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祭祖大典

七月初七,金陵城內熱鬧非凡。

這一日,金陵城內幾乎一半的百姓都來到了城南善和坊,將四周圍得水泄不通,正是爲了見證金陵李家十年一見的盛世大典。金陵李家是四大家族之首,也是第一武林世家,更是屹立數百年不倒的大家族。對百姓來講,江湖太遙遠,而李家這些年來修橋鋪路,生意遍及天下,使得百姓生活更便利,這纔是他們關注的。

爲慶祝這次祭祖,李家在城內的幾十家鋪子,紛紛推出促銷活動,送雞蛋、送柴米油鹽,一些本是城內富人用的商品,也都推出了平民價格,所以那些大爺、大媽們,一大早就來到鋪子面前,排起了長龍。

清涼寺、鼓樓、秦淮河、夫子廟等四處,則設立了粥場,一連十日,向城內的流浪漢、乞丐等人施捨食物,所以就連鄰縣的一些乞丐也紛紛涌入了城內,最後官府幹涉下,直接在城外又增開了一處粥場。

前來觀禮之人,可謂各式各樣。

有江湖中人。畢竟這是與少林武當齊名的大宗族,而且號稱天下劍藏,這次祭祖,家主李小花急流勇退,傳位於李傾城,可以說,這一舉將決定未來三十年江南武林乃至整個中原武林的命運之事,能見證這一時刻,機會千載難逢。

有官府之人。李家在朝中根基深厚,祖上曾出過多位閣老,江南道這些年科舉入仕的進士,有七成是李家族人或李氏族學,與李家關係盤根錯節,所以這種場面,也都會給他們一面子。

有宮內之人。李小花當年有過靖難之功,與皇帝有着舊情分,司禮監高遠高公公早已奉旨來到金陵,只等這祭祖大典之日,向李家示恩。

此外,曉生江湖、八卦週刊的採風,也都穿插其中,將對這場盛世進行追蹤報道,不消說,下一期的江湖新聞,李家祭祖的消息必將是鋪天蓋地。只是,曉生江湖與八卦週刊,側重方向不同。前者是武林喉舌,側重公佈一些官方消息,八卦週刊則更多是花邊內幕,前者注重權威,後者注重娛樂。

當然,也有些商販挑着貨挑,穿插在人羣中,趁機做點生意,對於此事,李家並不阻攔,卻也專門給他們劃出了指定區域,免得弄得場面混亂不堪。

觀禮之人,按身份不同,都安排了不同的觀禮區域,不同區域都有不同的人來負責現場調度,一切井然有序,熱鬧而不雜亂。

善和坊長街之上的大理石板,早已被家丁僕人打掃的一塵不染,就在清晨之時,又用清水潑街沖刷了一遍。

一大早,來自全國十三道李氏宗族的族人,早已候在了善和坊大門之外,等待祭祖大典的開始。

蕭金衍作爲李傾城的朋友,沒有去江湖區,一是因爲現任武林盟主左斯坦與之關係不好,更因爲在隱陽城,因爲宇文霜之事,蕭金衍大開殺戒,招惹了衆怒,他不想在今日招惹是非,一旦祭祖開始,確定了京城的高公公和那位太監離開皇宮,他便混入皇宮去查探究竟。

此時此刻,他與李傾城在別院之內。

由於是祭祖大典,李傾城與其他族人一樣,穿了一身黑,衣服上鑲着緋色邊,腰間佩明黃古玉,按禮制,只有三品以上官員纔可以用緋色,今日穿這身衣服,也象徵着李家在朝中的地位。

蕭金衍與李金瓶打趣道,“從今日起,以後就不能稱他爲李少俠,而是李家族長了。小師父以後可要多關照一下。”

李金瓶幫李傾城整理好衣衫,看着他一身打扮,眼中滿是柔情。李傾城卻道,“我總覺得,事情不會如此順利。”

蕭金衍哈哈一笑,“杞人憂天。今日李家高手盡在此處,就算西楚軍隊來襲,也未必能活着回去。”

外面傳來一陣轟叫聲,緊接着鑼鼓齊鳴,原來是李家請來跳花燈、彩龍舟的隊伍,從長街之上路過。

待過去後,李傾城問,“你都準備好了?”

蕭金衍點點頭,“一旦確定那高手前來,我就離去,若順利的話,還能趕上你的傳位儀式。”

“路上小心些,等你回來喝酒。”

李金瓶現在沒有名分,加之女性又無法出席祭祖大典,所以李傾城命青草等幾個劍僕,在別院之內守護於她。

等交代完畢,時間已是差不多。

三聲炮響,李傾城走出了別院,來到李家宗祠等候。

李家三房十六支的長老逐漸抵達,按大典儀式,待吉時一到,李小花將帶領李家族人從長街之上穿過,抵達祠堂。

蕭金衍也來到人羣之中,混入了觀禮的百姓區域。城內百姓議論紛紛,討論着即將出場的李家劍手。

有一老者道,“這次祭祖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堪比三十年前那一次哩,那時候,老太爺還在世呢。”

一年輕人問,“有何不同?”

“那一次祭祖,李老太爺憑一柄金光劍,在玄武湖力挫江湖十大高手,心氣正足,李家劍客也在寧王之亂中立下戰功,名動江湖。”

對於這些陳年往事,老者說起來頭頭是道,不過年代已久,卻勾不起年輕人的興趣,年輕人望着長街盡頭,“都說李家劍客名滿天下,今日終於可以見到了。”

又一通鼓響。

有司儀道,“祭祖大典開始!”

十九聲炮響,震耳欲聾,象徵着三房十六支李氏族人的興旺繁榮。炮聲過後,人羣之中傳來呼嘯之聲。

年輕人忽道,“來了!”

一隊白衣劍客,排成八排八列,腰持長劍,踏着鼓聲,在長街之上緩緩走過。

聽得一名曉生江湖的採風介紹道,“迎面走來的是白衣劍卿方隊,由六十四名知玄中境的劍手組成,領隊是三房的李長生。這些白衣劍卿,在加入之前,多是江湖名家,金陵李家號稱第一家族,在江湖高手儲備之上,獨樹一幟,其中知玄高手將近百名,而整個江湖也不過兩千人,在人數之上,只有少林派能與之比擬。白衣劍卿是李家執行江湖任務,維護江湖和平的主力隊伍,也是李家的常備劍客隊伍。”

聽聞這番話,衆人不由感慨,對金陵李家在江湖上的絕對實力,以及巨大的影響力刮目相看,可以說,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金陵李家。

白衣劍卿路過祠堂,紛紛舉劍,齊聲道:“作風強硬,能打勝仗,維護和平,捍衛家族!”

聲音整齊劃一,在長街之上飄蕩。

江湖各大門派前來觀禮的羣雄,也不由刮目相看。知玄中境,只要有兩名以上,便可稱霸一方,有十名以上,便算是大門派,而李家,足足有百人!

又是一聲驚呼。

三十六名黑衣劍相目光凜然,踏步前來。

那採風喊道,“黑衣劍相走過來了!三十六名黑衣劍相,個個都是知玄上境、半步通象境,黑衣劍相歷史悠久,曾在靖難之役中立下赫赫戰功,當年衢州之圍,滁州之戰,經歷過一次次血與火的考驗,成爲李家族內的堅強後盾!”

年輕人問,“黑衣劍相很厲害嗎?”

老者道,“他們是李家自幼培養的劍客,極少有人在江湖上走動,尋常一人,拿到江湖上,足以列入曉生江湖地榜。所以說,曉生江湖的那些榜單,看看就成!”

那曉生江湖採風聽到這話,道,“老伯,這麼說就不對了。我們的各大榜單,那可是綜合了各路實力排出來的,沒有半點水分。金陵李家不參與排行,那也怪不得我們吧?”

年輕人道,“可我聽說,只要花一千兩銀子,就能進入天地人三榜中的人榜前一百呢!”

採風道,“都是道聽途說而已。要入三榜,談何容易,沒有成名的戰績,哪裡能入?人榜百人,一個蘿蔔一個坑,三年一排,除非你勝了百人榜中的人,纔有機會進入人榜。”

年輕人嘆了口氣,“本來我還想花上一千兩,買個人榜玩玩的。”

採風聞言,生意來了,連道,“小哥若真有興趣,我也可以幫上忙。”

“不是說一個蘿蔔一個坑嗎?”

採風嘿嘿一笑,“話雖如此,但也不是沒有操作空間,畢竟有些蘿蔔是我們自己種的,只要你交了錢,我們可以安排一場比武,拔出一個蘿蔔,把你填進去。”

“這不是打假賽嗎?”

採風道,“大家都是憑實力入榜,有錢,也是一種實力。小哥,馬上就月底了,我還要衝任務,要不我給你申請個折扣,你來幫一幫忙唄!”

“偌大一個江湖,天下有錢人那麼多,爲何找我這種三腳貓?”

採風嘆道,“這些個江湖人,武功高強,又愛面子,不肯殺人越貨,又不肯做下賤的營生,所以大多都是窮逼。”

蕭金衍聞言,眉頭一皺,“這不是罵人嗎?”轉念一想,道,“有道理!”

年輕人喊道:“這些人是什麼雜牌劍手?走路都不齊整,比白衣劍卿差多了!”

蕭金衍擡頭,看到十餘名衣衫不同的劍手從身前走過,武功盡入通象初境,其中有幾人境界不穩,想必也是得了那名守劍人的造化。

其中一人聽到年輕人嘲笑,手指微動,一道劍氣向那年輕人激射而來,而年輕人仍不知,若真擊中他,怕是當場斃命。

蕭金衍見狀,一側身,不經意間以揮了揮長袖,將那道劍氣接了下來,不由暗怒,你一個堂堂通象境,竟對尋常百姓出手,太不要臉。

那劍手見蕭金衍接住劍氣,微微一愕,瞪了他一眼,便隨其他人向前走了過去。

採風道,“你別小瞧他們,這些人可是李家的劍侯、客卿,都是通象境,尋常一人拿出來,放在江湖上都是大門派的掌門,專門應對前來問劍之人,若非今日祭祖,你就想見,也見不到哩!”

金陵李家名滿天下,江湖中想要成名之人,也都以與李家劍客交手爲榮,若能勝得一招半式,頃刻間名聲大震,這是絕佳的成名途徑,而這些客卿、劍僕,則是捍衛家族榮譽名譽的中流砥柱。

“通象境很厲害嗎?”

“這十個人,就是白衣劍卿一起上,也未必是他們對手。換作是你,看你一眼,你就死了。”

年輕人張大嘴,“太誇張了吧?”

採風道,“也許有些誇張,但隨便指你一下,你必死無疑。”

此話倒是不假,若非蕭金衍幫他擋下那一指,怕是這年輕人已橫屍街頭了。

人羣中,傳來一陣鬨笑聲。

衆人望去,兩個衣衫樸素的老者,腰間掛劍,手拄着柺杖,分別由兩個人攙扶,顫顫巍巍,向這邊走了過來。

“這也是李家的高手?”

“估計牙都沒了,還能拿得住劍?”

採風也納悶,“我不認識他們。”

蕭金衍卻心中震驚,且不說這兩名老者,就是旁邊攙扶之人,武功已是通象中境,若沒猜錯,應該是福祿壽三大劍僕中的李長祿、李長壽,至於那被攙扶的老者,神華內斂,毫無內力波動,蕭金衍卻感覺到了極度的危險,劍至精處,無形無影,至少也是李純鐵、宇文天祿級數的高手。

蕭金衍望向那二人時,那老者也感應到了他,望了他一眼,蕭金衍只覺得識海之內,一陣暈眩,連收攝心神,運弦力抵抗。那老者咦?了一聲,便不理會他,向宗祠方向而去。

先前老者似乎有些激動,道,“原來他們還沒死!”

採風先前得到的消息,並無二人介紹,此刻也來了興致,連問,“老先生,這兩位是何人?”

老者道:“他們是李家的兩位供奉,你們可聽過百年前李家之亂?”

“略有耳聞。”

“當年李家十大劍手中的兩人,若非他們,怕是如今家族之主,便不是這一脈了。三十年前祭祖之時,他們曾露過一面,想不到如今還在人世。”

那兩人到了宗祠前,李小花連帶二房、三房出列,親自將兩人攙扶住,並站在了第一排,可見這兩人在李家地位之高。

李傾城爲首的二代弟子,緊隨父輩,站在了第二排。其餘族人則站在了後面,至於先前出場的那些李劍劍手,則分佈於李家宗祠及善和坊各處。

衆族人歸位,站在宗祠前的廣場這上,聲勢浩大。

鼓樂聲響,衆人在李小花帶領之下,紛紛行祭拜之禮。大家族祭祖,禮節衆多,十分繁瑣,好在老夫子李東陽曾在禮部任職,主持過皇家祭典,到也不混亂。

宰牛、羊、豚、犬、雞五牲,殺魚、蝦、參、蚌、蟹五鮮、備稻、黍、稷、麥、菽五穀,然後便是上香祭祖、撒酒獻爵,最後,由李小花代表族人,向祖宗頌表,說是祭祖,其實也是給活人聽的,目的無外乎彰顯李家大族之勢力。

一套流程下來,將近小半時辰。

待祭祖完畢,圍觀衆人紛紛退去,臨走之時,也不忘去善和坊門外去領取一份紀念品。

衆賓客紛紛上前道喜,各大門派之人,也都上前祝賀,說一些不痛不癢的場面話,李小花則帶着李傾城,與衆人介紹,便算是將李傾城正式推向各大門派。

就在這時,忽有人喊道,“京城司禮監高遠高公公到!”

一輛馬車,在十餘名紅衣禁軍的護送下,向這邊緩緩駛來,蕭金衍感應到,馬車之內有兩人,除了高公公外,還有一名高手藏在車中,想必就是那一位宮中高手了。

蕭金衍知道,自己該離開了。

他趁衆人不察,隨着人羣,緩緩走出了善和坊,就在這時候,有人從後面道,“唐大寶!”

蕭金衍回頭一看,正是慈悲大師。此刻他渾身曬的發黑,形容憔悴,面色蒼白,整個人瘦了二十多斤。

“你怎得在這裡?”

慈悲大師罵道,“老子在房頂之上困了十日了,直到今日,那些劍手才撤去。”

蕭金衍滿臉同情,“這些天,你是怎麼活下來的,吃喝拉撒怎麼辦?”

慈悲大師道,“靠房頂上的麻雀、耗子、蜈蚣、蠍子,好歹沒有餓死。你呢,任務成功了嘛?”

蕭金衍嘆道,“別提了,張頭兒跑了。就算完成任務,也沒地兒要銀子。”

他並不打算將張頭被李家供奉殺死之事說出來。

慈悲大師罵道,“死得好。”

蕭金衍還要去皇宮,不欲跟他糾纏,便道,“我還有事情,先告辭了。”

慈悲大師卻道,“好歹咱們也算患難一場,你辦什麼事,金陵我比較熟,可以帶你去。”

蕭金衍心想你若不怕死,帶上你也無妨,於是道,“就在城東不遠處。”

兩人一邊聊,一邊走,善和坊距皇宮不足三裡,不片刻,便到了皇宮牆外,慈悲大師問,“怎麼不走了?”

蕭金衍道,“我要進去。”

“作甚?”

“偷東西,你去不去?”

慈悲大師一看頓時傻了,連連擺手,“你瘋了嗎?這裡面戒備森嚴,就算是江湖高手,混進去也是有去無回。你怎麼進去?”

蕭金衍道,“硬闖!”

兩人說話間,一隊巡邏官兵走了過來,“皇宮禁地,閒雜人等,不得靠近!”

慈悲大師一指蕭金衍,大聲道,“官爺,我要舉報他,他想要闖皇宮!”

卷一 大城小事 第43章 當壚賣酒第299章 皇權之爭第363章 定州城外的一場談話第436章 露一手第157章 一聲驚雷卷一 大城小事 第36章 輪到我放屁了卷一 大城小事 第11章 仙人撫汝頂,反吐一口痰。第333章 生死簿,落筆定生死第405章 登聞五行陣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第374章 古宅枯井第101章 故人重逢第435章 萬年侯第122章 趙攔江的橫斷刀第105章 在下金不換第262章 無名槍現,天下焦土第425章 威脅卷一 大城小事 第67章 長橋遇襲第206章 斗酒第169章 奇蹟第399章 南柯一夢第275章 死無葬身之地卷一 大城小事 第27章 攔路虎第351章 吃瓜第95章 問渡第150章 魚躍雷池第192章 殺人的藝術第445章 十月初十卷一 大城小事 第14章 送人頭第314章 下下策第524章 對與錯第141章 求饒呀第247章 造化弄人第470章 分量第163章 條件第469章 一葉孤舟第271章 有女蘭若第450章 劍,有點鈍第507章 入城第330章 摩羅島上的不速之客第100章 試試刀第124章 這分明是逼婚啊卷一 大城小事 第33章 試毒第132章 夜會花語第11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72章 葫蘆口第238章 金刀之意第426章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第441章 禁忌之劍第407章 救,或不救?第226章 滾就一個字第100章 試試刀第361章 祭祖大典第489章 傳音第464章 桃花源第153章 抱歉,打擾了卷一 大城小事 第14章 送人頭第469章 一葉孤舟第435章 萬年侯第322章 治城十六字第360章 危機化解第363章 定州城外的一場談話第199章 本命元箭第237章 最美味的一道菜卷一 大城小事 第2章 不速之客第154章 信鬼神嘛第501章 神像卷一 大城小事 第55章 拜師第442章 霹靂菩薩卷一 大城小事 第48章 蠢貨第422章 劍幕第189章 南陵奏對第399章 南柯一夢第278章 救人於危難之時第388章 我叫趙逸,來自定州第360章 危機化解第336章 黑袍白馬,獨臂長槍第444章 長街相遇第484章 女俠卷一 大城小事 第40章 百花盛宴第321章 再回隱陽第362章 你可知罪?第286章 西京有雪第468章 這人間,幾多美好第508章 故地第270章 欺人太甚卷一 大城小事 第86章 退錢是不可能滴第531章 山雨欲來第388章 我叫趙逸,來自定州第319章 招商引資第127章 神醫還是獸醫第306章 不算傾城的一劍第255章 薛懷去了鳳凰嶺卷一 大城小事 第17章 包郵,還是到付?第471章 霸業第98章 徐供奉第456章 羣星歸位之時第154章 信鬼神嘛第435章 萬年侯第442章 霹靂菩薩
卷一 大城小事 第43章 當壚賣酒第299章 皇權之爭第363章 定州城外的一場談話第436章 露一手第157章 一聲驚雷卷一 大城小事 第36章 輪到我放屁了卷一 大城小事 第11章 仙人撫汝頂,反吐一口痰。第333章 生死簿,落筆定生死第405章 登聞五行陣卷一 大城小事 第82章 這段時間不能講道理第374章 古宅枯井第101章 故人重逢第435章 萬年侯第122章 趙攔江的橫斷刀第105章 在下金不換第262章 無名槍現,天下焦土第425章 威脅卷一 大城小事 第67章 長橋遇襲第206章 斗酒第169章 奇蹟第399章 南柯一夢第275章 死無葬身之地卷一 大城小事 第27章 攔路虎第351章 吃瓜第95章 問渡第150章 魚躍雷池第192章 殺人的藝術第445章 十月初十卷一 大城小事 第14章 送人頭第314章 下下策第524章 對與錯第141章 求饒呀第247章 造化弄人第470章 分量第163章 條件第469章 一葉孤舟第271章 有女蘭若第450章 劍,有點鈍第507章 入城第330章 摩羅島上的不速之客第100章 試試刀第124章 這分明是逼婚啊卷一 大城小事 第33章 試毒第132章 夜會花語第11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272章 葫蘆口第238章 金刀之意第426章 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第441章 禁忌之劍第407章 救,或不救?第226章 滾就一個字第100章 試試刀第361章 祭祖大典第489章 傳音第464章 桃花源第153章 抱歉,打擾了卷一 大城小事 第14章 送人頭第469章 一葉孤舟第435章 萬年侯第322章 治城十六字第360章 危機化解第363章 定州城外的一場談話第199章 本命元箭第237章 最美味的一道菜卷一 大城小事 第2章 不速之客第154章 信鬼神嘛第501章 神像卷一 大城小事 第55章 拜師第442章 霹靂菩薩卷一 大城小事 第48章 蠢貨第422章 劍幕第189章 南陵奏對第399章 南柯一夢第278章 救人於危難之時第388章 我叫趙逸,來自定州第360章 危機化解第336章 黑袍白馬,獨臂長槍第444章 長街相遇第484章 女俠卷一 大城小事 第40章 百花盛宴第321章 再回隱陽第362章 你可知罪?第286章 西京有雪第468章 這人間,幾多美好第508章 故地第270章 欺人太甚卷一 大城小事 第86章 退錢是不可能滴第531章 山雨欲來第388章 我叫趙逸,來自定州第319章 招商引資第127章 神醫還是獸醫第306章 不算傾城的一劍第255章 薛懷去了鳳凰嶺卷一 大城小事 第17章 包郵,還是到付?第471章 霸業第98章 徐供奉第456章 羣星歸位之時第154章 信鬼神嘛第435章 萬年侯第442章 霹靂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