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隨伺書房

再不管身後的秋梧,沈寧帶着秋歌前往和鳴軒給沈俞氏請安了。說來也奇怪,沈寧心中篤定秋梧一定會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的。說不上來爲什麼,可能是他清亮的目光,又可能是他曾經辦的事情讓她無比放心,她莫名其妙地對這個小廝有無限的信心和期望,所以她決定,要把那件事交給秋梧去做。

來到和鳴軒,沈寧一看,真是太好了,父親沈則敬也在。重生而來這麼多天,她還是第一次正面看見自己的父親,沈寧不由得歡快上前,對着沈則親熱叫了聲:“父親……”

嫡女總是受寵一些的,更何況這是沈則敬唯一的嫡女,自然更受寵一些。沈則敬看見沈寧也很高興,笑容滿面地看着她:“寧兒來來來……”忙招呼沈寧上前在他身邊,撫摸着她的頭,繼續問道:“來到京兆可還習慣?這裡和豐南的天氣有大差別,到現在還比較寒冷,可要注意了……”啪啦啪啦一大段。

沈則敬早就蓄起了須,平時儒雅又嚴肅的臉此刻滿是笑意,連一旁的沈俞氏看了都有些感觸。人人都說天子愛大仔,百姓疼幺兒,這話在沈則敬這裡,不太適用,他最疼的,乃是嫡長女沈寧,這樣絮叨叮囑的性格,並不太像他平時的爲人。

沈則敬在性格方面是很典型的士大夫官員,爲人恪守恭謹,嚴於律己也嚴於律人,對待兒女,也是一貫如此,所以不免有些嚴厲,因此幾個兒女對他,也是一貫恭孺慕有加,卻是親近不足。兒子們就不說了,幾個庶女看見他也唯唯諾諾。唯有沈寧這個女兒,對他的嚴厲無知無覺似的,時常向他撒嬌,父女親倫非其他兩個女兒可比,偏這女兒聰敏之餘又極爲懂事,所以沈則敬對她一向多有寵溺,心也就偏一些。

沈寧也蹭蹭沈則敬的大手掌,對他也是極親近,這種感覺,已經闊別十幾年了,沈寧不由得眼眶有些發紅。這是父親啊,一直保護着她的父親啊,前世她卻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現在真是太好了,父親還能這樣撫摸着她的頭,還笑意盈盈地看着她,真是太好了。

沈俞氏在旁邊看着他們父女兩個,心滿意足,卻還要做出嚴厲的神色,對沈寧說道:“寧兒,到這兒來!猴在父親身邊像什麼話!”

沈寧就勢離開沈則敬的手掌,站開兩步,躬下身子,這纔給沈則敬行禮請安。說實在話,她都活了四十多歲了,還要作出這種無知小兒狀,還要這樣蹭着別人的手掌,沈寧回過神來之後就有些尷尬,即使那個人是她父親,她多少也覺得不自然。

父女兩個略略說了些話,沈則敬就打算離開和鳴軒了,他還要去書房整理整理書籍文書等,再過幾天,就要去考功司報到了,也是時候準備準備了。

於是他對沈俞氏說道:“我去書房坐坐,你們母女兩個說說話吧。”說罷就要離開。沈寧看見沈則敬就要走了,想起自己的目的,還沒有達成呢,忙裝着撒嬌說出自己的意圖:“父親,寧兒也不小了,父親每天在書房那麼長時間,辛苦又沒有伺候,不如寧兒去陪着你吧?”沈寧這是睜眼說瞎話,書房那是嚴肅緊要之地,怎麼可能讓小廝隨伺書房?不同於沈華善年紀大了,需要得信的管事陪着,沈則敬有時在書房辦公,所以小廝隨從一律不得進書房侍候的。不過沈則敬也知道,這是女兒一番心疼他的意思,也以爲她在說笑,又是閒話親情的時候,所以一口就答應了。

“那寧兒以後就去書房陪伴父親了,雖然不能在書房玩,不過也算是爲父親解悶,讓父親有伴了。這算不算綵衣娛親啊?”沈寧見目的達到了,也就開始扮演十二歲的小姑娘了。這樣撒嬌的情狀,她時不時也要演一回,沈寧頗覺爲難,暗暗打算以後少走此道,還是要慢慢讓他們適應真正的自己才行。

沈則敬笑說着出去了,沈寧繼續留在和鳴軒,陪沈俞氏聊聊,又問大嫂是不是這幾天生了,等等。沈俞氏見她說到了別的事情,也就沒有再去書房這件事情上多說什麼,就這樣,讓沈寧鑽了空子。

等到第二日,沈則敬在書房看見沈寧時,哭笑不得,這才終於知道這個女兒是說真的了。看着她笑嘻嘻卻又異常堅定的樣子,一副正經準備伺候的樣子,沈則敬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

都是兒女債啊。

沈則敬的書房,也設在和鳴軒裡面,卻離主房甚遠,爲的,就是清幽寧靜,也不容易被打擾。此刻靜謐的書房裡,沈則敬有些心不在焉,他時不時看看在書房另一張桌子上安靜呆着的沈寧,她真的是來陪他的,也不打擾他,自己一個人靜靜找書看,打發隨伺書房的時間。若是沈則敬中途停下了,她則屁顛屁顛地跑過來,給他斟茶遞水,還似模似樣地給他捏捏肩膀,好讓他放鬆。——不得不說,沈則敬還是很享受女兒這樣的陪伴的,也就默許了沈寧以後都在他的書房裡。

“寧兒喜歡看這些書?”沈則敬休整之時,拿過沈寧一直在看的書,竟然是《安國史記》,這是大永爲前朝修的國史,再看看她堆在桌面上的書,也大多是史書,官修的,私修的,甚至野史,都有。

見沈寧點點頭,沈則敬再問:“你看得懂?看得下去?”也有些好奇,他一直都知道這個女兒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沈俞氏把她教得很好,卻沒有想到她喜歡看這些枯燥的史書,姑娘家不是都喜歡傳奇話本名家札記的嗎?沈則敬有些迷糊。

“祖父常對我們說讀史明智啊。而且史書所記錄的也很有趣啊,你看史書這裡寫皇帝‘身長七尺三寸,美鬚眉,大口,隆準,日角之象,此天命也’,那麼大的頭骨,嘴巴長得也大,那多難看啊,難道這就叫帝王相啊?”沈寧知道父親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輕鬆一笑,故意這樣說。

待沈則敬聽罷笑後,沈寧開始認認真真請教:“父親,景帝以諸子託慄姬,慄姬爲何會怒不應言不遜?”又問:“慄姬負罪,王氏乃遂。這一切,是不是王夫人設局所致?”神色凝重,可見真是存誠心請教之意。

沈則敬對沈寧的問題很是滿意,不自覺間父親之威嚴就端了出來,開始一一爲沈寧解惑,父女二人,一問一答,一惑一解,斷斷續續的交談聲在靜寂的書房裡響起。只有那嫋嫋茶香,品知着沈寧自始發揮自己的影響力,有意無意地,將前世所見以今生迷惑的形式,一點一點攤在沈則敬、沈家面前。

過了幾日,當沈則敬準備上任考功司郎中的時候,沈寧的書房隨伺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也是在和沈則敬相處的過程中,點滴知道了朝堂之上正在發生的事情。這些事情,有些是沈寧前世經歷過的,有些是沈寧前世不知道的,但是這所有的一切合情合理地順着軌跡前行,不動聲色地呈現和改變,正好符合了沈寧的期望。

比如這一晚,見沈則敬結束了思考來到沈寧身邊檢查她的讀書情況時,她把對未來種種擔憂放開一邊。現在緊要之事,是要讓父親適應並慢慢正視她的想法,不會因爲她年紀小而把她當成什麼都不懂,不然,那些前世她所知之事就沒有機會對沈則敬說了。就像如今,她無法對沈則敬說出她知道許多未來之事,就算藉口做夢,也不會有人相信,事情太過匪夷所思,反而讓父母認爲她是魔怔了,這對沈俞氏來說,絕對是很大的打擊。

這就是沈寧之所以隱忍沉默不宣於口的原因。

“父親,考課是什麼?”又倒了書房問答解惑的時間,沈寧因爲沈則敬就要上任考功司了,又聽他偶爾說起考課一事,也就問了這個。

“所謂考課,就是黜無職而賞有功也。……”沈則敬又開給自己的女兒上課了,儘量說得簡潔明瞭,好讓沈寧有個大體的印象,也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加理清了自己的思緒,明晰了上任之的職責,審定了任職之後的大概脈絡。——由是,此後沈則敬開始對書房教學熱衷不已,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沈寧了。

在這之前,沈宅某個地方有一對父子曾爲了一事專門展開過討論,有人老懷寬慰,也有人無奈不語。專門給沈家僕人居住的懷義所裡,有一個房間傳來了一箇中年人驚喜交加的聲音:“你終於不想守在後門了?如此甚好,甚好。這個事情,爲父會想辦法的。”這是沈華善身邊的管事秋風居住的房間,自己一貫懶散的兒子來找自己幫忙,想調到沈則敬身邊伺候時,他不禁老懷安慰。秋風想到兒子這是浪子回頭了,終於也知曉上進了,也曉得爲自己謀劃謀劃了。他不再怒其不爭,看來之前常說生塊燒肉比生個兒子好,真是說錯了啊。秋風自言自語,倒真像是在發秋瘋了。

秋梧一臉無語地看着父親,要是他知道這其實是別人吩咐我做的事情,會不會真的瘋掉?估計瘋掉之前會先殺了我吧。——可見內心自言自語這事,也是會遺傳的。

沒過幾日,當沈則敬去吏部報到、上任考功司郎中之職時,身邊多添了一名小廝,名叫秋梧。日後這小廝很勤快,人也很機靈,很快就得到了沈則敬的倚重。

第367章 皇家宴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122章 測帝心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483章 天有哭第281章 盯梢第443章 改元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510章 禮崩第339章 不慈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341章 毒殺子第360章 首領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313章 望君歸第394章 復起第141章 廷杖(一)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284章 不能第96章 鑑華堂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510章 禮崩第343章 身死!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503章 帝后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237章 見太子第66章 毒計第347章 本心第484章 爭時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99章 密謀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20章 如流處第6章 鋪勢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329章 世仇第416章 悲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448章 帝有疑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80章 朝京行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527章 基石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527章 基石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459章 產子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510章 禮崩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386章 靜養第481章 城破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464章 氣數盡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380章 朝京行第20章 如流處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232章 草場案第256章 殺伐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30章 臨近過年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14章 垂死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章 晚梅有香第348章 有別第308章 閒情第503章 帝后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4章 喜事多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489章 弩威第247章 大危
第367章 皇家宴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122章 測帝心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76章 救應南圖(二)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234章 冊太子封王令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483章 天有哭第281章 盯梢第443章 改元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510章 禮崩第339章 不慈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165章 風向變了第341章 毒殺子第360章 首領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313章 望君歸第394章 復起第141章 廷杖(一)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284章 不能第96章 鑑華堂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510章 禮崩第343章 身死!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503章 帝后第22章 人才儲備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237章 見太子第66章 毒計第347章 本心第484章 爭時第113章 哭靈小產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99章 密謀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20章 如流處第6章 鋪勢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329章 世仇第416章 悲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448章 帝有疑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380章 朝京行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527章 基石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527章 基石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459章 產子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510章 禮崩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386章 靜養第481章 城破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464章 氣數盡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380章 朝京行第20章 如流處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232章 草場案第256章 殺伐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30章 臨近過年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14章 垂死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章 晚梅有香第348章 有別第308章 閒情第503章 帝后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34章 喜事多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489章 弩威第247章 大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