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傾國豪賭

“第二次硫黃島海戰”,把日本推入了深淵。?

戰後,很多人都覺得,日本如此迅速的戰敗很難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按照戰後的評估方式,即以綜合國力來衡量一個國家的戰爭實力,那麼日本不會比中國差多少,也就沒有理由如此迅速的戰敗。結果就是,很多人把日本戰敗的原因,歸結於日本海軍採取了錯誤的戰略戰術。?

戰略上,日本搶先以偷襲的方式向中國開戰,顯然是大錯特錯的。雖然有人認爲,如果日本不搶先偷襲那霸港,那麼中國海軍肯定會以同樣的方式發動戰爭,而日本海軍在遭到偷襲後的損失將更加慘重,因此偷襲本身並沒錯。戰後公佈的一些資料,也證明了這些人的觀點,即中國海軍確實打算在德法開戰後偷襲日本海軍,一舉奪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權,讓日本喪失戰略主動權。此外,戰後還有人做過推演,認爲中國海軍主動偷襲的話,日本海軍很有可能在開戰的時候就戰敗。但是這些人忽略了一個極爲重要的因素,即中國主動偷襲日本產生的重大影響。要知道,在大戰爆發之前,日法秘密同盟條約並沒得到承認,因此中國沒有理由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向法國宣戰之後也向日本宣戰,而中國海軍的偷襲行動,肯定會被看成是發動戰爭。如此一來,就算美國依然保持中立,也可以宣稱日本爲受害國,從而爲日本提供支持。?

別的不說,只要日本是受害國,美國肯定會爲日本提供軍火。?

此外,在中國發動戰爭的情況下,美國可以不承認中國宣佈的封鎖政策,甚至可以派遣戰艦爲前往日本的船隻護航。?

結果就是,美國肯定能夠獲得參戰的理由。?

也就是說,如果不是日本發動了戰爭,那麼美國很有可能在一九四零年參戰,也就是在日本戰敗之前參戰。?

顯然,日本的第一步就走錯了。?

問題是,日本海軍的戰術又有什麼影響呢??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日本海軍的眼光太狹隘了,即始終盯着硫黃島,沒有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與中國海軍作戰。甚至有人認爲,如果日本海軍打得更加積極一些,特別是在偷襲了那霸港之後,能夠及時攻打琉球羣島,或者是封鎖宮古海峽,那麼日本海軍就有很大的希望掌握主動權。結果是,日本海軍在成功偷襲了那霸港之後不思進取,反而主動撤退到了硫黃島,結果遭到中國海軍的報復性突襲,並且由此不可避免的一步一步的走向戰敗,直到賠光所有戰艦。?

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

別的不說,在開戰的時候,日本肯定沒有能力攻打硫黃島。?

即便不考慮日本海軍與陸軍的矛盾,在大戰爆發的時候,日本根本沒有一支可以用來攻佔島嶼的陸戰隊,而其陸軍又一直盯着朝鮮半島。再退一步,如果在大戰爆發後,日本陸軍沒有出兵朝鮮,而是把兵力派往琉球羣島,而且攻佔了琉球羣島,日本也不可能在這場大戰中獲勝,甚至會以更快的速度戰敗。原因很簡單,在朝鮮沒有遭到攻擊的情況下,中國空軍肯定會在大戰爆發後開始轟炸日本本土,而且中國海軍艦隊不會前出西太平洋,而會留在東海與黃海協助空軍作戰。結果就是,爲了確保本土安全,日本海軍也得把聯合艦隊派往更加不利的海域與中國艦隊決戰,而在黃海與東海,日本艦隊根本佔不到便宜,哪怕在濟州島附近也沒有半點優勢。?

當然,日本海軍確實在戰術上犯了錯,即把硫黃島看得太重。?

雖然在地理位置上,硫黃島有不可取代的價值,但是考慮到美國參戰的可能性,那麼硫黃島就沒有那麼重要了。說白了,只要美國參戰,馬里亞納羣島就能取代硫黃島,成爲西太平洋上的主要防線。更重要的是,只要美國艦隊進入西太平洋,而日本海軍又保存了足夠的戰鬥力,中國海軍就算佔領了硫黃島,也守不住硫黃島,美軍或者日軍遲早能夠把硫黃島奪回去。?

結果,日本當局沒有任何人認識到這一點。?

毫無疑問,正是硫黃島束縛了日本海軍的手腳,讓聯合艦隊在作戰中缺乏靈活性,也讓中國海軍抓到了克敵制勝的關鍵點。?

要知道,在西太平洋戰場上,兩場至關重要的海戰都圍繞着硫黃島進行。?

如果日本海軍的眼界更加開闊一些,能夠看得更加廣闊一些,而不是盯着硫黃島,那麼聯合艦隊不見得會在開戰四個月之後戰敗。別的不說,如果聯合艦隊在十月初沒有返回硫黃島,而是南下前往蘇比克灣,就算中國海軍攻佔了硫黃島,聯合艦隊依然有機會反擊,甚至有機會反敗爲勝。?

可惜的是,連山本五十六都沒有這樣的遠見。?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日本是典型的島國,而且是一個長期閉關鎖國的島國,缺乏遠見是很正常的事情。?

說白了,日本真有遠見的話,就不應該與中國爲敵。?

早在一九二零年代,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發起幹俄行動的時候,中國當局就曾經向日本伸出過橄欖枝,主動提出承認日本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換取日本從中國東北地區撤軍,從而實現國家統一。?

可惜的是,日本當局拒絕了送到家門口的和平。?

如果日本人有遠見,就不應該錯過這個機會,因爲這至少能夠確保朝鮮依然在日本的控制之中。甚至可以說,如果日本人有遠見,到大戰爆發的時候,日本就不是中國的敵人,而是中國的盟友。這兩個都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東方國家只要聯合起來,就肯定能夠擊敗太平洋對岸的美國。?

事實上,即便在大戰爆發前,中日也有實現和平的機會。?

這就是,在德皇威廉二世訪華之後,吳鐵生曾經提出一個建議,即與日本簽署友好互助條約,暫時穩住日本,以便集中力量對付紅俄,在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取得了歐亞大陸的霸權之後,再對付日本。?

做爲備用方案,中國外交部門做了充分的準備。?

在一九四零年四月,中國駐日大使就向日本當局提出了簽署互助友好條約的意願,並且首先承諾,中國不會主動挑起對日戰爭,也希望日本當局能夠做出同樣的承諾,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主動攻擊中國。?

可惜的是,日本當局再次拒絕了遞來的橄欖枝。?

戰後,很多日本歷史學家就認爲,如果當時與中國簽署了友好互助條約,而法國又如此迅速的戰敗,紅俄也迅速戰敗,那麼日本當局就不會發動戰爭,至少不會在毫無希望的情況下發動戰爭,中日和平至少能夠維持數十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也就不會在一九四零年爆發,甚至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將縮小爲一場歐亞戰爭,美國與日本都不大可能參戰。?

不管這種認識是否正確,至少日本當局錯過了兩次避免戰爭的寶貴機會。?

當然,日本與和平失之交臂,也是註定的事情。?

別忘了,在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之後,軍國主義集團掌握了日本的軍政大權,軍人內閣左右了日本的基本政策。如果與中國實現和平,那麼日本的軍人政府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其權力也就得不到保證。更重要的是,到大戰爆發前,日本的軍國主義集團已經與國內的工商業利益集團融合到了一起,特別是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日本工業已經完成軍事化轉型,主要利益集團都成爲了軍國主義的堅定支持者。如果沒有擴充軍備、如果沒有對外爭戰,日本經濟肯定會崩潰。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住進首相府的官員、乃至任何有資格成爲國會議員的政治家,都是戰爭的積極推動者。?

在戰敗之前,甚至連日本平民都認爲,中國與日本不需要和平。?

當然,這也與一九三三年的中日朝鮮半島戰爭有關。?

在此之後,日本從上到下,乃至連青少年都把中國當成死敵,甚至在日本的中小學教科書中都把中國形容成日本的死對頭,似乎只要中國強大了,日本就沒有生存空間,日本人連肚皮都填不飽。?

這種植根於國民靈魂深處的仇恨,正是推動日本向中國開戰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這也是日本軍國主義集團生根發芽的土壤。?

在被仇恨矇蔽了雙眼之後,日本從上到下,沒有任何人認識到,戰爭帶給日本的絕對不是繁榮與富強,而是毀滅。?

當然,這種認識,也與日本崛起時的兩場對外戰爭有關,即日清戰爭與日俄戰爭。?

正是這兩場戰爭,幫助日本在短短二十年內,完成了西方列強需要用兩百年才能完成的原始積累,爲發展壯大打下了基礎。結果就是,幾乎所有日本人,特別是日本軍人,都認爲只有通過戰爭對外掠奪與侵佔,日本才能發展壯大,也才能夠繁榮與富強,成爲擲地有聲的世界大國。?

錯誤的認識,加上極端的方式方法,日本不可避免的要在傾國豪賭中輸掉在賭桌上贏來的一切。?

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67章 血誓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116章 追擊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7章 風波不歇第612章 決裂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57章 僱傭兵第56章 利令智昏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61章 中興干將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343章 惡仗第171章 遠去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81章 內訌第26章 熱身活動第116章 追擊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21章 撲空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621章 核時代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139章 轉折點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7章 軍事行動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394章 拉鋸戰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70章 戰火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75章 臨時搭檔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55章 得手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73章 別無選擇第79章 直擊要害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524章 能源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43章 大型化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4章 風起雲涌第159章 主動權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230章 嘗試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207章 冒險第68章 不放棄第19章 送上門來第214章 革命第6章 長遠之計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170章 錯失
第375章 不是秘密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67章 血誓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247章 操之過急第116章 追擊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7章 風波不歇第612章 決裂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157章 僱傭兵第56章 利令智昏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61章 中興干將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343章 惡仗第171章 遠去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81章 內訌第26章 熱身活動第116章 追擊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21章 撲空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621章 核時代第504章 疲勞作戰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139章 轉折點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628章 戰略力量第7章 軍事行動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394章 拉鋸戰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70章 戰火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75章 臨時搭檔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570章 大舉進攻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55章 得手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73章 別無選擇第79章 直擊要害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524章 能源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43章 大型化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4章 風起雲涌第159章 主動權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230章 嘗試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207章 冒險第68章 不放棄第19章 送上門來第214章 革命第6章 長遠之計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50章 我行我素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170章 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