答。”

戊子科李瑄出三大題。

第一《觀書有感》。

用源頭活水比喻學習要不斷讀書,不斷從讀書中汲取新的營養纔能有日新月異的進步。

同時,告誡考生在讀書時要克服浮躁情緒,才能使自己的內心清澈如池水,成熟穩重,爲民做事。

源頭活水不斷,池水才能清澈見底映照出藍天雲影,人只有經常開卷閱讀才能滋潤心靈煥發神采。

而池水又如明鏡一樣,提示考生爲官之道,一定要清廉,不要誤入歧途。

考生可以作《賦》,可以作《詩》,可以作《文》,看考生的水平。

以考生的感悟,確立其是否可以爲“士”。

其二是新法的策略,這是李瑄早就確立的。

能對新法有獨到的看法,服從新法,纔可爲士。

其三算術,李瑄覺得基本的算數對官吏還是挺關鍵的。

這個時代大部分文人士子都會算術。

考一些難度不高的算術,是防止一些“死讀書”的書呆子。

同時,告訴士人算術是必修課。

在高宗時代,國子監就設有算術館,以李淳風整理的《算經十書》爲教材。

並設有算科。

但李瑄要的是,將算帶入進士科。

第31章 飛馬射纓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43章 豪強第158章 裴靈溪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89章 王昌齡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445章 新朱雀大街,供奉凌煙閣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41章 豐安令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58章 頭破血流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43章 豪強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86章 對天可汗的崇拜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4章 殺人滅口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32章 突厥寇邊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章 華山金礦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80章 滿城沸騰
第31章 飛馬射纓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483章 再至龜茲,仁厚的君主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7章 早春贈王補闕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461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240章 贊普勸李瑄造反,黃河源頭第43章 豪強第158章 裴靈溪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89章 王昌齡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460章 唐玄宗,種子結果,武廟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472章 護駕,新一輪的鬥爭開始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52章 期望的功勳第398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第368章 九層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445章 新朱雀大街,供奉凌煙閣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28章 送將士入雪域高原,一箭破伏俟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41章 豐安令第270章 變革派領袖李瑄,保守派領袖李林甫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58章 頭破血流第470章 平原如高山,宣澤鄉(新年快樂!)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404章 立太子大典,明年應該改元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43章 豪強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298章 上元節,翠微亭觀燈火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476章 過古代君王,李白的手稿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86章 對天可汗的崇拜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369章 聖人去哪了?行至馬嵬驛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456章 回紇大敗,汗國崩塌第438章 真理問世第447章 李隆基的“善言”,四路齊出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32章 突厥寇邊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178章 假李瑄入青海,真李瑄襲九曲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44章 殺人滅口第152章 徒手搏虎,李林甫算計韋堅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32章 突厥寇邊第425章 除賤爲良結束,大唐的人口第478章 第一次巡視天下結束,回到長安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4章 華山金礦第452章 回紇騎兵進入唐境,合黎山之戰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80章 滿城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