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5)

餘成功能做到五羊軍區的軍區長,自是有他的長處。他熟讀兵法,加上相貌堂堂,辯才無礙,這時更說得慷慨激昂,諸將聽了都血爲之熱。相形之下,鄭司楚縱然現在名噪一時,終是個嘴上*的毛頭小子,而且他提議的要棄剛得手的東陽城未免也太喪氣,軍中士氣都將爲之一沮,因此本來有點認同鄭司楚的將領,這時不知不覺轉向了餘成功一方。即使是申士圖,先前雖然不太相信餘成功了,但聽餘成功說的這條計,其實也並沒有否定鄭司楚的棄東陽城之議,聽上去卻可進可退,而且每一步都有兵法佐證,不禁爲之心折,心想:“餘將軍到底還是老辣。”待餘成功最後表忠心時,他的頭不由得點了兩點。這一來,座上將領察顏觀色,覺得餘成功的計較果然更爲完善穩妥,所以連申太守也首肯。

大勢已去。

鄭司楚想着,心裡說不出的寒冷。平心而論,餘成功的計策並非不可行,鄧滄瀾也的確可能因爲愛女失陷而不敢輕舉妄動,可是這樣的做法實在太低級了,至少,東陽城民聽得到時五羊軍萬一不敵,將會縱火焚城,更會恨五羊軍入骨。上一次奇襲東陽城,自己不得不在城中放火,已然失去了不少民心,就算餘成功說的焦土戰法其實只是欺敵,但城民不會那麼想,這些天來五羊軍全力在城中營建臨時房屋,安置難民的舉動,在他們看來亦會是假仁假義。他在混入東陽城與裘一鳴接頭時,聽得那報國宣講團的申公北在那兒對自己大肆抹黑,雖然盡是胡說八道,可很多人都信了他,覺得自己確是個無惡不作的無恥之徒。對這種煽動民心的釜底抽薪之計,鄭司楚有切膚之痛,餘成功的做法卻是給北方一個最好的藉口,即使眼下能解除燃眉之急,長此以往,定然要自食其果。可是看着申士圖深表贊同的模樣,他知道自己說什麼都沒用了。可就算明白這一點,他仍然想再說幾句,只是申士圖已道:“餘將軍所言確是上上之策,只是增援天水軍,必要選派能征慣戰的要將,不知餘將軍可有人選?”

餘成功聽得申士圖贊同自己,更是得意。本待說調高鶴翎和葉子萊前來,但轉念想到葉子萊雖然也名列七天將,份量到底尚嫌不足,而高鶴翎長於防守,增援天水卻是要進攻,算來算去,增援軍的主將還是鄭司楚最爲適合。他躬身行了一禮道:“稟申公,依末將之見,鄭司楚將軍少年英俊,英勇無敵,足可擔此重任。另外,北軍在天水亦有一支水軍協助,宣鳴雷將軍足以匹敵。”

上一回他派往天水省的就是鄭司楚和宣鳴雷,這一回仍是這兩人。申士圖聽他舉薦鄭宣兩個,點了點頭道:“不錯,兩位將軍確是不二人選。”心裡卻忖道:“餘成功倒不小氣。可惜了他那個外甥,原來也如此忠勇,若不戰死,亦堪當大用。”

申士圖這般拍案定論,便是採納了餘成功的建議。衆將見鄭司楚頭一回吃了個癟,然而餘成功仍然舉薦他當增援軍首將,心想鄭司楚是再造共和十一長老次席鄭昭的兒子,宣鳴雷更是申士圖的快婿,都是己方最受看重的後起之秀,現在這樣倒是兩全其美,便紛紛贊同。鄭司楚和宣鳴雷也站了起來,高聲道:“遵命。”

這會議開過,接下來便要去準備實行了。鄭司楚正待離去,一個申士圖的護兵過來道:“鄭將軍,請留步,申公有請。”

鄭司楚心頭雪亮,明白申士圖沒采納自己的建議,現在只怕要安撫自己幾句。他雖然不甚同意餘成功的計劃,但也沒那麼小氣,便隨着那護兵進了後院。一到申士圖的書房,護兵在門外輕聲道:“申公,鄭將軍到。”

申士圖在屋裡一聽得,便開門迎了出來道:“司楚,快進來。”

鄭司楚見他臉上已沒有先前的不安,行了一禮道:“申伯伯。”

申士圖道:“司楚,坐吧坐吧,喝茶。”他已倒了一杯茶遞過來,鄭司楚剛接到手中,申士圖已道:“司楚,方纔我採納了餘將軍的建議,你可別往心裡去。”

鄭司楚道:“申伯伯放心,末將身爲軍人,自當令行禁止。而且餘帥百戰之將,這計劃也並非沒有道理。”

申士圖見他並無芥蒂,心中寬了些,低聲道:“是啊。我想要守住東陽城也很難,只是現在這時候,實在不可輕易棄城,否則士氣要受極大影響。”

這一點鄭司楚其實也已考慮到了。符敦城失陷的消息傳出去,定會使得人心惶惶,但奪下東陽城也可以抵銷這種不利影響。只是這麼一來,五羊軍要遭受更大的損失,在鄭司楚看來,士氣仍然可以鼓舞,可戰死的士兵卻活不過來了。他沉吟了一下,鼓足了勇氣道:“申伯伯,有一點末將仍不敢苟同餘帥。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以東陽城民爲質,就算守住東陽城也只能是權宜之計,長遠看來還是得不償失。”

申士圖點了點頭道:“這一點我也覺得有點不妥,還需再作斟酌。”

鄭司楚最擔心的就是申士圖看不到這一點,沒想到他在這方面卻贊同自己,不禁有點意外的欣慰。他道:“申伯伯,我上一回潛入東陽城,正值大統制派來了一支報國宣講團。這些人都是些藝人,信口雌黃,肆意抹黑我方,但很能蠱惑人心。雖然這些人手無縛雞之力,卻實是抵得雄兵數萬,若依餘帥之計,豈不是又爲這些人增添口實?”

申士圖在五羊城爲官已久,在爭取民心上,他比鄭司楚更爲諳熟。他又點了點頭:“你說得極是。我聽過稟報,這羣人到處搬弄口舌,把我再造共和說成燒殺擄掠,無惡不作。不過你放心,不會任由他們這樣下去的。”

鄭司楚吃了一驚,急道:“申伯伯,也千萬不能行使刺殺之策。這些人只是藝人,若殺了他們,更會讓人覺得他們說得沒錯了,我方反而越發被動。”

申士圖笑道:“自然,不會殺他們的。大統制派這些人到處流竄,其實也正是盼着激怒我,殺他們泄憤,我是不會上他當的。”他說着,又道:“司楚,你父親馬上就又要過來了,爲的正是這件事。你就全力增援天水,不必多慮。”

鄭司楚點點頭道:“是,末將遵命。”本來話說到這兒也該告辭了,但他還有句話不吐不快,站起來行了一禮道:“申伯伯,還有件事請您務必要考慮。”

“什麼?”

“在現在這種情形之下,東陽城想要堅守實是難上加難。與其付出極大傷亡堅守,依末將之見,一旦情形危急,還是退守東平更爲上策,不必株守城中坐以待斃。申伯伯,上回我從北軍那裡拿來的那種火龍出水極利水陣固守,定要大力仿製。”

鄭司楚奪到了兩個火龍出水的樣品,但當時沒能攻下北軍陣地,所以發射架沒能奪得。而北軍退走後,將發射架全部燒燬,因此陳虛心正在率人加緊研製。申士圖道:“放心吧,你別不信你姨父。倒是反攻符敦,極是吃重,你有信心麼?”

鄭司楚沉默了片刻,小聲道:“申伯伯,末將不敢誇口,想反攻符敦,只怕很難。”

申士圖本以爲鄭司楚會說定不辱命之類,見他也不敢說大話,不由怔了怔,喃喃道:“這麼難麼?”

鄭司楚點了點頭:“北軍這次是集中力量猛攻天水,他們的意圖很明白,就是想從天水省打開缺口,然後再東征之江省。現在他們立足已穩,而且大江也被他們控制了,想反攻符敦城,希望微乎其微。”

申士圖本想若能復奪符敦,局面仍能扭轉,沒想到鄭司楚說得這麼難。一旦北軍從天水省東征,之江豈不陷入前後受敵的絕境?他急道:“那,難道就沒有回天之力了?”

鄭司楚搖了搖頭:“那倒也不是。申伯伯,我見戰報上說,天水軍仍有一戰之力,雖然失去了據點,但化整爲零避入山中,北軍這個時候也不敢大模大樣東征的。所以只要天水軍未嘗覆滅,他們就不敢東征。我軍現在應該全力支持天水軍,讓天水省形成聖峙之勢。好在我方後防尚穩,邊上數省雖然派不出多少援軍,但後勤支援應該不成問題。喬將軍只消扼守險要,再見機行事,未必就沒有把握。只是,”他沉吟了一下,又道:“只是這樣一來,更吃重的是宣兄。”

申士圖道:“鳴雷不成麼?”

“宣兄是當世少有的將才,只是符敦城的水軍是他的同門傅雁書率領。宣兄與他互相知根知柢,而且宣兄在他手中吃過好幾次虧,有他在,恐怕難以得手。”

雖然申士圖對宣鳴雷這個女婿不是太滿意,但宣鳴雷的能力他也一清二楚,特別是這一次攻打東陽,若非宣鳴雷一軍及時回援,殺開一條血路,鄭司楚最終也會被困死在東陽城裡。一聽宣鳴雷可能遭到危險,他急道:“那怎麼辦?你有什麼好辦法麼?”

鄭司楚皺了皺眉道:“現在末將尚無良策,不過已有點眉目。”

“是什麼?”

“調虎離山。”

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2)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4)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三)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1)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5)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一)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5)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3)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1)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3)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3)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二)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4)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4)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2)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1)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3)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三)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2)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5)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
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2)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4)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三)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1)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5)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一)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一)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2)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5)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月月末談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3)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1)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3)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3)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二)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4)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4)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4)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2)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2)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1)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3)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三)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1)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2)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2)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5)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1)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