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歸寧

大殮十日後,朝中因崇貴謀逆一事對太后加諡之事頗爲爭議,諸大臣紛紛上奏應以皇貴太妃之禮下葬太后,不繫世宗先帝諡,不祔太廟。奕渲將諸大臣的請求一一駁回,並回復:庶人崇貴謀反一事經查實與太后無關,皇太后即爲朕的生母,若因庶人崇貴一事遷怒太后於孝義不合,於情理亦不合。八月初,奕渲感念太后多年養育之恩,命大臣們隆重治喪,併爲太后上諡號“恭肅”,全諡爲:孝恭肅德康慈昭章皇后,與先帝同葬裕陵。自己則着重服爲太后戴孝,更輟朝一月不御正殿,待太后喪禮畢,奕渲整個人都消瘦憔悴了許多。

豐德十年的中秋家宴也在太后的新喪之中悄無聲息地過去了。爲太后守孝三月期滿之後,豐德十年十一月十九,奕渲遵照恭肅太后遺命,將先帝第六女、自己異母同胞的皇妹奕宓賜婚與豐德九年春闈的新科狀元楊晟銘,並重新恢復了楊晟銘翰林院修編一職。楊晟銘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翰林院修編一躍成爲了當今皇帝的妹夫,日後的仕途和榮華自是不必多說了。

當沐婉芙再次見到奕宓和楊晟銘時,已是他們夫婦二人婚後自蘇杭遊玩歸來的一月後。彼時,宮中除了皇后和德妃的位份最尊以外,再屈指可數的主子便是誕育了一子一女的禧妃沐婉芙了,這一年她二十歲,在後宮的腥風血雨之中磨鍊了整整。

下朝之後,奕渲在皇后的坤寧宮接見了奕宓夫婦,奕宓已從一個天真任性的少女蛻變爲一名嬌美動人的少婦,一襲桃紅色倭緞真金湘繡鴛鴦戲水對襟滾狐毛緞袍將奕宓的美系數凸顯,梳着宮中命婦們統一的燕尾髻,兩鬢的雙喜吉慶鎏金米珠流蘇簪隨着奕宓的說笑輕輕地晃動着。夫婦二人十指緊扣,讓人好不羨慕,殿中唯有沐婉芙一人坐立不安。

“皇兄,您都不知道此次杭州之行,我們可是見了好些稀奇的玩意兒。若不是臣妹急着進宮給皇兄請安,我們還打算再在那邊住上些時日呢。”奕宓牽着楊晟銘的手笑盈盈向奕渲說着,現在的她與之前那個爲情尋死覓活的奕宓實在是天壤之別,原來夫婦之間琴瑟和諧、舉案齊眉便是如此。

奕渲捏了捏奕宓的鼻尖,向她道:“你這個貪玩的小東西,如今已嫁爲人妻,就應當像你的幾位嫂嫂們學學如何在公主府內操持家務,卻一心想着遊山玩水。俗語果然說的不假: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果然是女大不中留呀!!”

“皇兄!!”奕宓嬌嗔地喚着,只羞紅了臉往楊晟銘的身邊靠。

此舉,倒是把皇后和德妃給逗樂了,德妃亦滿臉笑意地向奕渲說:“皇上,恕臣妾直言。咱們的惠兒妹妹此刻心中恐怕只有咱們的額駙大人一人呢,哪還容得下咱們呀,咱們也別再與他們玩笑了,否則惠兒妹妹可就真的要躲進額駙大人的懷裡去了。”

“皇兄好壞,就知道讓沁如姐姐欺負人家,日後臣妹可就不再進宮給您請安了,省得你們這樣嘲笑人家。”奕宓的臉愈加的紅了起來,只窘迫地絞着手中的帕子。

楊晟銘也開腔幫着嬌妻向奕渲和皇后等人討饒:“皇上、皇后娘娘、德妃娘娘,你們就別再取笑宓兒了,微臣替宓兒向你們討一回饒了。”

奕渲笑着搖了搖頭,宮中接二連三的發生了諸多不快之事,如今難得能有這樣和睦熱鬧的情形,倒底是皇后幫着說了兩句,“罷了罷了。香穗,快去將皇上爲公主和額駙準備的禮物呈上來,咱們只顧着說話,卻忘了這件事情。”

“是。”香穗應了是,便去內殿取了。

奕渲啜了口茶,又叮囑奕宓:“宓兒,如今你的婚事能這樣圓滿皇兄是打心眼兒裡爲你高興。皇額娘在世時,最大的願望便是看着你們二人能結爲夫婦,今日皇兄見你們夫妻和睦,恩愛無比,朕這個做皇兄的總算是可以放心了。皇兄對你們沒有特別的期望,只希望你們過得和和美美的就好。夫婦之道貴乎坦誠,成家之後你便是大人了,日後可不許再使小性子了知不知道?皇兄可不希望你成婚以後隔三岔五的進宮來向你皇后嫂嫂哭訴什麼。晟銘是個值得託付終身的男子,有他照顧你,皇兄很放心。”

一番話語,是兄妹之間最最平常的關懷之情,奕宓與楊晟銘互相看了彼此一眼,夫婦二人篤定地點了點頭,香穗也將皇后準備下的禮品呈了上來。

“還請皇上放心,微臣必定會生生世世的照顧好宓兒。”楊晟銘也向奕渲和在場的皇后、德妃三人保證着。

奕宓的目光不經意間與沐婉芙極力閃躲的眸子觸在了一起,只是那一瞬,沐婉芙端起了茶盞藉此來掩飾自己心中的慌亂。如今他們都已經成婚了,她究竟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難道只是因爲他當年沒有實現對自己實現的那句承諾。

禮品呈上之後,香穗打開了紅絨錦盒,一整塊玉質上乘的溫潤玉佩靜靜地擺放在錦盒之內,奕渲起身親自取了玉佩交與他們夫婦二人,“這玉佩,是皇兄命他們特意爲你們打造的。此玉佩合併在一起是一幅並蒂蓮花鴛鴦戲水同心佩,分開之後,又是彼此獨立的兩塊玉佩。皇兄今日將它們送與你們夫婦二人,希望你們日後能夠夫妻同心,和和美美,比翼雙飛。”

楊晟銘與奕宓緊緊地握着手中的玉佩,“皇兄的心意臣妹和晟銘必定牢記於心。

“皇上和皇后娘娘送了惠兒妹妹和額駙這樣應景的禮物,可見臣妾的禮物倒落了俗套。”德妃一壁說,一壁示意紫竹打開了自己備的禮物,紫檀描金鴛鴦鈿盒之內放着一支款式精美的簪子,“這支簪子說起來倒算有些來頭。這還是臣妾進宮那年,皇上賞下的紫玉瑞珠步搖,臣妾覺得這簪子做工精美,一直也沒捨得取出來戴;如今正好借花獻佛了,還望惠兒妹妹不要嫌棄纔是。”

奕宓上前接過了鈿盒,起身朝德妃福了福身子道謝着:“謝德妃娘娘賞賜。”

“不敢不敢,惠兒妹妹太客氣了。我也落句俗套了,本宮希望惠兒妹妹和額駙大人早生貴子,如此雪鳶他們也就有了玩伴不是。”德妃笑着看向他們夫婦二人。

奕宓的臉上再次被玫瑰色的紅暈所暈染,只低了頭不說話,沐婉芙也將自己備下的禮物拿了上來,“惠兒妹妹與額駙大人新婚不久,我也沒什麼好送給你們的,所以趁着這兩日得閒的時候帶着寶娟她們繡了這對鴛鴦錦繡荷包送與公主和額駙大人,願惠兒妹妹和額駙大人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謝禧妃娘娘賞賜。”楊晟銘起身接過了寶娟遞過來的荷包,微微躬身以表謝意。

奕宓走到楊晟銘的身邊接過荷包細細看了起來,撫着繡得栩栩如生的鴛鴦圖案歡喜道:“婉芙姐姐的手藝還是這麼好,相信有了姐姐這錦繡鴛鴦荷包的美好寓意,我與晟銘哥哥必定會長長久久呢。”

沐婉芙只平和地笑了笑,便也不再多言。

奕渲見他們如此恩愛便也終於放心了:太后身前的遺願總算是實現了。臨近巳時,奕渲留了奕宓夫婦二人在宮中用了午膳纔去了養心殿處理政務,奕宓夫婦在坤寧宮陪着皇后說了些話也跪安出了宮,皇后又將臨近年節的諸多事宜提前交待了德妃和沐婉芙。自打錦妃自裁後,宮中資歷頗深的妃子便也只剩下德妃、珍妃、禧妃和麗貴嬪了,皇后眼前也不放心將事情再交與其他人打理,所以只讓德妃帶着沐婉芙一起歷練歷練。待皇后將一切都交待完畢後,德妃與沐婉芙一同跪了安也都帶着各自的侍女回去了。

出了坤寧宮,沐婉芙長長地送了口氣,甬道內的風聲凜冽地呼嘯着,她將臉躲在了立領竹葉青纏枝花紋鶴氅內,天空中又下起了雪珠子。高高的花盆底踩在青石磚面上,每走一步,沐婉芙都十分的小心,被送去宮外避痘的永珎雖然保住了性命,自他回宮之後便一直斷斷續續地病着,不是風寒便是高熱,從沒有一日消停過。一個小小的孩子對世間的一切都還一無所知卻要遭受這樣的病痛折磨,想到此處,沐婉芙的心又痛了起來。

“主子,咱們是回宮還是去阿哥所看望六阿哥?”寶娟小心地問着。

沐婉芙一手攏着暖爐,一隻手停在半空,直到雪珠子打在她的手掌中才吩咐寶娟:“回去吧!珎兒應該睡了,這孩子難得能睡一會兒好覺,咱們還是不要吵他了。”

“是!”寶娟答應了,便扶着沐婉芙款步走回了福泰宮。天寒地凍的,手和腳都有些麻木了,在坤寧宮內坐了那麼久,才知道宮外原來這麼冷。

如今宮中,再也沒什麼人和事能撼動自己的地位,沐婉芙此時此刻總算可以鬆上一口氣了,現在她唯一的指望便是看着孩子們漸漸長大,她則在歲月流逝中漫漫老去。在以後每個溫暖的午後,飲着茶,靠在軟榻之上回憶着往日的種種:快樂的,不快樂的。

福泰宮的暖閣內,早已有一名貴客顧自在殿中飲着茶,纖纖玉指之上的寶石戒指散發熠熠光輝,紫檀木案桌之上放着一對錦繡鴛鴦荷包,那荷包之上的鴛鴦圖案栩栩如生。

暖閣內,繡鸞繡鳳小心翼翼地伺候着,麻四則守在宮外焦急地等着沐婉芙回宮。

午時一刻,沐婉芙總算回來了,麻四上前請了個雙安,方道:“主子,您可算回來了。敏慧公主已經等了好一會呢,奴才留了繡鸞、繡鳳在暖閣裡好生的伺候着呢,主子還是進宮看看去吧。”

“知道了。”沐婉芙不知奕宓這個時候見自己究竟有什麼事,不動聲色地應了句便也領着麻四和寶娟進了宮內。

暖閣內,奕宓果然端坐在暖炕上等着沐婉芙,紅豔豔的茶湯映得奕宓的臉色愈發的明豔照人,“讓公主久等,是本宮失禮於公主了。”寶娟替沐婉芙解下了鶴氅,沐婉芙攏着手爐坐到了奕宓的身邊,繡鳳已奉上了茶水。

“禧妃娘娘客氣了。”奕宓客氣地回了句,放下茶盞之後纔將手邊的荷包推倒了沐婉芙的手邊,“本公主今日前來是將這鴛鴦荷包送還給您的。自我與額駙成婚之後,便夫妻和睦,恩愛異常,而晟銘哥哥之所以會退婚的緣由我也不想再去深究了。本公主相信,就算沒有禧妃娘娘親手縫製的這對錦繡鴛鴦荷包做賀禮,我們也一樣會白手偕老,不離不棄。”

沐婉芙看了眼手邊荷包,吹了吹滾燙的茶水,飲了一口才繼續說:“不過是一件身外之物罷了,公主何必如此介懷,本宮是真心祝福你們夫妻二人的,並沒有惡意。”

“今日歸寧給皇兄請安,一來是讓皇兄放心,二來也是希望禧妃娘娘您能明白,如今晟銘哥哥已是我的夫君了,我不允許有人對他還抱有不該有的幻想。”奕宓的語氣是赤裸裸的警告,“聽說珎兒近來一直斷斷續續的病着,禧妃娘娘還是在珎兒的身上多花些心思纔好。不必相送了,若是可以避免的話,咱們日後還是不要相見的好。”語畢,奕宓的倩影漸漸走出福泰宮的正殿。

錦繡荷包留了下來,經歷了這麼多事之後,沐婉芙也已清楚了什麼纔是她想要的。殿內的沙漏靜靜地滴着,沐婉芙獨自坐在殿中飲着熱茶,螭龍紋香鼎內的沉香屑淡淡地燃着。

第四章:鉤弋夫人第三十章:險象第六十九章:恩怨第二章:認命第三十九章:相助給廣大親們的話第三十六章:晉封第一章:私奔第三十一章:內鬼第三十三章:聲東擊西第五十六章:敵友莫測第四章:鉤弋夫人第十五章:置貪官惡霸第四十一章:作繭自縛第二十六章:歸寧第三十六章:晉封第三十三章:夜微涼第一章:瑪瑙之秘結局二(1)第三十章:叛變第三十七章:塵緣誤第二十三章:狹路相逢第六章:有染第十六章:褫衣杖責第十一章:偶遇第三十一章:內鬼第十八章:離心第六章:事端第十五章:前奏第十五章:禍福相依第二十六章:歸寧第五十二章:索命第十五章:前奏第二十八章:探虛實第七十四章:連環計第五十九章:謙謙君子第二十八章:探虛實第五十一章:急流勇退第六十章:戰事第三十八章:故人第一章:考驗第十八章:紅杏結局二(7)第十六章:廬山真面目第三十章:叛變第三十章:叛變第二章:認命第四十九章:誤入圈套第二十六章:託夢第二十章:承寵第七十四章:連環計第七十六章:自縊第四章:鉤弋夫人第六十八章:背水一戰第五十二章:索命第十六章:月老第五十三章:將軍第十一章:偶遇第十九章:激將法第二十七章:驚魂第五十六章:敵友莫測第十二章:女兒身第六章:事端第二十章:承寵第二十四章:兵不厭詐第三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十五章:禍福相依第二十三章:較量第三十三章:夜微涼第十一章:出頭第五十九章:謙謙君子第四章:鉤弋夫人第六十九章:恩怨第七十三章:私情第五章:先發制人第二十二章:冤情第三十八章:珠胎第一章:樂壽堂第二十章:死路第三十章:復辟第四章:入宮結局二(5)第五十章:摒棄前嫌(下)第十四章:遇襲第三十五章:偷樑換柱第三十一章:野心第三十七章:心事第五十九章:謙謙君子第三十八章:故人第六十四章:陌路第三十一章:內鬼第六章:威脅第八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夕顏的后妃表第六十七章:出手第十九章:封口第三十章:復辟第三十九章:君心難測第三十二章:擒賊先擒王
第四章:鉤弋夫人第三十章:險象第六十九章:恩怨第二章:認命第三十九章:相助給廣大親們的話第三十六章:晉封第一章:私奔第三十一章:內鬼第三十三章:聲東擊西第五十六章:敵友莫測第四章:鉤弋夫人第十五章:置貪官惡霸第四十一章:作繭自縛第二十六章:歸寧第三十六章:晉封第三十三章:夜微涼第一章:瑪瑙之秘結局二(1)第三十章:叛變第三十七章:塵緣誤第二十三章:狹路相逢第六章:有染第十六章:褫衣杖責第十一章:偶遇第三十一章:內鬼第十八章:離心第六章:事端第十五章:前奏第十五章:禍福相依第二十六章:歸寧第五十二章:索命第十五章:前奏第二十八章:探虛實第七十四章:連環計第五十九章:謙謙君子第二十八章:探虛實第五十一章:急流勇退第六十章:戰事第三十八章:故人第一章:考驗第十八章:紅杏結局二(7)第十六章:廬山真面目第三十章:叛變第三十章:叛變第二章:認命第四十九章:誤入圈套第二十六章:託夢第二十章:承寵第七十四章:連環計第七十六章:自縊第四章:鉤弋夫人第六十八章:背水一戰第五十二章:索命第十六章:月老第五十三章:將軍第十一章:偶遇第十九章:激將法第二十七章:驚魂第五十六章:敵友莫測第十二章:女兒身第六章:事端第二十章:承寵第二十四章:兵不厭詐第三十六章:損兵折將第十五章:禍福相依第二十三章:較量第三十三章:夜微涼第十一章:出頭第五十九章:謙謙君子第四章:鉤弋夫人第六十九章:恩怨第七十三章:私情第五章:先發制人第二十二章:冤情第三十八章:珠胎第一章:樂壽堂第二十章:死路第三十章:復辟第四章:入宮結局二(5)第五十章:摒棄前嫌(下)第十四章:遇襲第三十五章:偷樑換柱第三十一章:野心第三十七章:心事第五十九章:謙謙君子第三十八章:故人第六十四章:陌路第三十一章:內鬼第六章:威脅第八章: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夕顏的后妃表第六十七章:出手第十九章:封口第三十章:復辟第三十九章:君心難測第三十二章:擒賊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