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爭吵

長壽殿的東暖閣中,徐子先箕坐在榻上,對面是多張几案,幾十個侍從司的官吏在忙碌和內外奔走着。

長壽殿外的兩側配殿則是各司的辦公處,其實就算輝煌闊大的趙王府,用來給各軍司辦公肯定還是不夠,光是軍令軍政參謀軍法後勤諸軍司,所用人員加起來已經超過千人,這是相當龐大的數字,要知道統治福州大府,管轄十幾個縣幾百萬人口的福州府,正式的經制吏也就幾十人,而秦王幕府光是軍事方面的官吏就超過千人,且數字還在膨脹增加之中。

這是精細化管理要付出的代價,徐子先本人是認爲相當值得。

在趙王府配殿辦公的多半是承接侍從司的各司人員,收發,綜合,公文流傳,對接中樞,地方,還有檔案歸總等等。

一般的實際政務,都是在各司獨立的辦公地點進行,政事廳和侍從司在福州府城徵辟了很多巨戶的宅邸,當然一般是犯了事的勳貴府邸爲主。

比如靖遠侯府,信昌侯府,還有蒲家留下來的大宅邸,這些宅邸原本都棄而不用,順理成章的被各司徵用了。

現在福州府城已經有了全新的氣象,大量的安撫使司和各司的官吏被徵調派遣出去,連提刑司和福州府,還有各縣的官吏都是一樣,他們被派往建州和其餘各州,擔任軍司派遣的各種職務,若抗拒不赴任的則直接被免職。

大都督府的官吏,廂軍將領則是被直接涮掉了九成以上,剩下的就是品格操守過關,能力也過關的官吏,他們也是一樣被徵辟到了幕府各司做事。

現在的福州基本上已經是被幕府接管,徐子先在大刀闊斧的剿賊殺人之後,已經是在福州爲主的各軍州確定了至高無上的權威,最少在福建路這一路內,短期內是無人敢於挑戰了。

徐子先自己也是明白,只要這種情形再堅持三個月到半年,幕府的吏員陸續到位,徐子先扶持的官員也陸續上任,秦王幕府對整個福建路的掌控將會穩固下來,不象現在還會出現反覆的可能。

“鄧文俊和盧四海還是想見我?”徐子先搖了搖頭,對方少羣笑道:“何必行此無益之舉,沒有必要見。”

“是沒有必要。”方少羣也是一笑,說道:“若非其有提請我府軍主力北上,力請王上以艦隊北上,與王直配合支應大軍的這些請求,其實見一見也很好。”

“時勢不同,到時候會水到渠成的。”徐子先自然是知道方少羣的意思……現在秦王幕府的實力每天都在增長,並不着急。

王直這老狐狸,派這兩個部下過來的意思也是相當明顯。徐子先不着急,怎麼決斷,由王直自己和其部下看着辦。

徐子先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身體。

他近來已經只保持最基本的身體鍛鍊,保持精力,已經不再追求武道的進步了。

拉弓射箭,練習刀術,追求自身武力的強悍,這似乎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就是那些曾經的牙將們,原本是朝夕相處,現在也是分佈各軍州,幫着派遣的吏員穩固地方治安,釐清裡甲,確定幕府各司對地方的施政……現在距離徐子先正式入主福州已經過去兩個月,大體上已經有相當多的吏員到州縣赴任,治安也基本上趨於穩定,還有小股的盜賊化整爲零,需要長時間的征剿。

徐子先走出殿門後,發覺殿外豔陽高照,天氣已經相當和暖了。

這是福建路的二月,從後世公曆來說是三月,如果有溫度計,可以發覺白天的最高溫度已經超過了二十度,如果穿着厚實的襖服在中午的太陽光之下,足以叫人額頭冒汗。

“殿下。”

“見過殿下。”

不少軍司吏員匆匆而過,手捧公文文書或各種卷宗,也可能是筆毛和墨硯等物,他們神色匆匆,看到站在階上的徐子先時,也只是微微一躬身,然後打聲招呼便是直接離開。

這樣的場面,被林鬥耀和陳篤敬等福州的高官顯貴們看到過不止一次……這些來自東藩的吏員,和軍人一樣穿着截短的灰袍,氣質上也是和軍人一樣的幹練,同時還不乏精明和沉穩……很多吏員是不到二十歲的後生,從他們身上明顯能感覺到勃勃生機和無窮的精力,當然還有充沛的體能和幹勁。

也有一些三四十左右的官吏,其中有一些曾經在福州等地任職,比如孔和在內,在被秦王殿下調教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們連儀表風度,還有走路說話的姿態都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精明,幹練,沉穩,務實。這些詞彙是福州大吏和勳貴們對軍司官吏的評價,相當客觀,也很收斂。

就是過於斤斤計較,錙銖必較的風格令人相當難適應,而且在禮貌上來說,這幫官吏連對秦王殿下也最多是抱拳一禮,更不要說對其它的官員們了。

近月來,福州城中可是見多了這些灰袍吏員,看多了他們抿着嘴脣神色匆匆的在各處奔走,拿着紙筆或是挾着卷宗,在各衙門之間來回的奔走。

還有相當多的軍吏,這是更特別的存在,他們穿着軍袍,不同的就是沒有軍銜標識,他們和文吏一樣從事公務流程的工作,只是他們負責的是軍方事務,所以被區別爲軍吏,他們也是一樣抱着卷宗執筆工作,只是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每個人都在腰間懸着一柄橫刀。

這些軍吏和普通的軍人一樣,接受完整的軍事訓練,他們要負責軍務方面的雜務,首先得從軍人角度來理解軍人,否則必生偏頗。

“殿下。”方少羣站在徐子先身側,微笑着道:“福州府城,還有建州,興化軍,漳州,泉州,諸多縣州都開始選擇吏校和軍校的校址。吏科分行政和律令,算學等諸科,以實務爲先。而軍校當然是以軍學爲主,不過按殿下之令,學史,學算,再看兵書,武備志,也要看咱們府軍的練兵實錄,同時學測算,繪圖,吏校半年就能畢業,只是三等考二等時得再入校學習一個月,二等考一等再入校,這樣迭次相加入校時間差不多也一年,軍校就算是府軍將士入學的速成班,也得一年時間,正常學員就是兩年,基本上的原則是從各地興辦的中小學堂裡選擇學員,同時也接受府軍將士考選。如果咱們在各州縣都興辦學校,如東藩一樣給大量孩童免費入學,一兩年後,可挑選的餘地就大的多了。”

方少羣說話時也是百感交集,此前在劉知遠的府邸中當幕僚,劉知遠和他談的都是些心機傾軋之事,是朝爭,是揣摩人心,天子的心思,韓鐘的心思,徐夏商,張廣恩等人的心思。然後佈局,爭奪權位,獲得勝利就興高采烈,方少羣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一天居然是在權衡軍政事務,作養人才,涮新吏治,確立新的軍事和財稅制度,要在收入和養兵,理政,辦學,作養人才等諸多事務中求得平衡……

“都做的挺好。”徐子先卻是有些百無聊賴,說道:“告訴政事諸公,也知會各司,不要着急,不急不燥,將手頭的事做好,自會有水到渠成的那天。”

不遠處傳來孔和與人說話的聲響:“上計制度什麼叫秦王殿下隨意想的?自兩漢時各郡國就派出長吏至長安上計,秦王殿下今開幕府於福州,各府州縣派長吏詣幕府上計,有什麼錯處?叫你們交出賬簿有什麼錯處?軍司接管你們的財賦,計數期結束之前,由幕府派出吏員接手財算,有什麼錯處?”

隔着一排殿閣房舍,孔和的聲響還是極爲響亮,徐子先甚至能想象到孔和的臉色如何。

這個忠枕清介的前貼書吏員,現在已經是秦王幕府的重臣,主管財計。

很明顯,在林鬥耀的曲意配合下,趙德邦這樣轉運使已經被架空,幕府軍司直接往各州縣派出的吏員組成了幕府之下的財稅司,這些人員很快就架空了各州縣的官員,地方州縣也是極爲配合,只有轉運使司的人尚有不服,他們要承擔對朝廷交納賦稅的責任,秦王的奏疏也被駁了回來,這給了這些轉運司的官吏一些底氣,也是他們敢於和孔和當面爭執的原由所在。

徐子先忍不住笑起來,這幫轉運使司的官員還是相當盡職了,這也是大魏朝廷的傳統延續。不管地方州縣的民政刑律如何崩壞,轉運使司卻是一定要盡到職責,要將地方的財賦涓滴不剩的搬運到中樞。

“殿下已經下令,各州縣派出官吏至福州。”方少羣也忍不住笑起來,說道:“由孔玄平覈算地方財稅,此後要編成裡甲,統計人丁,田畝,商行,工場,商稅是由門攤稅和工場的利潤來折稅,也包括釐關在內的轉運稅率,海上就是用海防稅來替代。至於普通百姓,有田畝多的就多納,無田畝的免戶調,嗯,不僅免戶調,身丁稅也是免了。”

“無田畝的壯丁,在行商做工的過程中,商行等已經覈算過他們的身丁成本,納稅自利潤而出,算是已經替他們納過身丁稅。況且還沒有免徭役,待日後財賦寬裕,徭役也是必定要免除的。”左側配殿裡的爭吵聲已經漸停,顯然是轉運使司的人被孔和訓斥的啞口無言,頃刻之後,一個穿藍袍的官員一臉惱怒的從配殿衝出來,怒氣衝衝而去。

徐子先搖頭一笑,說道:“租庸戶調原本起自北魏,然後光大於初唐,所謂永業田,口分田,國家授田百畝,乃有租庸,戶調則是按戶繳納,其實不分貧弱,哪怕戶無男丁,也一樣繳納戶調,並不合理。若始終均田分田,租庸倒是合理,可是中唐之前,均田就敗壞了,租庸卻是照收,然後租庸說廢不廢,卻又大興徵銅錢的兩稅,這已經等於是在百姓嘴裡奪食了,到了本朝,租庸之外,再加徵兩稅,還有酒,鹽,糖,折支,轉支,種種雜稅多如牛毛,殺豬宰羊要交屠宰錢,過河交河渡錢,這是什麼朝廷,簡直殘民以逞!現在我剛剛要減免賦稅,官員倒是跳起來急了,國家與官員勾結,對官員寬容來使官員樂於收賦稅,等若是皇帝給官員們發刀槍,叫他們去明着搶掠百姓,這和一羣山大王有什麼兩樣?”

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
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四百八十章 賊首潰逃第二百一十八章 壓力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汗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四章 週報來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一十九章 堂食第三百六十九章 文告第四百七十七章 發若雷霆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都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八十四章 軍營第二百四十四章 擋不住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島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第一百六十八章 郎衛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七十一章 變化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百五十一章 騰挪轉運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四百九十六章 江邊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飲子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們的道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戰第一百零五章 危機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四十七章 承諾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五百零九章 開地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八十章 大葛小葛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四百二十三章 殿中計較第五十章 慶功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二十四章 立站籠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盜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甘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五百四十四章 決心第四十三章 伏擊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斷舍離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