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

中軍紅旗豎立之後,接着傳來喇叭聲響。

每個小隊和各哨,各都之間開始儘量拉開距離,但由於這是一個較狹窄的山谷地形,拉開後的效果並不佳,兩千人看起來象是蝟集在一處的刺蝟,施展的空間並不很大。

特別是對弓手來說更是如此,叫他們施展的空間不大,甚至只能幾個人站在一處,輪流仰射或平射。

接着徐子先下令擊鼓。

距離陳於泰等人的距離是三裡左右,也就是一千五百步左右,每十步一擊鼓,百步十鼓,千步百鼓。

鼓聲單調平乏,但當敲擊到二里之外時,也就是初步脫離了灌木和碎石地帶,越過數座哨樓箭樓之後,也越過了餘火尚燃的木柵區時,鼓聲開始變得激昂起來。

這時喇叭聲再響,吹出了一種類似天鵝聲調的悠長,激昂的感覺。

兩千多武卒和廂軍將士一併吶喊起來,其聲如雷,滾滾而過。

對面的海盜也在叫喊,不過相比廂軍和武卒們的整齊,海盜們的吶喊顯得雜亂無章,有氣無力。

兩邊對比之下,海盜方面明顯在陣列和調度,還有士氣之上開始落於下風。

對面的海盜開始着急,有不少大頭目率着部下開始胡亂叫罵起來。

這樣反而更是拉開了海盜與正規軍隊之間的差距,除了整齊的喇叭調動士卒吶喊外,武卒和廂軍這邊並沒有多餘的反應。

在接近二百步距離時,一個個方圓陣更加明顯了。小隊的小旗,哨旗,都旗,層層疊疊,相當的密集與整齊,步伐一致,所有將士行走如一,發出沙沙的腳步聲,鼓點聲,喇叭聲,叫喊聲,兩千人的隊伍如同一人,一個個小型的陣列象是一層層的魚鱗般,重疊迭加在一處。

這中間也並不是沒有任何雜間,三百多廂軍其實是被擺在一翼,並且將手中的長兵器多半換成了障刀或是普通的腰刀,然後多半手持長弓,四百多不到五百人的弓手,大半多是廂軍擔任。

他們在魚鱗的外圍側翼,董瑞祥和李星五原本不太滿意這樣的安排,他們認爲自己的部下也是積年老卒,其中頗多正處壯年,勇猛敢戰的銳士死士,若是以廂軍將士爲排頭,敗敵破陣,不在話下。

但看到南安武卒如鳥獸般自兩側和南坡中攀爬而下,而團練銳士是從牙將和騎兵都中挑選強手,輕鬆擊敗了柵欄區守備的百餘海盜,將外圍穩住,保護後來將士結陣的神勇表現之後,兩個廂軍將領也是對自己部下的能力產生了一絲絲動搖和懷疑。

畢竟團練前鋒能做的事,自家的部下做起來似乎是有些困難?

就算往北坡攀爬時,一路艱難困苦,很多人的身上被碎石扯破,身上鮮血淋漓時,廂軍們不乏抱怨,沮喪,士氣不可避免的有些低落,對爬坡邀戰的結果有了一些悲觀的看法。

在這種時候,南安團練的武卒們卻是一聲不吭,只是繼續跟着武官們前行,不吭聲,不抱怨,也並不故作堅強。

在那個時候,董瑞祥和李星五的信念就動搖的更加厲害了一些。

自家的將士,似乎比起武卒來相差甚遠?

這種念頭一起,就再難壓制,等到了山坡下列陣時,廂軍將士還在亂糟糟的尋找軍官和自家站立之處時,武卒們早就整隊完畢,如果不是要等候廂軍弓手,怕是一千七百人的武卒早就可以擊鼓前行。

在陣列之上的差距,似乎是被拉開的更大了。

到了魚鱗陣成,武卒們調勻呼吸,跟着鼓點整齊劃一的前行時,這種差距就似乎更加明顯了一些。

到最後時刻,廂軍將士們已經被武卒所折服,在聽到銅哨響聲時,看到武卒弓手紛紛停步,給長弓上弦時,這些廂軍也是趕緊做同樣的事情,到這個時候,他們心裡最後一點的傲氣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能在這樣的軍隊裡當一個弓手,也算是一種榮耀了。

不過廂軍將士們感覺悲哀的是,在禁軍中,弩手要求是身高力壯的大漢,弓手的要求也不低,在着裝,待遇,標準上,弓手或弩手其實高於普通的禁軍士卒。

但在南安團練裡,弓手和弩手的標準待遇,似乎是要比普通的武卒要低了那麼一些。

就是支援,擾敵,與敵方遠程力量對射,使其不能安心用箭雨覆蓋衝擊的武卒,除此之外,也就沒有別的事了。

在禁軍中,弓箭手纔是克敵制勝的主力,也是防禦的主力,在南安團練這裡,似乎是恰恰相反。

“紅旗兩點,五步一鼓!”

鼓聲開始變得快捷,在走了五十步後,雙方距離百五十步,這時海盜中的神臂弓已經上了弦,並且開始準備擊發了。

徐子先視一切,眼中唯有不遠處的海盜陣列。

在這個時候,他若有明悟,戰爭就是這樣。

自己一方的訓練,裝備,士氣,指揮序列和陣法,一切要準備停當,同時就看對方是否願意會戰。

會戰就是雙方都有贏的慾望,或是都不能輸,眼前這一場戰爭,就是屬於雙方都不能輸的戰事。

然後就是看地利,雙方士氣,人數,裝備,同樣要看將士們的訓練和擺開的陣形。

從海盜們佔據的地理環境來看,最基本的對地形的利用還是辦到了。

但也就是如此了。

海盜們兩翼拉的很開,這造成了弓箭壓力會相當分散,不利於第一時間給突襲的武卒帶來更多更大的殺傷,造成更大的壓力。

他們的中陣偏後,應該是想以弓手給武卒更多的殺傷後加以突襲反擊,但這樣的做法顯得心虛,也易於武卒突進時有更大更多的空間。

彼此間拉開的距離有厚有薄,有長有短,看起來相當的不協調。

並非海盜不願擺開嚴密的陣列,也不是不願,而是他們畢竟沒有相關的訓練,海盜的戰事,要麼是突襲百姓,要麼就是在海上與水師交戰。

海戰的形式在目前來說還是相當散亂,基本上就是一團亂戰,彼此衝角,利用風力壓敵船上風,用八牛弩射擊敵艦,衝角撞擊,跳幫戰靠的是勇氣和個人戰力,海戰很難,也不太需要陣列之戰的訓練和戰法,這就造成了海盜們兇野彪悍,卻是不擅長陣戰的現狀。

徐子先輕輕點頭,知道自己無需猶豫,遲疑,或是惶恐了。

這一戰的勝利果實,在這一刻,他已經很確定的可以採摘到手中。

“紅旗三點,三步一鼓!”

高時來聽令而行,將手中所執大旗,奮力向前揮舞起來。

從徐子先和高時來的角度,如果不是身形高大,怕是隻能看到一頂頂鐵盔或是笠帽。

戰場指揮要居高臨下並不是說笑,如果有條件的話,徐子先理應坐在高豎起來的指揮車裡,或是居於高、崗之上,這樣才能真正明確和不出差池的指揮戰場。

但此時只能憑偶爾的一瞥,然後憑經驗,感覺,和戰場的判斷來下決斷了。

秦東陽在隊伍左翼,劉益持雙刀於右翼,張虎臣和林存信,李福祥等人在中陣之前,是前鋒之後的後勁。

更多的武官跟隨在後,這一次的魚鱗陣與禁軍或廂軍的最大不同,乃是每個武官都走在陣列的最前頭,隊官於武卒之前,哨官於隊官之前,都頭於哨官之前,營官於都頭之前。

旗幟之下,大步行走的就是一個個高職武官,然後是披堅執銳的中下層武官們。

南安團練共有鐵甲一百三十餘副,現在俱是穿着在武官之上。

兩翼最前的遊兵,要吸引箭雨,除了鐵甲之外,尚有不少人持着皮盾遊走。

待進入百步之後,等待已久的箭雨終於落了下來。

海盜們按捺不住了,少量的神臂弓先擊發,啪啪的響聲不絕於耳,神臂弓開了頭,接下來便是普通的長弓亦是早就引而待發,待神臂弓先發的聲響傳開,大量的海盜亦是將手指一鬆一放,將長弓重箭給施放了出去。

百步距離,對神臂弓來說是恰好的距離,其理論上的射距是二百四十步,實際的殺傷力就是在百步。

未着鐵甲者,神臂弓在百步內一樣能輕鬆射穿人體,並將其重傷。

着鐵甲者,亦要小心提防要害地方,要是咽喉,腹部等身體要害被弩箭射穿,仍是大有可能會致命。

百步之外,則哪怕是需要用扳指引發射出的鐵胎弓亦很難致命,除非是倒黴到家的衰運纏身,否則穿鐵甲的將士,在百步距離被步弓引而射之,連輕傷都不太可能。

兩翼遊兵在箭雨中繼續向前,大量的箭矢落下,大半是斜插在地面之上,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灌木從。

也有一些箭矢落在這些遊兵的鐵甲上,盾牌上,發出叮叮噹噹或是篤篤的沉悶聲響。

“紅旗傾斜向前,擂鼓!”

徐子先儘量站在高處,發覺兩翼遊兵在箭雨攻擊下還是持續向前,左秦東陽,右劉益,兩個大將的身影相當明顯的走在最前,由於還沒有擂鼓,儘管距離相當接近了,所有人還是按着三步一鼓的頻率在快步行走着。

時機已至,沒有必要猶豫。

劇烈,堅決,快速的鼓聲猛然響了起來。

按軍規訓練,聽到快速的擂鼓聲之後全軍開始吶喊衝鋒。

遊兵,兩翼前鋒,中軍,左右後陣,其實魚鱗陣就是一個整隊,相隔並不太遠,在激烈的鼓點聲中,兩千餘人發出吶喊聲,儘管全速衝刺,陣線只是略有傾斜,還是保持了基本的完整。

到這個時候,團練與海盜的高下已經相當明顯,海盜原處未動,只是有弓手和弩手在陣線上射箭,但由於沒有訓練和調度,幾乎就是各自爲戰,箭雨時急時疏,陣線已經相當凌亂,有很多海盜猥集在一起,也有很多拉的很開,顯得戰線相當的混亂。

面對即將到來的衝擊,海盜們也是在發出駭人的吶喊,只是他們的喊叫聲差次不齊,這就顯得有些氣勢不足,從眼下來看,最少在場面上團練已經遠勝於缺乏組織性的海盜。

徐子先神色從緊張,激動,略微的惶恐轉變爲從容,甚至是有些悠然。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六十章 邀約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十五章 敲打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十一章 時光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十一章 逼迫
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變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六十三章 團練使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線第三百九十五章 血色海洋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一都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三百六十章 說過往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三百一十三章 上山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六十章 邀約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十五章 敲打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四十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八十三章 如此地步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二百三十六章 實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養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一百一十九章 陣戰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四百七十三章 擔憂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四百八十八章 謀萬世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二百零三章 返回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七十四章 今不同昔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八十一章 碼頭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十一章 時光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一百四十六章 帳目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三百六十七章 並不算好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說話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三百二十七章 雙馬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於安樂第一百七十四章 接仙台第一百九十七章 老相國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十八章 上轎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八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六十一章 餘波第一百五十七章 相公第十章 兄弟閒談第三百零八章 潛藏的衝突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十一章 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