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沈家磨刀石

(這兩天訂/閱似乎不太給力,書友們請繼續支持啊~~~)

沈華善回到京兆沒幾天,當他還在優哉遊哉地拜訪老友舊知的時候,朝廷對他們這一行人的臺前治水之功就給予了褒獎,這褒獎主要是加等升官了,結果當然是喜人的。

因爲有葉正純從中調度,朝廷沒有授予徐有貞官職,只是免掉了他十年的賦稅,另外還賞賜了不少金銀財帛;袁恪真官第加了一等,還是任工部侍郎一職,等到下一次考課之時,估計他的累積等第已經足夠加官了。

至於沈華善,還是正三品,不過卻調入中書省任中書侍郎一職,兼集賢殿直學士,雖然沒有加等,因中書省權特重,卻更靠近權力中心!尤其是兼任集賢殿直學士這一點,沈華善覺得更爲重要,須知中書令韋景曜大人就是兼集賢殿學士,主管着集賢殿的事務。

最重要的一點是,集賢殿裡面的都是什麼人啊,都是年輕的狀元、榜眼、探花之類的人,這些人才是大永的未來!現在他兼任集賢殿的學士,少不得,這些大永將來的柱樑之臣都要承他的一炷香火情了,所以一連幾日,沈華善的眼裡都是帶笑的,原本就和善的面容望之更爲可親。

而接任沈華善工部尚書一職的,則是司農少卿範載常。

範載常看着沈華善一臉和善的笑意,專心聽着他的提點,時而點點頭,末了感嘆這位前工部尚書做人處事之周全,這不,他剛剛準備遞拜帖去沈家呢,誰知拜帖還沒送出去,就接到沈華善的下帖邀請了。這位前任也不廢話,樂呵呵地說道:“我請你來,倒不是爲了旁事,這工部諸多事情,還得提前跟你打聲招呼。倒顯得唐突了。”

沈華善話是這麼說,言語間卻諸多提點,讓他這個要接手工部的人也對工部現下的狀況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工部諸官員的性格特點辦事方式也有了不少的認識。這些可是第一手的資料,雖然主官移職會有工作交接,但是說得這麼實在這麼詳細的,範載常還真沒遇到過——其實他不知道。沈則敬對宋希琦是如此,現在沈華善對他也是如此,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這也可算是沈家的傳統了。

“這江南和河內兩道今年也沒有水患發生,可見去年的治水還是有實效的,工部一時也沒有特別緊急和重要的事務去做。說起來,司農寺和工部倒有一些相通的地方,都是民生大事。民生重於泰山,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不求貪務實在。這工部尚書之職就能勝任了。”沈華善最後總結,笑眯眯地說道。

沈華善打量着這位即將上任的工部尚書,原司農寺少卿範載常,五十多歲的年紀,長相十分敦厚老實。看着甚至有些木訥和愚笨,不過能當上正三品的官員,雖不至於個個都是人精,卻沒有愚笨的人!

想到這,沈華善笑得更可親了:這朝堂上有趣的人還真多啊,不過真笨假笨都好,該提點的他都提點了,他也算盡了人情了。

那範載常也不是真笨的,在他到任之後,還特地帶着工部諸官員在京華樓宴請了沈華善,一是作別他離任,二是慶賀他調入中書省,有着多重主題。

宴會席間氣氛融洽賓主盡歡,袁恪真還喝醉了,因有臺前治水的同甘共苦,對於沈華善離開工部,他是最不捨的,自然喝多了幾杯,還彈了幾滴男人淚。對此,範載常也不惱怒,反而認爲袁恪真重情重義,在他任職工部期間,對袁恪真也多有看重,這是後話了。

沈華善調職的消息當然在朝堂上引起不小的震動。在慈懿太后孝期之內,正禁酒禁娛之時,官員們難得清閒下來,自然對於猜測八卦了一番,不少官員各抒己見,討論的正是沈華善調職一事。

“怎麼又是沈家?先前沈則敬才升了吏部郎中,現今沈華善調任中書侍郎,又兼集賢殿直學士,這沈家恩寵也太盛了吧。”這是羨慕嫉妒恨派的官員,語氣不由得有些酸溜溜,心裡暗恨自己家族子弟不爭氣,怎麼不學學沈家?!

“人家明晃晃的臺前治水之功在那擺着呢,這有什麼可說的?不然你們去臺前日曬雨淋一年多看看?看能不能治好臺前河道,將南北漕運貫通起來?”這是打抱不平派的官員,他們認爲沈華善的升職是理所當然的,人家付出了那麼多,立下那樣的大功,這有什麼好說的?

“盛極必衰啊,天下的好事不可能是一家佔盡的,我們放長雙眼看着吧,這沈家的恩寵能到哪一步。說不定會跌得很快。”這是幸災樂禍派的官員,其實沈家有人升遷不升遷調職不調職,跟他們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也只是圖個嘴樂而已。

“一羣傻帽,有那麼多時間來討論別人,不如想想自己怎麼升遷還好一點,別人升遷不升遷,關他們個球事!活該他們老死在五、六品上。”這是毒舌派的葉正純和古文瀾,那些官員的討論,他們自然也聽進耳朵裡了,一邊忿忿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一邊火速將這些話語傳給沈華善知道。

其實不用他們傳,沈家也早就知道官員們在討論沈華善的事情了,如流處的消息比他們的傳話還有詳細一些,消息中還說道甚至有官員猜測長泰帝將從沈家擇一個皇子妃,調職沈華善很可能是推恩之舉云云,這樣的消息令沈華善莞爾,其實他們都猜錯了啊,帝王心思,誰猜得透呢?沈華善對官員們的猜測當做不知道,繼續如常地拜訪老友,享受着去中書省任職之前的閒暇。

紫宸殿內,張盛在向長泰帝稟告着朝堂官員的主要動向:“自從您的旨意一下,大家都在猜測,沈家恩寵太盛了,先有殿試傳臚,接着沈則敬升遷,現在又讓沈華善入中書省。主子。您對沈家真的這麼看重啊?”

長泰帝聽了張盛的話語,微微一笑,臉上的皺褶顯得越發明顯,接着張盛的話說下去:“是啊,沈家,朕的確很看重……”這是他從京兆官員人家之中好不容易纔選出來的,自然十分看重了。沈家的作用可大着呢。他笑過之後。轉過頭問張盛:“你是武道高手,你認爲刀劍怎樣才能保持鋒利呢?”張盛一愣,沒想到長泰帝突然會問他這樣的問題,下意思地回答道:“時時打磨……”沒有說下去。他知道長泰帝並不是要他回答。

“是啊,打磨……”長泰帝笑着說,心裡爲自己的眼光和心思感到得意,這吳越沈,可是他好不容易挑選出來的,爲下一任皇帝準備的磨刀石,自然看重異常了!

“拉攏沈家的步子還得抓緊一點了,三月孝期過後得上沈家走動走動,至於談婚論嫁之事。必須等到一年孝滿之後才行了。還好三皇子那邊也是同樣的情況。”五皇子府內,幕僚們也在討論沈華善調職的事情,最後得出結論,和上官長治成親的最佳人選,非沈則敬嫡長女沈寧莫屬了。明年上官長治出了孝,剛好又是沈寧及笄之年,時間上非常合適,這個必須得搶在三皇子之前了。

“老三走的是另外的捷徑,倒不用擔心他搶在之前了。”上官長治笑着對幕僚說道,那沈寧的樣貌,他也見過一面,清秀二字談得上,若說貌美就勉強了,老三那個人最重美色的,斷不會看上沈寧,就算爲了拉攏沈家,也斷不肯在女色這一點上委屈了自己,還要讓他娶沈寧爲正妃,估計周賢妃嘴巴都說破了也未必如願。

上官長治的估算果然是正確的,翊坤宮內,周賢妃正苦口婆心地勸說上官永平:“那沈家多得你父皇看重你都看見的了,娶了沈寧,你得少走多少彎路,增加多少分量,離那個位置進了幾步,你都沒看見嗎?你就娶回府上擺着,就算不進她房都沒有關係的,只是爲了拉攏沈家罷了!”

上官永平的臉色難看至極,任憑周賢妃說什麼也不肯答應,沈寧的樣子他早就不記得了,只是日前府裡的長史打聽過了,道是再平常不過,在京兆閨閣之中是默默無名的,據說比起林側妃是差遠了,娶一個難看的木頭回家擺着做什麼?在這一點上,他倒是很堅持!

其實,他不是不知道娶了沈寧之後的種種好處,冼茂信早就跟他分析過了,甚至他還面色不豫地擱下氣話:“若是五殿下娶了沈寧,登上大寶,殿下還去哪裡找美人去?”這些他都知道,可是不知道爲什麼,他就是不想娶這個叫沈寧的女人。

“拉攏沈家還不易?爲什麼非得娶沈寧?沈則敬還有三個兒子沒成親的呢,舅舅那麼多孫女兒,總有和他兒子合適的吧?兒媳婦總比嫁出去的女兒有分量吧?”上官永平隨即想出一個辦法,打起了周家和沈家聯姻的主意。周賢妃聽了他的話,想一想也有道理,見上官永平死活都不肯答應,這也算是個辦法,好歹也是和沈家扯上了聯繫,打算等孝期一過,就和孃家哥嫂商量此事。

不管京兆官員和宮妃皇子有怎樣的打算,沈家後院倒是風平浪靜,沈寧如常去鑑華堂和妹妹們一起上課,晚上也照例在沈則敬書房隨伺,一點都不受影響。

ps:

二更!

介紹新銳作家蕭七七的書《醜醫》,文筆一流!情節一流!/qyqfav簡介:前世死得慘烈,這輩子“沒臉”“沒錢”但她懂醫識藥有空間逃出黑暗丐幫,種藥行醫發家致富卻總牽扯到一些莫名其妙的人和事她只想過自己的富足小日子,爲嘛會這麼難呢?

第62章 姑姑用意第342章 帝視朝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309章 驅夢魘第327章 變數第502章 抹黑第383章 獻俘禮第5章 姨娘庶妹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00章 不和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142章 廷杖(二)第443章 改元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81章 城破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542 舊仇第4章 晚梅有香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458章 關聯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246章 變故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88章 奇策第34章 喜事多第306章 平步第122章 測帝心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373章 見太后第246章 變故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513章 時到第322章 歸心第154章 計成第305章 奠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289章 生機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289章 生機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76章 誰的人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64章 氣數盡第531章 緩稱王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68章 結果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378章 征伐出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200章 不和第533章 出與入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55章 水災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86章 靜養第7章 隨伺書房第248章 兩難第237章 見太子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05章 償恩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63章 考課進程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23章 政績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279章 謀兵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3章 前因後情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254章 妄動第271章 京兆定策
第62章 姑姑用意第342章 帝視朝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309章 驅夢魘第327章 變數第502章 抹黑第383章 獻俘禮第5章 姨娘庶妹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200章 不和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142章 廷杖(二)第443章 改元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52章 鎮遠公病重第481章 城破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542 舊仇第4章 晚梅有香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458章 關聯第276章 來者是誰第246章 變故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88章 奇策第34章 喜事多第306章 平步第122章 測帝心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373章 見太后第246章 變故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513章 時到第322章 歸心第154章 計成第305章 奠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289章 生機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289章 生機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第376章 誰的人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64章 氣數盡第531章 緩稱王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68章 結果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179章 沈家的底氣第378章 征伐出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75章 救應南圖(一)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114章 諡號爭論第200章 不和第533章 出與入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55章 水災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86章 靜養第7章 隨伺書房第248章 兩難第237章 見太子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405章 償恩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63章 考課進程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323章 政績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279章 謀兵第253章 儀服之禮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3章 前因後情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254章 妄動第271章 京兆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