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王來了(1)

聽完張仲生的話,朱溫沒有任何或激動或淡漠的表示,點點頭就離開了鮮血淋漓的宅邸。在他身後,大院深處傳出的此起彼伏慘叫聲,可想而知劉新武的家人正在遭遇什麼。

他沒有回頭,在一衆舊部的簇擁下前往節度使府。

朱溫對張仲生的說法面上不置可否,好似十分淡然,但這只是他經歷過大風大浪後形成的穩重氣度,在心裡他是認可的。

淮泗大戰,中原腹地虛弱,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茂貞對各鎮實在談不上什麼掌控力,頂多就是仗着朝廷的名頭,加上利益相誘而已。一旦後院受到威脅,各鎮節度使就算腦子被驢踢了,也會馬上回援本鎮。

走在清冷的街道上,朱溫心中交織着平靜與熱血兩種矛盾情緒。

從崑崙歸來後,他自知大勢已去,無力再跟諸王爭鋒,便打算隱居市井了此一生。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能憑藉自身修爲境界保全妻子富貴終生,也不算太壞的結果。

沒想到機會還是找上了他。

他當然知道高駢沒安好心,但這並不妨礙他趁勢而起、混水摸魚。

不錯,混水摸魚,這就是朱溫的打算。如今他的確沒什麼勢力可言,真人境大修士更是要藉助高駢的力量,看起來猶如風中燭火,根本經不起風雨。

但朱溫看得明白,等李茂貞潰敗,中原勢必再度烽火四起,到時候有的是無家可歸的兵馬、修士讓他招攬。

高駢想在淮泗擊敗李茂貞很容易,但要獨霸中原,卻沒有那麼容易。

淮泗之戰,李茂貞擁三倍之兵,卻把仗打成現在這個局面,久久不能拿下武寧,除卻高駢實力不弱外,原屬三方的兵馬混在一起,本就談不上什麼團結是重要原因,各自夾雜了太多利益紛爭,大家都有各自的心思。

戰事順利還好,戰事一旦僵持,脆弱的聯盟就極容易破裂。

然而當李茂貞敗退,中原藩鎮各自爲政的局面馬上就會改變。

朱溫來到節度使府邸沒多久,舊部陸續趕來,文武官員和大小修士都有。朱溫接見了他們,跟他們商談了整整半夜。

等文武們散去的時候,大家都是腳步輕快,顯然鬥志昂揚。

朱溫邁着不緊不慢的步子,輕車熟路來到後院。

這裡本就曾是他的府邸,劉大正入主時間尚短,一應建築格局都沒有改變。

在昏弱的的燈火下走在熟悉的環境中,朱溫心中有許多或愁或淡的感慨。他是個粗人,吟不出幾句應景的詩句,也沒有那個衝動。他腦海裡能夠想到的,是如何攥緊失而復得的東西,不重蹈覆轍。

妻子張氏出自詩書官宦之家,是巾幗不讓鬚眉之輩,知書達禮、賢淑聰慧,朱溫有什麼事從來不瞞她,在對方服飾他寬衣的時候,也說起當前情況和相應打算。

“一旦李茂貞敗退淮泗,中原就再無可以跟高駢抗衡的統帥,但仍然有抵擋吳軍的實力,尤其是平盧、河北的安王舊部——無論是軍隊戰力還是修士力量。”

朱溫徐徐說道,“崔克禮、李振、上官傾城、劉大正、宋嬌等人,跟着安王的時候縱橫睥睨慣了,視天下英雄如草寇,願意投靠高駢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就算他們願意,高駢想要掌握安王舊有勢力,也容不下他們這些領頭者。他們都是聰明人,真到了那時,會知道該怎麼做。”

張氏在朱溫身旁坐下,握着他的手,深情凝望着他款款道:“夫君是說,到時候他們會跟你聯合?”

朱溫微微頷首,眼中有精芒閃爍:“有了安王一部分軍隊和修士力量,我不說馬上戰勝如日中天的高駢,至少可以擋住他。等到李茂貞緩過勁來,也會再度介入中原,起碼也要支援我一二。”

這回他在背後放火,大大坑害了李茂貞,但說起之後李茂貞還有可能助他,語氣中卻沒有半點兒猶疑。

他心裡明白,豈止是李茂貞,王建到時候也不會閒着。

諸王之中,無論是誰,都不會希望天下再出一個勢大如安王般的存在——除非那個人是他們自己。弱者聯合,先把最強的解決掉,就像他們在崑崙坑害李曄一樣,是必然選擇。

張氏抿脣問道:“夫君想要收攬安王舊部?”

朱溫看着自己深愛的妻子,語氣柔聲而堅定,就像在許下某種諾言:“安王舊部,無論是軍隊還是青衣衙門,都是天下利器,得之便能縱橫天下,誰不想擁有?那李茂貞不過是個跳樑小醜,仗着挾持了天子就上下亂躥,與其讓安王舊部落到他手裡,不如讓我朱溫率領他們廓清宇內!”

這話說到後面,朱溫眼中頗有不忿、惋惜之色,就像看到明珠暗投。

......

就在朱溫收攏舊部,向州縣派發檄文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他口中的跳樑小醜,已經跟楊行密在山桑縣檀公城附近戰了三場。

一日之間,交陣三場。

戰績是李茂貞兩負一平,折損兵馬三千有餘,殺敵還不到八百。

李茂貞站在山桑縣城頭,望着在渦水上飛快遁走的吳軍走舸,臉上陰沉得如要下雨。

真說起來,今日這三場戰事的戰績跟她並沒有太大關係,他纔剛剛趕到這裡。若非是他來了,眼前這支載滿吳軍銳士、從河草中忽然冒出來的走舸隊伍,也不會跟山桑將士乍一接戰就飛快遁走,而是說不定就攻佔了這座縣邑。

走舸雖然速度極快,在水面上行駛如飛,但船體並不大,只能載二三十名將士。可這也架不住對方船多。就像現在,對方近兩百隻走舸在渦水河上遁走,聲勢也浩大的像是巨龍一樣。

這就更不必說,在岸上不遠處的密林旁,剛剛露頭就消失了的吳軍馬軍。

這兩者加起來,少說也有八千將士,要攻佔一座位處大軍後方、防備不怎麼嚴密的縣邑,當真不算什麼難事。

渦水算是淮泗水系中比較大的一條河流,大體呈西北—東南走向,發源於陳州,流經亳、潁匯入淮水:這也是淮泗水系的基本情況。

在方圓百千里的地界上,這種河流多不勝數,而且水網交錯縱橫,極爲複雜,根本不可能盡數把控。吳軍水師經過淮河逆流開進,稍微化大爲小,就能隨意抵達他們想去的地方,關中、中原、河北來的軍隊哪裡能夠防得住。

“也不知吳軍哪裡來的那麼多船艦,大大小小,花樣層出不窮。我們有限的船艦樣式就那麼多,也跟他們接戰過幾次,每回都被對方打得落花流水、損兵折將。現在已經沒船敢在河面行走了,就這樣還是免不得被襲擊。”

駐守山桑的都指揮使是個面容粗狂、氣質堅毅的彪形大漢,現在卻委屈得像個小媳婦兒,他指着河畔正在燃燒的己方船隊對李茂貞訴着苦。

河畔船隊有百十隻大小船隻,數量倒是不少,但多是民船,主要用來運糧。方纔吳軍走舸襲擊過來,將其點燃了不少,現在雖然有許多軍士忙着滅火,但看樣子也得損失一半左右。

“楊行密......”李茂貞望着已經看不到走舸影子的河面,默默咀嚼這個名字。

襲擊山桑的吳軍走舸就有兩百隻左右,但配合出擊的吳軍纔不到萬人,聽說楊行密麾下有吳軍不下二十萬,可想而知吳軍船艦的數量是個多麼恐怖的數字。

吳軍水師雖然龐大而精銳,但也不可能有這麼多各種船艦,尤其是適合淮泗水系的小型戰船。不必說,楊行密坐鎮的宿州,肯定在日夜打造船艦,而且已經進行了很久。

亳州南端、潁州、宿州全境,水網密佈的淮河北端,現在不知道有多少吳軍戰船隱藏在暗處,如同蟄伏的毒蛇、蓄勢待發的蝗蟲,在等着撲咬李茂貞的五十六萬大軍。

他們軍力不足,便化大爲小,如同蒼蠅叮咬野獸一樣,要一點點吸乾敵軍的鮮血。每每野獸準備反擊,他們便轟然四散,讓野獸只能撲個空,等到野獸稍不注意,它們就爬滿了野獸周身、四肢,肆意妄爲。

最後在龐然大物失血過多、步履蹣跚的時候,他們會一窩蜂飛上來將其放倒,將其血肉完全啃食。

想到這裡,李茂貞不禁打了個寒顫。

楊行密,儒門驍將,果然不容小覷......

李茂貞再也坐不住,揮手招來軍使、修士統領,沉聲喝道:“幻音坊修士三人一組,分散監視各河道、官道,每五里地必須還有練氣修士把守,每四十里必須要有真人境坐鎮。一旦發現吳軍哨探、遊騎、修士,即發動周圍修士捕殺,不得走脫一個!

“傳令趙炳坤,放棄進攻宿州與敵決戰,停止前行,精騎主力回撤,分入各縣邑、要塞候命!餘部收縮戰線,或駐紮城鎮,或修建堅固營壘,沒有本王軍令,各部均不得擅自出營作戰,違令者斬!

“再令劉知俊,分散麾下二十萬兵馬,以都頭爲統率,以駐地爲節點,日夜搜索城外野林、荒地、山頭,尤其是大小河流!挖地三尺,也要把吳軍各個藏兵點給我找出來!

“一旦發現大量吳軍,即刻報至同各縣邑、要塞,請精騎出動圍困,再配合附近大軍圍殺!我給他半個月時間,若不能將亳、潁全境每一寸土地都翻過,我取他項上人頭!”

軍士爲軍令感到嗔目結舌,但看見李茂貞滿面殺氣的模樣,也不敢質疑,連忙領命而去。

幻音坊第一統率是個體態豐腴、妝飾濃豔的中年婦人,聽了李茂貞這話,不禁色變道:“岐王如此安排,麾下修士傾巢而出,身邊可就沒人護衛了,這......”

“這不是你該考慮的問題!記住,若是幻音坊全體出動後,吳軍軍令還能暢通無阻傳達各處,我要你死無全屍!”李茂貞咬牙切齒。

第一統率不敢再問,跟軍使一樣領命離開。

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一章 道不同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二十四章 安王的意志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七十六章 第二境第二十章 不敢自稱讀書人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十章 人主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不後悔(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一百四十九章 誅賊勤王之策第四十二章 山重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二十三章 應對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二十八章 相視而吐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三十四章 良心與真心第二十五章 絕望(第三更)第十九章 神子第二十三章 應對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四十七章 徒使豎子成名(2)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七章 氣運第五十六章 (第五更)人傑齊聚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四章 戰妖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八十四章 激鬥第二十四章 安王的意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面戰爭(三更)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第十五章 心機第五十三章 寒簫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四章 破陣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七十一章 見招拆招第五十八章 輪迴大陣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二十六章 亂世(4)【第九更】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九章 驚變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磨盤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十一章 親信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八十六章 殺機第八章 馭下第八十六章 王來了(3)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九十六章 你竟然放水?(三更)第十七章 殺將(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亂世(中)【第七更】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二十三章 家常菜的味道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
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一章 道不同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二十七章 看到孤王又如何(第二更)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二十四章 安王的意志第七十五章 方向 挑戰 謀劃第七十六章 第二境第二十章 不敢自稱讀書人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十章 人主之爭第一百零二章 不後悔(三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一百四十九章 誅賊勤王之策第四十二章 山重第五十章 兵家戰陣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二十三章 應對第四十九章 廣寒仙子(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三十二章 遠見卓識(第六更)第二十八章 相視而吐第三十五章 柳暗第三十四章 良心與真心第二十五章 絕望(第三更)第十九章 神子第二十三章 應對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一百零三章 羽翼初豐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四十七章 徒使豎子成名(2)第五十八章 入城(第三更)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七章 氣運第五十六章 (第五更)人傑齊聚第五十一章 怎麼賠(三更)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逐中原而羣雄起(下)第四章 戰妖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八十四章 激鬥第二十四章 安王的意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面戰爭(三更)第四十一章 絕殺局(3)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第十五章 心機第五十三章 寒簫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四章 破陣第六十七章 最後的戰爭(1)第七十一章 見招拆招第五十八章 輪迴大陣第四十九章 站立的位置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十五章 初戰(4)【第三更】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二十六章 亂世(4)【第九更】第九十二章 決戰(2)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九章 驚變第五十一章 安王之威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磨盤第六十章 袁天罡(第三更)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十一章 親信第十二章 先鋒戰冤句(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八十六章 殺機第八章 馭下第八十六章 王來了(3)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九十六章 你竟然放水?(三更)第十七章 殺將(第二更)第二十四章 亂世(中)【第七更】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二十三章 家常菜的味道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九十章 必須決出的勝負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朕來殺人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