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4)

馬虛靜,昔年曾是帝國小吏,官職最大也只做到督察院巡檢。巡檢只是個不上名堂的小官,充其量只是個護衛首領,所以連大統制也不知道現在的法統高士馬虛靜曾經也在前朝爲官。事實上馬虛靜亦是在督察院犯下過失,覺得再無晉升可能,才棄職不幹,投入法統清修的。他投入法統後萬念俱灰,對人世已再無奢望,結果反倒因緣巧合,修成了這種秘術。又因爲這秘術被大統制發掘,要他輔佐自己。此時的馬虛靜雖是老人,心卻死灰復燃,想趁着尚未老朽,再做一番事業。

在他出山之時,仍是躊躇滿志,但察覺了鄭司楚的身世之秘後,卻又心如止水。

成又如何,敗又如何?當年縱橫天下,百戰百勝的大帥,一般已被人們遺忘。事過境遷,最讓馬先生珍惜的,還是很多年以前,與大帥一同護送丁大人去五羊城談判的那一段了。那時大帥雖未拜帥,亦是個大將軍,而自己僅僅是個督察院巡檢,但兩人在海上共抗海賊,結下了一段雖然短暫,卻也深厚的情義,此後雖再沒能相見,馬先生仍然未能忘懷。海上那段狂風暴雨、血火飛揚的日子裡,同樣也是他最爲意氣風發的時候。每當想到正當青年的自己曾與大帥一同戰鬥,他就激動得想要顫抖。甚至,對鄭昭那種莫名其妙的痛恨,也是因爲傳說大帥就死在此人手上。

鄭司楚。他想到駕車的那年輕人。這年輕人將鄭昭當成了自己的親生之父,不知道這個父親實是他生身之父的大仇。最讓他意外的是,鄭昭竟也有與自己一般的秘術,那麼他是知道鄭司楚其實並不是自己的血脈。只是鄭昭將仇人之子撫若親生,着實令他想不到。

也許,鄭昭也並不是如自己所想的那般無恥吧。一切竟然如此交錯複雜,難以理清。要拿下鄭昭,勢必也要將那個人留存於世的唯一血脈也斬斷了,馬先生最終還是下了自己畢生最難下的一個決定。只是如此一來,大統制交派自己的第一個任務就以失敗告終,想在大統制麾下幹一番事業的理想必然也將破滅。只是現在的馬先生心境反倒平和之至,彷彿眼前豁然開朗,光風霽月,另有一番天地。

人生如夢亦如戲。既然如戲如夢,也就這樣子吧。他沒有回頭,只是默默地想着。

鄭司楚,你不要辜負了我這一番好意,或許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我曾如此幫助過你。不要就此泯然衆人,默不作聲,要展開遮天羽翼,一飛沖霄,如你真正的父親一般,完成你生身之父的理想。

他想着,車也在緩緩前行,馬先生臉上已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這一瞬間,他彷彿將自己的理想也交付給了那個少年,身上再沒有負擔。

馬虛靜,原名馬天武,曾在帝國爲督察院巡檢。一生沒有什麼大成,唯一可說的,就是昔年曾護送帝國督察院御史丁西銘前往五羊城,談判帝國軍與共和軍合作之事。帝國尚未覆滅,他就因爲犯下過錯,辭職遁入法統,改名馬虛靜。後曾爲大統制起用,但旋即無聲無息,彷彿世上從無這個人一般。

此時宣鳴雷的馬車已到了城南江邊。到了江邊,宣鳴雷看了下四周,小聲道:“行了,下車吧。”

這兒本來就甚是偏僻,現在天色已晚,再無旁人。他還有點擔心此地會不會又設下埋伏,走到車邊叩了叩車門道:“鄭公,周圍有什麼不對麼?”

鄭昭推開車門,小聲道:“沒人,走吧。”

一行五人下了車,向江邊走去。今日宣鳴雷的潛虯號正值輪休,舟上的人一半人都上岸休息去了,潛虯號停在岸邊,黑漆漆的身影便如一條巨魚。鄭司楚知道水軍的螺舟乃是軍中秘器,他一直在西北當差,從未見過螺舟,見這螺舟只露出一個頂,看樣子水中還有很大一部份,心道:“人的心思當真精妙無匹,發明螺舟之人確是個天才。”他想起先前程迪文說起,西原薛庭軒用新武器突擊,將共和國三上將擊敗。世事便是如此,你追我趕,只消有一方固步自封,便要吃到苦頭。螺舟能在水下潛行,該如何擊破?

宣鳴雷自然不知道鄭司楚現在是在想該用什麼辦法對付螺舟,他走到岸邊拍了拍手,潛虯號頂上忽地“呀”一聲,一個圓艙門開了,有個人鑽出出來,也拍了兩下手。宣鳴雷道:“阿力,如何?”

那人正是曾在江邊喝住鄭司楚的阿力。他一出艙門,輕輕一躍,跳上岸來。走到宣鳴雷身邊,阿力小聲道:“成了,他們全無疑心。”

這船上還有十一人,其中五人是宣鳴雷可以絕對信任的,另外六人他卻不敢打包票能不顧一切跟自己走,所以宣鳴雷只對這五人交待過。聽阿力說那六人全無疑心,他笑了笑道:“好,進去吧。”扭頭向鄭司楚道:“鄭兄,稍候。”

他鑽進了艙裡,潛虯號上的水兵正圍在一處,吆五喝六地在賭錢。雖說賭錢並不是禁令,但被長官看到總不太好,那幾個水兵見宣鳴雷突然進艙,有點尷尬,想道:“宣舟督向來放假上岸就非喝個爛醉不可,今天怎麼轉了性?”但長官回來,他們齊齊立正道:“宣舟督。”

宣鳴雷掃了他們一眼,喝道:“我一走你們就胡作非爲!給我進艙去!”

那六人心下惴惴,但軍中長官之命便是一切,他們也不敢頂撞,乖乖進了一個空艙。潛虯號雖然不小,但一個艙向來只住四個人,要進六個人着實有點擠,進去了四個後,另兩個見裡面有點遲疑,宣鳴雷喝道:“還不進去麼?”這兩人只得進去。他們一進去,宣鳴雷便喝道:“關你們禁閉,好好在內反省!”

這六人聽得舟督要關自己禁閉,不由叫苦道:“舟督,我們下次不敢了!”另有一人卻叫屈道:“小於他們一樣賭錢了,舟督,你可不要厚此薄彼。”另幾人與宣鳴雷較爲接近,他們也不是不知道,見宣鳴雷要關自己六人禁閉,他們大覺委屈。宣鳴雷喝道:“難道你們想讓他們幾個也關在這間裡?”邊上一個士兵嚇了一跳,心道這四人的艙睡覺還行,呆六個人已覺得擠,再來五個,那連擱腳的地方都沒了,忙拉了拉那叫屈的士兵道:“別多嘴了。”關禁閉雖是處罰,不過關一陣也就是了,別惹惱了這個愛發酒瘋的舟督,再添上幾樣責罰可不好玩。

宣鳴雷心中暗笑,將門關上反鎖,小聲道:“行了,讓他們進來,準備開船!”

阿力答應一聲,轉身出去將鄭司楚一家帶了進來。鄭司楚下了艙,阿力將頂艙門關死,小聲道:“鄭公子,等一會開船後有點顛,要想吐的話,牀下有痰盂。”他聽宣鳴雷說過,這回要反出水軍,護送鄭國務卿一家過江,雖然有點害怕,但他和阿國兩人是宣鳴雷的結拜兄弟,向來對宣鳴雷說一不二,絕無二心,只是見鄭司楚一副猥瑣木訥的樣子,心道:“我還以爲國務卿是什麼天上人一般,原來他兒子長得比我家隔壁那二傻子都不如。”

鄭司楚道:“多謝。”他見母親下艙時有點費力,忙扶住了她。阿力領着他們到了一個艙裡,笑道:“鄭國務卿,鄭夫人,鄭公子,你們就在這兒休息吧,等過了江,我們會來叫你。”

鄭昭點點頭道:“多謝了。”

昔年他也曾來水軍中視察,到過螺舟上看過,見宣鳴雷這人雖然長得像是個粗魯之人,但艙中卻乾乾淨淨,極是整齊,心道:“這宣鳴雷倒也有點本事,怪不得人說他是鄧滄瀾的得意門生。”

江面上已遍佈水雷,尋常船隻根本過不去,但螺舟卻是在水底潛行,水雷也無可奈何。鄭司楚只覺潛虯號忽地一沉,艙中掛着的油燈亦晃動起來。螺舟因爲要在水底行進,所以油燈沒有幾個,這般一晃,艙中更加昏暗了。鄭夫人本來身上帶傷,這般一晃更加難受。鄭昭見她神情,忙道:“小薇,你要不要緊?”

鄭夫人道:“讓我躺一下。”

鄭司楚心想還是讓父母靜養,便站起來道:“父親,母親,我先出去看看。”

他走出了艙門,想到現在頭頂上便是大江,若是螺舟突然破條縫,江水豈不是直衝進來?心中忽地有種莫名的懼意。這時聽得前面傳來了宣鳴雷的聲音:“左四度,半速。”卻是宣鳴雷在發號施令。鄭司楚見他頭上已有汗水,心道:“有麻煩麼?”便輕聲道:“宣兄。”

宣鳴雷發下號令,正待從懷裡摸出銀瓶來喝上一小口提提神,聽得鄭司楚的聲音,扭頭道:“鄭兄,你不歇息麼?”

鄭司楚道:“有沒有我幫得上忙的?”

宣鳴雷先是一怔,馬上想道:“該死,我怎的將他給忘了。”原來螺舟是靠人力驅動,但船上現在只有五個水兵了,速度大減,他現在說是“半速”,其實就是所能達到的全速,正在爲速度上不去而犯愁,聽得鄭司楚自告奮勇,便道:“正是正是,快去阿力那邊搖槳!左邊!”

他指了指後邊,鄭司楚走了過去,卻見那裡是一個很大的座艙,有許多座位,每個座位前都有個手柄。只是現在大半都空着,只有五個水兵正在搖手柄,左邊兩個右邊三個。阿力也已聽得了宣鳴雷的聲音,招招手道:“鄭公子,這邊!”

鄭司楚坐到了阿力身前,道:“該怎麼做?”

阿力道:“你搖就是了!”掌舵靠的是宣鳴雷,他們便是充當驅動。單靠五個人,要啓動潛虯號還當真不易,他們個個都已搖得滿頭是汗。鄭司楚抓住手柄搖去,只覺力道沉重,他咬了咬牙,兩臂一用力,這手柄登時被搖了下去。添了個生力軍,鄭司楚的力量也不小,潛虯號立時快得許多。此時這螺舟已深入水底,水面上當真波紋不起,一艘螺舟便如一條大魚般向大江南岸而去。

螺舟是共和軍水軍的獨得之秘,不論是誰都沒有想到,有一艘螺舟竟會私自渡江,更不會被察覺。先前被宣鳴雷關起來的那六個水兵卻已發現螺舟竟然動起來了,一邊打門一邊叫道:“宣舟督,出什麼事了?怎麼螺舟動了?”但宣鳴雷只作不知,螺舟造得更是遠比一般船隻堅固,就算這些水兵懷有必死之心,想把門砍破都不容易,何況他們尚不知發生了何事,根本沒想到要同歸於盡。

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1)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3)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2)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5)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5)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4)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1)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3)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4)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4)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3)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4)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5)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5)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1)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4)
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1)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3)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2)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5)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5)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4)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1)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5)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6)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3)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3)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1)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4)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4)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3)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4)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5)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5)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1)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