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

江防營屬於廂軍序列,直接屬韓炳中和林鬥耀指揮,這不象各處的城防營,受大都督府和地方州府官員的雙重指揮。

只要制置使一下令,江防營就只能立刻換防,軍令如山不容違抗。

等徐子先趕到鎮子邊緣的港口區時,不少鎮上的商民百姓都趕出來看熱鬧。

碩大的軍旗在港口東側被高高舉起,十來個騎兵簇擁着江防營的指揮韓炳德,騎兵外圍是扛着大鼓的鼓手,還有一羣扛着廚具的火兵,一輛大車停在路旁,火兵們小心翼翼的把竈具和新鮮的食材放在車上,這是韓指揮晚上要享用的美食。

大腹便便的韓炳德騎在馬上,如球一般的身材叫人懷疑他是怎麼爬上的戰馬。

和傳聞中一樣,韓指揮是制置使韓炳中的遠房堂弟,從一個秀才被一路保舉到廂軍一營指揮,沒有韓炳中的大力幫助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秀才是文人功名,本朝的特點是文人也能領兵,投筆從戎是件好事,有秀才功名就有資格當武官,前提是要不停的立功和受到賞識提拔。

韓炳德肯定沒有什麼功勞可言,他被一路提拔都是因爲考語都是上上,這裡頭有什麼貓膩可想而知。

這些火兵和騎兵都是從江灘一側的軍營繞道過來,靴子上都沾滿了泥水,把江邊的路踩踏的一團糟。

不遠處是列隊準備離開的廂軍將士,他們普遍戴着飾紅纓的范陽笠,多半蓬頭垢面的樣子。當廂兵的人多半是從各處徵調的民壯,更多的是失地破產的農民,失去家園的流民等等,這些漢子算是社會不安定的因素,徵募廂軍一般都是在這些人羣中進行,把精壯的漢子徵入廂軍中,反過頭來鎮壓那些不堪忍受的農夫和流民,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買賣。

廂軍們多半神色疲憊和木然,他們的月俸很少,勉強夠養家餬口,想過上好日子只是奢求。在很久以前,大魏朝廷財力充足時,廂軍們的待遇也還不錯,一個守城門的城防營的廂軍也能過上溫飽但不富足的生活。

現在的大魏國力如退潮的潮水般的衰退着,地方的財政體系也是一團混亂,廂軍們的待遇普遍下降了,現在只能是在溫飽線上掙扎着而已。

好處就是他們不需要去服亂七八糟的力役,家人也可以免徵徭役,這是他們辛苦操練和奔波服役換來的最好的結果。

范陽笠,灰色軍袍,亂七八糟的隊列,還有不那麼精良的武器,弓手手中的弓多半是劣弓,製作相當粗糙,只是勉強可以用而已。

神臂弓的數量很少,更不要說威力更大的腰張弩,蹶張弩和牀弩了。

在軍官們的催促下,廂軍們儘量的排好長蛇般的縱隊,他們臉上的疲憊之色更加明顯了。

徐子先感覺廂軍的待遇還是強過後世的明軍,畢竟大魏相對富足的多,如果象明軍那樣動輒幾個月不發餉,軍隊如叫花子一樣,怕是沒有人會願意當兵吃糧了。

大魏又不是府兵制或衛所軍制,軍費向來佔國家開支的七成到八成,實在是一個相當沉重的負擔。

在鎮民們的注視下,混亂不堪的廂軍們終於打好了自己的包裹,破舊的軍毯或被子直接捆在後背上,各種水壺,鍋子,直接掉在腰間的革帶上,手中則拿着破損的長矟或鐵矛,在軍官們的喝斥下他們集結到了一起,開始沿着大道向東面行走着。

大量的帳篷被拆解裝在幾輛大車上,這些大車裝運着廂軍們所有的後勤裝備,當然也可能用不上,有的地方是有正式的軍營,不需要臨時搭建帳篷營區。

在廂軍們拆毀的營區裡一片混亂,各種髒物堆積污水橫流,不可能有什麼東西落下來,廂軍和禁軍不一樣,禁軍拔營時往往顯得更財大氣粗,畢竟兩者的待遇相差極遠。

就算這樣也有一羣小髒孩歡呼着從向廢棄的營區,在垃圾堆裡翻撿起來。

在營區西邊不到二百步的地方就是龐大的工地,很多廂軍臨走時還在回頭看工地上的情形。

大片的房舍建造的相當牢固結實,那是未來的倉儲區,港口碼頭也在建造之中,大量的木樁和基石放在江灘上,一羣流民組成的勞工隊伍一點不被這邊的情形所影響,正在呼喊着號子把上千斤重的基石沉入淺水中,這些基石上會蓋出木製的棧橋,現在已經初現雛形。

一旦把棧橋深入到船隻可以停泊的深度,碼頭就算蓋好了,可想而知會有多少閩江上的船隻在這裡停泊,地理環境優秀,又有優良的港口,儘管先期投入十幾萬貫,動員了三千多人的民力,一切看起來還是相當值得的。

這當然是大手筆,原本江防營在這裡也可以弄到一些好處,一旦貿易繁榮,江防營可以要求地方上提供一些協餉,這也是慣例,鎮子上的商民應該會很樂意提供……畢竟貿易發達了,地方上要比現在富裕的多,提供一些錢財來獲得安全保障,怎麼算都是怎麼合算。

但人算不如天算,江防營要撤防了,這也是廂軍將士們一臉沮喪神情的最大原因。

眼看着駐守在這樣富裕的地方,可以獲得相當不錯的生活,對未來的期許纔剛剛展開就被強行打斷了。

特別是江防營的人發覺那些流民力夫吃的都比自己要好,工錢也不少時,心裡的不平和不滿就會如野草般滋生起來。

“韓指揮。”徐子先看的出來韓炳德沒有下馬的意思,於是站遠了一些,免得仰頭和這個肉球說話。

“世子。”韓炳德皮笑肉不笑的道:“在南安這裡一向打擾了,本官代將士們向世子和南安父老陪罪……”

“這話說的就生份了。”徐子先微笑道:“江防營在這裡可是我們各鎮的定海神針,父老們前幾天還和我商量,年前要準備一些肉酒勞軍,爲什麼突然一下子就調走?”

雖然是在質詢,徐子先的話說的卻是極爲客氣,幾個廂軍軍官都用感激的眼神看過來,至於那些普通的廂軍官兵臉上的神色就更精采了。

在此前韓炳德當然傳過話,意思是南安團練已成,這裡不再需要江防營的駐守,所以南安侯世子和本鎮的士紳公議請江防營調防。

現在徐子先的當面質問毫無疑問使韓炳德相當狼狽,他在馬上咳了幾聲,說道:“漳州月前被海盜襲擾,我們奉命到下游對岸駐守。”

“原來如此。”徐子先點頭一笑,回頭對李儀道:“事出倉促,請奉常派人去取一千貫錢來,這錢交給韓指揮,替我犒勞這些廂軍弟兄。”

廂軍們正在走過,幾乎一瞬間就有過百人聽到了徐子先的話,當李儀派人取了一千貫銅錢來時,幾乎每個廂軍都發出了由衷的歡呼聲。

李儀在此之前還感覺這錢出的冤枉,廂軍駐防的地方一般會出一筆錢勞軍,這也是慣例,但江防營早早撤防,其中充滿陰謀的味道,李儀覺得世子花錢未免太大手大腳。

倒是現在聽了廂軍將士的歡呼聲,李儀才自失一笑,覺得自己畢竟太小家子氣。

也是侯府在此之前太過窘迫窮困的原故,想想徐應賓也是辛苦半生,留給女兒的嫁妝才三千貫錢,徐子先現在卻是隨便就能取一千貫出來,這其中的差距,令人感覺欣慰之餘,又有一些心酸。

“世子還真是大方……”韓炳德下來把徐子先生撕了的心都有,原本擠出來的笑容也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一千貫錢可是徐子先當面拿出來邀買人心,以後不管怎樣,這一營兵對南安侯世子的看法不問可知?徐子先又是當面說出來,想把這錢私貪污私分了都不可能,非引發譁變不可!韓炳德一臉癡肥樣,但也沒蠢到如此地步,好歹是知道有的事能做,有的事萬萬不能做。

“家兄說了。”韓炳德臨行之際,終是忍不住說道:“福州記閱兵事一文,委實精妙,將來一定會有所回報。”

徐子先拱手致意,笑而不答。

如果在遠處看,象是客人將行而主人殷切送別,彼此真是依依不捨呢。

待衆人回返的路上,李儀臉色一變,對着徐子先道:“世子,看來韓炳德意有所指。”

徐子先點頭道:“確實,這廝是個蠢貨,我看福州城裡對我的報復很快就會着手進行。”

“那我們應當如何?”

“暫時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徐子先道:“我們還沒有確切的消息,妄動不吉,反而易露出破綻。”

徐子先扭頭對秦東陽道:“秦都尉多派一些人手到江口,河口,各個道口加強巡查,遇到可疑人物不必拿捕,上報即可。總之,適當警備,但不要搞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秦東陽很沉穩的點點頭,說道:“我看就是外鬆內緊,對內要提升戒備等級,對外不必張揚其事就可以了。”

“說的很是,我就是這個意思。”徐子先大感快慰,能得人才確實是好事。有一些人想當然,以爲雄才大略的人主必定能事必躬親,事事想的周全。其實身邊若有得力臂助,拾遺補缺,獻計助策,並且能將主上的意志完美的執行下去,這纔是最完美的狀態。

比如吳時中去京師,徐子先可沒有交代吳時中要去蒲家商行鬧那麼一出,後來消息傳回來,徐子先也只有擊節讚歎的份。

這樣一鬧,等於把蒲家百年的商譽綁在了南安侯府,就算劉知遠和福州的趙王願意犧牲蒲家,蒲壽高自己怎麼可能會同意?

吳時中做事就很得力,因爲其在南安侯府的原故,這幾個月來侯府的聲望也是在持續的攀升,很多原本沒有關係的人也跑到侯府來求見致意,送禮問好。

南安侯府原本在福州的形象都是不佳,徐子先本人更是形象黯淡,兩篇文章出來挽回了徐子先自己的形象,但對侯府來說尚沒有明顯的改變。

到擊敗岐山盜,招納了吳時中這樣的大賢,人們才赫然發覺,短短數月時間,在徐子先的經營謀劃之下,南安侯府財力充裕,聲望劇增,現在超過了福州城中普通的侯府,和昌文侯府和幾家國公府邸相差不多,只在兩家親王之下。

這樣的變化,不得不叫人再高看徐子先一眼了。

“風雨將至。”徐子先看着衆人道:“我們只有砥礪前行。”

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六十章 邀約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十四章 報館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
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顧間事第二百二十七章 燒殺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六十章 邀約第十三章 雅集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三章 秀娘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五百零七章 異國風俗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四百四十章 奪人先聲第十四章 報館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四百一十五章 露布報捷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五百七十三章 梟雄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礦第二百三十七章 入寨第二百二十二章 編伍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三百六十四章 漢商子弟第一百零七章 忠誠和信任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二百八十七章 初成第五百一十六章 搬空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計第一百零八章 戰陣第三百二十八章 新辦法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七十六章 轉移第三百零五章 新社區第二百零六章 期許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分銷之法第四百八十二章 右相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縣第五百零四章 家督與背叛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二百二十九章 投入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二百零一章 丈夫所爲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五十四章 祖訓第一百七十六章 府外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三百九十一章 展旗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二百三十五 訓斥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三百四十六章 陳家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盡所能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二百八十章 澎湖募兵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毀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三百三十一章 三步並兩步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四百六十九章 譁然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