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胸有成竹

“謹遵聖命!”刁廣諄連忙點頭應下,不過看他的模樣似乎早已經去做了,顯得很是鎮定,看來這些老生常談的東西,已然是不需要在強調了。

想着水稻被沖毀,百姓流離失所,李嘉這纔想起,若是救災,肯定會需要糧食的,稻田的糧食還未收割,而且沖毀了許多,那麼爲今之計,也只能指望朝廷了。

可是,如今這湖南各州縣,還能有多少糧食?

“回稟陛下,由於駐軍消耗過大,長沙府雖然一向糧食充裕,但如今卻已不支,十二縣,加在一起,也不過是五千餘石,數千災民也是能勉強支應,只是稻田毀壞衆多,怕是秋收之後,難以爲繼!”刁廣諄彎下腰,一五一十地說道。

聽到這,李嘉瞬間頭疼了,該死,富裕的長沙府也不過是勉強支撐,若是其他州縣,恐怕已經告急了。

他已經預想到,整個湖南其餘的州縣,已然傳來了告急文書,向自己求助,這真是剛解決了軍糧問題,又逢暴雨,老天爺真是不讓自己輕鬆一些。

“長沙府乃是湖南首富之地,也只能勉強支應,其他州縣此次必是難爲了!”李嘉嘆了口氣。

“陛下勿憂,雖說暴雨連綿,但不符合常理,必定難以持續,長沙府之所以糧少,主要是供應大軍過多所致,泰半的唐軍在長沙,消耗過大!”

“所以,以各州縣的情況來看,難以支應的必不太多!”刁廣諄看着有些焦急的皇帝,微微一笑,讓皇帝的憂慮減少了幾分。

“民生多艱,蒼天不憐,朕心甚慮!”李嘉臉上表現出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他又重重的嘆了口氣,說道:

“如今糧草不豐,又須養軍,哪有餘力可以接濟,不知刁留後可有妙策?”

李嘉這話,可有一絲考究的意味在裡頭,聽到皇帝的提問,刁廣諄低下頭,細細思索起來。

前些時日,因爲糧草不濟,皇帝去勸民借糧,所得不過大軍兩月之數,正待秋糧入庫,而若是再行借糧,豪強世家也餘不多,心中也是不肯。

www• ttκǎ n• co

“暴雨連綿,正是河水暴漲之際,可佈網於河中,捕撈大魚,可緩解缺糧之苦!”

他思慮了片刻,認真說道:

“前些時日,雖然大族借糧者衆,但湖南安穩數年,積累豐富,剩餘也頗多,但借糧已然行不通,只能真金白銀的購買,才能讓其獻糧!”

“湖南河泊衆多,飢餓之事少有,些許雜糧,再加上魚肉,定能堅持到秋收!”

“其他州縣,可令地方豪族世家所好者,唯有名利,可彰其名,表其功,讓其子弟入學院、太學,如此以來,地方定能自救安穩,也無流民之患!”

聽到這裡,李嘉不禁點點頭,這是古代常用的手段,具有實用性,一般的官吏想不到,尤其是針對豪族世家的名利心,提出褒揚典型,太學、學院名額這種惠而不費的想法,的確是一名合格的官員。

與那些只會將流民驅趕的官吏而言,顯然太過於突出。

“卿家所言,皆爲妥當之法!”李嘉微微頷首,笑道:

“但,卻非完策,流民若被收攬,朝廷黃冊,定會消減不少,對於朝廷而言雖然能解決一時之患,但後患無窮,若非非常之時,不得采取!”

“朕有一策,可一勞永逸!”

“請陛下賜教!”低下頭,刁廣諄心中頗有些不信,這些法子,可是長久以來的良策,皇帝不過二十來歲,懂個甚?

雖然腹議不已,但他臉上依舊是恭維尊敬的表情,顯然已經是個老官僚了。

“卿家之前也是說過,湖南河泊縱橫,想必是鮮有不會水者,如今洞庭湖水師正在擴充,正需兵員,正好可以篩選災民入洞庭水師,且薪俸足以養家!”

“餘者,也可入巡檢營,聽聞許多百姓故土難離,巡檢營一直未滿,災民可入巡檢營,解決餬口之事,更可安穩地方,消除隱患,豈非一舉兩得,一勞永逸之法?”

“剩餘之老幼,想必不多,地方接濟也能應付!”

這個法子,李嘉學習的是我大宋朝的經驗,只要百姓造反,就將其收攏入廂軍,讓其成爲兵卒,這就是一句老話,既然打敗不了敵人,就將敵人變成自己的人。

吃的皇糧,自然屁股站立在皇帝這邊,造反幹嘛?

這也是爲啥北宋上百萬的軍隊,冗兵之患,但卻一直解決不了的原因所在,你要是裁撤了他們,等於推向了對立面,造反者衆之,這就是個地雷,一碰就炸。

當然,這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並沒真正的解決問題,照樣是剝削重,貪污重,然後官逼民反,待到百姓實在忍不住的時候,就是天下傾覆之時。

梁山好漢中,宋江爲什麼有這種想法,就是得益於是體制內的人,瞭解相公皇帝的想法,而且是慣例,成功率非常高,所以義無反顧的帶領兄弟們投靠朝廷,而不怕朝廷後算。

“陛下聖明,此等法子,收效甚廣,既可強兵,又可濟民,可謂是一舉兩得,比微臣之法,強上太多!”

刁廣諄立刻服了,這個招數實在太妙,但就是有些耗錢糧,但他轉眼一想,洞庭湖八百里,水師還會缺糧食?湖中的魚,可能吃到吐。

又想到個好法子解決了問題,李嘉對於這些恭維,自然享受無比,但解決了災民問題,而秋收重大,不可馬虎,若是沖毀太多的良田,可就出大事了。

況且如今這個亂世,軍隊桀驁不馴,若是去修河堤,可能會半路造反,更何況軍紀不行,會起到反效果。

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337章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145章建議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1201章唐旗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167章驚喜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172章準備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1356章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1380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1236章僧人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199章立足第1111章三門峽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407章禪讓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1174章消磨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1208章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1224炭火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208章第1374章大喜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1401章入祀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1180章豐州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1129章續
第七百零三章避暑第1200章唐奴第三百一十九章揚州危矣第1337章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四百六十九傳播第八百九十九章人心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145章建議第兩百一十六章民望所歸第1201章唐旗第一百八十九章馬政第一千零八十二章第一千零九十五章雁門關第七百五十七章第1167章驚喜第四百二十九章馬第六百二十七章金銀幣第1172章準備第九百八十二章第七百五十三章江華灣第九百四十一章靈月庵第一百八十六章北伐消息第八百零五章良民(第三更)第1356章第一章我有嘉賓第兩百五十一章黑水都督府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九百九十四章出動第五百七十二章敗家二代李景第一千零一十六章第六百六十七章化國第一百九十三章目光聚焦第一百九十七章攻心爲上第1380章第一千零五十九章第七百一十四章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橫切與豎切第八百九十一章三面第一千零六十章大朝第四百三十三章議論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七百七十九章度田困境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1236章僧人第四百一十二章半年第一千零九十三章歸降第九百二十四章高懷德第1199章立足第1111章三門峽第六百二十五章最好不過第九百九十章敢不效力第九百七十一章棺材(上)第1407章禪讓第四百零二章大理第三百三十七章板蕩第一千零四十章第三百七十九章詢問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五百六十五章老辣第三百五十一章轟炸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1174章消磨第五百八十五章兒皇帝不好當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1208章第四百二十四章無題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五百五十六章勃然大怒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九百零二章進軍第一百四十一章政治佈局(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恩怨第1224炭火第六十六章儋州府衙(下)第四十章前路漫漫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1208章第1374章大喜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六十八章跳到前面去了,沒事求個收藏及票票第四百七十章黨爭第九百二十七章逼迫第九百一十七章登萊第1401章入祀第四百二十六章使團第一百九十五章新渤海國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1243章錢塘自古繁華第七百零五章嶽麓山(第三更,補)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1180章豐州第九百零八章秦州第一千零七十七章攻略第五百三十一章兵臨城下第五百七十九章蓮峰居士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兩百一十二章利慾難安(上)第兩百八十一章 計將安出第1129章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