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3)

“虛者實之,實者虛之”。他還記得剛進特訓班時,傅雁書曾向鄧帥提出過這個問題。說虛實之間,到底該如何把握?當時鄧帥說,虛虛實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根據敵方的情形來定。敵人衝擊力強,則以虛兵引誘,折其銳氣。或敵人生性多疑,則不妨以實兵假做誘敵,其實卻是一股作氣殺入,這便是虛實之理。傅雁書肯定也算定了自己猜他會來護航,卻猜不到他竟然行險把補給船放在前面。

一定如此!他猛然嘶聲吼道:“轉舵,追敵人前隊!快發號讓紀將軍轉舵,追擊前軍!”

他剛吼出來,周圍的士兵卻是一聲歡呼,那是紀岑一隊中衝在最前的戰艦投出一個炸雷。那炸雷不偏不倚,正中一艘敵艦,炸得那敵艦的船頭都塌了半邊。以拋石器投擲炸雷,他們雖然練習了許久,但這是第一個擊中目標的炸雷,自然人人歡呼雀躍,誰也聽不到宣鳴雷的吼叫了。

只是,不等他們的歡呼聲落,從那艘受傷的敵艦上吐出一條長長的火舌,一個火球直飛過來,正中那艘剛擊中敵艦的戰艦。“砰”一聲,那戰艦衝在最前,火球正中船頭,竟然也是半個船頭都塌了,前進之勢立刻受挫。兩船受創,也是差相彷彿。

敵人的船上也有火器!不等五羊城水軍驚呼聲發出,從那艘受創敵艦上又吐出一條火舌,又是一個火球飛出。這火球卻是擊中了己艦船身,船身上立現一個大洞,整艘船也頓時向一側倒去。船上的五羊城水兵無不驚呼,正待滅火,已有兩艘敵艦趕了上來,護在受傷敵艦左右,同時射出火球。那船戰艦離敵艦已然不遠,這兩個火球齊齊擊中,本來就已受創,這回船身更是破損加劇,火焰四起,引發了船中的炸雷,船體已開始沉沒,船上水兵見大勢已去,不少人跳水逃命,也有不少人倒在着火的甲板上,只怕已在先前這兩輪攻擊中送命。便是僥倖尚未死,船身已在火海之中,他們也難逃一命了。

兩軍相接,一轉眼間,己損一艦,敵人只是一艦受創。本來伏擊隊就只有十三艘船,損了一艘,更顯得力量單薄。紀岑在座船上見此情景,眼睛已是一片血紅,似要滴下血來。

本以爲用拋石器投擲炸雷,己方的攻擊力已能凌駕敵軍,誰知敵軍竟會在船上裝備舷炮。而攻擊的,哪裡是裝載糧食飲水的補給船,分明是整裝滿員的戰艦。這一場伏擊,已然弄巧成拙,難有勝算了。

現在該怎麼辦?紀岑在五羊城名列七天將,也是水戰隊水天三傑之一,深通兵法。現在中了敵人之計,已全然落在下風,上上之策自是馬上認輸逃走,對方的任務是護送補給船,自不會來追擊。可這一戰只能勝,不能敗,輸了,也就是五羊城的末日到了。他咬了咬牙,喝道:“全軍各自爲戰,猛攻敵人旗艦!”

北軍竟會有了舷炮!這個失算,實是致命的打擊,但更致命的是這場伏擊也搞錯了對象。一錯豈可再錯,原本伏擊隊勢可沖霄的戰意此時已剩了不到一半。但五羊水戰隊確是名不虛傳的強兵,得了紀岑將令,立時按部就班,各在其位。敵人有舷炮,接舷戰成了自尋死路,萬幸船上還有拋石器,同樣可以遠攻,不然真是要任人宰割。最初的混亂一過,紀岑一隊的六艘戰艦已各自分開,從六個部位齊齊發射炸雷。一時間空中炸雷橫飛,火舌亂舞,混戰中伏擊隊又有一艘戰艦中炮沉沒,但敵軍也有一艘戰艦連中兩顆炸雷,連甲板都被炸穿,同樣側向一邊。

紀岑一隊已與敵軍短兵相接,宣鳴雷一隊也已在攻擊。當看到己方一艦馬上被敵人擊沉,宣鳴雷心頭便已覺到了谷底。大勢已去,敵人的補給船已逃出甚遠,現在追都追不上了,而且若去追擊補給船,反被敵軍從後方攻擊,更難抵擋。現在他倒是有點慶幸方纔自己這個轉舵的命令未曾被傳令兵聽到,情形尚可支撐。

正想着,忽然“砰”一聲,一艘敵艦向他的座船開了一炮。只見炮口吐出一條長長的火舌後向後一縮,一個火球直飛過來。若是擊中,他這船也要立受重創,逃都逃不掉,只能等死了。宣鳴雷的心已提到了嗓子眼裡,誰知那火球眼看就要飛到,忽地一落,卻是來勢已竭,掉進了海里。

敵軍的舷炮厲害,射程卻不及拋石器遠!宣鳴雷心頭忽然閃過了一絲亮光。本來在他心中,“敗了”這兩個字已經浮了上來。有生以來第一仗,竟會是這般一個慘敗。不過,這一場慘敗大概也不會有什麼人責罰自己了,因爲接下來五羊城的覆滅已在眼前。可是看到這情景,他卻又有了一線希望。

而且舷炮能打到的有一個高度限制,不像拋石器,什麼地方都能打到。只是,發射的速度拋石器卻遠遠不及,拋石器拋出一個炸雷,敵人已打出了三炮。何況敵人數量上也有優勢,數艦圍上來齊發,己方一艦往往就毫無還手之力了。所以只消保持一定的距離,敵人就無計可施了。

想到了此點,他沉聲道:“即刻傳令,要諸艦依照我艦與敵艦距離,不可過於接近!”

那傳令兵依言發下令去,宣鳴雷一隊諸艦都已得令,但那傳令兵卻苦着臉道:“紀將軍那邊看不到了。”

現在空中炮火橫飛,紀岑一隊自顧不睱,自是看不到宣鳴雷的號旗,就算看到了,他已陷入重圍,諸艦多已受創,也已無計可施。

紀兄,好自爲之吧。宣鳴雷只是轉過這般一個念頭。現在紀岑的死活自己已顧不上了,自己只有勉力支撐,不讓己方全軍覆沒。他從懷裡摸出酒壺捏在手裡,卻不打開壺蓋,只是沉聲發令。

轉舵,退後,退後,退後。在退後的同時,發射炸雷。此舉果然行之有效,北軍的舷炮大多打不到伏擊隊,紛紛落入水中。縱然伏擊隊用拋石器拋出的炸雷精度亦不甚高,但五六發中總有一發擊中。敵艦見對方如此無賴法,奮起直追,可大海無邊無際,宣鳴雷退到天邊都沒關係,雙方都是雪級戰艦,又是同一方向,他這一隊越退越遠,雖然狼狽不堪,可幾艘戰艦受創都不算重,反是北軍戰艦被他們的拋石器不時擊中,已被擊沉了一艘。但進退之間,他麾下也有一艘戰艦被擊沉,船上水兵紛紛跳海逃命,分散到其餘幾艘戰艦上。

戰勢已成膠着之勢。在北軍陣尾,紀岑一隊剩下的六艘戰艦無一不傷,其中兩艘傷勢極重,岌岌可危,進退不得,只在苦苦硬拼,隊首,北軍諸艦追擊着步步後退的宣鳴雷一隊,卻成了任人擊打之勢。他們有心不追,可宣鳴雷還當真憊賴,就是保持這樣一個距離,敵若退,他就進,炸雷一顆顆不緊不慢地拋出。拋石器的發射速度自是遠不及舷炮,可這樣只有一方能擊中,另一方自是大爲吃虧。但北軍若是一追,宣鳴雷又全軍後退。他對水戰極是諳熟,水戰隊又是精銳,指揮起來得心應手,另外幾艘船跟着他保持距離,不住拉鋸,北軍護航隊前隊諸舟督全都叫苦不迭。

這情形,傅雁書也已看得清楚。傅雁書原本在最後押陣,紀岑的猛攻亦不易對付,但到了這時,紀岑一隊被打得七零八落,海面上盡是五羊城水軍浮屍,他已不像戰事起始那樣吃緊了。而陣首的不利之勢,也落到了他的眼裡。他將望遠鏡一收,喝道:“傳令下去,陣尾諸艦繼續攻擊,務必全殲敵人,我艦上前!”

北軍二十艦雪級戰艦現在還有十九艘,陣尾十艘,陣前九艘,其中兩艘重傷,一艘在陣尾,一艘在陣首。陣尾那艘有友艦保護退護,已無危險,但陣首那艘卻在遭五羊城水軍的集中攻擊。宣鳴雷剩下的五艘戰艦發現了這艘敵艦受創甚重,全都攻向這艘,縱然炸雷命中率不高,可總是有一顆命中。再被擊中兩顆炸雷,這艘戰艦定然也會沉沒。傅雁書一邊指揮座艦上前,一邊發令道:“傳令下去,除了斬波號,其餘諸艦分散,盡數攻上!”

斬波號便是受創最重那艘。陣首九艦得令,八艦上前,斬波號不動,伏擊隊見敵軍上前,便紛紛後退,已擊不中斬波號了。宣鳴雷見敵人分散開來,皺了皺眉。拋石器的精度不夠高,現在海上顛簸加劇,準確度更差。敵人圍在一處時,打不中這艘,也多半要打中另一艘。現在敵艦分得散了,投出的炸雷無一命中,他便下令不要再投。船上炸雷畢竟有限,如果投光了,到時就算這無賴手段也使不出來了,那纔是真個大勢已去。

此時伏擊隊不再投擲炸雷,而北軍舷炮又打不到伏擊隊,陣首一時間靜了下來。遠處的陣尾卻仍是爆炸聲不斷,紀岑還在苦戰。

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1)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3)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5)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三)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3)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4)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2)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5)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2)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 (2)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5)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1)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1)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1)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5)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2)
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1)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3)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5)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5)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三)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3)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4)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三)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2)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5)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2)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 (2)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5)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1)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三)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1)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三)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1)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1)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5)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