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沈華善回京

經過紅袖一事之後,沈寧知道了應南圖有了自己的一批勢力。可是,爲什麼當初在安靖會陷入那麼危險的局面呢?對此,沈寧猜測或許是因爲應南圖不曾提防過應貴吧。

紅袖身死,五皇子府脫了身,她也感覺有些失望,她沒有想到,紅袖竟然會那樣激烈,總歸是人算不如天算。

沈寧的失望情緒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她就變得高興起來。不但是她,整個沈家,也是一片喜色。雖然還是在爲慈懿太后守孝,可是沈府每個人的言行間,都帶着笑意。那是因爲,沈家之主沈華善就要回到京兆了!

歷時一年,沈華善成功治理了臺前河道,將被洪水沖斷的運河大動脈接了起來,使南北大漕運恢復了正常運轉,他帶領着徐有貞等人,創下這不世奇功!

如今,他帶着這樣的治水大功,就要返回京兆了!

沈華善之前就已來信了,說是在中元節就可以回到京兆,臺前的工作在中元節之前就可以完全交接了,這令沈家人欣喜異常。接到沈華善的信後。沈俞氏馬上就吩咐下人將沈華善的院子整理妥當了,被鋪等都是晾曬過了的,擺設的傢俱器皿都擦了又擦,院子裡還增添了不少時令的花草,一切俱已準備妥當,就等着沈華善回來了。

沈則敬和沈則遠自然也是萬分高興,雖然沈則敬都年近不惑了,雖然他也是久經官場考驗了,可是他還是覺得有父親沈華善在京兆,就如同有了主心骨!

雖然京兆之中還有老師葉正純,可是沈家當家之主回來了,感覺還是不一樣的,這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安全感!一連幾日上朝。沈則敬都覺得極爲興奮。

就連葉正純,也因爲沈華善即將返回京兆感到高興,這下終於有個人和他擡槓對話了,他終於不用再感嘆人生寂寞如初雪了啊。

葉正純想到自己那個翩翩君子似的徒弟沈則敬和悶葫蘆似的女婿張澍,深深嘆了一口氣。他還要在這兩人面前維持形象,倒也不好太過隨性而爲,還是和沈華善說話自在多了。嬉笑怒罵都得。這纔是舒服啊。

在衆人殷殷期待之下,七月十三,沈華善帶着袁恪真、徐有貞等人,回到京兆了。尚書右丞伍樸芳並工部諸官員親自在東南城門外迎接沈華善一行。這還是長泰帝特許的,就是爲了表示對沈華善的嘉許和看重!

治好臺前河道、貫通南北漕運,這可是大功勞!水患向來難治,可是沈華善一行人不僅治理好臺前河道,還開創性地提出了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爲大永其餘地方的治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纔是他在臺前立下的最大功績!

在太后崩、皇家諸多事情發生之際,有了這樣一件大喜事,能沖淡京兆低迷壓抑的氛圍。實在是太難得!就連幾個皇子。都在暗暗慶幸沈華善治水成功,現在長泰帝的心情可謂極之歡喜,對他們也和顏悅色了不少。

沒多久,伍樸芳等人就接到了沈華善一行人。仔細算來,沈華善這一行人離開京兆將近一年了。他們在臺前河道艱辛的一年。日曬雨淋,又加上一路上趕回京兆,這些人臉色都有風霜之色,看起來頗爲疲憊。

疲憊之中,卻是更多的是歸家的喜悅和完成任務的輕鬆,終於返回京兆了!終於完成臺前治水的任務了!終於不負皇上和百姓所託!這種種的想法交織在一起,袁恪真等人都笑了起來。

伍樸芳的官職要比沈華善要低,他一見到沈華善,便笑意盈盈地迎了上去:“尚書大人一路辛苦了!一路辛苦了!皇上令下官在此等候,請尚書大人直入皇城!”

沈華善拱一拱手,謙虛地說道:“這都是份內事!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幸不辱命。”

一行人進了皇城,往宣政殿走去,沈華善還要向長泰帝述職,之後才能返回沈家。

長泰帝已經在宣政殿等候多時了,對於沈華善在臺前治水的成功,他是很滿意的。

去年那場洪水對臺前河道毀壞之嚴重,長泰帝是知道一二的,戶部侍郎江成海曾多次在御前奏說南北漕運受到的影響,他也先後派了那麼多人去臺前治水,也沒有取得成效,直至沈華善帶着治水良人徐有貞去了臺前,這才使得治理臺前河道一事有了根本性的變化。

早前沈華善奏報的書信上也簡單說了治水的過程和進展,現在他返回京兆了,自然也得向長泰帝彙報具體的情況,連徐有貞,也被特許在御前對答。

去年七月,沈華善帶着徐有貞等人去了臺前,與早在當地的工部侍郎袁恪真匯合。到了臺前一看,沈華善才知道水患之嚴重,臺前河道缺口之大,怪不得袁恪真沒有任何辦法了,這情況實在險峻危急啊。看着那巨大的缺口,沈華善的心止不住地下沉。

在徐有貞的建議下,沈華善暫時停止河工截水和清淤工作,首先做的事情是對地形水勢進行了詳細查勘,然後他將臺前河道的河工、官吏、漕運諸人匯聚起來,讓他們說說自己對臺前河道的看法。沈華善、袁恪真、徐有貞三人將河工們的說法整理、提煉,在根據臺前的實際地形,集思廣益之下,才提出了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具體採取疏、塞、浚並舉的辦法,完成了一整套治理臺前水道的方案。

這治理方案得到朝廷批准後立即開始實施,沈華善在臺前鎮守,一力爲這方案護航。新任的河內道觀察使錢同式是沈華善的好朋友了,當年他就任鴻臚寺卿的時候,曾得到過沈華善的幫助,如今,也是時候盡人情了!錢同式對於這個工程鼎力支持,治水物資等源源不斷地從河內道各地運抵臺前,不僅如此,許多河內衛兵將也參與到這項治水工程中去。

整個治水工程耗費物資數以萬計。連運角河工都有五萬八千餘人,可見治理河道的規模之大。這項治水工程,以沈華善爲首,以徐有貞理論爲依據,歷時近一年,終於完工。

工程竣工之後,當地人爲感念朝廷治水的功德。還在臺前的八里廟村修建了水河神祠。祠堂內還立有功德碑,上面記載的正是這一次臺前治水的過程,治水官員河工、用工、用料、建閘地點,是除水患興水利的經驗總結等等。謂之曰“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臣等幸不辱命,皇恩浩蕩,天佑百姓,才使得這次治水工程順利完工,當地人修建水河神祠和功德碑,正是爲了感念皇上的恩德……”沈華善頓首叩拜,極盡詳細地描述了臺前百姓對長泰帝的感恩之心,把這個功德碑的表面意義深化再深化!

工部侍郎袁恪真、布衣百姓徐有貞等人也叩頭如是道。袁恪真還拿出了功德碑的拓片和一摞摞的大蒜頭,道這是臺前的特產。是臺前百姓爲感謝皇上。專門讓他們送來給皇上的。

長泰帝讓袁恪真呈上那一摞摞的大蒜,聞着大蒜獨有的辛辣味,他心裡在感嘆臺前百姓的質樸,這是他們拳拳感激之心啊。爲君者,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百姓的擁戴了。沈華善等人不僅治好了臺前水道,還傳播了君澤,這可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長泰帝對沈華善等人在臺前的表現更加滿意了。當即,他宣佈了沈華善等人治水有大功,還當場賞賜了不少御用衣物,至於加官加封等事情,不日就會有旨意下來。

“你那幾摞大蒜,可真是用得好啊,你不見朝臣們眼睛都亮瞎了。估計這會皇上覺着大蒜的辛辣味也是香的。”葉正純對着沈華善揶揄道,當時他在宣政殿上可是看得清清楚楚的,皇上的眼裡都有笑意的!

在臺前立下治水奇功,又這麼會來事,這老小子長進了啊,葉正純這樣想道。也不枉他一下了朝就往沈家跑了,招呼都沒打,自然不會下什麼帖子了,那玩意兒忒麻煩!

“可別這麼說,這可是臺前百姓對皇上的心意啊。”沈華善笑着反駁道,雙眼眯了起來,一貫和藹的面容似乎更加親切近人了,那臉上的風霜之色,在休憩過後自然也少了許多。此刻聽了葉正純的話,他也不甚在意,那的確是臺前百姓送的,他可沒有胡言;不過也是他和工部的人暗示臺前百姓送的,這也不假。

“這一次,估計你這個工部尚書的位置可以鬆一鬆了。這殿試之後,沈家勢盛,敬兒嚇得夠嗆。若不是有太后崩之事,局面還真不好說。現在你再立功,木秀於林,可不是什麼好事。”玩笑過後,葉正純開始說起了正事,爲了表示對沈華善等人的嘉獎,長泰帝必定會對他們加等加官的,這樣一來,沈家又會再一次進入京兆官員的視線焦點了,早前沈則敬就已經找過他了,表示了這一點擔心。

“這個我已有打算。無須太憂心,現在正值太后孝期內,倒避免了很多事。”這一點,沈華善自己也有考慮的,不過卻沒有沈則敬和葉正純那麼擔心。

君恩有限,再說這次二品官職裡也沒有位置空缺的,最多,他也是加等罷了,倒不會太顯眼。

“對了,那個徐有貞,志向是遊歷天下的,最煩做官之事,估計他也不會在京兆待太久的,你可得跟吏部的人說一聲,免得到時候破格授予官職還被拒絕了,大家的面兒都不好看。”沈華善想起了徐有貞之前和他說的話,這臺前治水的事情一了,他在京兆待一小會就去遊歷的了,這加封賞賜之事,他也不稀罕的。葉正純是尚書右僕射,透個消息給吏部和長泰帝,不是什麼難事。

“這可真是奇人,還有人不愛賞賜和做官的,我致仕之後也要到處遊歷一番纔是。這大山名川,雖身不能至,心嚮往之啊。”葉正純答應了沈華善會代爲周旋一下,末了還感嘆這樣一句話,讓沈華善是哭笑不得。

直到葉正純告辭之後,沈華善才有時間和沈則敬、沈則遠等人說話,父子團聚,說的,自然都是近期的事情。於是沈華善知道了太后崩前後的事情,也知道了五皇子風頭正盛,只是他關心的西燕,倒一直沒有什麼消息傳來,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沈華善也漸漸放寬心了。

ps:

一更!

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的確是徐有貞提出的,敕修河道功完之碑也確有其事~

雖說是架空,但還是偷於歷史,也儘量還於歷史,原諒我吧,哈哈~

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399章 人禍第417章 高唱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483章 天有哭第173章 先機第154章 計成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346章 想不到第346章 想不到第528章 下一步第355章 私產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96章 鑑華堂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408章 全殲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310章 決裂第182章 代價第359章 何策?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86章 貴人謀第49章 真相漸明第95章 春闈今史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184章 愛情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77章 君有疑第295章 驚濤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337章 削爵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383章 獻俘禮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20章 如流處第405章 償恩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90章 入書房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289章 生機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386章 靜養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382章 立功第391章 帝爲棋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313章 望君歸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364章 埋伏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85章 出事了第379章 押俘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453章 奇計第204章 折臂第400章 首亂第112章 國有喪第337章 削爵第515章 清君側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555章 逼宮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528章 下一步第387章 有孕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257章 族令第49章 真相漸明第24章 使團比試第364章 埋伏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176章 國之動第351章 朝南第337章 奪爵第6章 鋪勢第219章 圍絕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80章 棋局之後第30章 臨近過年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91章 合二爲一
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399章 人禍第417章 高唱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483章 天有哭第173章 先機第154章 計成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346章 想不到第346章 想不到第528章 下一步第355章 私產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96章 鑑華堂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408章 全殲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310章 決裂第182章 代價第359章 何策?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186章 貴人謀第49章 真相漸明第95章 春闈今史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184章 愛情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377章 君有疑第295章 驚濤第130章 搶人之戰第337章 削爵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383章 獻俘禮第160章 廬江榴花謝第20章 如流處第405章 償恩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96章 帝王心術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90章 入書房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289章 生機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199章 少女情懷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386章 靜養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382章 立功第391章 帝爲棋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313章 望君歸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364章 埋伏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85章 出事了第379章 押俘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453章 奇計第204章 折臂第400章 首亂第112章 國有喪第337章 削爵第515章 清君側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555章 逼宮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528章 下一步第387章 有孕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278章 將軍府舊怨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257章 族令第49章 真相漸明第24章 使團比試第364章 埋伏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176章 國之動第351章 朝南第337章 奪爵第6章 鋪勢第219章 圍絕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241章 撤給事中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80章 棋局之後第30章 臨近過年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91章 合二爲一