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獻祭

還好過午之後雪就停了,且出了大太陽,京師的人很有經驗,知道要趁此時趕緊掃雪,否則第二天一早雪面結冰就難以行走,各家商行都派了小夥計到門外掃雪,對年輕人來說這是個有趣的差事,一邊掃雪一邊嘻笑着扔雪球的場景,在各條熱鬧的大街上到處可見。

京師城門是正南開六門,東西北三面各開兩門,各城門都有甕城,城角都有角樓,城牆寬廣長度達八十餘里,宏偉壯闊之至。

皇城周長也有二十多裡,原本是前代的節度使衙門改成的皇宮,經過多次的擴建,整修,形成了現在的皇城和宮城。

整個皇城和宮城的基調是以青磚黑瓦爲底色,很少用明黃和朱紫等鮮亮的顏色,宮室建築以唐製爲主,臺城之上覆以寬而深幽的大殿,宏偉壯闊,盡顯皇朝氣象。

沿着紫辰殿,端明殿一路出來,是皇城的宮城的正門麗景門,左右是金水門和通濟門,出得皇城就是仿唐代的朱雀大街,直到外城南門的爲止,是整個京師人流最密集,也最爲繁華的商業大道。

沿街的房舍絕大多數是樓房,由於不能高過皇城,所以一般都是三層。

臨街的一面多半是店面,二樓和三樓還有其後的院子是生產的基地和倉庫。

大魏的工商貿易發達,從皇城正面的大街被當成商業街就看的出來,還有另外幾條主路,毫無例外的也全部是商行店鋪。

哪怕是這樣大冷的天,駝隊馬隊也還是不絕於途,在城門外有好幾條河流,水運也很發達。

京師的商業雖然不及江陵蘇州泉州,但在整個北方還是毫無疑問的商業中心和貨物的集散地。

象蒲家這樣的福州第一大商家,也是大魏境內頂尖的色目人開設的商行,在京師的朱雀大街有相當大的商行分號,實在也是太正常不過了。

蒲家是做貿易爲主,生絲瓷器茶葉棉布,只要是易於出手的硬貨,蒲家在大魏境內都有合作方和分號,用來收購大魏本土貨物和出售外來的貨物,大魏龐大的國土和出產的貨物都受海外貿易的歡迎,甚至是瘋狂的搶購,百年之下,蒲家積累的財富已經到了一個令人難以想象的數字。

吳時中等人抵達蒲氏商行時,陽光正好,雪後的街道上因爲反光反而更亮了一些,而且出來玩雪的少年和青年很多。

蒲家在京師的分號極大,除了做貿易之外,也有銀號,錢莊,金店,金店是接受以金子換銀子,或是換銅錢,一般來說大魏的人會把金子換成銅錢,而境外的商人會喜歡把銅錢換成金子,不管怎麼換,對商行來說都是有利可圖。

“兌一萬兩黃金。”林存信操着極爲差勁的官話,大搖大擺的走進蒲家的金店之中。

一萬兩對別的商號可是大買賣,對蒲家的人來說倒是司空見慣,衆多的掌櫃和夥計連眼皮也不曾擡一下,只有一個掌櫃迎上來,道:“按例我們扣五十兩。”

“他孃的,茶水都沒有一杯。”蒲家店大欺客在福州也是聞名,不過他家本錢極大,一般的大買賣還是得找蒲家做。

林存信嘀咕一句,說道:“既然是成例,就這麼辦好了。”

金簡帶着人看在大車旁,金店的夥計將大捆的銅錢搬擡進去,一一點算清楚。

待銅錢點算完畢之後,金店的人將等額的黃金搬出來,當然也是一塊塊的馬蹄金。

待萬兩黃金點算清楚後,一個夥計對林存信道:“這位客人,請籤個花押,這筆買賣就完結了。”

“等會兒。”金簡湊上前道:“我們怎麼能知道這些黃金的成色是不是足色?”

“是的。”林存信臉色一變,說道:“要查驗成色。”

“客倌莫開這種玩笑。”金店的大掌櫃走過來道:“這是蒲家開的金店,全天下誰不知道蒲家商號的信譽?”

“我誰也信不過,就是要驗看成色。”

驗黃金的手法很多,足夠查出成色來,但蒲家的人真是想不到,居然真有人在蒲家金店要驗看成色?

金簡等人不管不顧,已經在店堂內外吵鬧起來。

這種天氣,又是年尾,閒人太多,不一會兒功夫,店鋪內外已經圍了裡三層,外三層的閒人,不乏四周的商家派過來瞧熱鬧的。

幾個穿白袍的蒲家管事也終於聞訊趕了過來,聽了事情原委,皺眉道:“驗就驗吧,真金不怕火練。”

於是大費周章,將萬兩黃金全部驗看了一次,當然,成色也全部是足色。

這一下四周的嘲笑聲就大起來了,蒲家的人冷笑道:“我要請問諸位是哪裡來的,居然不知道我們蒲家商號?”

“我們是福建路的南安侯府。”林存信道:“前來京師太廟獻祭,黃金的成色,敢掉以輕心嗎?”

這話說出來,倒是引得衆人點頭稱許,京師上祭三年一次,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不過,在這種祭典上心的親王公侯,已經是寥寥無幾了。

“這幫蠻子,”有人疑惑道:“他們不知道以黃銅代金都多少年了?”

“怕是實誠人啊。”

“南安侯府,我記得了,此事還真是有趣。”

議論聲中,吳時中帶着李福祥等人也趕到了,直接在閒人們的簇擁下,往不遠處的太廟而去,剛換的金子直接擺在顯眼的地方,直接就去太廟找宗正司的人獻祭。

頗有一些人好奇跟着去看,果然看到南安侯府的人將剛換的金子給送到了太廟裡去,京師的人最愛看熱鬧,傳閒話,到了晚間天黑之後,這件小事就傳遍了大半個京城。

……

劉園坐落在參政府邸中,宰執府邸都是御賜,這座龐大的院落原本是國初的親王府邸,規制宏大,建築精美而考究,到了劉知遠入住時,皇帝賜別賜了十萬貫錢用來整修舊宅,於是這幢大院不僅重複舊觀,還比此前更精緻漂亮了很多。

劉園以山石和大片的荷池聞名,連官家也好奇來過一次。

大魏天子出宮到臣子家走動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郎衛出動百餘護衛,官家就會在下午出宮,黃昏時關閉宮門前返回。

有時候就會大張旗鼓,率諸多宮人郎衛前往,那是特別的榮譽,一般都會在大臣家裡吃罷午宴纔回宮中。

劉知遠任樞密副使時,官家就去過他府裡飲宴,到現在爲大參,天子已經來回三次,這是相當罕見的榮耀,官家的支持態度,顯然易見了。

“蒲家的人走了。”大雪的天,劉府的客人還是不少,排隊等着接見的人最少過百。

京師的人最擅觀風望色,其中有一條就是看各家府邸的門房是不是白亮如晝,是不是有大量的官員在等着接見。

劉府的動靜,向來僅次於左相韓鐘的府邸,比右相徐夏商,樞密使張問達的府邸都要熱鬧好多倍去。

今天劉知遠卻是誰都未曾見,大事發動大即,劉知遠都是喜歡自己一個人獨處,平心靜氣,看書着棋,在閒暇時考慮自己着棋佈子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疏漏。

說話的是劉知遠的心腹幕客方少羣,少年舉人考了十餘次進士不得中,恃才傲物,生性放達,也就是劉知遠這樣的人才能用這般人,幾年下來已經保舉到政事堂的機宜文字,從七品官,卻比普天下不知道多少州縣正堂更受人羨慕,手中的權力,當然也是遠遠超過普通的州縣。

“走了就走了。”劉知遠放下手中的太白詩集,笑道:“仲和,這件事情蒲壽高肯定會感覺窩囊,但他還是欠我一個人情,少不得要在我身邊的人打點一番,你就等着收禮好了。”

“這是恩相給的好處。”方少羣冷冷一笑,說道:“那天方蠻子,見之生膩,不過錢倒是好東西,在下一定會好好剝他一層皮。”

“蒲家身家何止億萬。”劉知遠悠然道:“你想剝他一層皮,怕是難了些。”

“這一次的事,蒲家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有苦說不出來。”方少羣也不願多收言不經義的話,當下說道:“不過對我們來說不影響大局,明公,遲則生變,今天的事就是明證。說明南安侯府可能也猜測出一些痕跡,或是受到人的提點。我看我們不能再拖,就算有一些漏網之魚但無傷大局,若拖延下去,引發輿論,那可能真的會壞事。”

也就是方少羣的性格,脾氣能在劉知遠這裡直言不諱,劉知遠也不在意,笑道:“既然這樣,明天一早就叫大宗正發動吧。”

劉知遠又感慨道:“此次大事,若不是官家親自將韓國公說動,也是千難萬難。”

“行大事當然難。”方少羣冷笑着道:“不論親王,公,侯,此輩出色者少,耗國家資財者多。當今之世,不光是官家是親藩出身,要提防野心勃勃之輩,也要將宗室,官紳,鉅商,好好的清掃一番,若不爲此事,明公何以爲參政?”

也就是方少羣敢這樣對劉知遠說話,換了別人,怕是劉知遠直接一巴掌拍死了事。

就算這樣,劉知遠心裡還是有一點火氣上來,眼前這廝,聰明是聰明,就是對自己也太不恭敬,要知道官家和自己說話都是相當溫和客氣,想了想,方少羣的年齡和自己大兒子差不多,居然就這麼狂妄無禮!

這種念頭當然是深藏在劉知遠的心底深處,方少羣根本不看他的臉色,自是看不出什麼端倪,就算看的出來,方少羣也不會在意,合則留,不合則去,現在是劉知遠求着他,可不是方少羣有求於劉知遠。

“我知道了。”劉知遠語氣深沉的道:“蒲家的事不理會,但其身後還有趙王殿下,這卻不好不敷衍,一會兒仲和給趙王寫封信,解釋一下事情經過。”

“好的,在下份內之事。”方少羣其實不耐煩寫應酬文章,但既然東翁相托也就只能下筆,何況,蒲壽高託付劉知遠,不管南安侯世子派的人是進獻的真金,還是黃銅,一律給南安侯府照黃銅來處理,在處罰上,也是要用最嚴厲的頂格處罰,直接削除侯府爵位,同時沒收賞賜的官莊,御賜物件和福州城裡的府邸。

這樣一來,南安侯世子直接被一掃而空,勢力,府邸,官莊,官位,一掃而空,雖然還有宗室身份,但一年只能領幾十貫錢的生活費,不餓死就行。

向來大魏對犯事的宗室要麼圈禁,要麼削爵,崇德年間對宗室處罰更嚴,徐子先就算不圈禁,最少也得是削爵才能叫蒲壽高滿意。

而且蒲壽高的信裡也是點明瞭,此事背後還有趙王殿下,這叫劉知遠有所感悟,趙王和南安侯府可是近支宗親,居然也有此囑託,看來福州的水也很深,天下大勢,只要身處漩渦中的就是避免不了爭鬥,哪怕是叔侄又如何?

這件事,對劉知遠來說只是小事,若不然他也不會去招攬吳時中,只是招攬失敗,似乎也是叫吳時中警惕,所以纔有了蒲家金店換金子的這件事。

此事已經流傳開來,現在只有兩個結果,要麼犧牲蒲家的商業信譽,太廟那邊還是說金子是假的,是黃銅所冒。

南安侯府在蒲家換金子的事已經流傳開來,如果這般做法,等於是說蒲家拿銅抵金,且不說蒲家要爲這事損失慘重,商行的信譽可是比什麼都寶貴,蒲壽高絕不會答應。就算劉知遠授意部屬這麼做,京師的人都是親眼看着蒲家的人當場試金,明明是真金一路送到太廟去,誰能在衆目睽睽之下把金子換成銅?

這事傳揚開來,對劉知遠協助天子打壓天下宗室豪強的大事,仍然是相當不利。

有一個漏洞,會有相當多的人跟進來叫屈,到時候,誰能壓的住洶洶衆意?

“只能放過南安侯世子了。”劉知遠還是感覺這是件小事,區區一個國侯世子,剛上任的團練使,翻的起什麼大浪來?

“趙王在福州謀劃籌備十餘年,總不至於受制一個未襲爵的侯府世子。”方少羣也是一臉的不以爲然。

-----------

今天太晚,先發一章,明天發兩章,還是晚上發,按大明1617的慣例來。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十七章 揚名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十章 江邊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章 秀娘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
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二百七十九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陣戰之法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四百零九章 歡笑不停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五百四十八章 破堡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二十三章 發動第十七章 揚名第五百六十七章 見面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攬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四百二十章 攤派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三十章 江邊第四百三十九章 陰暗之所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同學一百五十一章 迫不得已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腸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一百四十章 邸抄第一百二十五章 盡在不言第四百三十七章 迎親隊伍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十五章 敲打第一百五十章 大將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長途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二章 夜半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四百八十三章 步步爲營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三百三十三章 農官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五十三章 大員第二十九章 馬蹄金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百二十三章 城頭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反覆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機構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零五章 帳目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曰第五百七十四章 蝦夷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一百八十章 遲到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二百五十章 海灘上第三百章 白紙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政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零九章 骨架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城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頭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十二章 期許第四百四十二章 禮成第三章 秀娘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一百一十章 謀劃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四百七十二章 玄甲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