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

吳道子和一名男子在人羣之中,觀看李瑄入城的畫面,看李瑄和百姓泣不成聲,情景交融,無比感觸。

百姓的希望,天水王的無奈。

楊國忠在後!

迎接英雄,卻寂寥無聲。

一股奇妙的情緒和意境,排山倒海般向他們襲來。

“這是好作品吶,可惜我不擅長這樣的作畫,吳兄心中想必已經開花。”

吳道子旁邊的男子向吳道子說道。

他叫張萱,曾經也是宮庭畫家,能解丹青之窮妙。

他以貴族仕女,宮苑馬鞍著稱。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虢國夫人遊春圖》,就出自他手。

不同於吳道子,張萱已經脫離宮廷畫師的身份,而吳道子作爲天下第一,無所不精的畫師,被李隆基安上“非有詔不得畫”的頭銜。

“好,好!”

吳道子吶吶自語,似是迴應。

曾幾何時,他在中秋宴會上大醉,纏着李瑄爲他寫一首詩,還揚言給李瑄作畫。

李瑄無奈之下,寫下“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來道破吳道子的心境。

他後悔當初爲了出人頭地,成爲皇帝的御用畫師。

李瑄已做詩,但他承諾的畫還未作。

他不敢!

人們也認爲那是酒後戲言,不可當真!

這一刻,吳道子準備完成自己的承諾,不久後,《天將軍迴天街圖》問世,人物場景,惟妙惟肖,衣帶當風,錯落自然。

表面上形容大唐的赫赫武功,百姓自信與從容,實際上對盛世不那麼樂觀。吳道子通過線條流暢、富有動感的筆力,將畫作形象生動的同時,又充滿玄機。

其篇幅之巨,繼往開來。

但短時間內,未有人知曉。

朱雀大街上,李瑄走過的大道,“小相公”的呼聲不斷。

李瑄麾下的將領更有自信,文武百官神態各異。

首席宰相楊國忠一臉鐵青。

這一刻,李瑄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楊國忠發現首席宰相,有時候並非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哪裡出了問題呢?

他總感覺有些不對,卻不知哪裡不對。

就這樣,李瑄一路慢行,在萬衆矚目下,到達皇城朱雀門,又向興慶宮花萼相輝樓而去。

等李瑄向東拐的時候,朱雀大街上的金吾衛車子,使大街上恢復熱鬧。

長安的胡人好似不如天寶初期的時候多,但作爲都城,主要還是以漢人爲主,大街小巷,繁華不減。

長安百姓們希望此次小相公回到長安後,能留到長安,再拜宰相,整治楊氏。

治理國家的賢才,流放在邊疆作戰,無數人爲之惋惜。

上到文人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販夫走卒,皆認爲宰相遠遠大於節度使,治理國家比在邊疆打仗更爲重要。

同時,李瑄的回來,也讓一些長安大族、達官貴人、青樓酒肆神情一緊。

十年了,李瑄的威勢早已深入人心,方方面面。

連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都令家奴們收斂一點,別被李瑄抓住把柄,給她們帶來不痛快。

有道是小人得志,哪怕是五楊的家奴因鞭打公主駙馬,被李隆基處死,也沒有止住家奴們的囂張氣焰。

只要不欺凌公主皇子,其他皆可欺負。

而公主皇子,是他們主人才能欺負的。

如李隆基兄弟姐妹的子女,寧願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楊氏。

得罪皇帝不至於死,而得罪楊氏必死無疑。

在長安城中不同反應的時候,李瑄到達花萼相輝樓下。

一襲常服,滿面微笑的李隆基,親自下樓,接受李瑄的拜見。

“臣拜見聖人,祝聖人千秋萬世,壽與天齊。”

李瑄向李隆基拜道。

“七郎是功臣,不必太多禮節。”

李隆基上前幾步,將李瑄扶正後道:“三載未見七郎,更爲成熟有氣概。你率領我大唐兒郎,鷹揚國威,將大唐的軍旗插在裡海以南,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有裡海這個地方,明曉西邊的遼闊,不愧是胡人口口相傳的天將軍!”

前半生的煌煌文治,後半生的赫赫武功。

指麾八荒定,懷柔萬國夷。

太宗皇帝,都做不到今天的成就。

李隆基認爲自己所做的中興,比開國君主創立基業更難。

自古以來,開國之君有不少;真正的中興之主,卻只有他一個。

“天將軍是臣,天可汗是君。臣在君之下,在遠方的河中和波斯,胡人更敬佩聖人的事蹟,他們認爲長安開滿鮮花,像是人間的天堂,聖人如同神仙,高高在上。”

李瑄笑着向李隆基說道。他知道李隆基想聽什麼話。

最後一段時間,他還會如從前那般。

以便於順利地將妻子和霜兒,帶離長安。

“哈哈!”

李隆基聽後仰頭一笑,他信以爲真,心中大悅。

殊不知,現在河中和波斯的胡人,因爲敬畏天將軍,才虔誠地將奇珍異寶送到長安。

“七郎隨宴,今日盡歡,不醉不歸!”

李隆基帶着李瑄,進入花萼相輝樓的二樓宴堂之中。

在大殿的主座處,玉案胡牀。楊玉環穿着華麗的錦繡長裙,雲鬢步搖,雖是端坐,但翹首以盼。

她注視着宴會堂的正門。

直到女官們排列,監禮官宣讀聖人再入。

楊玉環看到李瑄慢李隆基一步,進入大殿之中,她也緩緩起身。

正值年華的李瑄,一襲剪裁得體的紅色圓領長袍,配合英武不凡的氣質,顯得非常有魅力。

一次西征之戰,以及心中難以抑制的決斷,使李瑄的眼眸中,微微有些鋒芒。

楊玉環知道自己無數次午夜夢迴,都是因爲眼前這個男子。

但她是一個無德之人,只能幻想,不敢奢望。

甚至還不能表現出,這幾年,她幾乎從未在李隆基面前提過李瑄,以免讓聖人發現端倪。

以至於讓袁思藝這種新得寵的大宦官,以爲貴妃娘娘不再寵信李瑄。

此時此刻,楊玉環也是一樣,含蓄地看了李瑄第一眼後,嫵媚而清正的目光就再落在李隆基身上。

她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年的風華可言,情願將一切寄託於一場夢,像是李七郎唯美而深情的詞一樣。

衆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宴會廳中,還有諸王皇子公主、皇孫駙馬。

他們隨着楊玉環一起起身,向李隆基問禮:“拜見聖人!”

“免禮!”

李隆基擡手示意衆人平身。

他最喜歡宴會,因爲這是他顯露大唐氣象的時候。

他拉着李瑄,一直到達大殿的最深處,顯然要讓李瑄伴座。

李瑄到達座位前,等李隆基先落座以後,李瑄向楊玉環一禮後,在右下方坐下。

文武大臣對此見怪不怪,有李瑄在,他們總感覺楊國忠差點什麼。

現在他們明白了,是威望!

真正的威望,楊國忠與李瑄相比,相差甚遠。

在功績上,楊國忠無法望李瑄項背。

這種威望,影響着人心,以至於人們認爲楊國忠弱李瑄一大截。

楊國忠也只能強裝鎮定,與周圍的下屬把酒言歡,看歌舞表演。

只要不去看李瑄,看那五顏六色的綵帶飛舞,就會帶走一些不痛快。

宴會之時,虢國夫人、秦國夫人、韓國夫人,是達官貴人們巴結的對象。

連皇子皇孫,也得向她們敬酒說奉承的話。

整個大殿,依舊是一片浮華,無盡的美酒,宮廷歌姬載歌載舞,不在意長安和京兆地區的變化。

高臺上,李隆基與李瑄大聊天下,基本都是李隆基自吹自擂,炫耀自己的功績。

李隆基在位時間雖長,但他從來沒去過江南、嶺南,根本不清楚那裡的情況。

甚至到了天寶年間以後,他的活動範圍只剩下咸陽、驪山這一帶,連洛陽都不去了,也不知曉兩京古道的百姓生活。

武功有了不假,但他認爲國家越來越繁榮,純屬臆斷。

隨着李瑄罷相,楊國忠拜相後,豪強大族不甘心常平新法的實施,已經變成巧取豪奪了。

常平新兵幾乎已經成地方上的“郡兵縣卒”,楊國忠雖然顧慮楊玉環,沒有罷免常平新兵指揮使廖崢嶸。

但他選擇削弱常平新兵,使他們失去監察地方官吏的權力,也使得豪強大族肆無忌憚。

將幾年前的壓抑,全部釋放。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可是這兩年出現的。

“七郎在西面,那裡的山河和大唐有何不同?”

酒酣耳熱的時候,李隆基向李瑄詢問西域之事。

“回聖人,相比於大唐,那裡肯定是貧瘠的。無法誕生像聖人一樣的明君。臣在西征的時候獲得一些金銀珠寶,他們的寶物也奇形怪狀,沒有我大唐的雅緻,只是現在還在運輸至長安的路上。”

李瑄向李隆基回道,順便說起戰利品的事情,讓李隆基心裡有底。

“七郎有心了,我也想看看最西面的寶物也何不同!”

李隆基對天下貢獻的奇珍異寶一向有興趣。

“臣不會讓聖人失望,今後會爲聖人帶回更多寶物。”

李瑄拱手說道。

“昨日袁思藝是不是對七郎無禮了?”

李隆基又突然問出這句話。

“昨日的中官,確實有些出言不遜,臣也不知是何緣由。”

李瑄佯裝不知情地回答。

“邊令誠賄賂袁思藝,讓他挑撥我與七郎的關係。說是沒有親自迎接七郎,讓七郎不悅。”

“七郎如何看待?”

說出這句話,說明李隆基心有疑慮,明明是袁思藝挑撥離間,但一覺醒來,李隆基卻耿耿於懷。

旁邊一直默不作聲傾聽的楊玉環心中一緊。

但她沒有立刻說話,從容地爲李隆基和李瑄斟滿酒。

“臣讀《左傳》的時候,每每讀到《天王狩獵河陽》,都非常氣憤。按照禮制,大夫有朝見周天子的職責,怎麼能讓天子屈尊,前往諸侯國會見諸侯呢?”

“聖人的龍輦,前往的是泰山和華山,臣功績再大,也不敢冒犯天顏,也希望聖人至大至長,從此不爲功臣接駕。那些誣告臣的話,一定是居心叵測。”

李瑄幾乎沒有猶豫,向李隆基回答道,語氣表情痛心疾首。

天王狩獵河陽,是古代非常著名的事件,是禮樂崩壞的象徵。

天王,指得是周襄王,他前往河陽見到威名赫赫的晉文公重耳。

雖然晉文公想覲見周襄王,增加他的威望。但晉文公沒想到的是,周襄王竟然來河陽。這下其意義全變了,不是晉文公覲見周襄王,而是周襄王“覲見”晉文公。堂堂的周天子被一個諸侯王呼來喚去實在有失體統。

這也成爲晉文公的污點。

而天王狩獵河陽中的“狩獵”,是孔子在編著《春秋》的時候,爲挽回周襄王的面子罷了。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其中的意義。

李瑄引此故事,就是表明他遵循禮制,一顆赤誠之心,從未有冒犯聖人的意思。

現在,甚至以後的流言蜚語,很可能是欲加之罪。

“邊令誠和七郎有什麼矛盾?他爲何誣陷你?”

李隆基對李瑄的回答很滿意,合乎他心意。

能對天王狩獵河陽憤怒的臣子,一定是忠臣。

他現在想知道邊令誠和李瑄的矛盾。

“臣得知邊令誠在龜茲、焉耆等地有良田千頃,又收向諸國王索要衆多寶物。臣想回來向聖人稟告,沒想到他先行一步,更倒打一耙。”

李瑄不得不改變方案,先把邊令誠弄死再說。

邊令誠的“存款”還在安西,他的萬貫家財,都將進入李瑄的腰包。

“邊令誠這狗奴,我一定殺了他。”

李隆基此時相信李瑄的話,怒形於色。

一切都豁然開朗。

還是那句話,秩序混亂的天寶後期的貪污不可怕,只要受李隆基寵信。

李隆基不會容忍挑撥君臣關係、欺君罔上的監軍。

這是在撼動他的權力。

“今日宴會,聖人息怒……”

李瑄向李隆基勸說道。

“飲酒!”

李隆基又飲一杯酒,沖沖掃興之氣。

在他心中,邊令誠已經是一個死人。

“七郎,外國很大,也有文明,你說他們也有皇帝嗎?”

楊玉環插話詢問李瑄。

“回娘子,大食帝國的哈里發,類似於宗教、軍政的繼承者,領袖,可以稱之爲一國之君。但羅馬帝國的君主,可以翻譯爲皇帝。在西方世界,如法蘭克王國、羅馬帝國,特別優秀的皇帝,被稱爲大帝。”

李瑄向楊玉環解釋道。

“那三郎這樣,一定大帝了。”

楊玉環看着李隆基說道。

“西方的大帝,怎能和聖人相比,聖人一詞,遠邁大帝。更何況天可汗,是天下的共主。西方最偉大的亞歷山大大帝,都不及聖人。”

李瑄糾正楊玉環的話。

“也是!聖人文治武功,千古一人。”

楊玉環和李瑄這一唱一和,讓李隆基又來了心情,他感覺自己又飄起來了。

“七郎,羅馬帝國是在地中海上的國度吧!聽說哪裡很富庶。”

李隆基饒有興致地向李瑄問道。

“回聖人,現在的羅馬帝國是曾經最輝煌羅馬帝國分解出的東羅馬帝國,但他們視自己爲正統,自稱羅馬帝國。他們一定比大食帝國更富有。”

李瑄向李隆基回答道。

“羅馬帝國曾遣使來唐,龍池中的水仙花就是他們帶來的。我只記得他們和粟特人有些相像。當時他們說兩年多時間,才輾轉來到大唐。”

曾經大唐將羅馬帝國稱爲拂菻,經過李瑄科普後,正式譯爲“羅馬”兩個漢字。

“羅馬帝國距離長安萬里之外,我們的兵馬如果沒有地方輔軍、地方糧草相助,不可能直接進入羅馬帝國。”

李瑄這樣向李隆基回答道。

“七郎還有徵服羅馬的心思嗎?”

李隆基問李瑄,他不能忍受有人能和他一樣稱爲皇帝。

他是唯一的天下共主。

“回聖人,大食剛經歷改朝換代,又發生兄弟相殘的事情。薩法赫的弟弟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將他殺死,成爲新的哈里發。”

“臣得到消息,此人雄心勃勃,似乎比他兄長更強勢,已經擊退羅馬帝國的軍隊,平定內部不臣服的總督。”

“臣建議,趁大食帝國動盪,百姓迷茫的時候,大唐繼續出兵西征,一舉攻克哈希姆城,拿下聖城耶路撒冷、麥加,將大唐的戰旗插在地中海,成就聖人不朽的軍功。”

“只有將大食帝國覆滅,我大唐才能藉助波斯之資源、糧草,向羅馬攻擊!”

李瑄看似頭頭是道地向李隆基分析道。

實際上是在藉助李隆基膨脹的野心,忽悠李隆基!

自他收取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價值二百萬匹絲綢的金銀珠寶和十萬第納爾、一千萬第爾汗以後,就打算暫時偃旗息鼓。

他接下來,只會爲安史之亂做準備。

到時候他控制西域入口,假裝調兵入波斯到達裡海。

其一,自然是給安祿山范陽起兵的機會。

想改變大唐,必須由安祿山挑起戰鬥,並且勢如破竹地將李隆基趕出長安。

這樣李隆基纔會能在天下百姓、官吏那裡,徹底失去威望。

其間的蒼生傷亡,不可避免。

不破不立,這些是必須承受的代價。歷史上打了八年的安史之亂太慘烈。

李瑄一定要快速結束,定鼎天下。

其二。

安祿山一旦起兵,李隆基就會顏面盡失,因爲安祿山是他一手提拔的,處處維護。

他像是找遮羞布一樣,不顧一切。

屆時,他會讓有能力的將領快馬加鞭從邊境回來。

歷史上哥舒翰、封常清等將領回去的時候,都沒有帶自己的兵馬,而是讓荒廢已久的南衙禁軍,穿上盔甲,再招募一些沒有訓練過的百姓抵抗虎狼之師。

ωωω. тTk дn. c○

除了調兵遣將需要數月時間以外,更多的是李隆基失去理智。

結局是顯然易見的。

李瑄那時候如果謊稱自己在“裡海”,並稱病無法歸,李隆基也拿他沒辦法。

李瑄一旦到京兆地區,一定會攜帶千軍萬馬。

“七郎需要多久時間出發?”

李隆基在宴會上迫不及待地向李瑄詢問。

李瑄所說,正是他看到地中海地圖以後的願望。

如果做不到就罷了。但麾下有李瑄這種絕代名將,一定可以做到。

窮兵黷武的李隆基怎麼會不心動呢?

“爲確保萬無一失,新兵招募完畢,訓練一番後,準備糧草輜重,大概十四載春天出發。”

李瑄給出一個合理的時間。

“嗯!萬里遠征,需萬全之策。待七郎回西域後,就可以準備。有什麼需求,儘管開口。朝廷會全力支持安西。”

李隆基點了點頭,安西北庭軍戰鬥了兩年,休息一年多時間非常合理。

畢竟大食帝國還存在強大力量。

“遠征之時,戰馬因水土不服,消耗最大,還需要一些戰馬。糧食可以用絹去和糴,另外,工匠和軍醫也是安西欠缺的。因爲缺少工匠,在出徵波斯的時候,士兵拿着損壞的武器作戰,受傷的士卒無人醫治而死。”

李瑄睜着眼睛說瞎話。

他最重視工匠和軍醫,知道後勤的重要性。

但要發展西域、河中,工匠和軍醫自然是越多越好。

“這怎麼能行!朕會立刻下令召兩千名工匠和軍醫,前往西域。七郎是隴右羣牧使,儘管調度隴右牧監的戰馬。”

李隆基想也不想,就同意李瑄的請求。

不久後,工匠和軍醫會帶着他們的家屬,到達安西報到。

雖然安西不是好地方,但李瑄不會虧待這些工匠。

有隨意調遣牧監戰馬的命令,李瑄更放心。

隨後,李瑄又向李隆基提及在北庭都護府以北建立葛邏祿汗國,制衡回紇的事情。

李隆基同意李瑄的求情,回紇最近幾年一直在開疆拓土,需要敲打一下。

宴會結束後,李隆基會賜予施利葉護封號可汗。

在天將軍馳騁的土地上,天可汗的冊封,即爲正統!

宴會的靡靡之音,一直持續到黃昏時刻。

李瑄微醉!但意識清醒。

而李隆基因爲高興,醉得不省人事,女官們將李隆基攙扶向幕後而去。

楊玉環最後看李瑄一眼後,只能陪同離開。

聖人罷,宴會終止。在監禮官的主持下,文武百官先後退場。

李瑄沒有與百官交談,而是和李霅一起登上馬車,向平康坊而去。

按照禮制,李瑄應該先去看望父親李適之,再回府中與妻子會。

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1章 押官薛錯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89章 王昌齡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57章 甲騎衝陣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22章 寧遠將軍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24章 廣運潭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84章 長離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55章 頗黎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102章 南霽雲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45章 節制一軍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41章 豐安令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2章 大案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6章 王維
第244章 封王,天下各國的態度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11章 押官薛錯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36章 大食元帥陣亡,河中之戰大勝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14章 葛邏祿葉護,天山狩獵第205章 你想圖謀天下,恢復隋室?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354章 還治其人之身,此花開盡更無花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242章 建立神策軍,追封李瑄祖父爲王第89章 王昌齡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57章 甲騎衝陣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51章 天將軍迴天街圖,與李隆基的對話第22章 寧遠將軍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23章 名將的落幕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56章 李瑄入李林甫之夢,顏真卿第38章 李林甫的人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53章 勝業坊中的豪宅,岳父的困難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125章 一拳打爆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148章 楊玉瑤的誘惑,鳳凰東來第24章 廣運潭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39章 大食帝國與羅馬帝國的反應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84章 長離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278章 結婚前的幻境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194章 李瑄的威名,望而止戈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55章 頗黎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73章 威震草原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337章 攻克薩末鞬城,總督的末路第218章 再遇裴靈溪,勉之第150章 南面吃肉,北面啃硬骨頭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102章 南霽雲第114章 幕府班底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45章 節制一軍第74章 大雪滿弓刀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258章 爭鬥來臨,楊釗的效忠第184章 南霽雲斬殺吐蕃元帥,九曲之戰大勝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41章 豐安令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324章 斬將拔旗,大食遠征軍覆沒第32章 突厥寇邊第177章 牀弩的威力,雞心谷的血戰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315章 西域戰爭起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12章 大案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149章 楊玉環封貴妃第6章 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