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各出機謀

見識了國內取得的驚人成就,衆將大爲興奮,精神抖擻,恨不得立時商議擊破大食之策,聽了這話,無不是豎起耳朵,凝神靜聽。

“陳玄禮,你先說說西域之事。”李隆基衝陳玄禮道。

彙報西域情形,讓羣臣有一個全面而準確的判斷,這也是必要的。

“遵旨。”陳玄禮應一聲,道:“我們這五年在西域所做的事兒很多,主要的有:一是積蓄軍械糧草。經過數年的努力,我們在西域積蓄的糧草足夠百萬大軍兩年之用。”

“這麼多?”一片驚呼聲響起,羣臣一臉的難以置信。

“當真?”就是武則天也是一臉的驚訝,一臉的不信,眼睛瞪得滾圓。

唐朝在西域駐軍,最大的限制就是糧草難以籌集。正是因爲有這一限制,唐朝在西域只能少量駐軍。就是在唐朝全盛之時,真正駐守西域的唐軍不過兩萬多人,連三萬都不到。

這也是導致高仙芝在怛羅斯戰敗的重要原因。

這才幾年過去,西域就積蓄了足夠百萬大軍兩年使用的糧草,這也太驚人了。可以說,這是一步登天。

“這都是陛下英明。”陳玄禮一臉的欽佩,道:“要不是大唐征服了天竺,是不可能有這麼多糧草的。自從治理好天竺後,天竺的糧草就在源源不絕的朝西域運輸,我們只需要修建糧倉就行了。”

李隆基力排衆議,堅持征服天竺,絕對是一手妙棋。征服天竺,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決西域駐軍的糧草問題。

如今,其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

“陛下英明!”羣臣大爲佩服。

“三郎。征服天竺,真是神來之筆!”武則天也是歎服了。

“有些僥倖,若不是滅了吐蕃的話,也沒有機會。”李隆基笑道:“這也說明,天佑華夏。”

“天佑華夏!”羣臣大爲贊成這話。

要不是天佑華夏。爲何讓李隆基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呢?

“二是我們收集了近三十萬匹戰馬。”這一點,適才已經提到了過了,陳玄禮一語帶過,道:“三是我們支援、訓練波斯百姓,給優素福製造麻煩。如今的波斯故地,一片混亂。優素福焦頭爛額。”

“好!好!好!”羣臣齊聲叫好,大爲贊成這事。

攪亂波斯故地,讓優素福焦頭爛額,無法與唐朝大戰,這對唐朝有着天大的好處,誰能不讚一個好字?

“四是我們不時就會派出軍隊。與大食打上一仗,這是爲了歷練軍隊。”陳玄禮接着道:“經過這五年的歷練,在西域的軍隊皆熟悉了大食的打法。”

讓唐軍熟悉阿拉伯帝國的打法,非常重要。

“五是我們威逼西域諸國,他們已經向大唐降服,只要陛下旨意一下,我們就可以攻入大食境內。”陳玄禮又道。

威服西域諸國。讓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接壤,這一點非常重要。只要大戰一開始,唐朝就可以快速攻入阿拉伯帝國境內。

若是不提前做好這點,開戰之後,唐軍還得費一番手腳,才能與阿拉伯帝國真正交戰。

“陛下,這五年我們做的主要事兒就是這樣了。”陳玄禮最後道。

“不錯!不錯!”武則天笑眯眯的看着陳玄禮,誇讚道:“你有大器局,能洞悉全局,這很好。當初。三郎用一千五百斤御酒買你,值!”

“哈哈!”李隆基用一千五百斤御酒把陳玄禮買下來,這是一段佳話,羣臣齊聲大笑。

“謝陛下知遇之恩。”對於此事,陳玄禮一直感激在心。

“都是過去的事兒了。你也不必記在心上。”李隆基笑道:“這幾年,你着實幹得不錯。嗯,那你就說說,此戰一開,大唐要如何打?”

陳玄禮才智非凡,極富軍略,而他又熟悉西域之事,由他來陳說,非常正確,羣臣的目光齊刷刷集中在他身上。

“陛下,臣以爲開戰之初,我們最緊要之事就是攻入撒馬爾罕。”陳玄禮濃眉一挑,道:“撒馬爾罕是富饒之地,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途經之地,這裡有着衆多的人口,富饒的物產,越早拿下,對我們後勤的困擾越小。”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糧草,對於大戰來說,極爲重要,是命脈所在。唐朝儘管在西域積蓄了衆多的糧草,然而,勞師遠程之後,要運輸糧草依然困難重重。

這樣的大戰,不要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社會,這糧草的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

是以,先減輕糧草帶來的壓力,就成了第一要務。

要解決這事,唐朝首先就要拿下撒馬爾罕。

因爲撒馬爾罕是富饒之地,可以籌集到糧草。撒馬爾罕有多富饒呢?亞歷山大大帝當年到達這裡後,感慨這裡的繁華富饒遠遠超出了他的想象。

若是得到撒馬爾罕,唐朝的糧草就不用從西域運輸了,也不用從天竺運輸了,只需要在撒馬爾罕籌集就是了。

“拿下撒馬爾罕,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兵臨呼羅珊了。”陳玄禮接着道:“從撒馬爾罕出發,就可以很快拿下波斯故地。波斯故地同樣富饒,而且這裡的百姓數十年來一直在盼望大唐之軍到來,解救他們於水深火熱之中。他們一定會揭竿而起,迎接我們到來。”

說到這裡,陳玄禮的聲調有些高,充滿興奮,道:“泥涅師就可以復國了。一旦波斯復國,對我們的好處不可想象。”

“波斯一定唯大唐馬首是瞻。”泥涅師噌的一下就站起來,大聲嚷嚷,紅光滿面。

他這個波斯王子,無時無刻在不想着迴歸故國,無時無刻不在想着恢復故國。如今,即將實現這一夙願,他興奮得渾身打顫。

到那時,你即使想要擺脫唐朝的控制,也是不可能的。

波斯若是復國的話。對唐朝有着天大的好處,一是可以讓唐軍不用再爲糧草發愁了,完全可以從波斯故地得到補給。二是可以徵用這裡的人力,可以讓波斯百姓做一些輔助之事,讓唐軍的負擔減輕不少。三是唐朝聲威大振,能取得很好的威懾作用。凡大唐兵鋒所向,無不震恐。四是沉重的打擊阿拉伯帝國的氣焰,會讓反抗阿拉伯帝國的運動越演越烈。

“呵呵。”這四大好處,不需要說的,是個人都能想到,羣臣放聲大笑。

“陳玄禮。你說得很好。”李隆基話鋒一轉,道:“我們能想到這點,優福素也會想到,你說,優素福會如何做?”

“這裡,怛羅斯!”陳玄禮站起身,走到巨型軍用地圖前。指着怛羅斯所在之處,道:“臣以爲,優素福想要在這裡阻擋我們前進。他不會與我們交戰,而是據城而守,利用怛羅斯的險要,把我們拖在怛羅斯,把我們拖累拖疲,甚至拖垮。”

“這的確是一個大問題。”楊思勖接過話頭,道:“我們數十萬大軍西進,氣勢洶洶。欲要擊破大食。若是屯兵于堅城之下,無所作爲的話,對軍心士氣的打擊非常嚴重。”

陳玄禮和楊思勖不愧是大唐名將,把優素福的想法全給說中了。

“這點,你們無須擔心。”張說接過話頭。道:“陛下早就預料到這點了。我們的投石機拋射石塊可以遠達六裡,拋射猛火油的話就更遠了,七八里,八九里不在話下。只要我們準備足夠多的猛火油,就可以把怛羅斯化爲一片火海。”

唐朝重新研製的投石機,射程驚人,就是磨盤大小的石塊,也能射到六裡之外。若是換用猛火油的話,更遠一些實屬正常。

想想看,只要有足夠的猛火油,足夠多的投石機,對着怛羅斯進攻,怛羅斯就會成爲一片火海。

“當然,可以先用車弩進攻。若是車弩進攻不能湊效的話,就可以用猛火油把怛羅斯毀滅。”李隆基眉頭一挑,道:“朕想優素福想要利用怛羅斯阻止我們前進,他會加固城門,車弩未必有用。”

李隆基精明過人,把優素福的想法猜對了。

“呵呵。”對於李隆基的判斷,羣臣沒有異議。

因爲優素福精明過人,精通兵道,若他不這麼做,反而讓人不理解。

“對於怛羅斯,我們一定要快,務必要一鼓而下。”陳玄禮眼中精光閃閃,道:“如此一來,就能打亂優素福的全盤謀劃,讓他來不及另謀良策,我們就可以趁勢攻入撒馬爾罕,然後再兵臨波斯故地。”

他越說越興奮,聲調越來越高。

“沒錯!”羣臣齊聲贊同。

對於怛羅斯,羣臣都有所耳聞,深知這是一座堅城,易守難攻。優素福若是想用怛羅斯阻擋唐軍前進的話,他一定會想即使唐軍要攻下來,也要費一大番手腳,沒有一年半載莫想。

若是唐軍一鼓作氣就拿下了,就可以快速挺進,攻入撒馬爾罕,就會全面打亂優素福的部署,讓優素福來不及反應。

如此一來,唐朝就是“以快打亂”,優素福就會吃不了兜着走。

這好處,不需要說的,是個人都明白的。

然後,就是你一言,我一語,各出機謀,一場針對阿拉伯帝國的戰爭計劃基本上完成了。

之所以說是基本上,也就是大體情形。至於具體如何用兵,這要臨機決斷。

“你們說了這麼多,但有一點還沒有說。那就是需要一員能統領全局,具有大局觀,能運籌幃幄的良將。”武則天最後道。

刷!

羣臣的目光齊刷刷落在李隆基身上。

第80章 奪馬第27章 大爭論第11章 軍權在握第21章 立子第63章 一文一武第17章 滅吐蕃?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45章 一箭三雕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48章 全力出擊第4章 國難思良將第29章 名臣張說第35章 陰謀第23章 藏龍臥虎第33章 口出狂言第30章 波斯復國第47章 第二輪交鋒第4章 商議軍機第70章 默啜慌了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31章 太平公主第25章 暗流涌動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88章 李家有兒名隆基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15章 尊重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34章 逼宮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54章 勝利歸來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56章 隆基獻策第33章 招兵買馬第59章 姚崇十事第57章 離間計(上)第21章 立子第39章 宮變(下)第42章 斬盡殺絕第1章 李隆基第7章 親情第68章 強硬迴應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57章 離間計(下)第43章 立太子第14章 和談?第39章 宮變(下)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14章 自取其辱第18章 振聾發聵第31章 好小子!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18章 紛紛歸降第24章 狼狽勾結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84章 重重圍困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59章 姚崇十事第35章 陰謀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34章 逼宮第39章 無理取鬧第2章 狼狽爲奸第29章 名臣張說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86章 狗屁詩文第18章 僧辯第48章 金吾將軍第34章 逼宮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23章 在劫難逃第79章 東宮風光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34章 投楚王第59章 冬季練兵第48章 奇葩聖旨第22章 此路不通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35章 陰謀第26章 好大一頂綠帽子第71章 設伏第6章 一語解惑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5章 各出機謀第26章 誰更狠?第16章 告刁狀第50章 窮追不捨第2章 萬騎第18章 振聾發聵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31章 出兵天竺第3章 大唐軍備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26章 陳玄禮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1章 名聲漸起
第80章 奪馬第27章 大爭論第11章 軍權在握第21章 立子第63章 一文一武第17章 滅吐蕃?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45章 一箭三雕第66章 首戰告捷(下)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48章 全力出擊第4章 國難思良將第29章 名臣張說第35章 陰謀第23章 藏龍臥虎第33章 口出狂言第30章 波斯復國第47章 第二輪交鋒第4章 商議軍機第70章 默啜慌了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31章 太平公主第25章 暗流涌動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88章 李家有兒名隆基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15章 尊重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34章 逼宮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54章 勝利歸來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56章 隆基獻策第33章 招兵買馬第59章 姚崇十事第57章 離間計(上)第21章 立子第39章 宮變(下)第42章 斬盡殺絕第1章 李隆基第7章 親情第68章 強硬迴應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57章 離間計(下)第43章 立太子第14章 和談?第39章 宮變(下)第27章 不信也得信第14章 自取其辱第18章 振聾發聵第31章 好小子!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18章 紛紛歸降第24章 狼狽勾結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上)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84章 重重圍困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59章 姚崇十事第35章 陰謀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34章 逼宮第39章 無理取鬧第2章 狼狽爲奸第29章 名臣張說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86章 狗屁詩文第18章 僧辯第48章 金吾將軍第34章 逼宮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23章 在劫難逃第79章 東宮風光第58章 破大食之策第34章 投楚王第59章 冬季練兵第48章 奇葩聖旨第22章 此路不通第52章 默啜的迷惑第72章 泥涅師的危機第35章 陰謀第26章 好大一頂綠帽子第71章 設伏第6章 一語解惑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5章 各出機謀第26章 誰更狠?第16章 告刁狀第50章 窮追不捨第2章 萬騎第18章 振聾發聵第36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31章 出兵天竺第3章 大唐軍備第38章 歡迎下地獄第26章 陳玄禮第30章 吐蕃大治第21章 名聲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