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

正月初十,沈開善和沈得善等人就動身返回杭州了,他們來京兆的事情都已經辦好了,杭州還有諸多事務等着,不能再在京兆逗留了。

沈開善已經去吏部述職完畢,他把幼子沈則熙留在京兆,讓他留在沈華善身邊好好學習,增長閱歷和見識世面;同時也請兄長沈華善對他多多照顧和提點,最好能夠幫他解決婚姻大事,他都二十有二了,年紀很不小了。

沈得善對兒子沈則儒作了種種提點和交代,話語間主要表達了兩層意思,一是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爲官;二是要多往景泰大街跑,多聽沈華善的教誨。

沈則儒心中雖不捨得自己的父親,卻也知道杭州祖宅裡不開沈得善,對於父親的交代,他自然聽入心的,他也承諾今年會帶着兒子沈餘樸、沈餘柏等人回杭州過年,讓老夫照顧好自己等等。

沈開善等人走了之後,沈家也並沒有冷清多少,因爲多了成燕燕這個新嫁婦,又有沈則熙留下來,要處理的事情也不少。

在元宵之前,沈俞氏也接了好幾戶人家的邀請,帶着媳婦沈安氏、成燕燕一同赴宴,將成燕燕介紹給各京兆官員夫人認識,算是帶成燕燕入沈家交際圈子的第一步。

沈餘宏的成親,似乎是一個信號,一個沈家餘字輩漸漸長大開始登上家族舞臺的信號。沈華善和沈則敬在沈餘宏成親之後,發現了一個之前忽略了的事實:家族中適齡成親的男女越來越多了。

這也就是說,又到了家族二十年一遇的勢力大擴展的時候了。嫁娶姻親,結兩姓之好,這是一個家族的大事,因爲適齡男女的嫁娶之事,是一個家族和另一個家族結合、交融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尤其是在沈氏這樣的家族裡面,聯姻之事涉及着更多的政治勢力、經濟利益和家族威望,既要講求門當戶對。又要思量未來興衰,往往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連帶關係,每個家族都不敢輕忽對待。

沈華善想得更多一些,在這個太子病重、諸皇子奪嫡勢起的時刻,選擇姻親要比以往慎重得多,時勢瞬息變化,稍有不慎。整個沈家都會落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沈家已經選擇了十二皇子,在這個時候。沈華善爲侄子、孫兒輩考慮的姻親對象,有一個最起碼的前提:不能偏向幾個成年皇子的任何一方,比如前兵部尚書陳家這樣的人家,沈華善絕對是不會考慮的。道不同不相爲謀,兩個家族聯姻,必須要目標一致共同努力纔好。

對於沈華善的想法,沈則敬是深表贊同的,甚至他想到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家,就讓兒女婚事往後推遲幾年,等局勢明朗再說。雖然那時候或許兒女都成了大男老女了,也好過隨便找一個不合適的人家。

這個決定可不是容易下的,他的兒女之中,有好幾個適合談婚事的了,沈餘宣已經十八歲了。沈餘守也十七了,這兩個兒子的婚事可以拖幾年,可是嫡女沈寧今年就十五歲了,十月及笄之後,也要將婚事提上討論日程了。

沈華善和沈則敬討論得最多的就是沈寧的婚事,沈寧是沈則敬唯一的嫡女,也是沈則敬的嫡長孫女,如果各個皇子想要拉攏沈家,那麼沈寧就是最好的聯姻人選!

年齡適合,身份也夠資格,可以想見沈寧及笄之後,必然會有皇子來提親的,很有可能皇上會指婚也說不準。可是按照沈家的計劃,沈寧必定不能嫁給這幾個皇子中的任何一人的,沈華善和沈則敬已經在想應對這種狀況的對策了。

更重要的是,沈寧在這一兩年顯露出來的才能,如流處的事情、胡兆昌的事情等等,都讓沈華善極爲看重。敏銳的政治觸覺、獨到的眼光、佈局的能力,對天下大勢的把握,都讓沈華善深深覺得,這個孫女的本事或許在餘字輩所有人之上,沈家最缺少的就是這樣的人才!

還有一點,她跟着沈則敬在書房,學習的是朝政之道,如果就這樣隨便將她嫁出去,將她囿於夫家後宅,那就太可惜了,所以沈華善決定將沈寧留多幾年,婚事的事情需要考慮,卻不能將她早早嫁出去。

這一點,也得到了沈則敬的贊同,父子兩人在沈寧婚事問題上達成了共識。

沈餘樂和沈則熙的婚事也在沈華善的重點考慮之中。沈餘樂只比沈餘宏小几個月,到現在也還沒有定親,沈則遠和沈胡氏都暗暗着急,也曾爲他相看了幾門親事,可是沈餘樂神神叨叨的說緣分未到非合適之人這樣的話語,令沈則遠和沈胡氏兩人是無可奈何,便一直拖到現在了。

沈則熙年紀更大,已經二十有二了,卻遲遲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象。按說沈開善是杭州刺史,沈家在杭州的根基又深,適合的姑娘家應該有不少纔對,怎麼找一個姑娘家成親就這麼難呢?難道是這個侄兒眼界太高太挑剔?

沈華善初時還有些疑惑不解,待觀察了沈則熙幾天之後,他不由得搖頭嘆氣,怪不得。怎麼說呢,沈則熙的文名在江浙一帶倒是有名的,只可惜他在文章之上的感悟並沒有體現在與人相處中,說他拎不清不是,說他傻乎乎也不是,總之和一般兒郎不一樣——在他看來,天下所有的姑娘家都是一樣的,娶哪個姑娘都可以,不娶哪個姑娘也無區。

可是,每當沈開善有意和某家聯姻時,他又能說出一大通不合適和不滿意來,如是反覆了幾次。沈開善也是沒有辦法了,纔會讓他留在京兆。

還有沈宓、沈瑤明年也到了及笄之時,婚事也要考慮了,姑娘家不比少兒郎,一般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是及笄之後就將婚事定下了。

沈宓雖然是沈則敬的庶女,可是也不能馬虎了事,沈家雖然嫡庶分明,卻並不苛待庶出的子孫。只是受身份所限,庶出的子孫能選擇的姻親人家也少,特別是庶出的姑娘家,絕大多數都只能嫁給庶子爲妻。

沈華善從來就認爲庶女嫡媳是一個家族的不幸,沈家不會娶別家的庶女爲嫡妻,自然也不會想着將自家的庶女嫁給別家的嫡子爲妻。況且庶子並不見得都是差的,沈亦蘭嫁給古恆同爲妻,如今不是過得很好嗎?

日子,過得好不好,更多的是靠自己啊。

沈則敬回到和鳴軒之後,也和沈俞氏說了子侄輩的婚姻之事,讓她赴宴時注意看看是否有合適的人家,這些事情還是得交給內宅夫人做纔是。

說到婚姻之事,比如哪家有適齡的男或女,性格如何,容貌如何,是否有令名,是否有壞聲,這些後宅夫人大多都一清二楚,她們平時交際、宴會八卦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啊。沈華善的夫人早逝,這樣的大事自然要沈俞氏上心了,沈則敬對她是無比信任的。

“餘樂的婚事到還好說,只要他的出路定了下來,衝着沈家的名頭,也能找到合適的人家,況且還有弟妹在看顧着,這個倒不不太難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的婚事,還是要由老太爺和二叔他們做主的。九叔的婚事就難辦一些,他年紀不小了又是這樣的性子,要找到合適的姑娘家也不容易。

還好新春之時宴會很多,倒能看到不少姑娘家,再不濟,也還有五月花朝節呢。”聽了沈則敬的話語,沈俞氏也開始考慮了,不用沈則敬細說,沈俞氏也知道沈家聯姻的標準,看來她得想辦法弄個京兆姑娘的花名冊了。

沈俞氏剛想着花名冊的事情,就見到沈則敬給她遞了一個本子,對她說道:“這些姑娘家裡面,你好好參詳參詳,如果有合適的,還是要想辦法見見面纔是。”

沈俞氏好奇地接過本子,翻開一看,竟然就是京兆姑娘的花名冊,她再一看,那上面的記載也很詳細,這些姑娘身後的各種勢力也都列了出來。有了這個本子,她就省事很多了,她也沒問沈則敬是從哪裡得到這本子的,這本子有用可信就夠了。

——沈俞氏還不知道,這個本子是她女兒沈寧的,沈則敬從她那裡借來了原本,照樣抄了一份給了沈俞氏。

在和沈華善剛剛開始談及聯姻之事的時候,沈則敬馬上就想到了沈寧的那個本子,經過這兩年多時間的更新和完善,沈寧的本子記錄得越發詳盡和全面了,這下正好派用上場。

因此,沈寧知道了沈華善和沈則敬的打算,知道又到了沈家二十年一次的大聯姻了。前世妹妹們悽慘的遭遇,沈寧記得一清二楚,自然又感覺自己罪孽深了幾分,如果不是爲了給上官長治鋪路,她們的命運也不至於那樣悽慘。說到底,都是因爲她,不然祖父和父親對族人一向愛慈,怎麼會捨得將她們推向深淵火炕呢?

幸好,這一世已經有了改變,經過鑑華堂的修煉,沈寧相信這些妹妹們的價值,也相信沈華善再不會作和前世一樣的決定,更相信命運之輪,向着好的方向運轉。

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30章 臨近過年第517章 株連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29章 布謀北疆第20章 如流處第380章 朝京行第317章 覺醒第239章 大換血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80章 棋局之後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368章 殘害第446章 驚變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525章 攻心第257章 族令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7章 隨伺書房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400章 首亂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428章 設毒計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458章 關聯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306章 平步第188章 內情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77 陡生變故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68章 心思第218章 斬盡第251章 計成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26 謎團迭起第521章 弒君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99章 春闈案二第488章 奇策第259章 西風近第90章 入書房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15章 有奸第227 千里奔喪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337章 削爵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49章 封宮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503章 帝后第323章 政績第404章 運籌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488章 奇策第95章 春闈今史第289章 生機第383章 獻俘禮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72章 妖孽出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6章 鋪勢第153章 離間第177 陡生變故第302章 狠手第188章 內情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99章 人禍第290章 走險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188章 內情第117章 紅袖死
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30章 臨近過年第517章 株連第440章 改元即到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29章 布謀北疆第20章 如流處第380章 朝京行第317章 覺醒第239章 大換血第478章 英雄前傳第80章 棋局之後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368章 殘害第446章 驚變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525章 攻心第257章 族令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7章 隨伺書房第491章 克敵之火第400章 首亂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428章 設毒計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458章 關聯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306章 平步第188章 內情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177 陡生變故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68章 心思第218章 斬盡第251章 計成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26 謎團迭起第521章 弒君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99章 春闈案二第488章 奇策第259章 西風近第90章 入書房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15章 有奸第227 千里奔喪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337章 削爵第134章 目標是沈寧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53章 新君難測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49章 封宮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503章 帝后第323章 政績第404章 運籌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426章 錢財露白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488章 奇策第95章 春闈今史第289章 生機第383章 獻俘禮第170章 棲月殿之變第263章 雲胡不喜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372章 妖孽出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6章 鋪勢第153章 離間第177 陡生變故第302章 狠手第188章 內情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399章 人禍第290章 走險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188章 內情第117章 紅袖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