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燕都棋局

沈則儒與沈積和三個人都在看着那箱金銀,一時無語。

“要想辦法和燕都戶部的官員接上線纔是。”沈積和說道,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沈則學已經打聽出,燕都戶部郎中施綸是個棋癡,自詡棋藝天下第一。

“棋藝?天下第一?”沈則儒輕笑,那笑容是說不出的促狹。忘了說了,沈則儒在棋藝一道上的造詣可比他對對聯的本事強多了,如果有棋局一事,那麼事情就好辦多了,這祖叔孫三人在使館內嘀嘀咕咕了大半夜,一條計謀就漸漸形成了。

沒多久,在方從哲和許慎行等人和西燕爲了聯合出兵的事情緊張討論的時候,爲了緩和緊張的氣氛,增進大永和西燕兩國的情誼,沈則儒說服了方從哲,向西燕使團提出了比試棋藝的建議。

西燕這邊因爲有號稱天下第一的棋癡施綸,當然應允了,司馬真還派出屬下在燕都造勢。漸漸地,這個本來是尋常的棋藝比試,發展成爲了燕都的盛事,成爲百姓最爲關注的事情之一,燕都百姓自然希望西燕能把大永比下去,最好能狠狠殺一殺大永的風頭,朝暉大街有不少人就心情複雜,當然心思靈動的人,私下開起了盤口,做起了這一事的賭局來。

下棋一事,講究的是人心和佈局,這其實是個見識和經驗的累積過程,與天賦倒沒有太大的聯繫。總的來說,人的年紀越大,棋藝修爲就越高,因而佈局也越發不落痕跡。只有極少數天賦異稟的人,能在少年之時就成爲棋藝大家的,比如大永年早年的薊州人士蘇海就在十五歲之時就獲得了棋藝大博士的稱號。不過這樣的人,是百年難出一個,所以對待這次棋藝比賽,沈則儒倒不太緊張。

在比試開始之前,他見到了施綸,那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兒了,頭髮也白了,雙眼湛然有光,想必是多年下棋苦思,臉上也有幾條長長的皺紋。

大永和西燕流行的,都是象棋,這次的棋藝比試,自然是象棋比試。這次的比試,沒有在使館進行,沒有在禮賓院進行,而是在司馬政的大殿之上!這還是司馬政自己要求的,原來司馬政也深好棋藝一道,聞聽沈則儒和施綸將開棋局,自然是要看一看的了。於是西燕官員、大永使者都緊緊盯着大殿中間席坐的兩個人。

白玉棋盤之上,九豎十橫交錯,陳列着紅黑雙方的圓棋,沈則儒和施綸相對而坐,一西一東,兩個人的神情都很嚴肅。棋藝是道,下棋就是論道,這兩個人都不敢稍存輕慢之心。

只見施綸伸出手掌向上,對沈則儒說道:“請。”這是爲表示主人家的誠意,施綸讓沈則儒執紅子先行,沈則儒也不推卻,拈起了一個“炮”往棋盤上移動,行了開局第一着。

施綸見沈則儒先起了一個“炮”,略一思考,沒有多大遲疑,就拈起一個“馬”對了上去,當頭炮對屏風馬,這算是時下最複雜的象棋開局了。

轉眼間,兩個人已經交手了十五六個回合了,不少官員都看不清楚這雙方是什麼路數,許慎行不通棋藝,聽着身邊的官員小聲地說着“開局”“官着”“宮頂線”“究竟到中局沒有啊,這樣的路數不對啊。”這樣的話語,覺得是雲裡霧裡,根本就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只覺得那紅黑雙方的棋子在變來變去,再一看,沈則儒和施綸的神色都相當凝重,他就當是看熱鬧了。

施綸神色凝重,心裡緊張,兩個人都已經下了十六七回了,他還看不清對面這個中年人的佈局,究竟是開局末了還是中局先了?他分不清楚,只覺得中間要思考的時間越來越長了,棋子下得也越來越慢,而對方好像還遊刃有餘的樣子,他心裡暗呼不好,看來這個人不好對付啊。

其實沈則儒也不好過,施綸的殺着越發厲害,他覺得漸漸吃力起來。他往棋盤上一看,紅黑雙方勢均力敵,誰也沒能佔上風,而這樣僵持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差不多半個時辰了。沈則儒想起此次來西燕的主要目的,想起必須要在棋藝上打敗施綸,只有棋高一着,按照施綸棋癡的性格,他一定會主動找他,這樣,兩個人的交往纔會順理成章。

沈則儒深深吸一口氣,然後閉上眼,回憶起在京兆的時候,自己閒着搗鼓出來的棋譜,那棋譜尚未完成,連名字都還沒有呢,如今在這博弈之時,他想起了它。鳳凰涅??,死地後生,生生不息,他有了一個決定。

隨即,他拈起一個“兵”,做了個“獻”的舉動,接着又將“馬”移動,還是“獻”,接連幾着,都是這樣的舉動,一一都往施綸的“將”身邊逼近,周圍的官員發出一陣抽氣聲,有人低呼:“他這是自尋死路啊。”,更有西燕官員輕蔑地笑了一聲:“求勝心切,還是太年輕了啊。”

施綸沒有理會周圍的官員的聲音,他感到奇怪,更不敢掉以輕心,怎麼原先兩個人還在僵持不下,怎麼對方突然似乎像想不開一樣往死路上走呢?

可是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在接連幾個“獻”之後,沈則儒的棋風一變,移動了幾個棋子,一個紅“炮”已經來到了“將”的後面!馬定將,殺王法,至此,棋局已定,紅子勝。

而這一切,不過說轉瞬間的事情。

沈則儒微笑起來,生生不息,前赴後繼,正是由於前面的置諸死地,纔有後面的一線生機,正是爲了後面的一線生機,纔有前面的不顧生死!原來是這樣,他想他可以將那棋譜命名爲《不息棋譜》了。

棋如人生,他若有所思,對沈華善的做法開始有了認同感和使命感。

沈則儒微笑,其他官員也反應過來了,這是說,沈則儒勝了?大永勝了?

施綸面色蒼白,盯着那棋局,明白了沈則儒的局數,原來是這樣,置之死地而後生!他旋即也大笑起來,對沈則儒深深一揖:“施某棋藝不精,甘拜下風,甘拜下風。”和沈則儒兩人相視而笑,留下殿上官員面面相覷:這是什麼狀況?

第270章 放餌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173章 先機第153章 離間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54章 計成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455章 援兵到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27章 簡在帝心第248章 兩難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221章 全義第99章 春闈案二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30章 臨近過年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415章 宣傳戰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21章 全義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204章 折臂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74章 入坤寧宮第385章 離朝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295章 驚濤第502章 抹黑第307章 嬌客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03章 救彭第352章 山陵崩第305章 奠第9章 新生第45章 餘緒第302章 狠手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7章 莊子避暑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49章 真相漸明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43章 攏軍心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55章 私產第359章 何策?第58章 賑災之策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237章 見太子第239章 大換血第453章 奇計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221章 全義第262章 潛行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29章 布謀北疆第268章 心思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42章 帝視朝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543章 死後第169章 情迷第555章 逼宮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497章 災星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331章 出嫁第348章 有別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
第270章 放餌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480章 兵臨城下第97章 借一隅攬天下第173章 先機第153章 離間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54章 計成第243章 千鈞之痛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455章 援兵到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409章 卞家的身份第27章 簡在帝心第248章 兩難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221章 全義第99章 春闈案二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30章 臨近過年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415章 宣傳戰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21章 全義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204章 折臂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74章 入坤寧宮第385章 離朝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295章 驚濤第502章 抹黑第307章 嬌客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303章 救彭第352章 山陵崩第305章 奠第9章 新生第45章 餘緒第302章 狠手第121章 長泰帝隱聞第89章 過年交底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7章 莊子避暑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49章 真相漸明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43章 攏軍心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115章 死局變生局第355章 私產第359章 何策?第58章 賑災之策第437章 實在沒想到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237章 見太子第239章 大換血第453章 奇計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221章 全義第262章 潛行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29章 布謀北疆第268章 心思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342章 帝視朝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543章 死後第169章 情迷第555章 逼宮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92章 考課的隱患第497章 災星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331章 出嫁第348章 有別第222章 全力誅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