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

王仙芝真的很憤怒,他已經接到了尚君長被斬首在長安東市的消息,這無疑於直接挑戰了王仙芝的忍耐極限。尚君長是跟王仙芝一起起兵的老兄弟,幾十年的交情不可謂不深,雖說王仙芝天性自私,並非什麼君子,可畢竟尚君長是因爲替他去談判而遇害的。

尚君長在王仙芝軍中也有很高的聲望,何況他還有一個弟弟尚讓,尚讓在軍中的影響力只在王仙芝一人之下。尚讓聽到尚君長遇難的消息,沉痛萬分,對他們這些江湖人來說,血債必須要用血來償。

乾符五年正月,大年初一,江陵城中,歡歌笑語,爆竹聲聲,一片熱鬧景象。

荊南節度使、江陵刺史崔知溫穿着一身名貴的貂裘,正在城中與三五好友把酒慶賀新年,絲竹管絃、載歌載舞,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殊不知大難即將來臨。

王仙芝事先派往城中的奸細在幾乎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的情況下佔領的江陵北門,等其他守軍發現情況時尚讓帶領的大隊人馬已經衝進了城裡。

這根本不像是一場戰爭,這彷彿就是一場屠殺,守城的官兵在幾乎沒有做出反應的時候就已經身首異處。厚厚的白雪上濺滿了殷紅的鮮血,一聲聲淒厲的慘叫,劃破夜空,爲這個新年奏響了一曲耐人尋味的交響樂。

守軍退入內城時僅餘三千人馬,損失了將近三分之二的兵力。義軍突然的偷襲,彷彿天兵下凡似的進了城,讓他們毫無反抗的餘地。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所幸的是江陵城作爲荊南節度使的駐地,守城兵馬不下萬人,除了外城以外還有一個十分堅固的內城,王仙芝的軍隊一時之間也攻不進去。

王仙芝的部隊在城內來回穿梭,搜尋着官軍的漏網之魚,也不知有多少無辜的平民被誤殺,就那麼倒在雪地上,被義軍的鐵蹄無情的踐踏了一遍又一遍……

亂世中,生命就是如此的卑賤,人說“亂世人命賤如草”,又說“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就是這個道理。

在王仙芝的心中,當天就應該可以攻入內城,生擒荊南節度使。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五天,整整五天沒有攻入內城。卻等來了一個不幸的消息,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以沙陀騎兵爲先鋒來援救江陵。

李福跟王仙芝有殺子之仇,聽說王仙芝進攻江陵,當然是全軍來救,意圖爲兒子報仇雪恨。剛好有五百沙陀騎兵在襄陽,李福就讓他們爲先鋒。

經過當年李國昌(朱邪赤心)、李克用父子跟隨康承訓南征北戰剿滅龐勳起義以後,沙陀騎兵的威力可以說是讓天下人膽寒。

當然對於王仙芝來說也不例外。更何況駐紮在荊門的義軍已經和李福的先鋒戰了一場,被沙陀兵殺的慘敗。王仙芝心裡有些沒底,他可不想讓李福用大軍把自己困死在江陵城中,王仙芝的人生信條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那就撤吧。

可王仙芝不可能就這麼白白的撤退,臨撤退前,王仙芝的部隊把江陵城所有的錢糧財帛洗劫一空,如有反抗立即格殺。最後一把火把江陵外城付之一炬,江陵城三十萬戶百姓,百餘萬人,能夠活下來的只有一半,而且個個帶傷。

李福趕到時,只能看到無數的百姓拖兒帶女、哭爹喊孃的大罵“天殺的王仙芝,不得好死……”城裡的火苗已經串得老高,救火已經不可能了,李福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大火燒了兩日兩夜。剩下的只有一片焦黑的殘垣斷壁……

消息傳到長安,朝野震驚。江陵城的屠殺,可以說是王仙芝、黃巢等起義後最大規模的一次屠殺,死亡人數達到數十萬軍民。

而朝廷委派的招討使宋威竟然還窩在申州,聽到江陵城破的消息竟然連救援都不敢去,還是山南東道節度使李福出的兵解了江陵之圍。一石激起千層Lang,本來如一潭死水的長安城沸騰了,各方奏摺如雪片一般飄到了大明宮,李儇也做不住了。

大多數的奏摺都是彈劾宋威年老昏庸,坐擁大軍而見危不救,請求罷免宋威招討使的職務。這次連盧攜都不敢給他求情了,事實俱在,盧攜就是巧舌如簧,也是無濟於事,沒準還會連累到自己,索性也就不開口了。

同一時間,招討使衙門的監軍楊復光也一紙奏摺遞到了李儇的面前,奏摺奏稱前些天誘降王仙芝,王仙芝派手下大將尚君長赴申州城外的羅山談判。卻遭到宋威的阻撓,竟然半路把尚君長劫持,謊報與尚君長決戰於申州城外,大敗賊軍,生擒尚君長。如此欺君罔上,請求罷免宋威招討使的職務,並治其欺君之罪。

這罪名如果坐實了,宋威不要說烏紗帽了,腦袋能不能保住還是未知之數。

可惜,因爲證據不足,無法坐實宋威的欺君之罪。可中書的宰相們也不是傻子,誰是誰非一目瞭然,盧攜更是爲了和宋威劃清界限,首先提出罷免宋威,鄭畋、王鐸兩人當然不反對。

鄭畋提議讓曾元裕擔任招討使,驍將張自勉擔任招討副使,楊復光依然擔任監軍。老將高駢擔任荊南節度使,坐鎮江陵,阻撓義軍南下。高駢在唐朝,猶如神話般的人物,武藝高強,深通兵法,屬於常勝將軍一類的人物。

李福也因爲救江陵有功,加同平章事銜。

王仙芝推出江陵後,又北上申州,他可不怕宋威這老傢伙。可他萬萬沒想到,駐紮申州的招討使已經換成了能征善戰的曾元裕和張自勉兩人。

正當王仙芝滿懷信心攻大申州南城時,城中官軍竟然從北城門出城,由招討副使上將軍張自勉從背後偷襲,王仙芝大驚之下慌忙撤軍,義軍損失三千餘人。曾元裕上報朝廷時當然就成了“申州大捷,殺王仙芝麾下賊兵萬餘人……”

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等待王仙芝的,還有更大的打擊……

第一一八章 大梁銀行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三十六章 康君立之死第八十一章 紫衣女俠第七十二章 大舅哥韋莊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三十四章 李克用剽掠河東第七十四章 多謝王將軍借糧第八十六章 萬人送行第一六六章 張全義投誠第六十一章 宏偉藍圖第七十七章 呂用之竟然是呂洞賓的兒子第一六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一章 伏擊李罕之(上)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二十一章 朱溫初領兵第五十章 二師兄楊行密(下)第八十六章 難道這裡纔是南少林第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章 兒時的孟知詳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二十章 升爲都將第二十一章 朱溫初領兵第五十六章 試射榴彈炮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愛是要對方幸福第三十八章 李振來投第二十四章 混元無極心法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六十五章 黃巢遠行第四十章 黃巢稱王第十七章 汾州之戰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一八五章 兩路援軍第八十五章 幽州城陷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三十四章 李克用剽掠河東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一二零章 擁兵自重第三十二章 楊復恭出奔興元第十一章 朱溫成了黃巢的弟子第十二章 張浚的抱負第一一三章 問心無愧第八十五章 處士周樸第五十五章 進軍同州第二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一零五章 養賊以爲富貴之資第四十八章 誘敵之計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五十五章 火器專家第八章 張直方家的密道第二十六章 李罕之的報復第四十五章 圍困鳳翔第一零七章 舉步維艱第一章 英雄的代價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八十四章 名將高行周第七章 倒黴的李罕之第一五七章 牛存節第三十二章 尋找煉丹師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煙再起第七十四章 多謝王將軍借糧第一一八章 大戰採石磯第一六三章 狡猾的孫儒第三章 偷鍋賊第一零七章 舉步維艱第一九五章 家宴第一三二章 上源驛(下)第一一七章 張歸霸VS張璘第六十章 葛從周來投第六十四章 行刺計劃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愛是要對方幸福第四十二章 英雄救美第十八章 朱溫的打算第五十六章 歷史上第一次爆破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五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九十七章 朱溫出手第一三零章 洛陽之行(中)第九十八章 山口梅子第六十三章 翠微禪師第一四四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一九三章 平定兩鎮第一七二章 佔濮州第十章 秦婦吟的由來(上)第一三零章 洛陽之行(中)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二十五章 長安的拉鋸戰第一六零章 廣陵之戰第七十四章 多謝王將軍借糧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五十一章 雙拳難敵四手第五十一章 張言的懦弱第一一五章 棉紡基地
第一一八章 大梁銀行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三十六章 康君立之死第八十一章 紫衣女俠第七十二章 大舅哥韋莊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三十四章 李克用剽掠河東第七十四章 多謝王將軍借糧第八十六章 萬人送行第一六六章 張全義投誠第六十一章 宏偉藍圖第七十七章 呂用之竟然是呂洞賓的兒子第一六九章 風雨欲來第四十一章 伏擊李罕之(上)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二十一章 朱溫初領兵第五十章 二師兄楊行密(下)第八十六章 難道這裡纔是南少林第七十一章 何去何從第二章 兒時的孟知詳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二十章 升爲都將第二十一章 朱溫初領兵第五十六章 試射榴彈炮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愛是要對方幸福第三十八章 李振來投第二十四章 混元無極心法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六十五章 黃巢遠行第四十章 黃巢稱王第十七章 汾州之戰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一八五章 兩路援軍第八十五章 幽州城陷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三十四章 李克用剽掠河東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一二零章 擁兵自重第三十二章 楊復恭出奔興元第十一章 朱溫成了黃巢的弟子第十二章 張浚的抱負第一一三章 問心無愧第八十五章 處士周樸第五十五章 進軍同州第二十九章 漫天要價第一零五章 養賊以爲富貴之資第四十八章 誘敵之計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第八十三章 兵圍幽州第五十五章 火器專家第八章 張直方家的密道第二十六章 李罕之的報復第四十五章 圍困鳳翔第一零七章 舉步維艱第一章 英雄的代價第九十章 宰相們的爭論第八十四章 名將高行周第七章 倒黴的李罕之第一五七章 牛存節第三十二章 尋找煉丹師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煙再起第七十四章 多謝王將軍借糧第一一八章 大戰採石磯第一六三章 狡猾的孫儒第三章 偷鍋賊第一零七章 舉步維艱第一九五章 家宴第一三二章 上源驛(下)第一一七章 張歸霸VS張璘第六十章 葛從周來投第六十四章 行刺計劃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愛是要對方幸福第四十二章 英雄救美第十八章 朱溫的打算第五十六章 歷史上第一次爆破第四十章 攻破澤州第五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九十七章 朱溫出手第一三零章 洛陽之行(中)第九十八章 山口梅子第六十三章 翠微禪師第一四四章 大勝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一九三章 平定兩鎮第一七二章 佔濮州第十章 秦婦吟的由來(上)第一三零章 洛陽之行(中)第四章 同爲異鄉客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敗第二十五章 長安的拉鋸戰第一六零章 廣陵之戰第七十四章 多謝王將軍借糧第一六五章 洛陽之戰第五十一章 雙拳難敵四手第五十一章 張言的懦弱第一一五章 棉紡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