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相見

魏翼一夜未睡,精神卻是極爲亢奮,看到船隊返回之時,他的眼眶也有些溼潤了,當魏翼擦拭過眼睛之後,人們就只能看到他眼睛裡佈滿的紅色血絲。

“幸不辱命。”劉益很客氣的對魏翼和任忠等人道:“昨晚小兒輩捨生忘死,突襲成功,賊船焚燒沉沒不少,亦有不少賊船趁亂走脫,現在情況尚不明,不知道賊衆是徹底走脫,還是會重新聚集,爲穩妥計,我們還是按事前的預演,人員差不多折返回來之後,就趁着天色未明脫離戰場,扳回澎湖了。”

魏翼讚道:“水師官兵的壯勇,應該被勒石刻碑,永遠銘記。”

他又掃向船隊上的人員,很明顯少了一成還多的將士,魏翼目光一黯,又說道:“失蹤陣亡的將士,理應得到撫卹。”

“魏大人不必擔心。”劉益沉聲道:“南安侯府對這一類的事,向來做的很好。”

“我知道,明達向來對下頭相當體恤。”魏翼道:“澎湖地方,也不能沒有絲毫表示。”

魏翼這話自是向自己身邊的澎湖士紳們說,澎湖的士紳羣體不大,也沒有象樣的官紳大世家,但好歹有一些,這些人理應提供更多的物資和金錢,這一次的戰事,不光是爲了保護南安侯府的地盤,不止是爲了大魏,也不光是爲了平民百姓,而是爲了在澎湖島和東藩島上的每一個人。

只要海盜攻進來,不分良莠,不分老小,不分男女,任何人都可能成爲被屠殺和凌虐的目標,財富被搶,房舍被燒,人被殺,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漳州之屠的慘烈情形,至今還被每個福建人記在心中,絕不敢忘。

“在下願獻羊一百頭。”

“在下給糧一千石。”

“在下願給錢五百貫……”

在場的士紳均是踊躍的很,但他們不能和福建路的大官紳世家相比,所獻的最多的就是幾百貫錢,或百來頭羊。

就算這樣,也是相當不錯的結果。

“多派幾艘快捷小船,挑昨晚沒出去的官兵划船,武官帶隊,”任忠此時道:“我估計海盜在陸上吃了虧,或是沒有進展,昨夜被這麼一攻,大部星散逃竄,沒準很有可能直接離開東藩這邊,到漳州一帶搶一點算一點,若是這樣,澎湖和東藩的警訊,就可以解除了。”

“我亦有這般猜度。”劉益臉上露出微笑,說道:“任兄此次雖未出戰,但還是首功。”

“不敢當。”任忠道:“日後若能有用武之地當然是好,不然的話,仿講武堂故事,我也願出微薄之力。”

這就是說,任忠當然還是想能帶兵出戰,如果不行,那麼給個海上講武堂祭酒的名義,發揮下餘熱,他也很願意。

這算是一個極大的轉變,任忠是被逼迫留在南安侯府內,也是被迫留在澎湖,現在願主動效力,加上昨夜的火攻是他拿的主意,想來此後在南安侯府的武將體系內,此人也算有一席之地了。

幾艘哨船上坐滿了身強體壯的水師官兵,幾個還撐的住的武官帶隊,小船如離弦之箭,迅速出港,往着四處的海邊飛速而去。

船行極快,但不能及遠,不過小船到海上後可以借風行駛,儘量遠航,劉益令他們晚上之前返回,要看清大股的海盜船到底走了多遠。

……

至午間時,東藩派過來的小哨探抵達澎湖港口,澎湖這邊確定了大勝的消息,全港先是一片歡騰,接着就是澎湖本島上也是一樣的情形。

到處都有人在歡呼,笑鬧,甚至不少人聚集在一起痛哭起來。

北方的人可能不能理解福建路的人對海盜的這種恐懼心理,這種恐懼心理令得人們無比緊張,畏懼,害怕,而知道海盜確實被擊敗,並且已經潰敗逃亡之時,這種劫後餘生的歡欣之感,簡直宛如重生。

很多人放爆竹,但島上的雜貨店裡的存貨不多,後來人們找到不少幹竹子,用火點燃,噼裡啪啦的炸響聲不絕,襯托了人們無比歡欣的心情。

澎湖這邊反而是比東藩更加的愉悅歡快,因爲東藩經歷過絕望,然後是苦戰,殺戮,兩萬多顆首級擺在島嶼上,提醒人們經歷過怎樣的威脅,最終戰勝了強敵。現在島上還有海盜餘部,每天都要組織人員搜捕,接下來是農忙,人們都會相當忙碌。

這些事壓住了人們想要狂歡的心理,這和澎湖這邊不同,澎湖的人們相當幸運,海盜壓根沒有攻島的打算,這個貧瘠的小島搶不到什麼東西,還要經歷苦戰。

只是海盜們也萬萬沒有想到,他們在東藩島上也是什麼也沒有落下,反而丟掉了兩萬多顆腦袋,這一下虧本虧大了。

在一片歡呼聲中,黃昏之前出去哨探的小船都回來了。

在漳州,福州,泉州等外部海域,他們儘可能的哨探,還有小船沒返回,預計明天中午能抵達更遠的地方,哨探的更加清楚。

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海盜船從澎湖和東藩這裡敗退後,直接往南方走了,根本沒有繼續往福建沿海地方騷擾的打算。

海盜們如驚弓之鳥,飽受驚嚇,根本沒有再劫掠的打算了,他們甚至拋下了大量的人員不足的艦船,在被火攻時,很多船上人員空虛,來不及反應,不少海盜跳海跑到別的船上,跟着一起跑了。

從哨探的結果來看,海盜們直接往南,估計是直接回呂宋去了,這一次顏,劉二盜損失極爲慘重,十年之內都恢復不了元氣,南安侯府不僅保住了自己,也保住了福建沿海。可以說,王直被招撫,康天祈老邁,兇悍殘暴的顏奇和狡猾的劉旦是福建路和廣南東路的一大威脅,現在這股海盜被打斷了脊樑骨,沿海的官員可以鬆一口氣,威脅被大幅度的降低了。

當然,還有更強大,更兇殘的蒲行風,但短期內蒲行風脫不了身,這纔是他唆使顏奇和劉旦前來福建的原因所在,現在,最少在三年內,不必太擔心海盜的問題了。

魏翼,任忠,劉益,田恆等人當然也是喜笑顏開,衆人俱是有掩飾不住的喜色。

就算是一直遊離在南安侯府體系之外的任忠,此次立功不小,火功戰法就是他提出來和部署的,雖然未能親臨前線,但這也是必然之事……在沒有徐子先允許之前,劉益等人不可能叫任忠親自帶兵,豎立在水師裡的威望。

任忠自己也明白,並且相當明確的提出,待將來南安侯府能成立分艦隊時,他願意指揮一支艦隊。

那時候水師力量會變得更加強大,由任忠指揮一部份力量,應該不會太使徐子先忌憚和不安了。

衆人等不得第二天了,決定現在就乘小船去東藩。

魏翼和劉益等人前去,任忠和田恆留下來,鎮守澎湖。

黃昏時,一羣人踏上大哨船,槳手划動船槳,三桅船帆都不大,很輕易的升起來,然後轉向吃風,船速很快,澎湖本島距離花溪纔不到六十里,一個多時辰過後,天將黑未黑之時,小船抵達了花溪海面。

魏翼抿着嘴脣,雖然眼前的場景有過想象,他還是極爲吃驚,甚至是感覺震怖。

已經有不少小船在打撈物資和屍體,但海面上的浮屍還是很多,不少屍體是燒焦了的,令人感覺觸目驚心,有點噁心,魏翼當然見過不少死人,但眼前的場景,還是給他不小的衝擊,令他差點兒嘔吐出來。

也有可能是那些難聞的氣息,雖然是昨夜發生的戰事,但船隻的燃燒可能到下午才徹底停止,海風裡還是有着明顯的焦糊味,相當的難聞,令人作嘔。

海面上的船隻殘骸很多,看起來最少有超過五十艘戰艦被徹底焚燬了。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小船燒光的殘跡,就是一些桅杆的餘燼,一些舢板,也有可能是海盜們放下來的小船,每艘大型戰艦上都會攜帶數量不等的小艇,用來傳訊或運送人員,在放下小艇之後,還是有部份被燒燬了。

此外有很多亂七八糟的物資,糧食包,一些可能被搶着還沒有出售的貨物,綢緞,布匹,還有香料包之類的東西,很多小船正在海面上奮力的打撈着。

南安侯府還很窮困,就算不窮,這個時代的人也不會浪費財物。

人們用鐵勾把貨物撈起來,也用鐵勾把浮屍勾在一起,然後擺到岸上。

有一些官吏在岸上仔細的辨別屍體,海盜的被隨意丟棄在一旁,有府軍將士提着橫刀在一邊斫斬首級,府軍將士的屍身有不少也燒焦了,但可以從武袍和靴子的殘餘分辨的出來,他們的屍身被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一邊,並且蓋上了白布。

這是相當奢侈的行爲,但當魏翼和劉益看到這樣的場面之時,兩個男子漢都流下了眼淚。

魏翼沉聲道:“明達對軍人的葬儀十分重視,有不少人說他犯傻,要我說,這是他做的最正確,也最值得的事情。將士們捨生忘死,拋灑熱血,獻出性命,當然希望死後被認真對待他們的遺體,從清理遺容,覆蓋白布,再改府軍軍旗,然後入棺,瞻仰,軍禮,憑弔,進入陵園四時供奉,我知道的流程就是這樣,我覺得這些都挺好,要是朝廷的禁軍和廂軍將士也有這樣的待遇,怕是戰力要上去一倍。”

“慢慢來吧。”劉益站直身體,小船已經突破大片的殘骸區,停靠在棧橋,他跳上岸,將魏翼拉上來,小聲道:“君侯志向不小,將來總會顛覆大魏不合理的一切。”

魏翼略吃一驚,但回想一下徐子先的崛起之路,發覺答案早就在心裡,只是一直不願做這種總結罷了。

魏家和徐家,還有昌文侯府,這些家族和南安侯府已經捆綁在一起。

徐子先是要割據一方,還是走權臣之路,亦或乾脆謀取最高的權力,各家也只能跟隨到底,沒有辦法轉向了。

魏翼眼眸逐漸轉爲堅定,以他的所見來說,當然是要和徐子先合作到底,魏翼知道,每個王朝到末世之時,總會有救時之主出現。

徐子先給魏翼的感覺就是漢之劉秀,甚至要比劉秀更出色的多。

……

徐子先今天下午身體略感不適,李儀等人嚇的魂飛魄散,連忙請了王心源過來診治,後來看了一下,並無大礙,可能是連續大戰,加上昨夜一夜未免,有些傷神,徐子先被逼着遠離海岸休息,睡了一下午,傍晚時精神就好的多,身體不適的感覺已經消失了。

嚴格來說他已經算是痊癒,但身體恢復狀態可能還要十天半個月,但日常主持軍政事務,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

魏翼和劉益被駐守人員引領着到徐子先的臨時住所,是距離岸邊裡許的一個倉庫,被林紹宗等人隔了幾個隔間,司從曹的吏員也在這裡辦公,隨時上轉下達,並且處理已經積壓的各種政務。

魏翼和劉益走過來時,發覺屋外張着不少火把,很多披甲的將士持矟而立,他們知道這是君侯身邊的近侍,有不少都算熟臉了,屋中更是燈火通明,不少吏員和武官在屋中忙碌着,陳佐才和陳道堅分坐兩邊,協助居中的徐子先處理政務,看到魏翼和劉益二人走進來,徐子先也是眼前一亮,站起身來,先對魏翼打了個招呼,然後方對劉益道:“昨晚水師乾的漂亮!”

魏翼點了點頭,說道:“明達,聽說你此前病了,我們都急壞了。”

“還好,已經可說是痊癒了。”徐子先不願多談這事,又轉頭對魏翼道:“燕客,你的澎湖配合的不錯,我聽哨探的人回來說,澎湖港口矛矟林立,弩機上的長箭矛尖閃閃發光,令人見之生畏。海盜不敢硬攻,水師將士當然是有大功,燕客你的澎湖廂軍,民壯,也是出了不少的力氣。”

“我們明後天還會送羊肉和酒,還有糧食過來,都是澎湖縣的父老們贊助的。”魏翼頗有深意的道:“大戰打完,也到了所有人都出一份力的時候了。”

“給他們記功。”徐子先點頭道:“告訴他們,現在朝廷對納粟還沒有什麼表彰,太祖沒來的及做這樣的事,因爲當初納粟的人俱有官職了,若現在有人納粟過萬貫,充實府庫,或是樂善好施,當然這也有個標準,我感覺可以給一些鼓勵,比如賜給武功郎,儒林郎一類的勳階職位,可以和你這個知縣平起平座,大戶們應該會樂意。”

現在恢復秦漢的軍功授爵不太現實,社會已經細分了,軍人已經成了職業,不復全民爲軍的基礎,而且也沒有那種必要。

但所有的階層都應有上升渠道,平民可以擁有更多的財富,過的更好,富者可以擁有國家承認的社會地位,他們可以把潛在的影響力變成實質的好處,比如爵位,還有各郡縣可以開辦的議會。

魏翼笑了笑,沒有再說什麼,大事還是徐子先拿主意,他現在的身份只是略微幫一下手就好,別的層面不好做的太過份了。

而且劉益也在,也不好太喧賓奪主。

徐子先開始詢問劉益細節,這時秦東陽等人也趕了過來,各人都興奮的往劉益肩膀上狠狠捶打過去,這是軍人們互相特有的問侯禮節,劉益被打的齜牙咧嘴,不過臉上也滿是高興的笑容,他已經不是那個每天酗酒賭博,總是一臉陰沉的失意江湖客了。

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
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九十九章 請纓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斷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穫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六十二章 政事堂札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三百五十三章 精巧的設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二百五十八章 不復爲患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作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四百二十八 詔使上島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一百二十九章 強爭不讓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二百三十章 上寨之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無盡殺戮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二百四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百三十一章 福州暗流第一章 崇德十九年夏的星天牛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五百五十四章 藩國第十六章 任爲典尉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