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5章談話

酒宴之上,如這般提前安排好衛王國職位的羣臣有很多。

六部尚書,九卿,宰相,都安排地妥妥當當,約莫有近兩百人,足以建立起一個小朝廷了。

這些人,要麼是前朝的遺老遺少,要麼是蔭官,再要麼是其他列國的文武百官,他們將就任衛國的官職,幾乎是終身難回。

哭泣者有之,哀嚎者有之,更是自怨自艾的,當然,自我了斷的也有幾個,但無論如何,來參加衛王府的婚姻,自然是必須的。

而主角,除了是衛王外,其次就是高懷德了。

高懷德之父高行周,之祖高思繼,都是亂世中響噹噹的名將,尤其是其父高行周,追封爲秦王,諡號武懿。

自然而然,高府的酒宴,比之衛王府,不差分毫。

那些舊臣武將,幾乎是樂衷於此,對着高懷德不斷地拜下。

“人逢喜事精神爽,高將軍,可真是像年輕了二十歲。”

“那是,老子雄風不減,日御十女,不再話下。”

高懷德扯着嗓子,臉上笑開了花。

此番女兒嫁給了衛王,雖然說搭進了不少的嫁妝,但能跟皇家聯姻,並且還是皇帝的親弟弟,那真是太值當了。

不出意外,他高家的富貴,還能延續個幾十年。

如張令鐸,王彥升,張光翰等同樣封爲子爵,但閒置在家中老將們,則滿目羨慕。

與衛王聯姻,別的不提,起碼高家有的一條退路,在整個大唐,沾上皇親國戚的邊。

換句話來說,如今四十五歲的高懷德,屬於皇帝信任的範疇了,很有可能再次被重用。

這就不得不讓人羨慕了。

子爵太多,已經廉價到了極點,也只比男爵勝一籌罷了。

高懷德應付完一羣舊臣老將,喝的迷迷糊糊,回到書房時,則立馬清醒:

“處恭,處俊呢?”

“回稟郎君,少郎君在飲酒呢!”

“讓他們過來!”

高懷德臉色微紅,但卻眼眸明亮的很,哪有一次喝醉的跡象。

很快,兩個兒子都來了,喝的有些多,反應頗有些遲鈍。

高懷德不以爲意,讓人灌醒酒湯,不一會兒,兩人這纔好了點,拱手行禮。

“父親!”

“今天是個好日子,但也不能喝那麼多。”

高懷德搖搖頭,看着眼前這兩個三十來歲的兒子,目光又轉到小兒子高處俊身上,不由得嘆了口氣,說道:

“二哥兒,如今家中這子爵位置,將由你大哥繼承,當然了,只能傳個三代,幾十年的富貴。”

“你今後,怕是得難一些了。”

“父親何出此言?”高處俊不解道。

之前在趙宋時,他爲西京作坊使,屬西班諸司使,多不領本職,僅爲武臣遷轉之階,平白拿俸祿而無事。

大唐統一天下後,對於這等蔭官閒職,要麼是去往五軍都督府任小吏,要麼勸退。

不過,鑑於高家的影響力,高處俊則在五軍都督府如魚得水,順暢的很。

“你妹夫將去吐蕃,須得有些親近的人幫手,你去幾年。”

高懷德不容置疑地說道:“官職就是中書舍人,兼任侍衛親軍指揮使。”

“這——”

高處俊懵了,他滿臉不可置信:“爹,這可是吐蕃啊,吃人的地界,妹夫去也就罷了,怎地我也要去?”

“他是你妹夫,你不去誰去?”

高懷德無奈道:“你兄長要繼承爵位,你那職位也無前途,還不如去往吐蕃,也算是高家的分支,開枝散葉。”

高處俊臉色難看。

洛陽那麼繁華地界,他寧願當個普通的富家翁,也不想去吐蕃,當那個侍衛親軍指揮使。

他求救的目光,看向了長兄。

“父親——”“你閉嘴!”

一旁的高處恭見之,剛想開口,就被打斷。

高懷德搖搖頭說道:“吐蕃再苦寒,難道比行軍打仗苦?人家郭守文,跟你們一般的年紀,就打下了吐蕃,隴右,封了侯了,洮州侯。”

兩個兒子聞言,低下頭,滿臉羞愧。

“衛王與我言語,陛下允諾他,就藩後,可封任公爵以下。”

高懷德輕聲道:“處俊,你明白嗎?只要你安分守己,用不了幾年,你妹夫就能給你封個伯爵,這比你大哥日後繼承的男爵強多了。”

“伯爵,可以減等到校尉世襲。”

這番貼心的話,讓高處俊臉色紅白變換,一個伯爵,着實太誘人了。

高處恭眼睛一眯,忙不迭道:“父親,我去吐蕃吧,我想要伯爵。”

“放屁。你是長子就得繼承老子的爵位。”高懷德沒好話道。

“父親,我去!”

高處俊聞言,忙道:“我願意幫幫妹夫,畢竟妹夫太年輕,一家人就得幫幫忙。”

“你有這個心思就好!”高懷德滿意地點點頭,一旁的高處恭鬆了口氣。

翌日。

衛王夫妻來到皇宮,拜見皇帝皇后,以及自己的母妃侯氏。

侯氏喜極而泣,兒子成婚,是她這輩子最高興的事了。

只是,想着用不了幾天就得去吐蕃,她就難受,投目看着臉帶笑容的皇帝,請求在嘴邊又咽了回去。

新婦也是大戶人家,儀表落落大方,有禮有節,侯氏很滿意。

李嘉見之,也點點頭,模樣俊俏,與自己弟弟很般配,性格看樣子也是大方端莊的,這就很好。

幾個女人聊的開心,皇帝則把弟弟拉過來,一邊走着,一邊說話。

“高家如何?”

“岳父言語,說是高處俊將隨我西去。”

李賓成了婚,年滿十六,也成熟了許多。

“那就好!”李嘉點點有,說道:“除了高家的那些牙兵,我會再與你兩千人的御營精銳,皆是無有成家之輩,去了吐蕃,你與他們配婚,這般就徹底穩固了。”

李賓只能感謝。

“你我兄弟,無須多禮。”

李嘉捋了捋鬍鬚,笑道:“除兵丁外,官吏兩百餘人,就是兩百戶,還有一些鐵匠、木匠等百工之人,以及些許和尚,道士,讀書人。”

“傳教,亦或者教書識字,都要有的。”

“記住,事有不偕,就去找與隴右府,他們不敢不聽命。”

加起來近兩千戶,數萬人的遷徙,着實是個大工程。

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65章野女真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1348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1214章遺民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1110章信念第1255章驚詫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七百五十章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138章尊老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262章陽妃谷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1380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237章第九百三十一章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1223章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一千零四章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七百八十三章第1278章拉薩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286章分封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1208章第1157章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七百三十章弊端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六百九十三章第1399章大動作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182章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324章氣惱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1364章第1246章主考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一千零八十章第1144章後宮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1285章中秋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
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七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三章歷史新篇(上)第1365章野女真第五百一十三章準備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兩百六十八章楚王身卒第五百三十七章人心番外1——承昌二十年、暗流涌動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九百七十四章賞賜第1348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鹽場第七百四十七章燕雲第1214章遺民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定難軍第1110章信念第1255章驚詫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一百八十章相守相思第二十四章山水田園第一百六十八章轉運使司第八十一章白沙都事第1393章高原上的戰爭第七百五十章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1138章尊老第七百二十二章分州第一百四十六章修養生息第兩百八十五章處置安排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八百八十二章仁政第三百七十六章回歸第1262章陽妃谷第六百章俸祿增減第一千零二十四章第九百一十二章揚州城下第六百三十三章觀政結束第三百九十八章潛移默化第九百三十章流言第九百九十二章大決戰(上)第1380章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237章第九百三十一章第九百零四章連雲棧道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1223章第1394章巡遊與治黃第四十三章登聞鼓上第一千零四章第二十七章番禺城內第七百八十三章第1278章拉薩第八十三章熙熙攘攘第三十七章別有企圖第八百五十二章第1286章分封第九百七十三章下城第一百八十二章金錢與軍隊第五百一十七章花蕊夫人第一千零二章條件第四十一章大食商人第1208章第1157章第五百九十二章官房第七百三十章弊端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五百八十一章高繼衝第兩百六十一章湘江洶涌(下)第六百九十三章第1399章大動作第八百四十七章湘江春景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千零七十二章第1367章窺伺唐法第三百五十章贈予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1182章第五百二十一章東去第五百六十章及時第1324章氣惱第六百六十一章驚詫第八百二十八章潰敗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1364章第1246章主考第五百四十章金陵破第一千零八十章第1144章後宮第五百五十八章虔州城第四百零一章凝重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行進第1285章中秋第六十四章揚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