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即將到來的大戰

踏上涼州的土地,包括李曄在內,所有人都陡然感到渾身一沉,肩上猶如壓下了千斤巨石。

道門仙庭撤走西境仙力,等於是放棄了西境上的無數漢家子民,如今進入釋門地域,修爲實力再度受到壓制,李曄並不感到奇怪。

只有當他正式確立,大唐對此地釋門的統轄名分,在龍氣、帝道的作用下,這種壓制纔會消失。就像河西十二州一樣。

不同的是,這回修爲實力被壓制有些多,超過四成幾近五成。

僅是如此,便能看出,釋門佛域的實力,比月神教的神靈確實要強大很多。

大軍出征,攻伐異族之地前,總要舉行祭天誓師盛典,那也是在請求仙域仙人一起行動。在那種情況下,天地合力,共同出戰,雙方仙力、人力彼此糾葛、交融,各自面對的情況其實差不了多少,修士也不會單方面受到多少實力壓制。

在大唐境內,之前道門和釋門都有勢力,道觀寺廟無數,雖然道門勢力大些,雙方也有明爭暗鬥,但表面還是和氣的,倒也沒有釋門僧人受到壓制的情況出現。

李曄看了無空一眼,這老禿驢本就是釋門的人,踏上釋門領地,修爲自然不會受到影響,現在神色舉止如常。

這也是李曄現在會容許釋門投靠他的原因。

李曄本身不喜歡禿驢,他跟釋門也一直都是敵人,這回接受釋門歸附,理由當然不僅僅是因爲他跟飛鴻大士有舊。兩個人的恩怨糾葛,還不足以讓李曄對整個釋門另眼相看。

現如今,西北和西域之地,只有釋門力量,再無道門仙力。

李曄要收復這些地方,大戰不可避免,若無釋門相助,或者是釋門去幫助回鶻明教,勝負姑且不論,他麾下修士、大軍,在征戰被異族佔據之地時,修爲被壓制,死傷會極大增多。

都是大唐好兒女,李曄這個修煉帝道的修士,沒理由把他們的生命當作兒戲。

利用釋門的力量很有必要。

當然,這得飛鴻大士“造反”成功。

如果飛鴻大士“造反”成功,成爲新一任聖佛,以他跟無空達成的協議,釋門甚至是佛域,往後就是他手中的刀。

這對李曄的大業有益無害。

經過幾日思索,李曄已經決定,要將釋門改造成漢文明下的宗教,讓他們成爲漢文明發揚光大的有力先鋒。

這並不難,釋門自打進入東土,爲了取得皇權和百姓的雙重認同,爲了和漢文明相融合,教義本身就在一變再變,漫天神佛的果位和形象,也是在相應刪減、變化。

都是爲了生存,爲了更好的生存。釋門如此,道門如此,儒門也是這樣。

現在大唐境內的儒門,無論是青州儒門,還是之前的揚州儒門,都早不是先秦時代的經典儒家了。孔孟只是兩座基石,在這兩座基石上,逐漸建立起來的儒門大廈,早就不是他倆筆下的樣子。

李曄只是要釋門大刀闊斧改革一下而已。

那樣一來,禪宗說不定就會提前出現,而且還是新禪宗。或許,不能再叫禪宗。

在人間,皇權決定一切,以前如此,現在如此,以後也是這樣。

愈發擁有大唐帝王之實的李曄,在當前這種形勢下,越來越有這個實力。

作爲從地球上來到這個世界的穿越者,李曄穿越之前最煩的一點,就是國中所有名山大川,都被佛寺道觀佔領,去風景秀麗的地方旅個遊,想不嗅香火味都不行。

“停下來吧。”李曄擡了擡手,吩咐跟在身後的數十名大修士,在衆人意外不解的目光中,他指了指腳下的琵琶山,“就在此山駐紮。”

蘭州、涼州交界處的琵琶山,是黃河上游支流之一烏逆水的發源地,左手邊就是烏城守捉、張掖守捉兩座兵城。

無空疑惑的問道:“安王爲何要在此處停留?”

一行人都是真人境、金剛境的大修士,直接去涼州城就好,半途停留殊無必要。

李曄拍了拍老禿驢的肩膀,嘆了口氣,語重心長道:“你還想進涼州城?只怕沒走到昌鬆縣,咱們就得被海水一樣的僧人包圍。”

無空怔了怔:“安王此言何意?”

他覺得李曄這是不信任他,在懷疑他們釋門設下埋伏,等李曄一進入埋伏圈,就四面圍攻。

李曄雖然實力非凡,可以手刃月神教神子,但也抵不住千百人圍攻,畢竟,靈氣總有耗盡的時候。

況且,進入涼州,大唐修士修爲戰力被壓制得太多,一身實力大打折扣,數十名真人境,委實不算特別強大的力量。

李曄沒有回答無空的話,而是凝神看向湛藍如洗的長天。

他聽到了飛鴻大士的聲音。

在釋門勢力範圍內,飛鴻大士的聲音要傳下來,自然不是特別費力的事,無空就是這麼聽候指令的。

飛鴻大士只對他一個人說:“聖佛已經組織好修士大軍,即將向河西發起大戰,實力強大。涼、甘、肅等地的釋門修士,多半都聽了聖佛的命令,現如今,我能給你的力量不多。”

對這個意外的消息,李曄並不感到奇怪。

聖佛畢竟是聖佛,釋門最高權柄掌握者,飛鴻大士能夠提前給無空下令,讓高原、河西釋門歸附李曄,並讓無空聽從,已經是十分難得。

但這個指令剛剛下達,無空還沒來得及組織釋門,聖佛就已經察覺,遂下了一道相反的命令。

飛鴻大士的旨意,和聖佛的旨意,釋門大部分僧人會聽誰的,不言而喻。

更何況,飛鴻大士的命令,對釋門僧人的尊嚴,是一種很大的打擊。歸附李曄,聽從李曄號令,讓釋門成爲李曄的附庸,這個命令,大部分僧人也不會願意接受。

這就是李曄擔心,飛鴻大士會被聖佛一巴掌拍死的原因。

聖佛就算自己不動手,僅憑麾下的擁躉,就足夠讓飛鴻大士難以應對。

事實上,李曄現在還不是很明白,飛鴻大士爲何敢“造反”,她的依仗是什麼?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飛鴻大士都沒有成功的可能。

飛鴻大士如果敗了,李曄就得跟釋門血戰到底。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釋門雖然在面對伊斯蘭時,被打得丟盔棄甲、死傷慘重,但要是蓄積力量,轉頭跟李曄死磕,仍然有山洪暴發的威勢。

飛鴻大士繼續道:“釋門已經無力守衛天竺,聖佛早前就暗中調集天竺僧人,進入了大唐西域、西北之地,這是一股龐大的力量。我受罰的時間太久,這是我之前不曾得到的消息。聖佛壯士斷腕的魄力,也超出了我之前的預料。”

很顯然,聖佛在無力戰勝安拉的情況下,已經決定傾盡釋門之力東遷。

這不符合歷史......李曄忍不住腹誹一句。

不過這其實也正常,自打李曄出現,大唐境內的歷史就被改變了。蝴蝶效應下,聖佛改變釋門戰略是順理成章的。作爲佛域第一大佬,聖佛總不能眼睜睜看着,自己陷入被兩面夾擊的困境吧?

果然,飛鴻大士接着道:“原本,從天竺過來的修士力量,會先在西域對戰明教,爲吐蕃收服整個西域,再進一步佔據河西,最後謀求大唐。但是你來了,所以,現在聖佛放棄了對付明教,要集中力量先把你按下去。

“畢竟,道門仙庭現在內部大戰,這是釋門的大好機遇。而你在凡間的修士,沒有仙力庇佑,怎麼看都是最弱的。”

李曄聽出了飛鴻大士話中的調侃之意。

如果李曄不跟道門仙庭鬧成現在這副模樣,聖佛未必敢集中力量東遷,面對仙庭的強大實力,聖佛根本沒有必勝把握。

現在不同了。

內亂這種事,永遠都會給敵人可趁之機。

說不定,聖佛在做決定之前,還好生笑話甚至感謝了李曄一番。

但是現在飛鴻大士“造反”,聖佛的笑聲估計已經戛然而止。

想到這裡,李曄也就懶得去計較,飛鴻大士言語中的揶揄之意。這婆娘有什麼好調侃自己的?聖佛彰顯了他作爲聖佛的實力,第一個遭殃的是飛鴻大士自己。

飛鴻大士的話說的差不多了,開始結尾:“我要去跟直面聖佛了,生死難料,弄不好就會身死道隕,到時候你就只能孤軍奮戰了。李曄,如果我死了,你會不會傷心?”

李曄聽到了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蒼涼感。

很悲壯。

如果沒有飛鴻大士這次“造反”,面對佛域近五成的戰力壓制,和釋門僧人能夠借下的,必定勝過月神之力的神力,李曄很難說能夠戰勝釋門。

李曄像個面對強大怪獸,咬牙浴血奮戰的猛士,而飛鴻大士就是那個給她舉盾,還衝在他前面,隨時會被怪獸拍死的人。

她義無反顧。

太悲壯了。

如果沒有最後那個疑問句的話。

傷心?

傷心個錘子......李曄暗暗撇嘴,你又不是爲了我。

而且在聖佛眼中,咱倆頂多算個同流合污、狼狽爲奸,哪來那麼多生死同袍的慷慨悲歌。

飛鴻大士的聲音和氣息一併消失。

李曄臉色發黑,眼中燒起一股怒火。

從始至終,這婆娘就沒給他說話的機會,不是言語沒有空檔,是根本沒有給他向佛域傳達信息的通道!他又不是釋門弟子,想開口表示一下戰友間的鼓勵都辦不到。

這婆娘就是想讓自己覺得欠了她的......

原本多麼聖潔端莊的一個人啊,高高在上俯瞰衆生神色悲憫。作爲一個修士,能扮演神仙,就好好扮演自己的神仙,最好是變得跟雕刻的佛像一個模樣......

不過是走了一趟河東,現在就搞得跟個愛惡作劇的小妮子一樣,不是調侃、捉弄自己,就是想扮可憐擾亂我的心境......

真是做夢,我可是歷經風雨的男人!身邊什麼樣的鶯鶯燕燕沒有?說心如止水,就絕對不爲所動。

在內心深處,李曄很是誹謗並鄙視了飛鴻大士一通。

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四十四章 彩頭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十六章 衝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馬海戰(4)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六章 吳鉤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一百三十六章 紅袖,我做到了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一百三十七章 解除封印 指殺仙人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三十章 明志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六章 李家的地盤第一百零九章 是你踢我?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四十五章 就是拼不過啊(三更)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十七章 聯合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八十四章 宴席(4)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變(6)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六十章 驚蟄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三十五章 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村四十年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三章 盟誓第四十二章 山重第七十八章 原來是白狼大人(三更)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十三章 不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三十二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5)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陽(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大反轉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六章 吳鉤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擊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十四章 先鋒戰冤句(下)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四十章 救兵第一章 方針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十八章 智慧不夠用第八十六章 故人與故事(下)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十三章 初戰(2)
第六十九章 四境平(5)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十二章 收服江湖(第五更)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八十五章 故人與故事(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四十四章 彩頭第七十二章 單槍匹馬第十六章 衝府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馬海戰(4)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六章 吳鉤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一百三十六章 紅袖,我做到了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八十二章 無趣第一百三十七章 解除封印 指殺仙人第八十七章 不如來扳手腕吧(三更)第三十章 明志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四十一章 過往的未來第八十三章 遭遇第六章 李家的地盤第一百零九章 是你踢我?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四十五章 就是拼不過啊(三更)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十七章 聯合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八十四章 宴席(4)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變(6)第七十九章 天道的規則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八十章 順之者昌第二十五章 亂世(下)【第八更】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六十章 驚蟄第一百一十二章 安王不會死(三更)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七十九章 儒門士子(上)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三十五章 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 小村四十年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二十五章 直取崑崙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三章 盟誓第四十二章 山重第七十八章 原來是白狼大人(三更)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十三章 不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三十二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5)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陽(三更)第一百零七章 大反轉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一白零四章 名望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六章 吳鉤第一百一十三章 合擊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十四章 先鋒戰冤句(下)第三十九章 絕殺局(1)第四十章 救兵第一章 方針第三十九章 花明(4)第十八章 智慧不夠用第八十六章 故人與故事(下)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十三章 初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